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讨

2017-10-17 11:36保明凯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模式小学语文

保明凯

【摘要】小学教育体制不断改革,语文教学者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提高其有效性,本文通过复习近年来语文教学的几种创新模式,以期为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做出有益探索。

【关键词】教学模式;创新;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255-01

语文是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从幼儿园的拼音教学到大学的高等语文教育,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构建其整个知识体系网络大楼的奠基石中都发挥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目前漢语受到国际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汉语语言应用也不断深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此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语文教育教学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需要逐渐突破传统固化的“单主体”教学模式,以“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塑造”为教学目标,以此帮助学生提高其自身素质、了解世界、开阔自己眼界。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初步探讨当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一、“四段式”语文教学新模式的探讨

该模式结合“三段一体”思维定式,重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增强书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求知欲,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语文能力。

(一)模式的基本特征及操作程序

1.基本特征

基本论点为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认知准备—感知质疑—内化加工—导练拓展四个方面构成其基本特征。

2.操作程序

(1)认知准备阶段

首先在课前须让学生充分预习,通过在课前设置预习题、布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读文,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从整体上初步感知全文。这一环节要求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心态。

(2)感知质疑阶段

具体又分为两步,第一步,让学生互相提问、回答,然后教师点评。第二步,教师提问、学生集体讨论回答、教师分析点评。此环节想要完成好,首先教师备课一定要全面,此外要注意引导,照顾各个层次的学生,保证每个学生的参与机会平等。

(3)内化加工阶段

在一定认知经验的基础上,小学生已能对事物进行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判断,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激发其主动学习兴趣,同时在课堂交流和讨论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内化所学的知识,并及时反馈,逐步培养学生对知识理性加工的能力。

(4)导练拓展阶段

结合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模式,设计有层次、多形式地练笔,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杜绝抄袭弊病,此外通过教师适当的点评,使学生获得认同感,继发其学习兴趣。

二、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讨

在“对话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重视,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并不能拘泥于形式,因此对“对话”进行界定,构建相应的对话式教学模式,不仅给予了广大一线教师以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一)基本论点及要求

1.对话核心主题为中心点

教师和学生构成显性对话者,作者和编者构成隐性对话者,在此过程中,两者共同构筑一个话题,教师与学生围绕此话题展开对话教学的全过程。

2.对话分主题为线索

在对话核心主体的引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和思考所得可提出不同的问题,以此形成对话的分主题。

3.对话依托点为具体内容

确立了核心主题和分主题,语文教学的进行就应该在字、词、句等不同层面的语言单位上开展。

4.对话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生自主预习并和老师交流,共同确定核心主题。在此之下,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确定对话分主题。以此为前提,学生和教师寻找各依托点,师生共同生成相关问题并共同研究解决。最后,学生和教师整合各分主题和依托点并进行总结和提升。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讨

通过给予学生全新的教育模式来激发其兴趣,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有着很多细节的不同,教师扮演了学习的指导和促进者的角色,学生则成了知识的主动研究者。教学主要以课前学习与课堂探究的形式呈现,将自主学习、交流反思作为学习的核心。

基本环节包括课前预习和课中探讨,在前者执行过程中,学生带着一定的课前任务进行学习活动,将自己理解的地方加以巩固,将不懂的地方加以总结,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后者学生将自己不懂的问题向老师加以反馈,并在同学间进行互相交流学习,进而寻找到提出问题、搜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此外在信息化背景下,翻转课堂模式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如老师提前制作好相应内容的PPT,学生以此来提前了解和自主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更进一步,为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反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创建网络教学评价平台,师生之间相互评价,以此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动性,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四、基于儿童思维发展新论的教学模式探讨

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所具有的思维特点,将识字、阅读、作文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训练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以及直觉思维能力,在多媒体环境下,设置特定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其学习兴趣及注意力。此模式下也需要利用多媒体设备营造教学情境,通过图片、动画、声音等感光冲击力较大的元素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将知识传递出去。

综上三种教学模式,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想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对现有的语文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进一步确立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龄特征调动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光钰,王双文.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01):105.

[2]孔艳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新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12):51-52.

[3]居苏.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6(37):383-385.

[4]贺庆.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究[J].河南科技,2015(22):245.

[5]吴秀霞.基于儿童思维发展新论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5):90-91.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模式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