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三阶递进式”模式构建的研究与探索*

2017-10-19 03:36王青迪林聪伶单正义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课程

王青迪,林聪伶,单正义

(1.宁波教育学院,浙江宁波315016;2.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

高职院校“三阶递进式”模式构建的研究与探索*

王青迪1,林聪伶2,单正义1

(1.宁波教育学院,浙江宁波315016;2.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改革需要的必然选择,也是大学生提高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实现自主创业的现实选择。国家对创业创新工作的重视,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特别是高职院校如何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如何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已经很现实地摆在面前。“三阶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探索,通过循序渐进的过程,实现双创教育效果的最佳化,构建一套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结构,通过完整的课程,来培养创业素质、传授创业知识,从而实现对学生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就业能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三阶递进式;课程模式

Abstract:Carrying ou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not only an inevitable choicefor Chines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igher education reform,but also a realistic choice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strengthen employment abilityand realize being self-employed.Our countr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work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to an unprecedented level,however,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hina is still in its infancy,especially how to implement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urriculum model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integrate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o the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so as to enhance the students'innovative spirit,entrepreneurial awareness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which has been put forward in reality.“Three step progressive”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urriculum research can achieve optimal effec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rough a gradual process.By building a complete se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urriculum structure,it can cultivate the entrepreneurial quality,business knowledge through the entire course,,so as to realiz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knowledg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Key words:employment ability;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three-step progressive;curriculum model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2016年5月27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6]5号);2017年2月16日,教育部修订高校学生管理规定,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明确新生可以申请保留入学资格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入学后也可以申请休学开展创业。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等活动可以折算为学分,计入学业成绩。[1]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特性。本研究将在教学实践方面通过教学模式的探索,为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在实践中的应用寻找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对于高职院校强化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意识和能力也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对“三阶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式研究,形成一整套较为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其内容包括基础课程(必修课程)、重点课程(选修课程)、项目化课程(网络和创业模拟训练课程),形成了“三阶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式。为丰富和充实“双创”理论起到一定的贡献。点院校还在三种主要创业教育模式之外探索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是“三创教育模式”和创业教育试点班模式见表1。

表1 “试点”院校创业教育模式[2]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过去我们一直提“创业教育”,而且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创业教育,一般是指通过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技能等各种综合素质,最终使被教育者拥有一定创业能力的教育体系。近年来我们更多地讲“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更高,常被誉为“双创教育”,是指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的战略规划需要,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和开拓型人才为目标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高职院校作为哺育社会英才的重要摇篮,双创教育首先应在高职院校广泛开展。高职院校双创教育需要重点强调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本质并非只是解决就业问题,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实践能力,塑造学生成为创新型的综合人才。二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范围不仅指在校的学生,还特指已毕业几年、志在创业的大学学子,把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作为大学人才培养的一项基本要求,可以使那些具有热情、干劲和创造性的大学生群体更多地关注创业,及早投身创业实践或做好创业准备。

二、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现状

(一)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

2002年4月,在教育部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学者们首次确立了三种具有示范意义的创业教育模式,并对其特点与实践方式作了简要概括。在此后的试点工作过程中,又有部分高校在实践中建立起具有鲜明本校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其他试

从表中可归类为以下几种教育模式:(1)以课堂教学为主导的创业教育模式;此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构建创业知识结构,其运行主要依托创业课程体系。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教育模式为例: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开展创业教育,对创业教育课程设置进行了科学规划,开设了“企业家精神”“风险投资”等创新创业课程,举办了创业论坛和专题讲座,强化了学生创业意识,并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活动,将创业教育理论与大学生素质提升结合起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2)以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技能为重点的创业教育模式;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教育模式,重视学生的创业知识、技能向实践领域的转化。(3)综合式的创业教育模式;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教育模式,十分注重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4)“三创教育”模式;以武汉大学为例,立足于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综合性视角,构建起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5)“创业教育试点班”模式;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例,针对部分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展专业性的创业教育。[2]

教育部在九所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试点,标志着中国高校创业教育逐渐完善,并依据自身特点尝试构建起了一些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肯定了近些年来高校在创业创新中的积极探索,但同时也指出高校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3]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使其具有较强的创业能力,而创业教育课程是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的最主要的工具和手段,是围绕创业教育目标而选择和设置的课程内容与方式的总称。目前,众多高职院校相继开设创业教育课程,通过近些年的实践和探索,创业课程建设良性发展,一方面,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覆盖面逐步提高,各高校基本都能完成了对学生创业的普及性教育。同时,创业教育课程开设的内容更趋多元化,从而使教育对象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相对而言,由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起步较晚,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展也相对不平衡,创业教育课程还存在着受重视程度较低、结构体系不完整等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地位不够突出。目前,创业教育课程在学校中的受重视程度还不够高,校方对课程的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项目资金支持和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课程发展的要求,把创业教育建设成省级精品课程甚至国家级精品课程的高职院校更是凤毛麟角;同时,高职院校的师生往往把学习专业技能作为学生在校学习的重中之重,而把创业教育只是看作学生素质教育和第二课堂活动的一部分,对于它的重要意义认识还不够深入。

其次,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的结构不够完善。创业教育在高校中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也没有完全贯穿于学生培养体系的始终。课程内容零散、课时数量较少、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还普遍存在,很多高职院校只把创业教育课程同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通过举办创业计划比赛、创业论坛等活动,进行创业教育;或通过建立创业实践基地,对学生创业团队进行集中培训。同时,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为必修课程的较少,大部分高职院校多设置为选修课,整个教育过程显得零敲碎打,从而使创业教育课程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二)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

20年来,我国各大学不断整合校内外的丰富资源,改进教育方向,积极推动双创教育健康发展。双创教育是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目标逐步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进行综合培养的全面教育活动。当前我国各大学的双创教育已取得诸多成就,但其基础仍较薄弱。

国内大学大多借鉴国外重点大学的课程设计,课程涉及企业设立、投融资、营销、管理等诸多方面,重点包括“创业基础”、“创业机会识别”、“企业领导力”等课程。当前我国大学双创教育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处于零散状态、数量有限。不同学科之间的创业课程缺乏渗透,融入到专业教育的课程更少。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课程设计缺乏创业教育方面的统一教材,无法适应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二是创业教育的课程并未体现梯度式设计,尚不能满足不同专业背景、高低年级学生创业的知识需要。在美国,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发展相当成熟,在课程设置上,分为重点课程和公开课程来教授。其中重点课程由商学院和管理学院设置,典型的如百森商学院、哈佛商学院等。相比较而言,目前国内高校课程设置还待完善。

(三)关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体系的构建

在美国学校中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很普遍,可以吸引更多来自不同学科专业的同学、成功企业家、校友等,形成互相联系的创业网络。社团会经常开展各种创新活动、创业大赛,这可以拓展课堂中的知识,在推动和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俱乐部(E-LAB)、哈佛大学商学院MBA社会创业俱乐部等。这些社团成立之前都会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和严格的审批,有专业的老师指导,社团的资金来源很多,有会费,活动收入,学校基金会、校友会和社会团体的资助。[4]在中国高校中,相关的社团很多,但是成立程序相对简单,审核标准较模糊,公信力不够,资金资源也很欠缺,所办活动的规模和层次都比较低,推动创新创业的作用十分有限。

三、“三阶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式

全新的“三阶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将创业教育、创造教育、创新教育相结合,根据高职学生特点,以创意——创新——创业构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基础课程——重点课程——项目化课程模式,实现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向实践领域的转化,最终以课堂为主导形成学分为成果的活动评价性模式。

(一)理念性“三阶递进式”:创意——创新——创业的高层次创新创业教育

立足于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综合性视角,构建起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围绕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制定一系列与创业教育配套的制度和政策,同时启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与研究”专题研究,使“三创”构建全面融入创业教育课程、实践与科研的各个环节,实现理论、制度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一方面通过实施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构建创业教育“课程群”、加强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等途径,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另一方面则专门成立创业教育管理部门,围绕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理论问题开展研究工作,以理论创新带动创业教育发展。[5]

(二)课程性“三阶递进式”:基础课程——重点课程——项目化课程的课程模式

基础课程、重点课程、项目化课程,分别构成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网络、模拟实训课程“三阶递进式”的课程模式。组建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双导师制”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促进创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推进专业课程改革创新,有效提高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度。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是以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校学习活动为主线,以大学生的成长时序、大学生成长的内在规律和校企共育学生创业能力为依据,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一年级上学期开设创业教育的必修课程,奠定在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础,确定创就业目标;一年级下学期开设网络课程,该课程一直延续到三年级上学期,使学生形成一套符合自己特点、适应社会需求的“个性模式”。一年级下学期至二年级上学期,开设创业教育选修课程,学生可以以自身兴趣为主导,针对自身创业发展的需求和创业知识技能的需求选择对应的选修课程,不断完善创业整体素质和提高专业能力。二年级上学期至三年级上学期,在校组建创业模拟实训班,开设实践课程,使学生在模拟训练中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1.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创业基础能力为目标,开设创业教育必修课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开设课时为32学时,授课对象为全院一年级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创业能力为目标,充分强调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兼顾不同专业学生的整体知识体系,通过精选的教学内容,为后续重点创业课程夯实基础。重视跨学科课程,强化创新创业课程的多学科性。鼓励教师根据本专业实情,进行课程改革与创新,渗透创新的意识。以传授创业基本知识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夯实学生的知识和思维结构,建立符合专业特点和特色的基础课程,并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总共分为创新理论、创业理论和创业实务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创新思维的概念与培养”、“创新思维的训练”两个章节,涵盖的内容有:创新学、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及训练与实践、创新技能的基本概念、自主创新学习技能等;第二部分包括“创业者与创业精神”和“创业计划书的设计与制作”两个章节,内容有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创业计划书的撰写等;第三部分包括自主创业的企业创建策划、自主创业的企业申办程序、自主创业的企业管理等两个章节,内容有创业资源的运用、创业模式选择、创业团队的组建、企业文化的营造等。通过课程,学生可以了解自主创业的各个环节,从而使学生了解创业、感受创业,为学生将来自主创业奠定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以多媒体教学、专题讨论和模拟创业为主,多媒体教学通过课件展示丰富的文字、图表、声音信息,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提高授课的信息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开展调查和总结,并通过分组讨论,集体研讨,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重点课程: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选修》或《创业融资》进阶课程,以激发学生创业兴趣为抓手,创业选修课程是从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出发,以激发学生创业兴趣为抓手,在各类型学科中选择适用于学生创业教育需要的课程,开展创业教育。并在全校范围内排摸有浓厚创业兴趣且有创业潜力的学生,主要选拔对象为创二代、优秀学生干部、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按一定比例选拔学生,开设创业教育重点班,全面培养学生的创业理论知识和创业管理技能,重点进行“创业核心能力”的培训。通过重点课程开设,最终使课程转化为一定成果。授课形式:面授、网络、路演等,促进创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这些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充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和综合创业素质及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创业个性和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不断完善创业知识结构,进一步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从而为学生的创业教育巩固理论基础。

3.项目化课程:通过项目制结合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指导,以创业模拟实训班为平台,不断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创业模拟实训班每学期开设1—2期,每期招收一定比例学生,授课学时为每期36学时,授课教师由学校获得创业培训资格的教师和模拟创业公司培训专员共同担任,授课对象在已学过基础课程和重点课程的学生中进行选拔。

创业模拟实训班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手册》教材为基础,内容分为“组建团队与架构公司”、“项目确定与公司注册”、“市场分析与战略规划”、“成本预算与营销策划”、“资金规划与销售管理”、“财务培训与财务管理”、“投资收益与风险评估”和“创业计划与开业准备”八大模块,既有理论的专门课时,也有网上实习和实岗演练,课程全面模拟真实企业的创业运营管理过程。

创业理论课程包含了创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创业信息分析、商务谈判等内容;创业实践课程包含了制定创业计划书、成本费用预算、市场营销计划、预测销售收入、投资收益分析等内容。学生在虚拟商业社会中完成企业从注册、创建、运营、管理等所有决策。通过课程,有效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动手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

另外可以依托校园网络平台,对在校学生进行普及性创业课程教育。“职前教育网络学堂”是系统的高职院校职业发展教育的在线服务平台,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它运用互联网技术,把学生学习平台和教师管理平台组合在一起,通过学生的网上在线学习,使老师对众多的学生信息进行系统化管理,不断梳理教学情况,提供参考信息。“职前教育网络学堂”的创业课程内容主要围绕“达人案例”和“创业知识”这两个模块展开,学生通过网上学习创业成功典型来汲取创业经验。同时,在创业知识系统中学习知识点、解题、答题,不断积累知识。从功能上看,该课程一方面帮助在校大学生从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人手,通过有针对性的网上培训和教育,提升自身的职业基础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依据科学的职业发展教育理念,使学生有效地认知自己和管理自己、进一步了解社会,并养成自觉规划和完善自己的“惯性”。

(三)评价性“三阶递进式”: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活动评价模式

1.“三层递进式”的课程模式中可渗透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全面的创新模式要求必须充分利用潜在的一切教育资源,无论开设双创教育的基础课还是创业特训营、其他丰富多彩创业活动等多种教育模式,必须依托于配套的创新创业学分管理制度。创新创业学分是指全日制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已的特长和爱好,参与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学科及创业竞赛,及其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所取得的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开创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有力运营模式。重视和推动应用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培育也更好实施教育部规定的“放宽学生修业年限,保留学籍休学创业”的制度落到实处,并能构建结构完整、运行顺畅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上建立常态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动态调整机制,以教育——孵化——实践三层平台为基础,明确学校创业教育主要服务面向。关注创业学生的情况,以明确人才培养,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2.三个空间——搭建校内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体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体系的搭建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创建校内创业一条街(简称U创空间):通过校内的创业一条街孵化,为校内优秀学生创新项目和创业团队的实践提供场地支持,也面向校外创业项目实体公司做相应服务管理,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也为学校师生提供平时学习休闲场所,具体实施以创业一条街管理办法出台为准。

(2)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简称U赛空间):建立以赛促创、以赛带练、以赛出项目的实践训练平台,通过举办省、市创新创业大赛,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组织指导参加省、市级创业竞赛来挖掘选拔有潜质的创业项目。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后续培育与扶持对接。

(3)举办创新创业沙龙(U众空间):通过沙龙平台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主题沙龙活动,激发和增强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创业者的交叉融合及累进创新,最终为学生提供个性指导化服务平台。

[1]由建勋.创新创业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

[2]王占仁.中国创新创业教育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89-95

[3]胡赤弟,严新乔.宁波市大学生创新创业案例集[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6(12):1-3.

[4]赵中建,卓泽林.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创业系统中的路径探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5(8):56-63.

[5]孙德林.创新教育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30-162.

(责任编辑:台新民)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Three-step Progressive”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Qing-di1,LIN Cong-ling2,SHAN Zheng-yi1

(1.Ningbo Education College,Ningbo,315016,China;2.Zhejiang Industry&Trade Vocational College,Wenzhou,325003,China)

G712

A

1672-0105(2017)03-0053-05

10.3969/j.issn.1672-0105.2017.03.013

2017-08-14

2016年“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基金课题”项目(16CCJG01Z005);2017年校级教改教研立项项目(NJJG201703);温州市2017年公益性科技项目软科学研究项目(R20170045)

王青迪,女,硕士,宁波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林聪伶,女,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创业教育;单正义,男,硕士,宁波教育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课程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