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方
编辑视点: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大大推进了农村信息化的进程。然而,随着终端站点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管经费开始成为制约这项工作发展的瓶颈。有的站点因为缺少经费,设备陈旧落后无力更换,即使尚能正常运行的设备也有不少成为摆设,工作开展受到影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怎么为站点找到“下锅之米”就成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面对这个局面,河南省南阳市以市场化运营思维,探索出了一条“以站养站”的发展新路。
以会补站 村会共建
充分利用各类专业协会吸纳群众多、传播信息快、便于集中教学等优势,将专业协会活动室建成远程教育站点,运行费用由协会支出,站点管理由村会共管。协会优先利用站点的设备和信息资源,同时也要确保未参加协会的群众一样可以在村支部的组织下到协会站点参加学习和实践。
南召县板山坪镇松河村有近两百户香菇专业户,但近年来却因信息不灵、技术不新,种植效益下滑,产品销路不畅。远程办针对这一现实情况,与该村的香菇合作社协商后,将远教站点建在了合作社里。此后,合作社的菇农就一直在村支部的主持下在站点学习,并利用远教平台上网发布产品销售信息和开设网店。信息渠道畅通了,产品销售渠道也宽了,逐渐有中间商闻讯而来,与村民签订了长期购销合同。松河村的香菇产业日益兴旺,种菇农户不断增多,香菇年种植量由220万袋上升到300万袋,依然不愁销路。远教站点也因此受益,不但解决了运行经费,还得到了香菇合作社的资金注入,进行了场所扩建和设备升级。
以企养站 村企共建
近年来,南阳经济快速发展,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各乡镇、村组。各县远程办利用“党建进非公”的契机,与乡镇企业合建站点,远程办出设备和教学资源,乡镇企业负责运营和维护。为了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建在企业的站点在管理上由企业自主,学习计划也根据企业生产需要自定,远程办则负责督导检查。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国家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秦英林在内乡县创办了牧原养殖公司,企业发展良好。近年来,创业激情一过,员工素质提升放缓,有人开始显得能力不足、冲劲不够。秦英林在此刻主动找上县远程办,提出想与远程办共建远教站点。双方一拍即合,达成协议:牧原公司独力承担今后站点的场地建设和運行维护,远程办负责提供教学和培训资源。牧原公司站点建成后,秦英林坚持利用远教平台组织公司的农民工系统学习养殖技术,提升了员工的技术水平。牧原公司因此迎来了发展的“第二春”,开发出多项居于领先地位的养殖专利技术,企业也成为全国第二大生猪养殖基地。
以户带站 村户共建
南阳远程办重启党员中心户站点的建设模式,并根据当下形势进行创新。目前,主要建设了三类村户共建站点:党员干部共建站点、经济能人共建站点和文化场所共建站点。
邓州市裴营乡锞树村的村支书李天朝一直都非常重视远程教育。然而村上的场所太小,路途也较远,他就和远程办商量,把站点建在了自己家里,方便村里的党员就近学习。他本人则当起了管理员,成天琢磨工作开展方法,播放日前都提前备课,到时候就召集村民来他家学习,他负责当讲解员。同在邓州市的罗庄镇冯坡村也遇到了类似锞树村这样的情况,不过这个村的站点没有建在干部家里,而是建在了养殖大户冯少强家中。冯少强则从自己的养殖基地里抽出资金,支付远教站点的设备维护费和网费。他利用自家的这个远教站点培训左邻右舍,拉上不少农户跟着他一起干,还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
如今,共建站点在南阳遍地开花。这些共建站点一般都是针对场所落后、设备陈旧、农户分散等实际困难建设的,在不影响远教主流建设模式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个体困难。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