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厦门疗养院(361005)潘晓蒙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炎症、或栓塞所引起心血管腔闭塞或狭窄,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而形成的心脏病,临床病死率较高[1]。老年患者因年龄较大而出现多功能退化,临床发病后症状严重,且需长期治疗进行控制,故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影响日常治疗及护理依从性,不利于疾病的临床控制。因此为了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健康行为,增强疾病控制效果,本研究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1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55例和干预组55例。所有患者均经心电图、心电图负荷试验检查确诊,并排除存在严重功能障碍及拒绝参与研究者,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此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8.24±3.76)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6.78±1.46)年。研究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8.53±3.54)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6.82±1.4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调脂、降压、利尿、扩张血管、抗血小板凝聚、溶栓等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日常护理指导等护理。在对照组的护理干预基础上,干预组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实施如下:①于患者入院治疗初期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并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②观察患者心理情绪变化,告知患者情绪过度波动易引起血压升高,诱导冠心病发作,不利于临床控制;鼓励患者家属及朋友多与患者交谈,给予患者支持鼓励;同时加强患者与各病友之间的沟通,组织病友活动。③饮食不合理是冠心病形成及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应在常规饮食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合理饮食对疾病控制的必要性,并将饮食安排的原因与患者分享。④老年患者多因心脏病而对日常活动存在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及时告知患者适当运动对疾病控制的必要性,并根据患者喜好指导进行有氧运动。
附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及SAS量表评分对比(±s,分)
附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及SAS量表评分对比(±s,分)
组别 SDS SAS护理前 护理后 t P 护理前 护理后 t P对照组(n=55)55.68±4.36 45.23±3.29 12.189 <0.05 54.79±6.87 44.94±2.58 9.954 <0.05干预组(n=55)56.01±4.05 37.48±4.21 23.524 <0.05 55.09±6.74 34.78±2.93 20.495 <0.05 t 0.411 10.757 - - 0.231 19.300 - -P>0.05 <0.05 - - >0.05 <0.05 - -
附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PLP量表评分对比(±s,分)
附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PLP量表评分对比(±s,分)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t P对照组(n=55) 108.66±18.73 161.78±12.35 17.559 <0.05干预组(n=55) 107.24±18.25 184.29±11.37 26.575 <0.05 t 0.403 9.945 - -P>0.05 <0.05 - -
1.3 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健康行为改善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心理状态评定:应用SDS和SAS量表分别评估患者抑郁及焦虑程度,评分与抑郁、焦虑程度正相关[2]。健康行为评定:应用HPLP量表评估患者健康行为,评估内容包括患者心理健康、躯体活动、营养状况、健康意识及人际关系等方面,评分与健康行为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心理状态 护理后,对照组SDS及SAS量表评分均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1。
2.2 健康行为 护理后,对照组HPLP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
经冠心病临床病原学研究资料发现,冠心病致病及发展与血脂紊乱、高血压、糖尿病、情绪激动等危险因素相关,但具有可变性。故在临床治疗基础上可通过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健康行为,延缓冠心病恶化。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对照组SDS、SAS量表评分均高于干预组,HPLP量表评分低于干预组。说明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健康行为,利于疾病临床控制。其原因为针对性心理护理通过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有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信任度及依从性。针对日常情绪管理进行健康宣教可有效促使患者增加对自我情绪的管理,加强亲属及病友之间的交流活动可有效减少患者孤独感,改善不良心理,减少情绪过度波动。根据患者饮食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促使患者长期维持较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减少不良饮食对疾病控制的影响。护理人员针对运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减轻患者对运动的抵触感,促使患者长期进行体育活动,提高运动耐量,并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改善心肌缺血、情况,增强心功能。研究证实以多种方式有效促使患者长期维持较好的心理状态、饮食及运动习惯,并积极参与日常人际交流活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健康行为能得到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健康行为,利于疾病的临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