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乔静 陈茂军 伍巍茜
摘 要:济南黄河河务局所辖黄河河段上迄平阴县东阿镇后姜沟,下止济阳县仁风镇老桑家渡,河道长183.35千米。作为黄河基层防汛抗旱管理单位,近年来在上级单位的关心支持下,济南黄河河务局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济南黄河防汛抗旱预测、预警、应急指挥等更加智能、高效,但作为基层单位在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关键词:黄河;基层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0.227
1 济南黄河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现状
为适应现代科技对济南黄河防汛的需要,济南黄河河务局结合自身实际,主要进行了信息五个系统的建设:一是遥测水位系统建设,从2001年我局开始在31个水位观测点进行遥测水位系统建设,以实现黄河河道水位计通过网络连接直接河道水位数据传输到济南黄河防汛指挥中心,目前已完成19个观测点的建设。二是工情险情会商系统建设,经过不断的完善我局已实现运用移动设备现场传输险情照片、摄像,基础数据可以直接录入,实现了险情的即时上报。三是河势查勘系统建设,改变了原来依靠人工观测和绘图的落后局面,目前通过该系统并借助卫星遥感观测,根据分析提取水边线及主流的参考线,能够绘制精度非常高的河势图。四是涵闸远程监控系统,通过在涵闸安装传感装置,实时对通过黄河涵闸的水量进行监测,目前我局所有引黄闸均实现了远程监控。五是防汛抗旱办公信息化系统,济南黄河河务局开通了与其所属各基层单位的办公自动化内部网络,初步实现了防汛抗旱公文运转、工作安排部署等的网络化。
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进一步加大对基层黄河单位信息化建设经费拨付力度。基层黄河单位是黄河防汛抗旱信息采集的源端,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和设备的不断更新将直接关系到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准确性。为提高我局水位观测的现代化水平,早在2001年我局就开始着手在所有31个观测点安装水位计工作,由于受经费限制水位计安装工作进展缓慢,直到2008年才建成了5处超声波遥测观测点。后随着精度更高的雷达遥测技术的应用,我局又完成了14个观测点水位计的安装,截至目前共完成了19处观测点水位计的安装,占全局31个水位观测点的61.29%。应该说经过16年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局水位观测计的安装速度远远落后于社会现代化和防汛抗旱信息化的发展。同时,我局2008年已完成的5处超声波观测点,也由于受经费不足影响目前只完成了2处的更新,更新的速度十分缓慢。由于我局水位计安装速度慢、设备更新不及时,使我局的水位观测一定程度上仍依靠原始的人工观测、电话上报、人工录入,不仅上报数据慢、精度不高,且耗费人力大,这与黄河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要求相差甚远。对此,建议上级考虑基层黄河防汛抗旱单位实际,在部门预算经费中设置防汛抗旱信息化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
(2)进一步加强对黄河基层单位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人员培训力度。目前,济南黄河河务局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主要是由我局所属信息处承担,该单位现有867名职工,其中专职从事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26人,占单位职工总数的3.0%,其中高级工程师及以上3人,占从事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的11.5%,防汛信息化建设人才资源明显不足,尤其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十分缺乏,这严重影响了我局防汛抗旱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同时,对抗旱信息化建设和使用人员的也业务培训明显不足,随着我局工情险情会商、河势查勘等系统的建设和投入运用,迫切需要加强相关业务人员对有关设备、技术和操作的培训,然而由于基层黄河单位由于受师资、经费等因素影响,培训明显不足,只有在某个系统使用时才按照上级要求派人参加培训,且参加人员数量十分有限,严重影响了基层单位信息化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和使用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建议上级根据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要求,多举办面向基层单位的防汛信息化建设人员培训班。
(3)防汛抗旱信息化既要强调建设更要实用。防汛抗旱信息化是要对洪水、旱灾等灾害进行信息处理,通过现代化的媒体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提供给决策者、技术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使用,无论使用者是什么人都要求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要能用、好用、实用,让使用者都能真正用起来。然而,目前我们的防汛抗旱信息化系统在实用性方面还有差距,具体表现为:一是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缺乏有效的统一性,基层单位由于受经费、技术等方面影响,只能建设简单的信息化处理系统,没有形成系统的、完整的使用平台,只有本单位能使用,使用范围非常小;二是不同层级、不同单位在进行防汛抗旱信息化系统建设时,使用权限设置不合理,很多单位将理应让社会大众了解掌握的技术、信息进行了特殊处理,使防汛抗旱的专业技术交流和信息传递的遇阻,技术的交流和信息使用范围非常窄;三是新旧系统的不兼容,譬如工情险情会商系统使用初期,基层防汛人员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基础数据的录入、校核,且每年汛前都进行数据的更新,2016年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开发后,虽然新系统的开发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接轨,使用也更便捷,但由于原系统的基础数据无法自动转入新系统,造成数据录入工作的重复。
随着各类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层黄河部门的防汛信息化运用程度将逐步提高,水位预报將更加及时准确,预案的编制将更具有可操作性,防洪工程设施的效能更将充分发挥。
作者简介:贺乔静(1976-),女,山东济南人,工程师,副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