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形成原因及其干预

2017-10-19 19:11谢旭媛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8期
关键词:辅导危机辅导员

谢旭媛

[摘 要] 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况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具体表现为人际冲突危机、学业失败危机、恋爱心理危机和经济压力危机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形成主要受到社会和自身因素的影响。高等学校针对心理危机,应当多方发力,培养学生的求助意识,将团体辅导与个体辅导相结合,开展各种生命教育活动,通过培养朋辈辅导员和家校合作,形成多方支持系统,达到化解心理危机,增强学生心理应对能力的效果。

[关 键 词] 学生;心理危机;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2-0178-02

大学生本应处在一个充满活力与希望、好奇与探索的年龄阶段,然而,有关大学生自杀、伤害或杀人的案件却时见报端,心理出现异常甚至患上精神分裂症者更是不在少数。大学生的身体已经发育成熟,但心理还处在一个不太稳定的状态,一旦受到外界的负面影响,就会失衡。这些极端情况的发生,都是心理危机严重到个体不能解决而发生的。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不仅有利于人才培养,也有利于学校与社会的稳定。

一、心理危机的概念

在我国研究心理危机的文章中,大多数人对心理危机进行界定时,都引用美国心理学家G.Caplan关于心理危机的概念:当一个人面对困难情境,而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

(一)人际冲突危机

进入大学阶段,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包含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但事实上,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较大。一方面,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没有受过委屈,也不懂得换位思考,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普遍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缺乏宽容心和合作意识。另一方面,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阶层、地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碰撞以及个性差异导致的人际关系冲突比较常见,尤其是同一宿舍的同学,在同一个屋檐下,互相不能容忍和退让,人际冲突增多。低质量的人际关系导致学生的内心孤独,遇到较大挫折后缺乏有效的同辈支持,容易产生心理危机。

(二)学业失败危机

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改革了很多年,但实际上还是以高考为目的。在这种功利性的教育导向下,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觉得自己学业目标已实现,有的学生心理上完全松弛下来,不再像中学时期那样勤奋学习。没有了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他们或者沉迷网络,或者热衷于各种活动,导致学习成绩下滑;还有的学生由于大学阶段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和中学阶段完全不同,没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造成学业成绩不良,丧失学习信心。这些大学生由于学业问题导致试读、降级甚至被退学,不能承受学业失败而发生心理危机。

(三)恋爱心理危机

大学生处于一个相对特殊的发展阶段,从年龄上来说,大部分学生已经步入成年人的行列,性生理和性意识已逐步成熟,在步入大学后对异性关注更多,对爱情和性产生强烈的需求。但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和性心理尚未成熟,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业与恋爱的关系,对异性和爱情带有较强的理想主义色彩,情感热烈却经不住挫折和考验。遇到失恋,容易陷入消极悲观的境地,引发心理危机。

(四)经济压力危机

目前我国城市和农村、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差距非常明显,反映到大学生身上,他们之间的贫富差距导致贫困学生在学校容易被别的同学歧视,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长期的经济压力使他们心理失衡。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形成原因

(一)社会原因

我们的社会处于转型时期,西方文化的引入导致传统价值观念发生转变、社会贫富差距加大,人心趋向于追求金钱和地位等,这些社会刺激给阅历浅、心理应对和承受能力弱的大学生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容易引起大学生的身心失调和挫败感,进而引发心理危机。

(二)自身原因

个别大学生的性格内向、孤僻,特别是有留守经历的学生,习惯于封闭、压抑自己,遇到困难和挫折常常选择独自承受,没有寻求他人帮助与支持的意识或意愿,导致本人缺乏社会支持。当遇到挫折和刺激事件的时候,容易感到极度孤独和绝望,出现心理危机。还有个别学生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偏差,存在大量的非理性观念,在看待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时容易钻牛角尖,导致出现心理危机。

四、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一)多方发力,培养求助意识

目前高校的辅导员大多数都是一个人管理几百名学生,没有精力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自己对心理问题的认识有偏差,甚至有学生将心理问题等同于神经病,觉得这是很丢人的事,怕别人知道会歧视自己,有问题也会千方百计地去掩饰,不愿意对别人讲,也不会去寻求帮助。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我们经常性地开展一些心理健康讲座,让心理健康的知识真正被学生掌握。学生知道了心理问题同生理疾病一样,需要治疗,才会形成求助意识。当学生有了求助意识,并付诸行动的时候,他的心理危机才有化解的契机。另一方面,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随时发展变化的,受到情境和事件的影响。只有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定期排查,才能及时发现危机,在萌芽状态就化解危机,保护学生,减少伤害的发生。

(二)团体辅导与个体辅导相结合

高校除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外,还应该对不同年级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团体辅导活动。具体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心理筛查,对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分类进行专项团体辅导活动,如,人际关系不良的学生可以开展人际关系辅导,在团体辅导活动中帮助他们恢复到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对在心理健康测查中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不能等着学生来咨询,应主动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积极探索和改变自己,化解危机。

(三)开展生命教育活动

生命教育的目标就是使人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积极地生存、健康地生活与独立地发展。目前有少数高校已经在开展生命教育课,并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但很多高校还没有开始开展这一教育活动。学校开展生命教育课程与活动,有利于学生正确对待生命,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四)培养朋辈辅导员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过了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我们应该发挥这种优势,在学生中发展朋辈辅导员,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心理培训。当朋辈辅导员具备心理学的知识和一定的危机意识,积累一些危機识别经验,就可以在其他同学出现危机先兆反应的时候,及时甄别并上报学工负责人,有利于采取紧急措施,防止危机的后果严重化。

(五)家校合作,形成多方支持系统

现在有很多学校的二级学院都先后成立了心理成长辅导室,并且开展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活动,学生对心理问题的了解也開始逐渐深入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应与家长多沟通交流,尤其是心理排查中有问题的学生,更要注意引导家长给学生更多的情感支持。当学生有了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心理危机发生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参考文献:

[1]龙迪.心理危机的概念、类别、演变和结局[J].青年研究,1998(12):42-45.

[2]王萌.“求助意识”培养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中的先导作用[J].高校辅导员,2013(4):15-17.

[3]杨鸣,居俊,董海涛.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危机预防与干预[J].思想理论教育,2014(5):89-92.

[4]宋歌.谈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J].教育探索,2012(2):146-148.

猜你喜欢
辅导危机辅导员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停电“危机”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