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本刊记者 陈玉婷 综合
“一代通儒”饶宗颐万古不磨意 中流自在心
文、图/本刊记者 陈玉婷 综合
生于1917年的国学大师饶宗颐,今年100岁了。他集经学、佛学、史学、考古、文学、书画、音律、梵语于一身而扬名海内外,堪称“一代通儒”“大师中的大师”。
作为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和书画家,饶宗颐通晓英、法、日、德等多国语言文字,还精通梵文、巴比伦古楔形文字等“天书”。他的学术研究涉及文、史、哲、艺各个领域,诗、书、画、乐的造诣也极为高深,学贯中西。外国媒体把他誉为“东洲鸿儒”“汉学泰斗”“东方达芬奇”,国内更称呼他为“第一国学大师”。
然而对于各种光环,百岁饶老淡然一笑。饶宗颐说,要做成学问,“开窍”十分重要,要让小孩心里天地宽广,让他们充满幻想,营造自己的世界,同时要注意引导他们少走弯路。
“做学问是文化的大事,是从古人的智慧里学习东西。”饶宗颐朝夕沉浸于父亲数以十万计的藏书海洋“天啸楼”中,每天与书为伴,与诗为偶,16岁开始便继承先父遗志,续编其父饶锷的《潮州艺文志》,这成为他踏入学术界的第一步。
此外,饶宗颐还提倡从古人文化里学习智慧——天人互益。他说,一切做学问、谋事业,都要从益人的原则出发,并以此作为归宿,万不能损人。
饶宗颐画作
关于人生哲学,饶宗颐认为:“一个人在世上,如何正确安顿好自己,这是十分要紧的。”
随着年龄的增大,饶老已不再没日没夜地钻研学问,他也开始诗意地栖居。他现在甚少出门,几乎不应酬,每天清晨四五点醒来,写字、看书、做研究,然后睡个“回笼觉”,中午就到附近一个潮汕饭馆用餐。
“我是每天坐在葫芦里。”饶宗颐笑道。他引用元代诗人的一句话:“一壶天地小于瓜。”他在自己的天地里,清静达观,身心愉悦,自然长寿。问及如何理解“珍重身体”,饶宗颐解释说:“我从14岁起,就学静坐法,早上会沐浴和静坐,然后散步,晚间九时必宽衣就寝。现在做学问时,我完全投入,疲倦了,我会停止;吃东西,饱了就马上停止,自己克制自己。”
令人感动的是,清修多年的饶宗颐并没有忘记肩上的重担,仍在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奔走呼吁。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恰好可以用来赞颂饶老毕生求索、重现国学经典的学术情怀。
人物简介:
饶宗颐,1917年生,著名国学大师,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等学校名誉教授,西泠印社社长。其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且都取得显著成就,并且精通梵文。2011年12月13日,饶宗颐被推选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2013年3月23日上午,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饶宗颐被授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2014年9月,饶宗颐获得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奖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