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10-16 10:27李娜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29期
关键词:金融专业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

李娜

摘要:目前互联网的产业结合已经深入到了金融业中,所以金融业对于多技能兼容的复合型实践类人才的需要与日俱增,高校需要对新型的需求做出及时的调整。本文就是在当前的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介绍和探讨高校应当针对当前的状况,对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出什么样的调整,并提出自己个人的一点改革看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专业;人才培养

到现在为止,网上第三方支付平台、网上理财平台、互联网保险、网上融资平台、网上借贷平台、网上众筹平台、网上信托平台都拥有了巨大的受众群体,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到今年截至,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即将向十八万亿进军,而年均扩张速率为25%,照此速度发展下去,四年后互联网金融产业的规模会很轻松的达到四十万亿。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

所谓的互联网金融,是将传统的金融业的工作和互联网技术结合在一起,加强了传统金融业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扩展了自己的业务范围。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经历了三段式的发展:起始阶段是在距今的十年前,那时候的工作目标仅仅是给金融业提供IT技术支持,帮助各大银行和证券商将自己的业务扩展出网上平台;到了2005年后由于网络环境的迅速膨胀,开始有人兴起在网上进行借贷的业务,这使得如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始成长,互联网企业正式开始发展自己的金融业务;再到了12年由淘宝等一系列电商平台正式成为人们的主要消费渠道之后,网上的p2p借贷业务也开始了自己的黄金时代,网上出现了各种融资借贷平台,甚至第一家由互联网巨头联合组建的网络银行也进入了正式的筹备阶段。人们曾经习惯的金融活动已经被互联网进行了彻底的革新,甚至互联网行业本身就已经开始成为了金融业的一部分。当前的年代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有一个全新时期,当前的时期互联网金融需要重新定义自己的行业角色,也需要规范自己的产业规则,使得自己新型产业能够真正长治久安的生存下去。

二、金融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影响

如今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已经膨胀到了空前的程度,而随着规模的量变,整个产业也发生了质变,如今的金融业人才已经被互联网金融进行了二次定义。有关的官方白皮书显示,我国当前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人才十分紧张,能够满足行业需求的人才是当前行业迫切的刚需。而同时造成人才紧缺的原因除开因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规模急剧膨胀外,当前互联网專业或者金融专业的学生并不具备完备的行业需求也是关键原因之一。互联网金融行业需要的是横跨这两个专业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当前的互联网金融产业的人才需求是多层次的全线稀缺,开发层面需要大量的一线开发人员研发各大平台的APP提供给用户使用;在业务层面需要大量的金融专业人士对产品进行业务运营,资金组织和计算,风险评估和建模;同时还需要大量的一线运营人员进行业务的推广和服务支持。

互联网金融行业需要的是既拥有扎实的金融专业理论功底,熟悉金融行业业务实际流程,同时也要其拥有一定的互联网技术,从而对互联网平台的认知有一定深度的复合型人才。真正能够引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领头羊,需要丰富的金融知识和实践经验,有一定的程序开发经验对互联网平台有深入的认识,同时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运营管理学习。

三、现行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中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人才培养模式滞后

《中国互联网金融人才体系建设研究报告》的课题组经过调研发现,我国虽然有一部分高校已经跟上了时代的潮流开设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相关专业,但是这些专业的设置面向都是硕士研究生,针对本科进行的教育几乎不得而见,而硕士阶段的培养目标又大多是期望塑造优秀的行业高层管理,而不是培养优秀的一线技术骨干。同时培养的成本过高,培养的学校自身资质也值得进一步考证。

很多即使开办了相关专业的学校,他们的培养能力本身就不一定合乎标准,招收的学员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选取的标准还是传统金融行业的优秀毕业生。可是互联网金融的很多概念和标准跟传统金融行业大相径庭,选取传统的金融行业毕业生进行培养并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所以开办了相关专业的高校既要受到严格的资格审核,同时也要考虑自身的培养方案是否复合行业实际。

(二)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已经开办了相关专业的学校的课程设置也是十分的不合理,他们的培养思路依然是沿用了传统金融行业的旧路子,学生学习到的还是传统金融行业的那些业务经验,培养出来的还是倾向于传统金融行业的从业者。这样的培养课程可以说跟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现状是完全分裂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在不断的自我进化,规则和结构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的,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要跟得上变化的速度,重修修订现有的课程体系迫在眉睫。

(三)教学内容陈旧且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当前高校经管学院设置的专业培养方案教授基本都是传统金融行业的知识,教授课程的老师掌握的经验也基本是传统金融行业时代的经验,所以他们教授出来的学生对于新型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无所适从。在大学课堂里大部分教育模式都是老师单一的进行只是的灌输,学生学的也就是并没有太多实践意义的理论课程,并且学的十分被动和封闭。即使提供给了学生一定的实践课程,也是利用老套的模拟软件让学生模拟炒股,更进一步也是提供给学生在银行或者证券公司的实习岗位,这样的实践不仅实际意义微乎其微,而且即使学到的依然是传统金融行业的知识。

学生对于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新型模式根本得不到深入的理解,学校提供的教学内容无法让他们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新型模型和业务有系统的了解。比如当前大家都在用的支付宝、微信支付,吸引了大量购买力成为我们日常消费习惯的淘宝、京东,还要各种新型的融资平台、众筹平台,和各种在线经营的投资平台、炒股平台和基金保险业务,这些东西已经走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它的便捷性也使得我们更加倾向于使用这些业务进行金融活动,但是学校的课本却不会提到这些新兴事物。

(四)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同时在学校授课的老师也几乎可以说没有任何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工业经历,而那些学历光鲜的年轻教师群体更是如此,他们丰富的简历里缺严重的匮乏真正的实际金融行业从业经历。寄希望于让这些老师培养出真正能在社会担当重任的实践性人才是不可能的。

四、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的高校金融人才培养建议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金融行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迫在眉睫,而且修订要基于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具体要求来,充分了解互联网金融行业每种岗位对不同技能的需求和不同岗位的上升渠道,来分析学生需要掌握什么样的实际技能,具备什么程度的理论功底。

(二)創新教学方法

互联网作为新型事务,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效果肯定要打折扣,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对互联网具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课堂上要尽量的跟实际操作和活动挂钩,通过大量的模拟训练或者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增强,并且在更为贴合社会真实情况的情况下去验证自己所学过的理论知识。

(三)深化校企合作办学

金融行业的教学一定要理论结合实际,甚至是实际发展理论,想要让学生能够在毕业后顺利进入岗位工作发挥自己的作用,那么社会实际经验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学生自身的学习体制决定了他们不可能直接在上学期间就直接去公司岗位上积累大量的工作经验,虽然有短时期的实习可以进行补充但是实习的经历并不能作为主要的参考。所以学校要考虑到这方面的需求,并且满足学生的需求,主要的方式我认为可以通过雇佣或者邀请大量的社会在行业人士来校进行教学指导,邀请那些行业的专家或者技术骨干给学生带来一线的行业信息,让学了解到行业最新的动态。同时学校也应当鼓励年轻的高学历教师暂时停止在校园内的工作,允许他们保留岗位而大胆的去互联网金融公司参与工作,丰富教师的一线实践能力,这样再将这些教师引进回来,他们自然就能够充分的体会到如何教育出适合当前行业需求的学生。我的这个建议并不是独创的,就目前来说已经有几所高校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吗,比如湖南大学和武汉工商学院,就分别和所在地的企业进行了密切稳定的长期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

(四)打造实践型教师队伍

互联网金融实践性操作性比较强,为避免教师队伍偏理论而轻实践,难以培养出应用型人才,高校要打造实践型的教师队伍。在引进新教师时必须有3年以上的相关从业经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适当公司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来充实师资队伍;并且为校内教师举办培训班、提供挂职锻炼的机会,支持教师到企业进行实习或深入调研考察,了解企业经管管理的实际情况,学习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不妨建立“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模式,使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同时从企业邀请一些业务骨干和资深人士来学校做兼职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举办学术讲座等等,聘用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对于加强学院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金融专业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
互联网时代独立学院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研究
金融专业对学生就业前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