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名老中医经验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用药规律分析*

2017-10-19 08:06代民涛李建生李庆磊马锦地
中医研究 2017年10期

张 瑞,代民涛,李 轲,李建生,李庆磊,马锦地

(河南中医药大学呼吸疾病诊疗与新药研发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 郑州 450046)

基于现代名老中医经验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用药规律分析*

张 瑞,代民涛,李 轲,李建生,李庆磊,马锦地

(河南中医药大学呼吸疾病诊疗与新药研发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 郑州 450046)

目的:基于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文献,分析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使用中药规律,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诊治提供文献依据。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从中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文献研究数据库》,利用SPSS 19.0软件,采用频数描述、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病涉及的中药共有241味,其中使用频繁的前26味中药由高到低依次为:川贝母、甘草、黄芪、丹参、款冬花、当归、杏仁、枇杷叶、浙贝母、麦冬、沙参、茯苓、薏苡仁、金银花、党参、白术、黄芩、五味子、桔梗、桑白皮、半夏、紫菀、川芎、赤芍、生黄芪、瓜蒌。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治法,既有祛邪为主的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活血、化瘀、燥湿、利水,又有补虚为主的益气、养阴、补血、生津、益肺、补脾、补肾。结论:佐证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上主要的病因病机是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气虚、阴虚,标实主要为痰、热与瘀。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中药;规律;名老中医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以肺泡损伤和间质纤维化为其基本病理改变;以活动后呼吸困难、胸部X线片双肺弥漫性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为其临床特征。其发病率及病死率有逐年增高趋势,防治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药物的研究日益成为国际肺科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着重对名老中医治疗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方药使用规律进行初探,以期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资料来源

在《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1919年—2010年)含853种著作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1989年—2012年)含16 981篇期刊文献的基础上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文献研究数据库》,包含相关中医著作39种、文献16篇,共计数据270条。

1.1.1 纳入标准

①第一批至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诊治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相关著作和期刊文献;②1919年—1990年,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30 a以上,著有肺系疾病相关著作或发表文章,并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名老中医,诊治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相关著作和期刊文献。

1.1.2 排除标准

①科普类的文章;②重复发表或出版的文献,仅取1篇。

1.2 方 法

1.2.1 文献检索方法

基于《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采用计算机检索。计算机检索关键词为“肺间质疾病”“间质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

1.2.2 建立数据库及规范术语

针对计算机检索内容,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文献研究数据库》。数据库包括病名、病因、病机、证素类(包括病性、病位)、证候、症状(包括舌象、脉象)、方剂、中药等。参照《中医药学名词》[1]《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2]《中医临床诊疗术语》[3]《中医大辞典》[4]及统编教材等相关症状进行规范,对表述不同但实为同一症状的词语进行症状名称的规范统一。参照《中医药学名词》[5]《中药大辞典》[6]及统编教材等相关中药进行规范,对于同药异名的药物统一名称,如双花、银花统一为金银花。炮制方法不同的药物予以保留,如鲜地黄、熟地黄分别保留。对于别名予以规范,如开金锁规范为金荞麦,云雾草规范为松萝。不能参照标准进行规范的,请教有关专家讨论处理。

1.2.3 统计学方法

将原始资料数据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采用频数描述、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用药规律。

2 结 果

2.1 频次分析

涉及的中药共有241味,总频次为3 491次,其中使用频繁的前26味中药由高到低依次为:川贝母、甘草、黄芪、丹参、款冬花、当归、杏仁、枇杷叶、浙贝母、麦冬、沙参、茯苓、薏苡仁、金银花、党参、白术、黄芩、五味子、桔梗、桑白皮、半夏、紫菀、川芎、赤芍、生黄芪、瓜蒌,均出现了40次以上,总构成比为48.73%。另外,还有10味中药仅出现过1次,30味中药出现过2次,33味中药出现过3次。这两部分中药相加,接近所有中药种类的50%。结果见表1。

表1 主要中药分布情况

2.2 因子分析

依据主要中药频次进行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KMO=0.592>0.5,Bartlett球形检验的概率值为Sig.=0.000<0.01,两项指标均符合,提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经主成分分析,选择10个主成分为主因子,并取各因子中载荷系数绝对值>0.4的所有变量,将上述10个主因子所包含的变量归到一簇,组成中药群,尝试从专业角度对上述主因子及其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主因子及其变量

2.3 聚类分析

笔者将由因子分析得出的10个因子中药群进行聚类分析,分别进行聚四类至八类等不同类别的试验,聚类方法使用组间联接,见图1所示。

图1 使用平均联接(组间)的树状图

结合中医学理论,经认真比对,认为聚七类比较合理。聚七类。C1主要中药为:黄芪、当归、金银花、生黄芪;C2主要中药为:丹参、当归、赤芍、川芎;C3主要中药为:川贝母、浙贝母、黄芩、五味子;C4主要中药为:麦冬、沙参、五味子、川贝母、杏仁、薏苡仁、款冬花、桑白皮、紫菀;C5主要中药为:党参、甘草;C6主要中药为:金银花、瓜蒌、枇杷叶、甘草;C7主要中药为:茯苓、白术。

C1。方中当归味厚,为阴中之阴,养血合营;黄芪味甘,大补肺脾之气,以滋生化之源,二者配伍,补气生血;黄芪配伍金银花,一能益气,二能通脉活血,三能养血养阴,兼清余毒蕴热;生黄芪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水消肿。全方合用,具有大补气血,补中寓泻,清解热毒,使补不碍泻,泻不伤正之效,适用于证属气阴亏虚、气血不足而热毒瘀结者。相类方:《内外伤辨惑论》当归补血汤、《活法机要》回疮金银花散等。

C2。方中当归、赤芍、川芎相配以活血祛瘀;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诸药相配,组成活血化瘀方的基础药物,有活血祛瘀止痛作用,适用于瘀血所致的病证。相类方:《医林改错》五逐瘀汤、《医垒元戎》桃红四物汤等。

C3。方中川贝母苦甘微寒,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浙贝母苦寒,清热化痰,散结消痈;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诸药合用,共起清化热痰之效,适用于痰热壅肺之证。相类方:《普济本事方》贝母汤、《医学摘粹》黄芩贝母汤等。

C4。方中麦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与沙参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温,敛肺止汗,生津止渴;3药合用,一润一补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款冬花与紫菀相伍,款冬主在止咳,紫菀重在祛痰,二药合用,是化痰止咳的佳品;杏仁性味苦温,功用止咳平喘,润肠通便;薏苡仁甘淡微寒,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二者相伍,性平质润,可降肺、润肺、利肺;桑白皮甘寒,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川贝母苦甘微寒,清热润肺,化痰止咳。诸药合用,共奏化痰止咳、润肺生津之效,适用于气阴不足、痰热壅滞之咳喘。相类方:生脉散、《重订严氏济生方》桔梗汤、《扶寿精方》款冬花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钟乳补肺汤、《外台秘要》紫菀汤等。

C5。方中党参甘平,归脾、肺经,健脾益肺,补血,生津;甘草甘平,补脾益气,祛痰止咳,清热解毒。二者共用,补益脾肺,适用于肺脾气虚之证。相类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君子汤、《博爱心鉴》保元汤等。

C6。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诸药合用,共起疏风散热,清热化痰之功,适用于风热犯肺之咳喘上逆。相类方:《普济方》瓜蒌散等。

C7。方中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二药合用,共奏健脾利湿之效,适用于脾气虚之证。相类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君子汤、《伤寒论》真武汤等。

3 小 结

综上统计结果表明,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有:用于补益脾肺的黄芪、生黄芪、党参、白术和甘草;止咳平喘的款冬花、杏仁、枇杷叶、桑白皮、紫菀;清化热痰的川贝母、浙贝母、桔梗、瓜蒌;养阴润肺的沙参和麦冬;敛肺生津的五味子;补血活血的当归;活血化瘀的单身和川芎;利水消肿的茯苓和薏苡仁;清热解毒的金银花;清热凉血的赤芍;清热燥湿的黄芩;温化寒痰的半夏。通过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治疗方药的频数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从用药的角度来研究现代名老中医有关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的治法和配伍规律。由此可知,在治疗方法上既有祛邪为主的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活血、化瘀、燥湿、利水,又有补虚为主的益气、养阴、补血、生津、益肺、补脾、补肾,从而佐证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主要的病因病机是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气虚、阴虚,标实主要为痰、热与瘀。所形成的聚类方是针对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而设的,仅仅是常用辨证方法的总结及相互经常配伍药物的综合,在临床具体运用时,还应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加减,亦可以相互参合运用,不可拘泥。

[1]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4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37.

[3]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研究所.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77.

[4]李经纬,余瀛鳌.中医大辞典[M].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5]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47.

[6]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R563.1+3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7.10.25

李建生,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li-js8@163.com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JDZX2012027);河南省中医临床学科领军人才培育计划资助(HNZYLJ201301001);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5A360037)

2017-05-11;

2017-08-04

(编辑 马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