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论

2017-10-17 16:46王颖
中州学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敬业精神职业

王颖

摘 要:“敬”作为一种道德,出现于西周初年,其最初意义主要是指一种临事态度,即“敬事”。“敬事”表现为两大层面的意义:畏—惧—警的道德心理意识和慎—肃—勤的道德行为表现。当代敬业精神在继承和弘扬其基本理念的基础上,还需结合时代特征,在责任、创新、趣味和乐群等方面予以丰富和发展:凸显责任的属人性与社会性;辩证分析以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长度为主体的敬业评价尺度,强调创新是人之主体性和创造性特征的集中体现;主张趣味是敬业精神的真正底色;明确乐群这一传统理念与团队精神在内涵上的相合处。

关键词:敬;畏;慎;敬业;责任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9-0101-05

职业作为人们参与社会分工、承担一定社会工作的载体,人们对其投入的程度以及所创造的价值,必然会对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产生重要影响。而敬业精神作为从业人员的内在职业素养,其强弱程度不仅会导引出不同的岗位效能,亦会深刻影响到社会风气的走向。人们历来推崇高尚的敬业精神,今天更将之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准则。因此,对敬业精神的内涵进行深入的解读,就显得极为重要。敬业的核心在于“敬”。不仅如此,敬业的意义最初也是涵摄于“敬”德之中的,“春秋以前,‘敬主要是作为一种临事的态度存在的”①;对他人的恭敬、尊敬意则是在春秋时期才出现的。因此,对“敬”的理解是剖析敬业内涵的关键通道。②

一、“敬”观念以及“敬”德的出现

“敬”作为一种观念,据《尚书》《诗经》记载,在尧舜时期就已产生。《尚书·尧典》上说:“(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钦若”意为敬顺,指要恭敬地对待上天。《尚书·舜典》上又说,舜在摄政以后“肆类于上帝,湮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祭祀上帝、天地四时、山川和群神。这是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祭祀的最早记载。另外,《诗经·大雅·生民》中也生动描绘了尧舜时期掌管农业的官吏后稷在获得谷米丰收后向上帝献祭的情景,“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时”。祭祀活动乃是远古时期人们寻求天人沟通、协调天人关系的重要方式。这是因为,大自然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外在环境,一方面可以给人类提供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但另一方面又会给人类带来各种灾难,导致人类的生存遭遇困境甚至面临毁灭。对于如此威力广大却又神秘莫测的自然力,科学水平低下的远古初民根本无法认识与控制,必然会对上天产生一种敬畏、敬重的心理,认为上天操纵着人世间的一切。他们希冀通过祭祀这一方式来示好上天,从而得到护佑,避免災殃。现代古文字学家于省吾从字形上对此义进行了考证,他认为,“敬”之初文“茍”的字形结构反映的正是羌族巫师在作法礼神时的形体样式③,而如此样式所表达的就是“敬”之原始内涵,即天人关系中人对天的虔恭和敬畏的态度。

“敬”作为一种道德,则出现于西周初年,是当时出现的诸多新道德概念之一。④周人对“敬”德极为重视,“敬”不仅在统治者的典谟训诰中反复出现,而且“贯穿其于周初人的一切生活之中”⑤,故在西周金文中可见到大量的“敬”字。周人对“敬”的重视有其强烈的现实需要。按照徐复观先生的说法,“这是直承忧患意识的警惕性而来的精神敛抑、集中及对事的谨慎、认真的心理状态”⑥。而这种忧患意识,又与责任意识有关。周人的忧患意识来自于周革殷命的深刻反省:一是在君权神授的普遍信奉前提下,大邑商为何会失去天命的护佑,而小邦周能够取而代之?二是周人如何才能始终保有得之不易的政权(或是天命)?在此,周人认为,德,尤其是统治者的德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故西周的开创者周公等人在制定治国方略时将其核心确定为“以德配天”和“敬德保民”,并反复告诫周初的贵族们“疾敬德”⑦“往敬用治”⑧。这说明,在天、德问题上,周人既“敬天”又“敬德”。一方面,天与德在周人的心中处于不同的维度:“敬天”属于宗教层面的信仰,“敬德”则属于伦理层面的观念与行为;另一方面,二者间具有紧密的内在融通性:“敬德”是“敬天”的必要内容与前提。周人正是通过“敬德”的方式来表达着和实现着对“天”的“敬”,并希冀以此获取上天的认同、信任与持续眷顾,从而永保天命。这意味着周人虽“敬天”却又不把命运完全交付于天,而是认为在天人关系中,人自身具有相当大的主动性与自为性,而“敬德”便是这种主动性与自为性的重要表现形式。就具体实践层面而言,“敬德”则表现为“敬事”,即对待事情所应持有的一种态度和德行。这样,“敬事”不仅成为这一时期“敬”德的主要内容,而且成为“敬德”的重要表现形式。沿着这样的逻辑理路,周人对待事情时可谓极尽“敬”态。

二、“敬事”的传统含义

“敬事”大体包含两大层面的含义,即临事时的心理状态和临事时的行为状态。

1.畏—惧—警的道德心理意识

首先,敬含有“畏”义。《诗·大雅·板》末章中的四句是“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就此句的主旨而言,“无论是刺谏周王,还是臣僚相戒,劝诫的内容都鲜明地指向了一种行事的准则……从‘天之怒‘不敢‘无敢之辞来看,敬明显有敬畏之义”⑨。朱熹亦以“畏”释敬,强调“敬,只是有所畏谨,不敢放纵”⑩。不仅如此,敬、畏还可互训。“畏,敬也。”B11那么,畏之本义如何呢?畏,就是指心服。B12心服的含义应为衷心信服,故畏之含义,应是指主体内心中对某个外在对象的充分认同和信服。天、事等皆可谓这样的外在对象。

其次,敬含有“惧”义。《说文·心部》上以敬训戁和竦;段玉裁说,戁和竦有恐、惧义。B13另据《字源》的解释,惧的本义为害怕,恐惧。《说文》上亦云:“惧,恐也。”就道德心理层次言,害怕、恐惧可谓是从较高层面的“畏”延伸而下的更为具体切实的意识和心态——在对某种外在力量的绝对信服前提下,担心自身不能符合和顺应其意旨而遭遇祸殃。为此,古人时刻提醒自己要戒惧谨慎。如《易·系辞下》说“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论语·述而》说“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都表达了这层意思。endprint

最后,敬含有“警”义。甲骨文中的“敬”字,就做“警惕”解。B14《诗·大雅·常武》中说:“既敬既戒,惠此南国。”郑玄把“敬”释为“警”。B15徐灏认为,敬有戒谨义,茍训急敕,敕者,戒也。其义相近,声亦相转,疑茍即古敬字,从茍加攴,攴,治也,治事肃恭之意。B16这一解释得到清代阮元的高度认同,他在《研经室集下·释敬》中说,古圣人造字都有其本义,而此“敬”字的本义最为精确。另据《说文·茍部》中“茍,自急敕也”和段玉裁“敕者,诫也”的注释可知,敬还应包含着主体对来自本身之外的其他行为的警戒。

畏、惧、警作为“敬”内蕴的三种道德心理意识,具有内在的逻辑贯通性。在畏、惧的双重情感压力下,周人表现出积极的应对策略和态度,通过保持内心的高度警惕,“遇事临深履薄而为之,不敢轻为,不敢妄为”B17,小心翼翼,时刻检省自身行为,防止出现违逆天、德的现象,以最终实现避灾的目的。这一心理状态显现于外,就表现为行为上的慎、肃、勤。

2.慎—肃—勤的道德行为表现

首先,敬有慎义,要求人们行事时要小心谨慎。郑玄在对《诗·周颂·闵予小子》中的“维予小子,夙夜敬止”一句进行解释时,直接笺云:“敬,慎也。”此义还可从其他三个方面加以推断。一是关于敬之初文“茍”字的释义。《说文·茍部》上说:“茍,从口,口犹慎言也。”另据《礼记·内则》上说:“慎而能寡言者。”可见在古人看来,寡言是慎行的重要表现,由此可知“茍”有谨慎之义。二是某些文献中的记述。《左传》中有两个句子,“敬始而思终,终无不复”和“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把这两句联系一起互证,可知敬、慎的意义极为相近。三是西周中期以后的金文,如《说文·攴部》,在“茍”字上又添加“攴”符,此字符有迫使、管理和约束之义。故可知“敬”必包含有因外来压力而不得不小心慎重之义。而且,慎、谨同义,如《说文解字注》里说“二篆为转注”。古人之所以如此强调慎行,是因为“慎”可避祸B18,这实际上反映了古人在强调谨言慎行的背后所隐藏着的忧患意识。

其次,敬有肃义,要求人们行事时要严肃认真。许慎说“敬,肃也”,他认为敬就是肃。《说文解字诂林》上进一步释“肃”为“持事振敬”,并说敬、肃二者可为转注。B19根据《字源》的解释,敬字的本义就是严肃,并且西周早期金文以茍为敬,敬字是在西周早中期之间产生的,是在茍字基础上累加义符而成,是表示肃敬之义的专字。B20这一解释在许多文献中均可得到确证,如西周晚期《逆钟》铭文云“敬乃夙夜,用屏朕身。勿废朕命,毋坠乃政”B21。这显然是对那些被授予官职的人提出要求,期望他们对待任命要严肃认真。不过,在程颢看来,这种嚴肃认真还必须发自内心,“不可矜持太过”B22,因为矫揉造作反而会影响“敬”之精神。

最后,敬有勤义,要求人们行事时要勤恳上进。周朝考核官吏的六条标准之一即为“廉敬”。郑玄认为“敬”就是指“不懈于位”。何谓“懈”?根据《说文》的解释,懈就是怠,怠就是慢,慢就是惰,惰就是不敬。B23所以,要做到敬,就必须积极勤恳,“无敢慢”B24。郭沫若说敬之本意就是要人“时常努力,不可有丝毫的放松”B25。敬的这一含义,不仅要求人们在临事过程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而且要求人们临事时要专心致志,尽心竭力,全身心投入;“教人每事习个专一”B26。此层意思通过《说文》中以敬释忠即“忠,敬也”亦可得到反映。何谓忠?“尽心”“尽己”“一其心”是也。B27显然敬也有此义。

三、“敬事”与敬业

综上所述,“敬事”作为一种工作态度,包含了敬畏、戒惧、警惕的心理状态和小心谨慎、严肃认真、勤勉努力的行为态度,这些临事时的基本要求历来得到人们的认同和推崇,成为指导和评价人们职业生活的基本原则。今天,在继承、吸收和弘扬其基本内核的基础上,还必须根据新时期的特征,从责任、创新、趣味和乐群等方面对敬业精神的内涵予以丰富和发展。

1.责任

责任是敬业精神中最突出的道德要求,是其最基本、最重要的特性,自“敬”德这一概念产生始就与责任发生密切的联系。周人初始所提倡的“敬德”“敬事”,作为对承天、顺天以昌国运的政治理想所做出的积极回应,其中虽裹挟着不得已而为之的被动、压迫感,但亦透露出对于人事以及自我命运的深切责任感与使命感。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价值倾向愈发明显。这是因为当人们对天人关系有了越来越多的理性认知后,天的宗教性意味逐渐弱化,天对人的绝对权威走向消解,“敬事”不再是顺承天意以换取天命延年的工具和手段,为天性渐渐消失,而属人性与社会性则日益凸显,其责任指向也主要聚集于人之个体以及人之世界,表现为对个体自身以及人之社会的责任。

当前的职业领域中存在着因对所从事职业的意义和目的认识模糊、偏颇甚至错误而导致的职业倦怠,对这一责任内涵的深入解读和领会,有助于对此状态的调节,从而为劝导和激发从业者的职业热情提供深层动力。马克思说:“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B28这表明,人的实际生活过程即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内容。而在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中,职业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故而也可以说,职业是人的一种重要生存方式和内容。个体通过职业不断丰富、展现和创造自己的生命过程,并从中彰显和确认自身的价值以及生存意义。就此而言,“敬事”这一举动就包含着对个体自我存在与成长的重要责任。因此,“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B29。同时,“敬事”亦是对他人、企业和社会(群体)的责任担当。职业作为社会分工的具体表现样式和载体,其本身即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人们正是经由职业这一形式,创造出彼此生活、生产所需的物质资料和精神财富,并在此过程中共同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敬事”价值的崇高性必然指向他人、企业和社会。此外,从业人员的强烈责任感,不仅可以促使其把职业道德要求自觉上升为道德义务而主动践行,而且会有助于个体对职业忠诚度的养成与稳固。显然,这不仅有利于企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和稳定,而且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endprint

2.创新

创新是敬业精神中勤勉品格的重要内容。今天,创新成为时代精神的核心,受到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强烈的关注与推崇,其对行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应对那些单纯以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长度为主体的敬业评价体系进行现代性转换,突出职业创新在敬业评价体系中的地位。要实现这种转换,必须对以下问题有全面认识。

首先,要辩证分析以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长度为主体的敬业评价尺度,防止出现对其轻视甚至全盘否定的误区。在实践中,关于劳动强度和劳动长度的践行,往往与主体对其定位存在密切关系,并因之而造成消极的或积极的相反结果。就消极结果而言,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从业者主观上具有一定恶意,期望通过工作上的简单重复和时间拖延以求得劳动长度,从而造成所谓敬业的假象。二是从业者主观上并无恶意而是自身对劳动“苦功”具有极其强烈的信仰,认为不断加大的劳动强度和长度是创造更多财富的必经之路。上述两种行为的性质显然不同,前者属于恶劣的消极怠工,模糊、混淆和掩盖了“消极怠工”和“吃苦耐劳”的本质差别,在从业实践中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和带动恶劣的工作作风,因此要坚决反对;后者则属于未能与时俱进而造成的守旧思维,应加强教育以助其快速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就积极结果而言,大致也分两种情况:一是具有一定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长度的基础性工作,是创新得以产生的必要积累过程,必须大力提倡;二是作为吃苦耐劳精神的载体与体现,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承认。

其次,要深入理解职业作为劳动和实践的能动性特征。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B30这说明,劳动是人对自然的改造过程,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现实性活动;而职业作为一种劳动形式,也必然具有如此特征。实践就是“做或行动”,所以职业也是一种实践形式,这种实践活动作为人与物分野的根本界限,体现出了“人类特殊的能动性”B31。可见,无论劳动还是实践,其突出特征都是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职业活动理应充分反映人之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特征,而创新则可谓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正是在创新过程中,伴随着劳动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拓展,人的本质力量及其发展亦得到不断确证。

3.趣味

真正的敬业精神中必然渗透着趣味。“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B32,并且这些职业的趣味还具有同质同量性。任何一个从业者,尽管其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存在差异,但是他们在工作时所感受到的趣味却是相同的。那么,职业的趣味来自何处呢?

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人性的自我进步和不断追求价值的过程就反映在努力—绩效、绩效—奖赏、奖赏—个人目标三个渐进层面系统中。B33这个系统是对从业者职业生活的生动刻画,其中蕴含了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及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伴随着这一进步过程,人对未知世界不断探索并无限接近,人性价值被持续开发、创造与凸显,人之为人的重要性与意义被确认,同时职业价值亦被不断实现与肯定。于此情形中的人,必因“奋斗—实现—创造”的前进链条而获得满足感,并由之而生出强烈的职业自豪感与幸福感。所有这些都构成了职业的趣味。

当然,从业者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在此成为不可或缺的因素,其持之以恒、刻苦钻研和勇于探索的基本品质都成为职业趣味的源头。关于这一职业过程,梁启超认为,从业者是职业发展变化的亲历者、参与者,那些看似艰苦的工作环境和过程不仅无足轻重,反而因为这份刻苦而使其中的快乐增加,令人更觉幸福。而且当一个人专心致志于某項职业时,亦顾不得胡思乱想,也就没有那些无谓的烦恼了。此外,工作过程中的竞争状态也会使人因获胜而有快感。如此生活,得到了梁启超的积极推崇,视之为人类的理想生活。B34

敬业精神不应以苦为底色,真正怀抱敬业精神的人,无不从艰苦中感受着源自内心的丰厚愉悦和幸福,并对职业产生强烈的热爱之情,从而将职业视为人生的宝贵需要而备加珍视,并享受其中。

4.乐群

敬业一词的最早出现,是与乐群一词联系在一起的,这说明了古人对于二者关系的重视。不仅如此,“敬业”“敬事”作为行为要求,在产生之初就内含着通过以德配天而实现天人关系和谐的诉求。可见,所谓敬业,绝不应仅指个体对工作的投入状态,还必然包含与同一团队中其他个体形成和维持一种积极关系的要求。

《礼记正义》中有“乐群,谓群居,朋友善者,愿而乐之”句;《礼记集解》中有“乐群者,乐于取益,以辅其仁也”句。这表明,乐群不仅指向一种融洽的人际关系,而且要求群体内部成员能够取长补短、互有增益、共同进步。这一意蕴显然与当下十分盛行的“团队精神”具有内在相通处。所谓团队精神,强调的就是成员间的相互促进、整体互补、共同提高,从而实现共同目标。它着眼于群体效能的提升和群体力量的发挥,而不仅仅是个体能力的增强和单打独斗。在我国,团队精神的注重人际和谐和群体力量的价值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例如,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比较中,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35,即更具重要性的是“人和”;在人与物的关系中,荀子认为,人之所以能够支配万物,成为万物之主宰,根本原因亦在于“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团队精神作为团队协同工作的精神,特别是作为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与运行模式,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因此,是否具有团队精神已成为企事业单位在聘任和评估员工时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之一。“乐群”作为与团队精神内涵具有某些相合处的价值理念,在培养团队精神、促进团队建设、增强团队竞争力、提升劳动效能等方面,必然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因此,理应成为敬业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

注释

①赵伯雄:《先秦“敬”德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

②由于本文题旨在于敬业,故主要对“敬”传统含义中与敬业相关的内容进行剖析,而其他含义(如作为修养工夫的敬)则不作重点阐释。endprint

③于省吾:《释羌、茍、敬、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3年第1期。

④侯外庐、杜国庠、赵纪彬:《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93页。

⑤⑥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20页。

⑦⑧B35《四书五经》,线装书局,2008年,第208、211、37页。

⑨孟庆楠:《论早期〈诗〉学中敬的观念》,《哲学研究》2011年第4期。

⑩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72页。

B11《大戴礼记·曾子立事》中“祭祀而不畏”句,《曾子制言中》“畏之见逐”句,王聘珍皆作如此解诂。

B12《礼记·曲礼上》说“畏而爱之”,郑玄注曰:“心服曰畏。”《论语·子罕》中“子畏于匡”句,皇侃亦疏为:“心服曰畏。”

B13段玉裁引《传》解释道:“《商颂》:‘不戁不竦。《传》曰:‘戁,恐;竦,惧也。”

B14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1020页。

B15郑玄笺曰:“敬之言警也。警戒六军之众。”

B16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卷九上,据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清光绪二十年徐氏刻,民国四年补刻本影印,第234页。

B17黎靖德:《朱子語类》,中华书局,1994年,第494页。

B18《易·坤》:“慎不害也。”孔颖达对此义解释:“其谨慎,不与物竞,故不被害也。”

B19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中华书局,1988年,第9086页。

B20李学勤:《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05页。

B2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中华书局,1984年,第47—50页。

B22B24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61、73页。

B23《说文·心部》:“惰,不敬也。慢,惰也。怠,慢也。懈,怠也。”

B25郭沫若:《先秦天道观之进展》,《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36页。

B26朱熹:《答吕子约》第4册,《朱熹集》卷四十八,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345页。

B27《说文解字注》:“尽心曰忠。”《四书章句集注》:“尽己之谓忠。”《忠经·天地神明章第一》:“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

B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0—31页。

B29B32B34梁启超:《敬业与乐业》,《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九》,中华书局,1989年,第27、28、28页。

B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01—202页。

B31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77页。

B33参见Vroom, V. C. Work and motivation. Wiley, 1964.

责任编辑:思 齐

On the Morality of "Veneration"

Wang Ying

Abstract:As a morality, veneration appeared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its original meaning mainly refers to a kind of attitude in the matter, that is "doing things respectfully and carefully". It contains two levels of meanings: moral consciousnesses including conviction, fear and vigilance, moral behaviors including prudence, gravity and diligence.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its basic ideas, contemporary professionalism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features of the time. It should enrich and develop the aspects of the responsibility, innovation, interest and "love for community"; highlight the humanity and sociality of the responsibility; analyze dialectically the appraisal ruler of dedication that based on the labor intensity and the length of labor time; emphasize that innovation reflects human′s subjectivity and creativity; claim that the interest is the true background of dedication; state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love for community" bears some similarities to the team spirit in the connotation.

Key words:veneration; conviction; prudence; dedication; responsibilityendprint

猜你喜欢
敬业精神职业
敬业精神
PHONEY WAR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医学生敬业精神现状与对策
——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养的研究
职业尊严从何而来?
论敬业精神
我爱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