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文杰 钟欣欣
印度导弹防御系统战力如何
□ 单文杰 钟欣欣
▲ 大地-2地地导弹
印度高度重视反导防御领域技术开发,通过引进装备、引进技术、自主开发等方式加快提升本国导弹防御能力。
1983年,印度启动了一体化导弹开发计划,研发出从“大地”到“烈火”一系列导弹平台。除了攻击性导弹平台,印度还开发出最初设计用于防空,但具备转化为战区导弹防御体系的天空防空导弹。上世纪90年代,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开始将导弹防御计划概念化,积极发展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1996年8月,印度国防部报告中提出,有必要推行导弹防御战略,将初级防空网提升为具备一定反导能力的防空系统。
印度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弹道导弹防御体系始于2000年。2000年,印度向俄罗斯租借两套S-300PMU防空导弹系统,该系统对战术弹道导弹的有效拦截距离为40千米。后又从以色列购买了巴拉克防空导弹,并加快对国产三叉戟和蓝天防空体系的研究。2001年,印从以色列引进了用于箭式反导系统的绿松陆基预警雷达。以此为起点,印度开始独立研制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2003年,印度称已接近全部掌握所需的进攻性武器技术并正在发展弹道导弹防御技术。2004年,印度联合国防参谋部成立了三军导弹防御技术委员会,专职负责导弹防御技术和装备方面的具体研发和采购。2005年,印度宣布正式启动导弹防御计划,决定初步投入65亿美元。DRDO在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IAI)的协助下,参考以色列箭-2反导系统的设计,开始研制具有本国特色的“双层”反导系统——用于低层防御的先进防空导弹(AAD)和高层防御的大地防空导弹(PAD)系统。
印度曾计划在2009―2010年前后构建双层陆基导弹防御系统,即第一层为“点防御系统”,拦截飞行高度在3万米以下的战术弹道导弹,计划引进美制爱国者-3和俄制S-300V防空系统,外加国产的阿卡什防空系统;第二层为“区域防御系统”,拦截3万米高度以上或大气层以外的弹道导弹。目前来看,印度通过外购反导系统实现双层反导的计划主要还停留在设想阶段,强调引进技术与自研系统相结合,走反导系统国产化道路。
印度的双层反导拦截系统包括AAD、中程地空导弹(MR-SAM)和PAD,PAD、MR-SAM用于高空防御(50千米~80千米);AAD用于低空防御(30千米以下)。第三种拦截导弹“大地防御飞行器”(PDV)是高超音速导弹,能打击150千米高空的目标。
PAD是在印度大地-2地地弹道导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两级助推器,第一级的动力系统是两个液体燃料箱,第二级则采用了固体推进剂。导弹全长10米~12米,最大拦截高度可以达到80千米,拦截范围超过100千米(反导弹)。制导采用惯性导航和中段修正,末段采用主动雷达寻的制导,使导弹实现自导引。据称PAD能够拦截速度为5马赫、射程为300千米~2000千米级的弹道导弹。该系统拥有移动发射装置,具备高度机动性。PAD系统将改进的大地弹道导弹与从以色列进口的箭-2系统的绿松雷达结合起来,该系统防御半径据称能够达到200千米。
▲ PAD拦截弹
AAD是融防空反导为一体的全新防御系统,据DRDO称是印度自主研制的全新产品。AAD长7.5米,重约1.2吨,直径小于0.5米,弹体尾部安装了两组弹翼,其中主弹翼的面积较大,配合弹尾的推力矢量喷嘴,能有效控制导弹的飞行姿态。AAD采用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飞行速度达到4马赫~6马赫,射程达200千米(反飞机),既可摧毁高速飞机,也能摧毁飞行高度仅50米的低空目标,再加上由轮式卡车机动发射,可覆盖相当广阔的区域。
PDV是现有PAD的升级,使用固体发动机替换来自大地导弹的第一级液体发动机。两级固体发动机使PDV达到6马赫~7马赫的高速。PDV使用红外成像制导的动能杀伤器,射程达150千米以上。
今年7月,印度陆军与DRDO签订了一项协议,研发用于防御弹道导弹及飞机的MR-SAM。MR-SAM系统由DRDO与IAI联合研发。此项协议表明符合陆军配置要求的MRSAM系统正式开启研发。
目前印度自主导弹防御系统的预警/指控系统基本使用引进于法国和以色列的现有产品。
AAD系统采用法国泰利斯集团的马斯特-A多功能三坐标雷达,最大探测距离460千米,能同时跟踪200个目标,可探测飞行速度达13倍音速的中程弹道导弹,使AAD拦截弹可在来袭导弹飞行的助推段、中段和末段进行拦截。
PAD系统采用改进后的以色列绿松远程跟踪雷达和火控雷达,能够在600千米的距离上跟踪200个目标。
两种系统都由多辆发射车、雷达、发射控制中心(LCC)和任务控制中心(MCC)组成。MCC接收从各个传感器(如雷达、卫星等)传递的信息,执行目标分类、目标分配和杀伤评估任务,确定拦截弹的数目以确保杀伤概率。LCC开始根据雷达上接收的目标速度、高度和飞行路线等信息,计算拦截弹的发射时间。当拦截弹接近目标导弹时,拦截弹启用主动雷达导引头搜寻目标导弹并拦截目标。两种系统未来可能集成到同一发射控制中心中,以实现对同一(批)目标的多次拦截,提高拦截概率。
印度与以色列合作在绿松雷达的基础上合作开发剑鱼远程跟踪雷达,该雷达兼具远程预警、远程跟踪、火控的多项功能,C波段频率工作,可对PAD和AAD导弹进行制导。
印度双层拦截导弹防御体系技术水平有限,参照以色列的双层配置导弹防御体系,以色列由“箭”式和“爱国者”分别承担高空和低空防御,印度则以AAD和PAD扮演类似的角色。从拦截方式与性能来看,AAD更接近于早期的“箭”式,很可能采用类似“爱国者-2”的技术,只是在末段增加了锁定装置。PAD的作战参数更接近于改进的“箭-2”系统,可能增加了以色列正在开发的“箭-3”技术,拦截方式类似美国早期的“大气层内高空防御拦截弹”。PAD采用液体燃料的大地-2导弹作为第一级,作战准备前需要加注,降低了整体反应性能,限制了PAD导弹的拦截能力。
印度反导系统充分利用国内外现有技术,这种引进组合的发展方式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和技术风险。但由于整个系统的技术体系混乱,还要与“S-300”、“爱国者-3”和“宙斯盾”等俄美反导装备配合使用,这使印度在未来反导作战中出现难以兼容的问题,直接影响系统的维护和可持续发展。印度导弹防御系统由于采用直接引进的方式,因此核心技术水平高,印度很难自主开发,只能整部件引进。
迄今为止,印度进行了10余次的反导拦截试验,除了两次失败、一次部分成功外,其余均获成功,成功率达80%以上,表明了印弹道导弹防御能力有了飞跃式的进步。试验成功后,印度的反导系统将能更好地与“烈火”攻击导弹结合,提高其攻防结合能力。但印度的试验是在已知靶弹的发射时间、弹道轨迹等数据的前提下,降低了拦截难度,与实战具有较大差距。
近年来,印度雄心勃勃地朝着世界军事强国的目标进军,航天技术总体水平发展迅猛,引起了各国的关注。印度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立足于自主研制,通过技术引进、国际合作大大加快了其开发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步伐。★
责任编辑:薛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