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毅 汤梅
2010-2016年上海市闵行区6~18岁学生营养不良的流行趋势研究
张鑫毅1何丹丹1方红1温晓飒1陈迪迪1郭琪1汤红梅1徐晓莉1王娜2△
(1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201101;2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2)
目的分析2010—2016年间上海市闵行区6~18岁年龄段学生营养不良流行趋势,为制定中小学学生营养不良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使用2010—2016年闵行区体质健康监测点学校健康体检数据,对所有6~18岁的学生利用2014儿童青少年发育水平的综合评价国家标准进行评价,分析不同营养不良类型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结果上海市闵行区2010—2016年中小学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营养不良的类型以单纯消瘦为主,但是13~18岁男生组消瘦检出率由2010年的3.5%升高到了2016年的7.8%,13~18岁女生组的消瘦检出率由2010年的1.3%升高到了2016年的3.9%。结论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学生的营养不良总体控制较好,但是13~18岁组的消瘦检出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应依托闵行区医教结合工作,与学生的超重肥胖控制工作相结合来改善该年龄段学生的营养不良。
学生; 营养不良; 消瘦; 生长迟缓
营养不良作为学生的常见疾病,是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营养不良不仅直接影响儿童青少年正常体能和智能的发育,且易诱发各种感染性疾病。一段时间内,由于缺乏公认、统一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给营养不良流行趋势的分析带来了一定困难。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年发布了新的国标[1],即因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而导致,用以反映儿童青少年膳食营养缺乏的指标,不包括其他特异性的维生素、矿物质缺乏性营养不良,简称营养不良。此标准为开展中小学学生的营养不良筛查和评价提供了科学和统一的标准,也使得不同年度间的资料具有可比性。为此我们采用该标准分析了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学生在2010—2016年间营养不良检出率的动态变化趋势,为下一步制定适宜的学生营养不良防治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
研究对象闵行区整体经济水平状况处于上海市中等水平,现有中小学校161所。此次研究采用2010—2016年上海市学生健康监测中闵行区的监测点学校学生健康体检数据,包括3所小学和3所中学,均来自于本区中等经济水平的学校,总体样本分布较均匀,各个监测年度的学校学生人数较为稳定,男女学生人数比例接近1∶1,选定这些学校后连续开展健康监测。
研究方法所有学校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检查的项目包括身高、体重等指标,由受过培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进行测量,并要求所有学生体检前排空大小便,避免大量喝水和剧烈运动,只穿贴身衣裤;身高测量采用国产立柱式身高计测定,读数精确到0.1 cm,体重测量采用电子秤,使用前进行校对,读数精确到0.05 kg,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重(kg)/身高(m)2,使用《儿童青少年发育水平的综合评价》[1]对数据进行评价分析,身高≤年龄性别别界值者判断为生长迟缓(长期性营养不良);排除生长迟缓者后,BMI≤年龄性别别“中重度消瘦”和“轻度消瘦”界值者分别判断为中重度消瘦和轻度消瘦;营养不良包括生长迟缓、消瘦、生长迟缓合并消瘦3部分人群,但不含身材矮小的学生。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自行开发的《闵行区学生健康体检系统》进行数据录入,录入后经一致性核查和逻辑查错后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显著性水准取α=0.05。
一般情况2010年开展监测学生5 008人(男2 578人,女2 430人,男女比例1.06∶1),2012年开展监测学生5 305人(男2 731人,女2 574人,男女比例1.06∶1),2014年开展监测学生5 152人(男2 678人,女2 474人,男女比例1.08∶1),2016年开展监测学生6 177人(男3 194人,女2 983人,男女比例1.07∶1)。年龄最小的6岁,最大的18岁,平均年龄(10.8±2.8)岁,进一步划分6~18岁的年龄段,分成6~10岁组、10~13岁组以及13岁以上组3组,各个年龄组人数均不少于500人,男女生各半。
2010—2016年闵行区中小学学生营养不良总体情况2010—2016年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学生的总体营养不良检出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表1、图1),营养不良检出率由2010年的4.0%升高到2012年的6.9%后,逐步下降到4.4%;营养不良的学生中以单纯消瘦为主,生长迟缓与生长迟缓合并消瘦所占的比例仅在2010年男生中占18.9%,其余年份两者在营养不良检出者中所占的比例均低于5%;男女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差异仅在2016年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399,P=0.040),不同年度间的营养不良检出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5.180,P<0.001)。
表1 上海市闵行区2010—2016年中小学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及构成比Tab 1 Detection rate and constitution ratio of malnutrition among students aged 6-18 years old from 2010 to 2016 in Minhang District of Shanghai [n (%)]
图1 2010-2016年闵行区6~18岁中小学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情况Fig 1 Detection rates of malnutrition among students aged 6-18 years from 2010 to 2016 in Minhang District
2010—2016年闵行区中小学学生消瘦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2010—2016年闵行区中小学学生
的消瘦检出率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消瘦检出率由2010年的3.6%升高到2012年的6.8%后,逐步下降到4.4%。2016年女生消瘦检出率低于男生(χ2=5.245,P<0.025),其余年度男女消瘦检出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年龄组的男女学生的消瘦检出率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如6~10岁组与10~13岁组男女生的消瘦检出率同流行特征类似,均呈现先升高后波动下降的趋势,但是13~18岁组的男女学生的消瘦检出率均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13~18岁男生组由2010年的3.5%升高到2016年的7.8%,13~18岁女生组由2010年的1.3%升高到2016年的3.9%,分别增加了123%和200% (表2)。
表2 闵行区 2010—2016年间不同年龄组中小学学生消瘦的检出率Tab 2 Wasting rates among students aged 6-18 years old from 2010 to 2016 in Minhang District (%)
2010—2016年闵行区中小学学生生长迟缓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2010—2016年闵行区中小学学生的生长迟缓检出率表现出稳步下降和控制良好的趋势,其中男生的生长迟缓检出率有所下降(χ2=25.25,P<0.001),由2010年的0.9%下降到2012年的0.5%,女生的生长迟缓检出率一直稳定在0.5%以下(P>0.05)。
不同年龄组的男女学生的生长迟缓的检出率较类似,各年龄组的男女生的生长迟缓检出率均为下降或者稳定控制在较低水平上(表3)。
表3 闵行区 2009—2016年间不同年龄组中小学学生生长迟缓检出率Tab 3 Retardation rates among students aged 6-18 years old from 2010 to 2016 in Minhang District (%)
2010—2016年闵行区中小学学生生长迟缓合并消瘦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生长迟缓合并消瘦的学生在闵行区较少,2010—2014年间未检出,仅在2016年检出男女生各3名。
以往我国学者评价学生营养不良参考的较多的是WHO-2007标准[2],但是我国青少年成长既有别于西方社会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饮食习惯、文化传统、地理-生态以及学生的自身生长发育规律,也不同于东南亚国家青少年的体格生长,所以WHO的评价标准并不符合我国儿童青少年的体质遗传特征。然而由于国内尚无统一标准,只能选择曾一度流行的“1985年身高标准体重”。2014年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最新颁布的儿童营养不良标准[1],该标准充分考虑我国人群的体质遗传特征和社会经济差异等环境影响,以营养不良对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危害为依据,确定学龄儿童及青少年生长迟缓、消瘦两类营养不良的筛查界值范围,并且以不同年龄与性别的BMI作为评价依据,也更加方便实际应用,本研究采用该新标准。
国内学者也采用该标准分析了2005—2010年全国各个省份的营养不良的流行趋势[3],认为全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发病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如2005年男生营养不良、生长迟缓、轻度消瘦、中重度消瘦总体检出率分别为 16.1%、2.0%、7.4%和6.6%,2010 年分别下降至 13.3%、1.3%、6.2%和5.8%,女生营养不良、生长迟缓、轻度消瘦、中重度消瘦总体检出率分别为 14.6%、2.0%、7.1%和5.5%,2010 年分别下降至 12.6%、1.1%、6.4%和5.0%。闵行区的营养不良检出情况总体延续该下降趋势,但是并非持续下降,而是有所波动。有研究[3]也发现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出现营养不良检出率增加的情况,如上海的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由2005年的7.6%升高到2010年的9.1%,并认为是与学生的膳食结构发生改变有关,有必要在营养不良低流行的地区警惕其上升的情况。
与全国其他地方类似的是,闵行区的营养不良类型也是以消瘦为主的,另外两种类型的营养不良病例极少,表明上海市闵行区的学生营养不良很少是由于长期的能量或者蛋白质不足导致,而是以短期的不足为主,不同于我国其他地方中还存在相当比例的生长迟缓病例[3-6]。
细分闵行区不同年龄组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发现,6~10岁组与10~13岁组男女生的营养不良以及消瘦的检出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是13~18岁组男女生的消瘦检出率却呈现出逐步升高的趋势,考虑到13~18岁组为青春期中后期,可能的原因是青春期发育导致的能量和蛋白质的短期不足。青春期既是学生成长和发育的一个关键期,也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由于营养不良会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和身心健康[7-11],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发挥,因此有必要重点加强这个年龄段学生的饮食健康指导[7,12],建立健康的饮食行为,开展健康监测和研究工作,针对明确的病因开展干预工作,以控制该年龄组的消瘦升高趋势。
结合上海市闵行区现有的医教结合工作及取得的成效[13],在改善学生营养不良的基础上防止矫枉过正导致超重甚至是肥胖。应结合闵行区中小学学生的肥胖防治工作,通过建立以社区和学校为核心,家庭-社区-学校共同参与的防治策略,不仅要加强社区医师和学校老师的教育与指导,还要强调家长与学生自我参与管理能力与意识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营养不良的防控工作。
[1] GB/T 31178—2014.儿童青少年发育水平的综合评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8.
[2] WHO MULTICENTRE GROWTH REFERENCE STUDY GROUP.WHO child growth standards:methods and development [DB/OL].http://www.who.int/childgrowth/standards/technical_report/en/.
[3] 董彦会,王政和,马军.2005—2010年我国7~12岁学生营养不良流行现状分析[J].营养学报,2016,38(5):431-437.
[4] 李芳,汤佳,吕卫东,等.武汉市中小学生2000—2010年营养不良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5):631-634.
[5] 周晓娜,吕全军.河南省7~18岁学生营养不良流行趋势[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4(6):1263-1265.
[6] 沈平,梁慧红,张传禄,等.2012—2015年钦州市钦南区乡镇寄宿制中学生营养不良流行趋势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8):1022-1025.
[7] 季成叶.中国青少年生长与营养状况变化和改善策略[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4(5):525-529.
[8] 赵勇,赵梅,罗建,刘平.重庆市某中学初中生营养不良及肥胖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2):990-991.
[9] 张鑫毅,徐莺,张雅萍,等.上海市闵行区某社区学生营养不良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7):1072-1074.
[10] 刘峥,郭欣,段佳丽,等.北京市 2009—2010 年度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健康行为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6):656-658.
[11] 关蕴良,王永红,李廷玉,等.重庆市饥荒时期出生人群代谢综合征现时患病情况调查[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24):3173-3177.
[12] 安维维,余小鸣,张芯,等.大学生不良饮食行为现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0):1173-1175.
[13] 张鑫毅,何丹丹,方红,等.上海市闵行区对肥胖学生开展校园健康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30(10):65-67.
Researchofmalnutritionepidemiologictrendamongstudentsaged6-18yearsfrom2010to2016inMinhangDistrictofShanghai
ZHANG Xin-yi1,HEDan-dan1,FANGHong1,WENXiao-sa1,CHENDi-di1,GUOQi1,TANGHong-mei1,XUXiao-li1,WANGNa2△
(1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ofMinhangDistrict,Shanghai201101,China;2KeyLaboratoryofPublicHealthSafety,MinistryofEducation-DepartmentofEpidemiology,SchoolofPublicHealth,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0032,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malnutrition epidemiologic trend among students aged 6-18 years from 2010 to 2016 in Minhang district of Shanghai,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malnutrit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MethodsPhysical examination data from healthy monitoring schools in Minhang District from 2010 to 2016 were used to screened out the malnutrition of students aged 6-18 years via National standard 2014 and analyzed the different type of malnutrition in different population.ResultsDuring the period of 2010 to 2016,malnutrition rate of students demonstrated a fluctuated trend.Malnutrition rate in 2010 was 4.0% and 4.4% in 2016.The major type of malnutrition is wasting with a proportion more than 88% during these years.Rate of wasting increased from 3.5% to 7.8% in boys aged 13-18 years old and from 1.3% to 3.9% in girls aged 13-18 years old.ConclusionsThe malnutrition of students in Minhang District is under control,while the screening rate of wasting
increased in students aged 13-18 years old.Intensified intervention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hould be administrated and integrated with obesity control in Minhang District of Shanghai.
student; malnutrition; wasting; stunting
R179
A
10.3969/j.issn.1672-8467.2017.05.013
2017-04-03;编辑:王蔚)
*ThisworkwassupportedbytheFundationofShanghaiAssociationofChineseIntegrativeMedicine(SH201416)andShanghaiInnovationPlanforGraduate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