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的再思考

2017-10-19 15:39张飞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29期
关键词:计划经济经济转型

张飞

摘要: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面临经济转型的问题,早期的转型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问题,打破旧的经济体制,建立新的市场化经济体制。一个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搞活。在这个阶段里,传统经济、计划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的和现代化的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极不寻常的复杂的中国经济的转型问题。目前来看,转型已经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继承了复杂的一阶段的经济环境,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困难程度和不确定性更大。其主要任务就是形成一种稳定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这一阶段的经济特征与模式矛盾突出,除此以外还出现了其他的如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信用缺失和竞争无序等问题,接下来就从基本的转型问题梳理,逐渐摸索出中国经济转型的思路和问题。

关键词:经济转型;计划经济;经济制度;经济特征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9.001

1转型经济的内涵

对于内涵的界定是从30年的改革开放的经验中摸索出来的,是实践检验出的理论,目前有以下几种观点:

(1)经济体制的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2)经济结构的转型:由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型。

(3)所有制关系的改革:公有制逐渐改向多种所有制并存以及混合所有制。

(4)开放程度的深入:有封闭逐渐走向开放的国际化。

(5)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向集约的转型。

洪银兴把中国经济转型的内涵描述为三个方面:一是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市场化;二是传统经济向工业转型的工业化;三是由封闭向开放转型的国际化。目前对于中国经济转型的内涵中国理论界基本得出了一致的意见,即从市场化入手,伴随着社会制度及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所有制关系的改革要考虑量和质的问题,增量上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存量上从公有制内部进行改革,同时要有开放的姿态来应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1.1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体制通常被称为指令性的经济体制,是指由政府制定经济指令来控制国家宏观经济,并且渗入到国民生活的微观领域,它的基本经济特征有如下两点:

(1)政府对工厂以及各种重要领域的企业以及农村土地拥有控制权和所有权,对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具有绝对的管理权。

(2)计划者发布生产指标、生产指令,生产资料在各种生产主体之间分配。

计划经济为中国后期的改革开放留下了丰厚的遗产。1952年~1978年间工业产出的年平均增长率是11.5%,工业产出占全国GDP的份额从1952年的18%上升到了1978年的44%。除了个别政治不稳定的年份,如1961年~1963年,投资率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一些年份甚至超出了25%。但是政府不是万能的神,特控制了供给却控制不了需求,人们的需求满足不了,并且指标配给,资源分配的制度大大抑制了生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1952年~1978年,资本形成总额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0.4%,1978年已经是1952年的13倍,但是居民消费仅增长4.3%,1978年仅为1952年的3倍。另外,中国的产业政策将本来就稀缺的资源压在了技术密集型的重工业,如钢铁、化工等,虽然建立起了工業的基础,但是技术发展的却极为低端,资产的使用效率相当低。

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它的作用就是通过被计划忽视的价格机制组织化、制度化的达成供需平衡。一直以来,我国的发展都在重计划,轻市场,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党的十二大的召开,正式确立了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才进入了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通道。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成了我们重视的关键点,适当的约束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好约束权力的制度的笼子是减少寻租腐败问题的有效手段。同时,市场化过程也要特备关注产权明晰以及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最后达成一套稳定输出效益的市场化体制。

1.2所有制结构的转型

1978年前后,大量的民营企业涌现出来,中国经济正处于市场化的转轨阶段,为了搞活市场,政府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但是这一阶段,产权保护制度极不完善,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同时民营企业会受到其它所有制企业的排斥和歧视,这也是很大程度上集体所有制的发展原因。到了1996年,中国已经发展出了三元的工业结构,国有、集体和民营。1996年至今,所有制改革的方向与前一阶段不同,其中里程碑似的事件就是《公司法》的颁布,他为我们国企改革描绘了一幅可能的蓝图,在《公司法》的框架下,国有企业可以股份制改革并以股权的形式出让股份,使得形成混合所有制成了可能。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工业在重组、竞争和私有化的环境中发展起来,但是混改进程缓慢,政府没有大力推进一些领域的私有化进程,政府实在没有理由控制一般竞争性的部门,因为在政府的控制下,这些部门效率低下,利润很低。

私有化与我们的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并不矛盾。我们常提到的公有制,并非狭隘的指公有制企业,而是指公有资本和集体资本。如此,我们所强调的公有制为主体指的是公有资本或集体资本为主体,而不是公有制企业为主体。所以我们至少可以从中收到以下启发:第一,既然是公有资本为主体,那么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不应是公有制企业,而是公有制资本。那么非公企业的数量绝不会影响对于国民经济的控制,所以我们应该允许在社会压力限度内一部分劣质的国有企业以拍卖或者股权转让等形式退出。第二,既然公有资本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那么“非命脉”领域政府就应该开放,相关企业应该结合私有资本,甚至完全有私有资本接手,私有资本的注入甚至是完全的私有化会给企业更强劲的发展动力。第三,有关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并不需要国有资本全资占有,可以保留话语权的同时出让一部分股权,引进非公资本来搞活企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活力。甚至可以学习英国的“黄金股权”的形式,以小份额的股权占有绝对的话语权。endprint

1.3经济结构的转型

贾国雄认为经济结构的转型就是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型。二元经济——现代化的工业和商业等已经有了较为大的发展,但是中国的内地(中西部)以及广大的农村地区还是较为落后,想要过渡到一元经济的必经之路为城市化;朱广华认为,经济结构的改善是以所有制改革为前提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不能靠其自身,而应与所有制调整相配套;洪银兴认为经济结构转型有四方个面:一是农业劳动者向非农劳动者转变,二是城乡人口比例的提高,三是工业内部迈向高端化,四是服务业内部自身的调整。

根据姜作培分类,把经济结构的分类分为: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贸易结构、要素结构和企业结构。其中产业结构处于中心地位,产业结构受到其他几个要素的影响,最为直观的就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受贸易结构调整的影响,珠三角产生了制造业的倒闭潮。其他几个方面笔者不打算赘述。笔者认为,产业结构不会自己调整,政府应该制定预见性的产业政策来相应的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制定好自己的主导产业和确定培育和发展自己的新兴产业。至于预见性怎么把握的问题争论——创新和需求行为的未知,要改通过两套机制来实施。政府制定战略型的产业政策为通道一,制定鼓励创新的机制為通道二。政府制定的战略产业要及时评估,把握好是加大投入还是放弃投入的标准;而鼓励创新机制要在各个领域内实施,而不是仅仅在政府指定的某些部门或产业中,由市场决定哪种创新的去留,制定好鼓励政策的实施标准。

2转型成本的研究

盛洪将经济转型的成本定义为体制转轨的成本,包括放弃改革所获得的最大收益,即改革的机会成本。樊纲依据成本发生的原因与特点可以将成本划分为实施成本和摩擦成本,实施成本在概念上包括改革过程一切由体制决定的信息不完全、知识不完全、制度预期不稳定所造成的效率损失;摩擦成本是指因社会上某些利益集团对改革的抵触和反对所引起的经济损失。陈丹丹将转型成本定义为由计划经济制度均衡状态向市场经济制度均衡状态过渡产生的非均衡而造成的费用支付或者效率损失。

笔者认为,按照转型的过程可将转型成本分为设计成本、论证成本、摩擦成本以及维护成本。设计成本是在改革过程中由于信息知识创新能力的问题所造成的损失。信息的不足会引导政策的制定向着错误的方向偏离。而知识以及创新能力的不足会导致改革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改革的机会成本太大。论证成本是制度设计出来在试点过程中发生的未预料到的问题的搜寻学习相关制度,或是重新启动改革设计的成本以及时间成本。摩擦成本是指改革阻力所消耗的时间成本与物质成本。制度改革会造成利益的重新分配,会造成新旧势力的矛盾斗争,改革的程度越深、幅度越大,斗争就越激烈。除此以外,人们固有的行为和观念也会成为改革的阻力,成为改革的摩擦成本。最后维护成本是指制度稳定的输出功能所必须耗费的成本。

转型具有刚性,降低成本的空间有限,但并不能够说明我们就没必要关注其大小,因为改革过程中会有非必要成本的上升,所以控制成本在合理的范围是必要的。除此,按“谁受益谁承担”但原则进行分担成本是公平的,不但能减少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利益的“碰撞”,而且也能为更深化的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3实践过程中新挑战

转型的过程中,虽然国力不断上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出现了新的问题,具体如下几点。

3.1权力资本的扩张

贪污受贿腐败问题突出。由于反腐工作的最近几年的密集展开与披露,让我们见识了腐败的程度之深。市场化却没有健全的相配套的法律制度做后盾,而审批权又攥在官员手里,而且行权缺乏监督,导致了政府官员的权利资本化,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3.2贫富差距的扩大

我国2016年公布的基尼系数为0.465,比上一年增加了0.003。虽然城乡总体收入水平都在提高,但是差距在逐渐拉大。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决定了城乡劳动生产率方面的巨大差异,户籍制度更是加深了这种分割,农民享受不到公平的福利待遇,农民进城也是困难重重,于是就造成了农民的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3.3市场秩序的混乱

信用缺失、假冒伪劣、管制错乱、无序竞争严重的侵害了人们利益,原因是维持市场秩序与信用的规则制度不完善,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就会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

以上问题的出现是转型过程中过渡时期不可避免出现的秩序混乱,种种矛盾正在显现,怎样处理考验着党和人民。

总之,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我们庆幸把握住了大的历史机遇,使我国从一个经济及不发达的,指令控制着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落后国发展成为今天的第二大经济体,国际话语权也随之提高。同时我们更应该总结个吸收发展中的失误与教训,使改革越来越在正确的道路上进步。中国转型的特点和轨迹正越来越清晰,那种节奏清晰,不求一步到位的“渐进式”改革值得我们深入的分析总结。

参考文献

[1]洪银兴.中国经济转型的层次性和现阶段转型的主要问题\[J\].西北大学学报,2006,(3):512.

[2]贾国雄.中国转型的内涵及相关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6,(1):3437.

[3]郭俊华,卫玲.中国经济转型问题若干研究观点的述评\[J\].江苏社会科学,2011,(2):6974.

[4]巴里·诺顿.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5573.

[5]朱光华.让经济理论更加贴近现实\[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6]姜作培.结构调整: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取向与路径选择\[J\].探索,2009,(5).

[7]盛洪.中国的过渡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8]樊纲.两种改革成本与两种改革方式\[J\].经济研究,1993,(1).

[9]陈丹丹.中国经济转型成本的测度:1978-2007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2):4077.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划经济经济转型
China
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审计工作推动中央治理整顿重大决策落实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汽车工业的产品研发——以一汽为中心
中国计划经济演变史
——《筚路蓝缕:计划经济在中国》评析
计划经济思维难解医院停车难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翻译市场的性质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