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管理创新视角的高校党建工作模式研究

2017-10-19 19:11吕玲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8期
关键词:群体理念党员

吕玲

[摘 要] 当前,部分高校在开展党建有关工作的过程中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应对现今社会的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从而更好地开展相关高校党建工作的整体工作模式,更好地在服务社会的背景下开展党员的教育工作。

[关 键 词] 社会管理;创新视角;高校;党建;工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2-0164-02

就当下的高校党建工作而言,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存在一定的不足,使得存在一种“说多做少”的尴尬局面,其最终后果将十分严重。本文笔者将针对我国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的部分不足进行分析,并对其服务模式的新理念及处理方式做出建议,希望能对相关人员带来一定参考意义。

一、高校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模式的不足

社会管理的缘起。所谓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内容,早在1998年被提出并逐步开展落实,同时又适时地提出不断对社会管理体制进行创新,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健全社会管理格局,完善社会管理水平的新要求。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相关的社会管理制度和内容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需要相关管理工作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展开积极的创新转变。

高校党建工作的现实困境。原先的模式对形式和宣传等内容较为看重,在实效服务以及参与、管理等方面较为薄弱。相关制度上的标准不够统一,并且有关工作流程不够优化。对于人才的培养没有与时俱进地考虑,缺乏创新方面的发展,影响了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与此同时,理念基础是做任何事情的先行动力,因此,为实际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相关工作内容,应当有足够优秀的理念作为支撑。

理念创新是提升我国高校党建工作的现实路径。目前部分高校党员群体当中,大部分学生均是年青一代的“九零后”。这个群体本身的政治观念和信念理想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现阶段部分高校在开展党员教育服务工作的过程中没有对其理念进行基本的落实和创新发展,导致相关理念内容较为脱离实际需求,从而使相关模式在认识性方面和深度方面难以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党建队伍偏向年轻化,队伍本身缺乏足够的使命感,在面对一些党建工作的创新时缺乏足够的主动性和配合态度,影响了党建工作的开展成效。因此,相关理念的创新是我国部分高校应首要落实的问题。

二、高校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模式的新理念

为了实际加强创新高校党员的服务模式,使党组织在高校中更好地开展党建工作,应当把握好创新原则和方向,使相关工作能够得到良好落实。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建工作会议中有明确指示,应当积极加强高校党建的创新工作。这不仅关系到能否有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同时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与以往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服务模式相比,新理念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应当加强服务发展理念

通过建立良好的服务机制,不断加大相关高校的工作开展力度,并通过良好的教育管理提升大学生群体的培养工作。还应提高相关高校党员职工的综合能力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应当把控好以人为本的理念

开展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过程中,应加强以人为本理念的建设情况,明确理念根本。在开展党建工作的阶段中,应以发展人才培养为基本考量,并根据不同学生、群体、教师进行综合性的关怀和帮助,促进党员、党组织的综合考核内容,促进奖励机制有效落实。

(三)要加强创新与传承融合的理念

在开展高校党建工作模式的过程中,基于社会管理创新的视角,应当不断提高相关工作开展的实效性作用。并通过传承融合的方式,使相关创新内容能够结合实际,避免“高高在上”而失去创新的意义。相关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当不断进行经验积累,并找出適应不同高校自身情况的创新方式和发展方向,更好地加强教育管理服务模式的开展。

三、高校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模式的实施策略

社会管理工作的创新开展要求相关高校党建教育工作能够进行积极大胆的创新,而根据笔者总结,创新发展高校党员相关教育管理服务模式内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念的创新和实施。

(一)需要不断加强高校党员的服务机制建设,明确目标

为了全面加强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服务模式内容,应当充分明确服务的目标,并通过良好的服务机制进行综合性的管理,更好地落实相关服务内容。建议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加强教育管理内容,提高党员对于服务的整体观点意识。要注意提高平等、互助、尊重的服务态度,通过良好的意识来引导行为,展开服务内容。建议在提高服务机制建设的过程中进行顶层设计,促使相关机制内容更加具体化。部分高校相关党组织可以提高与社会的融合程度,提高与各类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科研院所等的合作情况。有效减少原先体制当中的单一管理和体制内容。在创新相关工作模式的过程中,应积极创建相关平台,鼓励并带动高校党建工作从新的高度平台方面进行创新发展,使相关工作能够得到良好的运作机制创新,从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更好地进行协同创新。

(二)需要不断增强高校党员的良好教育,做到以人为本,以办实事为目的

传统的党员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往往是通过开党会、汇报会、党课等方式来进行教育的。这样的方式其传达和教育学习的实际效果差强人意。在现今社会形势下,网络信息化的技术日益发展,已经相当便利。因此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针对性地提高对相关信息技术的运用情况,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人数,使相关教育思想能够传达到更多的人群当中。在教育模式的创新思维下,应采取吐故纳新的积极态度来进行各类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探究,从而应对高校党组织中不同个体的实际思想状态,找出积极有效的解决办法进行落实解决。而在部分较为年轻党员群体的教育工作中,应当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并确保各个小组党员学生都能够在讨论后各抒己见,不仅锻炼了党员意识,同时也能够灵活运用年轻一代的“活泛”思维来进行各类工作模式的创新研究。相关高校党组织教师人員也应当在日常教育的过程中积极进行身份的转变,除了要在教师的角度进行教育外,更要通过朋友的角色来带动年轻学生党员群体进行理念意识的教育,同时从道德与团队合作的层面加强年轻学生的教育工作,促使高校党员群体都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提高日常工作办事能力。

(三)应当主动适应高校党建工作新常态,主动抓好思想建设工作

国家领导人在2014年5月的河南考察工作中明确提出新常态的概念内容。要求相关高校应当加强自身认识,逐步适应新常态,并努力做好工作定位,在工作、思想、政治方面都积极适应新常态的相关要求。此外,在党建方面,加强党的组织纪律性,加强生活作风约束力,强调群众的力量,从而更好地深入开展高校内的党建制度改革。同时,努力做好思想建设工作,将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作为办学育人的核心目标,并积极加大爱国主义教育,从而使高校党建工作能够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前提下开展。

(四)需要突出不同群体的主体性,加强高校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协调能力

在提高高校党员教育管理的服务内容时,针对其服务模式应当进行全方位的群体协调,从而更好地增强党建工作在各个层级之间的协调关系。随着社会的转型变化,相关社会管理工作应当跟随社会的变化,对各类人群的多元化进行容纳,同时不断提高主体意识,促进各个社会系统都能够进行有效的融合。而高校相关党建工作也应有针对性的加强,从而更好地进行整体性的创新,促进管理工作的模式能够进一步得到提升。从管理的层面来说,应当不断提高各个群体之间的融合程度,对于高校的部分在职党员、退休党员以及毕业生党员、新党员、流动性党员要进行区分和融合工作,不能在不同的群体中实行统一的方法来进行管理,而是应在管理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党员群体的特点进行区分,采取针对性的特殊方式来进行管理,并通过联动机制来对各类群体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使各个层级、群体、个体人员都能良好地参与到党组织活动当中,促进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结论

实践证明,在新的形势下面对新的高校党建对象,用老一套注重形式与宣传开展党建的办法难以适应新的需要,必须创新管理服务新理念,明确目标,积极适应新常态,强化思想教育,突出建设的针对性,才能不断提升高校党建质量,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模式。

参考文獻:

[1]楊慧杰.不妨从“微”处拓展党员教育[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6(10).

[2]陈婧.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创新研究[J].科技资讯,2015(11).

[3]邹绮文.对于创新事业单位党员教育机制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3(22).

[4]徐晓海.维护社会稳定的新机制:有效的社会管理[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5).

[5]刘建洲.党员主体地位:理论反思、实践张力与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0(9).

猜你喜欢
群体理念党员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党员之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9514.8万 北京市党员总数:240.8万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调查
中间群体
用心处事
党员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