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骏斌
清代文学家彭端淑的《为学》一文,经删节曾被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2016年,改版后的苏教版七下语文全文收录了《为学》。文章的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作于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作者当时已年届四十六岁。十多年内作者一家已中进士三人,文、武举八人,成为当地名门望族。同族子侄甚多,仅其祖父直系就达六十九人之众,但连一个举人都没有。作者当时在北京吏部任职,对此忧心如焚,于是给子侄们写了这一封劝勉之信。这封信也可以看作是一篇短小精粹、文质兼美的典范议论文,下面简要谈谈这篇文章的议论技巧。
一、开门见山,论点鲜明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文章开篇便从难易问题下手,作者认为天下之事的难易是相对的,“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要脚踏实地去学,没有掌握不了的学问;反之,不通过学习,就是极容易的事也会被视作十分困难。作者从宏观的“天下事”谈起,过渡到“人之为学”这个具体微观的话题上,顺理成章,并以前者来衬托后者,扣住“为学”这个标题,开门见山地亮出了自己的论点:“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作者用两个设问句式,自问自答,有利于唤起子侄们以及广大读者的思考和注意。设问之后,作者分别从正反两方面作答,对比非常鲜明,说明“难”“易”相互转化的条件在于“为”还是“不为”,“学”还是“不学”,从而使作者的主要观点更加鲜明、深刻,一下子明白了作者写作此文的良苦用心。
二、对比论证,说服力强
文章通篇采用正反对比手法,增强了论证的力量,自然也增强了劝勉的力量。第1段就“天下事”和“为学”两个话题,分析了“为”与“学”带来的巨大益处——“难者亦易”,以及“不为”“不学”带来的严重后果——“易者亦难”,利害得失,一看即明,令人警醒。第2段作者先后兩次模拟子侄们的口吻,摆出两类错误言论:一类妄自菲薄,认为天资不如别人,无法学习,一味叫苦;另一类正好相反,显得非常自负,认为天资过人,懒点儿没关系。然后边破边立,把“昏庸”之人“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终获成功与“聪敏”之人“屏弃而不用”终至碌碌无为进行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长期不懈努力对“为学”的重要性。第3段中,两个和尚都有着朝南海(普陀山)的夙愿,面对千里迢迢的艰难路,穷和尚志存高远,志在必行,仅凭“一瓶一钵”,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终于到达南海,梦想成真;而富和尚常常立志,毫无一点行动,坐等条件成熟,畏惧困难,裹足不前,梦想自然成为水中花,镜中月,犹如阳光下的肥皂泡一样,尽管看上去五彩斑斓,但它终究是要破裂的。两相对照,可见做事成败的关键,往往不在于物质条件的优劣,而在于主观上是否“志在必行”,是否能够艰苦奋斗,是否能够持之以恒。这样在强烈的对比中展开说理,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第4段承接上文阐述,得出聪敏而不学就是自败、昏庸而力学者方能自力的结论,呼应开头的中心论点,发人深省,催人深思。
三、引喻明理,形象易懂
彭端淑是清代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县)人,作为一个文学家,又在京城做官,他博闻强识,熟悉四川老家一带的各种传说。第3段中,他巧借两个和尚朝南海的故事,意在比喻两类学生为学的状况。众所周知,浙江普陀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所有佛教徒心中的圣地,就像学生心目中的知识殿堂一般;“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可以联想为求学之路既漫长而又充满荆棘;“一瓶一钵”可以联想到穷学生学习条件之艰难;“买舟而下”可以联想到富学生学习条件之优越。穷和尚俨然是一位志存高远、不畏艰险、勇于攀登、收获累累的学生,而富和尚俨然是一个整天空想、畏苦怕难、裹步不前、平平庸庸的学生。故事精短隽永,人物形象鲜明,一下子让人明白作者之用心:求学与朝南海一样,只要树立志向,坚持不懈,就能实现宏伟愿望。这样巧妙地采用比喻论证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形象、生动、深刻,使读者通过类似的联想,获得一种直观感受,深入浅出,容易引起子侄们乃至广大的读者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增强认知感。
四、举例论证,以一当十
本文在论证方法上,以道理论证为主,其中第2段先模拟子侄口吻,就“聪敏”与“昏庸”两类人进行对比论证:天资不高,才能平庸的人,只要勤于学习,久而久之,也能有所成就,摆脱昏与庸的境地;而天资聪敏,才能出众的人,如果自暴自弃,不学无术,也将与昏庸者为伍。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出“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一句,举例精短、典型,影响较广,完全可以收到以一当十的论证效果。意思是说,孔子的学说,最终由迟钝的弟子曾参传承下来。在《论语·先进第十一》中,孔子评价道:“参也鲁”,认为曾参本性愚钝。在后人认定的“孔门十哲”中也没有曾子的名字。但结果却是曾子延续了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的儒家道统,并且也被后人认为是四书之一的《礼记·大学篇》的作者,并且也在《论语》中留下了很多卓有成见的言论,例如“吾日三省吾身”以及“一以贯之,忠恕而已矣”等等。那么,为什么偏偏是曾子,而不是孔子的其他得意门生,例如颜子、子路、子骞、子游等人亦或孔鲤真正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并流传给后人呢?很显然,曾参虽然“昏庸”,但他“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结果他取得了别人惊诧不已的成功。作者用曾参的例子,有力地驳斥了部分子侄借口天资“昏庸”而不肯学习的错误言论,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天资鲁钝的人也能成就大事业,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清代学者王艇说彭端淑“其文清而宛,简而有要,非豪杰之士无所待而与者钦。”蔡长耕又言“先生之文”“精金粹玉”。总观这篇劝勉信,论点鲜明,语言简练,一针见血,蕴含深刻的辩证哲理;围绕论点,既摆事实,又讲道理,论证充分而有力。其情切切,其意沉沉,具有极强的感召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