孙富
[摘 要] 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背景下最为重要的职业精神。高职院校要做好顶层设计,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校企合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专注坚持、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
[关 键 词] 工匠精神;培育工程;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2-0188-01
2016年全国“两会”以后,工匠精神开始受到很多人的关注,职业教育顺势而为,优化培养模式,承担培育工匠精神的重任,助力提升中国产品的质量。
一、工匠精神培育工程的背景
从高职教育层面,把培养工匠精神作为全面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核心,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
从学生层面,工匠精神培养高职学生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很强的就业竞争力,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二、工匠精神培育工程的具体实践
(一)做好工匠精神顶层设计
首先转变观念,明确工匠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以适应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加强顶层设计,成立工匠精神组织机构,制定管理办法,把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渗透到办学全过程、各部门,形成长效机制。
(二)开展工匠精神宣传活动
组织师生观看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中国大能手》等特别节目,利用微信平台制作《寻找我身边最美大能手》等系列报道,在各系的楼道张贴专业教师、企业的技术能手先进事迹的宣传海报,引起大家对身边技术能手的关注和重视,体会工匠的执着精神。
(三)开展工匠精神教学活动
将工匠精神教育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育以专题讲座形式按4次8学时计0.5学分,实践教育以活动形式按4次16学时计0.5学分。要求专业课在教学和考核方面加大对工匠精神的应用。为大一新生全部订购《工匠精神》读本,安排12名教师分四组组成专题宣讲团,解读工匠精神,培养学生正确认知、感悟工匠精神的能力,使之具有践行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
(四)开展工匠精神实践活动
学院团委牵头,各系各部门配合,通过职业技能竞赛、课外科技作品制作、企业技能实践、创新创业训练等专业实践训练工匠精神。通过讲座、征文、演讲、专题研讨、参观体验等多种德育活动方式体会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内化为力量、升华为态度、付诸行动,形成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
三、工匠精神培育工程的思考
(一)从人才培养培育工匠精神
1.轉变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应按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要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由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转变为培养德才兼备、爱岗敬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2.创新教学方法。在各类课程中融入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应根据高职生的认知行为特点,选用合适的教育教學方法,使其明确工匠精神的实质与内涵,认识其价值和意义,从而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提升职业素养。
(二)从校企合作培育工匠精神
校企共同制定岗位标准和技术规范,在真实环境中培养人才,按照企业的规定组织实践教学,从着装、礼仪、言行、技术规程、奖惩等方面规范职业能力。
(三)从校园文化培育工匠精神
1.唱响兵团精神。通过在学校阅读反映兵团精神的书籍、歌唱赞颂兵团精神的歌曲、观看展示兵团精神的影视、组织强化兵团精神的培训、开展富有特色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兵团精神进校园,在全校形成唱响兵团精神、实践兵团精神的热潮。
2.弘扬传统文化:(1)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教育的实效性。(2)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人文景观建设,使学生耳濡目染。(3)将传统文化引入课程建设,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相结合。
3.建设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引入企业文化,有利于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从“校园人”转变为“职业人”,有利于培育学生较强的职业感、使命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同时增强专业的竞争力,与企业实现零距离的对接。
高职院校把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师生对工匠精神有正确认知和自觉意识,掌握工匠精神的实质和基本技能,为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官成,苟建明.用创新文化培育工匠精神[N].中国建设报,2017-03-22.
[2]邢玲.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生就业竞争力研究[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6(8).
[3]黄君录.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8):51-54.
[4]陶文辉,马桂香.基于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践研究[J].职教论坛,2017(2):60-64.
[5]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