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农经编辑部
圣牧高科:沙漠里的循环经济
文|农经编辑部
[√] 圣牧高科创造了一个新的模式,科技带动、产业发展、企业壮大、百姓受益的沙漠模式。
二十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中国未来“百年之困”,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首创知识密集型沙草产业理论——与其到月球上找未来的生存发展空间,不如把地球表面的沙漠治理好、草地利用好。在钱老看来,沙产业是用系统思想、整体观念、科技成果、产业链条、市场运作、文化对接来经营管理沙漠资源,实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可持续新型产业。
而今天,正是根植于这套理论,在内蒙古的沙漠里诞生了中国有机乳业第一股——圣牧高科(以下简称圣牧)。
乌兰布和,蒙语原意是“这头难以驯服的红色公牛”。而今,在这个难以驯服的地方,圣牧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沙漠有机牧场。沙漠里建起牧场并不鲜见,前苏联曾经在此方面有颇多尝试,土库曼斯坦还曾有“沙漠牧场”之称。但是,圣牧的特别之处在于,沙漠牧场里蕴含着循环农业的因子。
这也是圣牧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姚同山最为欣慰的一点:“从零开始发展到今天,圣牧的产业生态与绿色生态发展同步,在沙漠不毛之地产生了绿色的生态循环,种、养殖的生态循环,治沙和绿化产业体系的循环。”
在圣牧,所有的生产资源都被充分利用。秸秆与牛粪经过90度高温发酵,18天就可以形成有机肥料。三亩地养一头牛,一头牛肥三亩地,一个良性循环就这样形成了。同时,圣牧的管理也十分高效:在这里,一个员工可以管理50—55头牛,而美国最高的效率是每人管理35头牛。从诞生之日起,圣牧就与粗放式经营说了再见。紫花苜蓿全部采用节水滴灌、喷灌栽培技术。在地里配备了测水仪,可以保证随时监控土壤的湿度,利用现代化设备,播种的深度、株距的种植标准得以轻易掌控,一个人就能照看上千亩土地。
圣牧的这种模式已经造就了多个沙漠绿洲,不仅为奶牛提供了高营养食物来源,也很大程度上防止了沙漠蔓延,有效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无形中促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据2009年和2013年两次卫星遥感测试,磴口县境内乌兰布和沙漠面积减少15.6 万亩,林草植被增加11.6 万亩,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地带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沙漠中沙尘暴天气比过去有大幅度减少。
据姚同山介绍,圣牧已经在中国建起了世界规模最大的沙漠全程有机体系。目前来讲,从种草、种树、养牛到加工的全过程都通过欧盟认证的,圣牧是唯一的一家。
对于有机农业,首要即是将农业生产中自然资源利用到极致,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圣牧高科不仅在生产上贯彻了这一思路,在管理上也实现了“可持续”。对于这一点,近年来大热的“互联网+”功不可没。圣牧高科财务总监崔瑞成表示,“从创立之初我们就普及了信息化。针对每个牛群建立的电子档案和财务档案都做到了原始数据和生产状况的动态结合。运用闸口指标,我们对预算、成本、利润、产奶量实时监控,精准记录,精准管理。”
技术、财务标准化的共同融合,让圣牧的管理从分散走向集约。姚同山对此解读说,“五项标准化管控和40个点的紧密跟踪,使传统的畜牧业养殖管理体系从被动走向主动,从粗放走向精细,使管理团队的管理意识主动进行精细化管理,使我们的管理费用和成本远远低于同行。”
成功的不仅是圣牧的管理精密,更在于其惊人的市场发展速度。“最近这两年是跳跃式发展。”姚同山说。2015年圣牧平均日产500吨牛奶,2016年就翻一番,涨到了1000吨。由于基础工作扎实有效,圣牧在产能急速放大的同时,市场覆盖、品牌推广能力也迅速跟上,这一切带来了圣牧令人惊叹的发展速度。从成立到通过国标和欧盟有机双认证,圣牧用了2年时间;从通过有机双认证到上市,圣牧只用了3年时间;上市一年后的2015年,圣牧销售收入就达到31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增加将近一半。2016年3月,姚同山透露,此前4个月的销售额,已经超过2015年全年的1.7 倍。
就这样,“年仅六岁”的圣牧在2016年就作为所在的磴口县第一个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重点企业,目前圣牧已成为磴口县的支柱性企业。在磴口县公布的工业生产成绩单中,2016年上半年磴口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3.96亿元,同比增长6%。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乳制品制造业完成产值22.09亿元,同比增长40.6%,占到规模以上产值的65%。
实际上,圣牧在种草治沙、养牛造中国好奶的同时,给当地带来的变化正一点一滴地渗透到沙漠之中,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之中,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可喜的变化。
2016年3月,圣牧又投资了400多万元建设抗旱应急水源工程,计划发展节水改造面积5600亩。路井电地林,圣牧在沙漠中行至何处,就把这些“种子”撒到何处。
如今,在乌兰布和沙漠的腹地,圣牧建成了24万亩草场,24个有机牧场,在沙漠里种下了七八千万棵树。在圣牧,你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每人每天喝一杯圣牧有机牛奶,实际上就是为沙漠贡献了12棵防沙绿树,60m²的绿草。
为了更加有效地治理沙漠,掌握更为丰富的气象数据,从而进行科学治沙,圣牧还自掏腰包建立了气象站。从气象站的观察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地气候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仅是降雨量,5年时间,当地的降雨量就从年均70毫米增加到了年均200毫米。由于大量种植绿色作物,叶面水汽蒸发量大幅增加。圣牧还沿着黄河水道修建了13个大型的蓄水池,引来黄河水进行蓄水,一方面对黄河水进行沉淀,可在旱季用来作物灌溉;另一方面蓄水池犹如一个个迷你湖泊,大量的水汽蒸发也在改变着当地的气候。
2014年11月28日,值得被乌兰布和铭记的一天。
清晨6点,圣牧的办公室突然接到牧民老顾的电话:“你们圣牧是在烧啥东西啊?怎么弄这么大的烟啊?”
工作人员拉开窗帘一看才知道:“老顾,哪是什么烟啊,那是雾啊!”
“雾?哈哈,我们牧民生活在沙漠里,几代人也没有见过雾,哪里认识啊!”老顾大笑。
从那以后,有记录的雾天,在乌兰布和沙漠历史上一共出现了七次。
圣牧来了,磴口不仅生态好了,人民的收入也提高了。
据当地政府的调查显示,在2010年以后,当地服务性行业普遍年增收都在几千元。而在磴口县城里原本没有几家的饭馆旅社,如今也开遍了县城里的大街小巷。过去,磴口人几乎没有夜生活,晚上八九点街上就没人了。而如今,大量为圣牧工作的员工、参加沙漠有机之旅的客人,慕名而来参观学习的同行,逐渐地热闹了这座不大的小县城。据说,磴口县的餐饮和住宿业,80%的收入都来自圣牧或者与圣牧有关的人。而每年接近亿元的纳税额、6000人的直接就业岗位、过万人的间接就业,使得圣牧成为了当地的“明星”。
磴口县通过精准识别的贫困人口有2818户4991人,而通过包联干部和镇村干部反复入户核实,具备通过产业扶贫条件的达971户1985人,占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数的40%。在当地的产业扶贫中,圣牧成为了当仁不让的主力军。
在包尔盖农场,圣牧与其建立合作,由农场为圣牧种植优质牧草。为了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农场整合“十个全覆盖”工程清理复垦出的耕地,为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5亩耕地,免承包费耕种5年,第一年为每个贫困户提供500元的生产资料,贫困户再与圣牧建立订单关系,种植紫花苜蓿。紫花苜蓿为多年生蓄根草本植物,从第二年开始产生收益,平均亩产800—1000千克干草,亩均纯收益800—1000元。苜蓿除了浇水施肥外,不需要太多人力管理,所以从第二年开始,一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可到圣牧牧场打工,又可获得一份工资收入,从而实现稳定脱贫。
圣牧是一只真正的火车头,在实现自身高速奔跑的同时,拉动着越来越多的人一起,为实现百亿沙漠有机GDP而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