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夏教师智库联盟课题组
教师本领现状调研思路
□文/华夏教师智库联盟课题组
本刊第八期推出的《教师本领现状调研报告》受到了读者的青睐和热烈讨论,不少读者认为该调研报告真实可靠而且落地,针对性强。但也有读者对此提出异议,质疑该调研报告设计思路有何科学依据。对此,本刊向该调研报告的课题组提出征询意见,课题组为满足本刊要求和读者期待,将该调研报告的设计思路发稿于此,请老师们讨论。
课题组于2017年6月开始调研工作。调研的目的已经明确,就是为了初步了解和掌握教师本领的基本情况。教师修学调研,一方面是对阅读情况的了解,另一方面是对教师的师德涵养和专业表现进行调查。课题组以教坛新手、教坛生手、教坛熟手三个层级的思路来设计,主要调研语文(中小学教师)、数学(中小学教师)、物理(中学教师)、化学(中学教师)、英语(中小学教师)和历史(中小学教师)的本领现状。
课题组根据调研内容和对象,设计了增知、积德、储能、发展愿景、夯实基础、立德树人6个一级指标,专业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八大正能量、一心一意知行合一5个二级指标,语文学科、数学学科、英语学科、物理学科、化学学科、历史学科、教师修学与传统文化包含的90个三级指标。虽然以90个指标来了解一个教师的本领现状很初步,但大致可以了解受调研教师的知识库存情况和知识资本积累情况。
表一 语文教师学科阅读调研设计
(一)语文教师学科阅读调研设计(见表一)
上述六个最基本的调研指标,是基于中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教学需求考虑的。现在要求学生海量阅读,提高思考能力与分析论证能力,教师就必须要读至少2000部(篇)儿童诗歌和成人诗歌。童话、寓言需要阅读500部(篇),散文故事阅读量也不应少于500部(篇)。语文教学专业期刊10种也应是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经常阅读的。每一项指标又分为四个维度,如精读、泛读、很少读或未读,等等。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水准与知识资本远远不是上述指标所能囊括的,但上述指标对于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师来说一个都不能少。
(二)数学教师学科阅读调研设计(见表二)
数学教师本领调研也是按照上述六个指标要素来设计的。之所以设计五种书籍,主要在于了解一下中小学数学教师阅读的基本情况。《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心理学》《名师高效教学设计艺术》《数学教与学研究手册》《数学教学理论》《数学课程发展》这六本书还只是专业书籍阅读、是对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这样设计,考虑到了小学数学教师与中学数学教师程度上的不一致性,高中数学教师阅读书籍要求应该比这个要求还高很多。阅读数学教学专业期刊10种,这个数量要求也是基本要求。
表二 数学教师学科阅读调研设计
表三 英语教师学科阅读调研设计
(三)英语教师学科阅读调研设计(见表三)
英语教师本领调研也是上述六个指标,即《英语教学论》《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实际英语教学法和考试评估》《中小学英语教学发展丛书》《Black Cat有声名著阶梯阅读》和英语教学10种专业期刊。这仅仅从英语教学专业需要来设计的,比较符合中小学英语教师实际。
(四)物理教师学科阅读调研设计(见表四)
物理主要在中学开设,要求物理教师修学的书籍也比较容易获得,《设计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物理教学论》、《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物理教学展望》以及物理教学专业期刊10种6个阅读指标,比较符合中学物理教师学科实际。
(五)化学教师学科阅读调研设计(见表五)
《设立化学教学论》《走进高中新课改:化学教师必读》《化学教学概论》《化学实验教学研究》《柏庭顿的化学史》以及化学教学专业期刊10种6个专业阅读指标,在于了解中学化学教师是否已经阅读。至于化学教师本体知识中的更高端的化学专业课程内容阅读,这里没有考虑其中。
(六)历史教师学科阅读调研设计(见表六)
以上是历史教师修学中应该读的五种原著,加上与之相关的历史教学专业期刊10种,这6个指标应作为对中学历史教师本领的基本要求。《战国策全译》《世纪》《汉书》《史通》《资治通鉴》这5本历史典籍,还应成为中小学所有教师传统文化阅读内容。
表四 物理教师学科阅读调研设计
表五 化学教师学科阅读调研设计
表六 历史教师学科阅读调研设计
2017年3月3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接受采访。他在接受采访中说,诗词大会这样一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优秀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陈宝生说:“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党中央讲了多次,很多年了。人民群众也有呼声,需求很高,国内外都在说这个事。”那么,到底该怎么做?陈宝生给出了三条实打实的路径:第一,“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从小学到大学”,这是“固本工程”;第二,“融汇到教材体系当中去”,这是“铸魂工程”;第三,“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
“优秀传统文化里面,包含中国人怎样看待世界,怎么看待生命,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阐述得很系统。如果不能把这些继承下来,在教育过程中让我们的学生了解、继承,他们的人生会发生什么呢?就会发生方向的偏离。”陈宝生的回答,体现了他自去年上任教育部长以来一贯坚持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1
早在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就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社科〔2014〕3号)。《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2。
《纲要》要求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适时启动课程标准修订和课程开发的研究论证、试点探索和推广评估工作。在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展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面向各级各类学校重点建设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视频公开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
《纲要》严格要求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打造一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在师范院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双向进入”机制,设立技艺指导大师特设岗位,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成立大师工作室。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各类人才计划,以及“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评选中,增加传统文化教学和研究人才比重,培养和造就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农村幼儿园园长研修培训计划、职业学校教师和校长素质提高计划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内容,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3。《意见》要求,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还是第一次。可以说,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延续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实施工程来抓,表明党和国家已经把推进该项工作作为党和国家意志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任务来抓,其中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是实施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意见》规定,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写中华文化幼儿读物,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创作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动画等。修订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课程教材。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研究制定国民语言教育大纲,开展好国民语言教育。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由此看出,《意见》与《纲要》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就是全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一大规定动作,2017年高考新元年,就在逐步落实和实施中央和教育部的《意见》与《纲要》。应该说,各地教育部门会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的指示和要求。从2014年3月起到现在《纲要》已经颁布3年多了,严格按照教育部出台的《纲要》开展教师培训,应该说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对此,我们设计了下列问卷,对全国中小学教师开展了问卷调查。下面为教师修学传统文化的设计问卷内容。
(一)儒家经典阅读调研设计(见表七)
设计上述调研内容,是基于《意见》和《纲要》而确立的。《意见》指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二)史学著作
这与中学历史教师阅读修学培训的书目一样,都是《战国策全译》《史记》《汉书》《史通》和《资治通鉴》五部。
(三)诸子百家著作阅读调研设计(见表八)
表七:儒家经典阅读调研设计
设计上述修学内容的问卷,在于了解中小学教师在历史与诸子百家方面的阅读参学情况。《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上述著作,涵盖着《意见》所要求的内容。
(五)古诗文选读设计(见表九)
《纲要》要求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都要进入中小学课程。基于《纲要》的要求,课题组设计《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绝妙好词》《古文观止》的问卷内容远远不能覆盖《纲要》的要求。但考虑到文理各科教师不一定都在自觉的阅读修学诗词元曲和古代散文,因此这个内容的设计只是简单要求,初步了解一下阅读情况。
《纲要》特别指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和督导机制。研究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标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的督导范围,定期开展评估和督导工作。
表八 诸子百家著作阅读调研设计
表九 古诗文选读设计
表十 中小学学科教师增知的条件性知识调研设计
表十一 中小学学科教师增知的实践性知识调研设计
2017年的高考,意味着我国恢复高考40年来迎来了中国最重要、最复杂的一次教育综合改革下的“新高考元年”。高考试题精心萃取思想精华,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展现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体悟跨越时空的独特魅力。这倒逼教师培训、教师发展要转向传统文化,这也是我们在设计问卷时观察教师教育教学传统文化实际本领的原因。
上述课程,是中小学教师的条件性知识。过去只要求教师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课题组认为这个要求低了。特别是教育美学、教育伦理学,几乎没做要求,我们认为是有缺欠的,因此这次也把这两门课程内容列入其中。
上述内容的设计,本意是想了解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把握情况。这也是近年来开展的教师专业技术要求的主要内容。
德含德性、德行和德品。三德合一才是德,德高身正是对教师职业的起码要求。通过这样的问卷设计,目的是想帮助教师了解什么是德性,什么是德行,什么是德品。
上述储能的“八大力”,是教师形成本领的关键能力。这是教师上课真正的基本功,缺一不可。中小学教师发展这“八大力”要均衡且不可分割。只有整体发力,“八力相荡”,中小学教师才算真有“本领”。
表十二 中小学学科教师积德调研设计
表十三 中小学学科教师储能(八大正能量)调研设计
表十四 愿景、目标、执行力调研设计
表十五 中小学学科教师夯实基础调研内容设计
表十六 中小学学科教师立德树人调研设计
(一)教师发展三元素:愿景、目标、执行力(见表十四)
愿景、目标、执行力三元素缺一不可。这也是教师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小学教师可以围绕此三元素拟定个人发展规划。
(二)中小学学科教师夯实基础调研内容设计(见表十五)
上述四项问题设计,主要观察教师知识资本积累的实际情况。要求执行部编教材,就是执行六个意识:第一个意识是国家意识,第二个意识是目标意识,第三个是文体意识,第四个是读书意识,第五个是主体意识,第六个是科研意识。围绕部编教材,来观察教师驾驭学科知识能力、教研水平、公开课质量,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立德树人是中央和教育部对广大教师的要求,并提出许多具体要求和规定。这里引用“八正道”作为教师立德树人的补充,应该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所乐于接受。因此,本次调研把“八正道”作为立德树人的补充内容,以此观察教师教育教学言行是否符合立德树人根本要求的基本考量标准。◇
1.传统文化进校园 教育部长陈宝生指路[DB].360搜索.
2.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DB].360搜索.
3.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DB].360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