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大都市概念模型视角下的航空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为例

2017-10-19 01:53:41丁曦光王芳
中华建设 2017年9期
关键词:概念模型大都市实验区

丁曦光 王芳

航空大都市概念模型视角下的航空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为例

丁曦光 王芳

伴随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航空以其无可比拟的运输速度,重要地位日益提升。依托机场形成的高端产业城市综合体,即航空大都市的建设,已成为全球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航标、城市化的新模式,是全球城市发展的未来趋势。航空经济时代的来临,同时也掀起了国内航空经济区建设的大潮,国内目前已经开始建设的航空经济区主要有北京首都航空城、天津滨海航空城、成都双流临空经济区、上海虹桥枢纽等,规划建设的航空经济区有济南、南昌、长沙等。郑州作为中部地区的航空枢纽之一,正面临着激烈竞争,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一、“航空大都市”理论与概念模型

1.基本概念

“航空大都市”理论是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约翰·卡萨达(John Kasarda)在其出版的著作《航空大都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一书中首次提出,并于2000年萌芽形成概念模型。他认为:“世界高效快速以及网络化的发展正在改变着行业竞争的规则,以及商业企业选址的规则。这些规则随着数字化、全球化、航空和以时间为基础竞争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着变化。今天,机场已经成为全球生产和商业活动的重要结点,也是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它不断地吸引着众多的与航空业相关的行业聚集到其周围。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业企业在机场以及交通走廊周围集聚,一种新型的城市出现了:航空大都市。”

2.“航空大都市”的基本特征

根据卡萨达教授提出的概念模型(图1),航空大都市具有以下特点:

图1 “航空大都市”概念模型示意图

(1)在空间上,航空大都市的发展呈现圈层模式,机场位于同心圆的圆心,随着机场辐射范围的扩大,同心圆辐射的范围也随之扩大。

(2)在交通上,以机场为核心的便利的多式联运交通网络是航空大都市发展的基本保障。通过集结多种交通方式,打造高效联通的交通网络,实现机场与周边区域人流、货流的快速转运,从而驱动航空大都市与周边区域的发展。

(3)在功能上,因其空间结构与交通模式的共同作用,呈现出 “圈层+轴带”的模式,即以空港为圆心,以骨干交通为轴带,逐步向外圈层状辐射。机场核心区主要包括机场的基础设施和机场运营相关的配套设施,以旅客服务、物流和航空附属产业为主导;紧邻空港约6公里范围内,是航空产业的直接影响区域,以物流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为主导,也具有发展总部经济、商务办公等现代服务业的显著优势;6~10公里范围内,是空港经济的延伸,以高新技术制造业为主导;10公里以外的范围,受机场和城市中心的复合带动,产业类型更加多元化,并以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为主。

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背景

1.现实基础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下文简称“实验区”)地处郑州市东南区域,距主城区20公里,规划面积415平方公里,是郑州都市区南部新城的主要组成部分。区域交通条件十分优越,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是全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京港澳高速、绕城高速、机场高速和107国道在此交会,实验区与郑州火车站、郑州东站、国家铁路集装箱货运站、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等具有便捷的交通联系。以郑州为中心的2小时航空圈可以覆盖中国90%的国土面积和人口,基本涵盖中国95%的经济总量,发展潜力巨大。

2.发展使命与愿景

(1)承担区域振兴历史责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经济版图中,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的国家级新区迅速发展,并不断被赋予更高地位,担负着区域发展的重要角色,实现了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需求。从空间分布上看,国家级新区构筑了我国东西南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支点,而唯独缺少中部地区城市;从时间上看,改革开放新阶段和区域协调发展新形式加速了国家级新区战略布局的进程。郑州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在支撑和引领中原经济区建设,探索实践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中发挥着示范带动作用,在构筑均衡化的国家区域经济战略布局中具有独特的区位、交通、产业和政策优势。在新的发展格局之下,依托郑州机场区域构建的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不仅是郑州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更将会是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龙头,国家内陆开放的新平台和新高地。

(2)实现都市跨越发展愿景

发挥民航业的战略性、基础性作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产业分工体系,搭建一条国家东中西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之路;发挥郑州机场区位优越、腹地广阔的特点,加快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打造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探索一条发展航空经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之路;发挥区域集聚高端产业、人流、物流的优势,实现航空枢纽、高端产业和航空都市建设协调发展,建设畅通、智慧、活力、生态的新型航空都市,走出一条集约节约、和谐宜居的跨越发展之路。

三、航空大都市概念模型视角下的实验区发展战略研究

立足航空大都市概念模型视角,结合实验区发展实际,重点分析实验区的发展背景与使命,进行总体战略定位和目标的推演,制定交通、产业、生态、空间和区域统筹五个方面的战略,并提出实验区空间发展布局规划的初步构想。

1.战略定位及发展目标

着眼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发展,抢抓国际产业转移、航空经济发展机遇,按照“建设大枢纽、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发展要求,把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成为立足中原、通达国际的开放都市;产城融合、高效创新的活力都市;信息支撑、网络覆盖的智慧都市;内接外延、便捷高效的畅通都市;渠环河抱、和谐共生的生态都市。

2.发展战略研究

(1)交通发展战略:强化枢纽,港城耦合

航空大都市的交通基本特征是多式联运,高效联通,因此,实验区的交通体系构建既要充分发挥空港枢纽的带动作用,同时应协调好对外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更好地实现港城耦合。

(2)空间发展战略:中心带动,内聚外联

站在中原经济区及郑州都市区视角,结合航空大都市的同心圆结构模型,构建以空港为中心的多元化、多层级的功能空间体系。

(3)产业发展战略:以港兴产,产城融合

从构建都市区南部新城、引领郑州都市区发展和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任务出发,结合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比较优势,构建以临空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目标,并完善配套多元城市产业,实现产城融合。

(4)生态发展战略:低碳高效,和谐共融

以“融入区域生态结构体系,承担区域生态环境责任”为目标,使城市建设区始终处于自然生态基底的包围之中,建立以“生态为底、城市为图”为城市发展的“图底”关系,改变通常意义上“城市蔓延,绿地点缀”的城市生态体系格局。

(5)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携领郑州,辐射中原

强化实验区中心地位,打造都市区发展引擎;加强生态廊道衔接,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依托优势交通,辐射中原经济区发展。

3.空间布局构思

(1)四大布局理念

“公交导向,轴向聚势”:以TOD模式引导空间有序拓展。利用公共交通走廊构建整体空间骨架,在交通枢纽地区形成各功能中心,带动周边空间复合发展。

“南北协同,东西对接”:空间布局围绕空港圈层式展开,南北空间布局主要考虑与空港之间的产业协同,东西向则着重考虑各大城市组团空间紧密衔接,塑造完整的城市空间形象。

“组团发展,多核驱动”:以空间增量扩张来承载新生功能,结合组团分工,确保每种核心功能都能得到充足的发展用地,避免相互干扰、彼此挤压,并通过核心功能带动配套功能,实现步行尺度的职住平衡。

“生态网络,廊道隔离”:控制和保护城市滨水生态区,并通过自然和基础设施廊道串联各大基底,以绿楔间隔的公共交通走廓型的城市空间拓展方式,实现有控制的紧凑型疏解,实现“低碳城市”的目标。

(2)空间布局初步构想

规划空间结构为“一港两区,一脉三心,多元复合,网络组团”。(图2)

图2 实验区空间布局结构示意图

一港两区:以空港区为几何主体,形成北侧的科技产业功能区“航北区”和南侧的临空产业功能区“航南区”两大产业主导的新型城区。

一脉三心:以南水北调干渠作为整个航空经济区的景观主脉络,串联南北城市功能区。

多元复合:依托航空枢纽,打造国际空港经济,同时在南北功能区中形成多元的功能空间体系,推动产业协同共生、提升生产链价值、优化人居环境。

网络组团:将规划范围内的自然水系、森林公园以及基础设施廊道进行梳理,形成绿色网络框架,产业新区、城市功能区以及现代物流区等各大功能空间嵌入绿地网络,组团式生长。

4.产业布局

结合航空大都市产业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综合考虑新机场周边道路交通、噪声影响区域、净空影响区域等现状因素,综合确定产业空间布局。其中,临近机场区域主要布局综合保税区、物流用地、电子交易中心及部分工业用地;高端商务及公共服务主要结合南北两个城市中心布局;工业用地除机场周边的现状工业用地外,新增工业用地主要布局在航空实验区东侧及南北两侧。(图3)

图3 实验区产业空间布局示意图

四、结语

在规模经济让位于速度经济的时代,“快者生存”必将成为经济全球化竞争的新法则,并由此形成新的世界秩序。正如卡萨达教授所言:航空大都市代表着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在城市上的体现,不管我们怎么想,航空大都市正在逐渐成为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他提出的“航空大都市”概念模型,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与指导意义。值得一提的是,“航空大都市”概念模型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应积极探索其中的客观规律,从区域发展实际出发,探寻一条真正适合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的科学之路。

(作者单位: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猜你喜欢
概念模型大都市实验区
平江县入选教育部学前教育实验区
科教新报(2023年47期)2023-12-02 15:58:53
Battle for Bohemia
BATTLE FOR BOHEMIA
汉语世界(2021年4期)2021-08-27 05:48:16
2020国际大都市数学奥林匹克
中等数学(2021年5期)2021-08-14 02:31:10
大都市
基于“认知提升”的体系作战指挥概念模型及装备发展需求
2016年国家文创实验区规上文化产业收入近2000亿元
投资北京(2017年1期)2017-02-13 21:09:25
足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探索与实践——以学生社会实践为突破口
湖南新增2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数字矿山信息集成概念模型
金属矿山(2014年7期)2014-03-20 14: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