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风顺 张鹏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高校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变迁,网络借贷在高校也呈爆发式增长,然后近年来媒体曝光的非法网络借贷产生不良影响以及严重后果,引起社会、学生更多关注大学生网络借贷背后的成因及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网络借贷主观因素与外在影响因素,非法网络借贷对学生、家庭、学校、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以期能够为规范网络借贷平台管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构建和谐校园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借贷;危害;成因分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724.6;F832.4;G64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294-02
一、高校网络借贷的现状
P2P是英文peer-to-peer的英文缩写,最先起源于计算机,是对等网络、对等计算的简称,是指通过直接的交换来实现计算机资源和服务的共享。但在金融学领域,P2P代表的是Peer-to-Peer Lending,是指“点对点”的借贷,通常指“个人对个人的借贷”,中文翻译为“人人贷”。P2P网络借贷,简单的说,就是资金供给方和资金需求方在互联网平台上实现资金的投融资需求,它是互联网金融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2015年人民银行对在校大学生信用卡申请和发放进行严格的管理。以及近年来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金融信贷开始在大学校园出现。随着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众多P2P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据中国新闻网记者调查,为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提前实现消费愿望、体验新型消费模式的超越感”,全国高校超过60%的大学生曾在校园网贷平台使用过信用消费。2015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查报告》显示,8.77%的大学生使用贷款作为获取资金的渠道,其中小额信用贷款占5.33%、网络贷款占3.44%;另据速途研究院《2015大学生分期消费调查报告》调查结果,61%的大学生倾向于选择分期付款或网贷消费。
二、高校大学生网络借贷的原因
1.网络借贷门槛低,手续简单,无序扩张。通过百度搜索“网络借贷”关键词,可以发现很多关于网络借贷平台,“五分钟放款”、“只需提供身份证”、“学信网”信息等,网络借贷具有门槛低、放款快、手续简单等特点。借助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契机,尤其是各类手机APP应用,在日常的网页搜索、新闻推送、视频广告等都可以看到推送关于网络借贷平台的广告。在校园内外宣传栏和街边等地,也可以看到此类广告。在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尚未完全规范平台运营和推广,网络借贷无序扩张已经“包围校园”。
2.购买分期产品、不理性消费导致网络借贷,消費观念不成熟。90后、95后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生活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较重,从封闭集中、严格的“半军事化”高中管理,到大学自由发展、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等心态尚未转变,学生没有养成合理的消费观念,随着电子数码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快速化普及与发展,部分学生容易产生攀比心理,缺乏理性消费观念,超出自己经济实力购买电子产品、过生日、交朋友,甚至有贫困生通过网络借贷打赏网络主播,部分学生沉迷游戏,将大量金钱购买游戏装备,网络借贷平台也由单一的放款借贷功能,到以“鼓励分期消费”购买相关产品,进行高额催收,迷惑性较强。
3.缺乏自制力和必要的、风险防控意识、金融知识。网络借贷平台往往以“低利息”、“免手续费”等宣传文案进行推广,由于历来义务以及高等教育借贷理财、金融、风险防控等知识教育缺乏,家庭教育关于此类内容也相对缺失,部分大学生自制能力较差。更有学生网络借贷进行“时时彩”等网络赌博,以期待通过赌博等行为赢钱,无法识别网络借贷背后的“真实利息”,手续费、逾期费、利息等综合,远远高于国家法定利息。在分期消费、网络借款逾期发生后,部分网络借贷平台暗示、诱导学生从其他网络借贷平台进行“拆东墙补西墙”。学生关注每月或者每期还款数额,但是还款总额远远高于实际经济承受能力。
4.校园学生中介利益驱使。网络借贷平台借助“线上宣传+线下对接”,通过赞助学生社团活动,发展校园中介代理,部分学生代理利益熏心,在校园、学生中间推广网络借贷和分期消费等,并继续发展二次代理中介,以此达到中介利益链。部分网络借贷受害者,因无法偿还高额逾期费用和利息,转而成为网络借贷中介,以此减少逾期费用。
三、高校网络借贷导致的危害
1.承担高额逾期费用,甚至导致家庭“因贷致贫”。随着社会对高校网络借贷的高度关注,新闻中关于“因贷致贫”事件屡见不鲜,据新华网报道,某大学生借款3500元,还债至10万元,河南某学校学生通过网络借贷20余万元,无法沧海。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关注扶贫工作,正在大力开展脱贫攻坚战,大学关于贫困生资助体系相对完善,因为网络借贷却返贫困、致贫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2.承担暴力催贷,给学生本人造成巨大负面影响还款能力低,造成不良记录。由于学生非理性消费,超出实际支付能力,网络借贷背后往往是高额的逾期费用和利息。因网络借贷平台掌握大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等相关信息。部分网络借贷平台以网络借贷逾期会导致征信不良记录,影响以后找工作、买房等借口,威胁学生还款。根据笔者了解,网络借贷借助“催收”体系,既网络在校园贴吧、QQ好友等途径恐吓威胁学生,指派社会人员到学校骚扰、胁迫学生还款,通过电话不断骚扰学生家长、学生老师、同学等,以损害名誉督促还款,给学生造成较大名誉损失,导致心理恐惧、心神疲惫等,最后不得不支付高额费用。
3.校园稳定安全以及社会埋下巨大隐患和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因为网络借贷产生的“裸条贷”、盗用学生个人信息等新闻层出不穷,河南某大学盗用十几名学生信息借贷60余万。大学生“裸条贷”信息泄露,导致很多学生、家庭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局面,2016年6月11日,人民日报刊文《校园网贷馅饼还是陷阱》,“警示校园网贷风险多发,应加强风险提示,建立严格的借贷流程和审批机制。”2016年6月15日,人民日报再发时评《校园网贷别让便利变隐患》并强调,“更重要且关键的是,加强对校园消费金融市场的监管不可再等。因贷款而产生的违法行为有时有发生。承担高额非法网络借贷同学面临较大心理、经济压力,被泄露信息的同学的损失更是难以挽回,催贷人员利用网络、电话骚扰学生、暴力催贷等行为,严重影响学校教学秩序。
四、高校大学生借贷问题应对与引导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风险防控、理财知识等教育、树立文明科学的消费观。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借贷行为以及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等作用,利用校园广播、主题班会、微信公众平台、宣传栏等媒介,宣传理性消费等理念,网络借贷背后的危害。针对网络借贷高发人群定期举办讲座,开始风险管理、金融、法律知识普及等基础通识课,让在校大学生多渠道了解网络借贷背后的陷阱。加强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好学生会、班委会等学生干部作用,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的消费理念,树立积极向上、勤俭节约等理念。父母主动参与到学生大学生活,树立榜样,引导学生树立艰苦朴素、理性消费等观念。从大学入学阶段培养学生理财意识和独立意识。加强与学校(下转251页)(上接294页)联系,了解学生学习、消费整体状况,父母树立榜样作用,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起良好示范效用。约束学生的不理性消费,不可助长学生之间的攀比之心。
2.政府层面约束网络平台利息以及法律层面保护大学生。加强网络贷款平台监管。校园网贷平台行业监管难、标准混乱,陷阱多。大学生群体风险意识低,还款能力弱,因此大学生网贷风险隐患极大。国家层面网监和银监部门需要加快制定校园网贷平台行业监管和标准,尽快出台管理意见与办法,大力打击其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规范大学生网贷平台管理网络借贷平台资金、技术准入门槛低,当前宏观层面尚未健全规范和规章制度,仅仅依靠工商局备案,依托互联网开展相关业务。政府应该从宏观层面对网络借贷平台进行严格管理,尤其针对大学生开展的网络借贷业务,实行准入制度,进行牌照总量控制,试行建立专门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机制,严格大学生网络借贷申请条件、金额等标准明确行业标准和开展业务范畴,从指导性意见到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加强行业自律监管。
3.构建积极预防和处置体系,加强高校与家长联系,建立借贷学生数据库。发生网络借贷逾期行为的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无心读书,同学排斥、朋友远离,促使学生对学业完全丧失信心,产生“二次伤害”。高校应该建立家-校横向沟通机制,将学生在校的表现等及时告知家长,建立网络借贷学生数据库,实行“一对一”帮扶积极构建大学生网络借贷预防和处置系体,从事前预防到还款介入到事后处置形成联动机制,注重针对贷款群体学生的心理干预和学业帮扶,帮助他们早日走出“贷款危机”。同时破解大学生网络借贷维权孤军奋战。在以往的不良网络借贷事件中,针对已经发生、或者网络借贷高危人群,建立数据库,依托学工部、辅导员等作用,建立跟踪学生档案,进行专项帮扶,促使大学生能够发生不良网络借贷后有依靠、有途径去处理事情,并及时做好此类学生的心理辅导,以帮助正常开展学业。
参考文献
[1]董峰.我国网络借贷平台模式及其风险研究[D].云南財经大学2015.
[2]张职.P2P网络借贷平台营运模式的比较、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
[3]李巍,李磊大学生不良网络借贷现象调查与思考。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J]2017.(2).
[4]欧阳洁,陈建凤.校园网贷馅饼还是陷阱[N].人民日报,
2016-06-11(02).
[5]季振华,郑依晴.大学生P2P网络借贷风险研究及其管理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6(4).
[6]舒涛付轲.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大学生借贷畸形消费现象探析——基于某学生深陷P2P网络借贷困境案例分析[J].高校辅导员.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