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旅游政策与法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10-16 22:31闫敏��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26期
关键词:旅游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方法

闫敏��

摘要:《旅游政策与法规》是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基础课,也是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为此,在分析了案例教学法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旅游政策法规授课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契合性,并提出了在实施中应当注意合理设计教学目标体系、精编教学案例、选择恰当的案例教学环节、合理总结、科学评价等环节,以期为提高教学效果做有益探索。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旅游政策;旅游法;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6.073

1引言

《旅游政策与法规》是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基础课,也是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本课程是一门时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科目,特别是,2013年10月1日起《旅游法》實行后,旅游政策与法规逐步完善。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熟悉和掌握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旅游相关的政策。但是,《旅游政策与法规》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普遍感到枯燥无味、难理解、记忆,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认知、识记和应用能力是每一个旅游法规教师追求的目标,本文拟从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探讨切入,尝试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善本课程授课效果。

2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及特点

案例教学法最早是由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是指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现代案例教学法是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首创的,并编著《合同法案例》是世界上第一本案例教学法的教科书。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教育领域大行其道,我国引入案例教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广泛应用与实践较强的学科中。案例教学法是由教师控制的、学习者作为主体参与的,依据真实的案例、围绕案情发展而展开的互动教学方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具备以下的内涵特征:

2.1学生主体参与,有助于学习效果和学生能力的提高

在案例教学中,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为“教师引导下学生是主角”。一方面,学生作为案例讨论的主体,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吸收、转化知识,必然会带来学习效果的提高。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思辨思维、 多元思维和表达沟通能力。旅游政策法规授课内容多涉及如《合同法》、《旅游法》等法律条文,其间设计的案例多有引起社会关注的热门案件,可以激发学生思考、讨论、辩论 ,让学习者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培养了学生思辨思维;通过讨论后的总结、归纳又可加强学生表达和沟通技巧。

2.2教师创设情境、积极引导,有助于教学相长

在教学目标和主题的指导下,任课教师需要选择合适案例,创设适当情境,增加代入感,并进行有技巧的引导学生思考,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实施过程中,教师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师生位置发生质变,有助于平等沟通氛围的营造,使得师生良性互动增加。这种有益的、启发式的互动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高层次能力及多元思维、团队精神的培养是极有力的,同时,亦可启发教师思考,教学相长。

2.3选取真实案例作为教学材料,实践指导性强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以真实的事件(案例)作为教学材料,引导学生进入某种情境,模拟某种角色,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认真思考和互相交流可以最大限度还原真实情景,对学习者识记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很大帮助。通过案例研讨后获取的知识有积累替代性经验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这将指导学习者在遇到相似情景时采取有效的分析应对,实践指导性意义强。

3案例教学法与旅游政策与法规的契合性

3.1案例取材丰富,天然契合

案例教学法最早是在法学的教学和研究中诞生的,虽然很多学者提出法学教学中中国与欧美国家法律环境并不一致,因而不能照搬,但是,其优势仍然与实践性强的学科有着天然的契合。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是以《旅游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旅行社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组成的旨在让学习者掌握旅游行业从业者的法律规范的一门课程,其内容多而杂,涉及“吃住行游购娱”方方面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现实案例众多且不乏典型的、新颖的案例,故案例来源丰富,是本门课程采用案例教学的首要基础。

3.2案例情景有助于学习者掌握法律法规的精髓,提高认知深度

授课中,任课教师通过案例情景的设计和引导,不仅可以还原立法背景和过程,也可通过系列案例梳理,系统展示立法目的、过程、意义及解释和应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条内容,从而掌握法律精髓;而且让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具体化,难点合乎现实“情景”,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帮助学生转化为自己易于理解的内容,易于记忆,提高教学效果。

3.3扬长避短,丰富了案例教学法的适用性探讨

许多学者在讨论案例教学法时都提到了案例教学法有缺乏系统性、现实案例不能完全与现行法条适应等弊端,但是案例教学在旅游政策法规教学中的应用却可以适当规避弊端。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是以旅游者和旅游企业为主线,组合涉及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的经营管理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政策的一门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习者掌握从业相关的法律知识,具备应用所学解决从业中解决问题能力。故而,并不要求每一个学习者像律师一样在法庭中辩护,只需具有相应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可。因此,西方法律环境下的产生的案例教学法与本国法律环境不一致的弊端便可规避,也可扬长避短。

如旅游政策与法规的授课内容涉及与旅游者相关的方方面面,本身的体系性并不强,故对知识的系统性串联要求不高。在每一个模块的教学设计中做适当的独特思考就可避开案例教学系统性的缺陷,如:模块授课初期,突出应用思维导图、知识树等方式建立课程架构,之后碎片化知识点结合案例法消化知识点,最后,设计综合性案例建立知识点的关联,重新整合知识体系。endprint

4案例教学法在旅游政策与法规教学中的实施

4.1模块化教学设计,构筑层次、重点、难点明确的教学目标体系

旅游政策与法规是导游证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自2016年 起导游资格证实行全国统一题库制考试,考点分布密度大,这无疑增加了考试难度。为保证授课效果和考试通过率,对本课程进行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十分必要。笔者认为,首先需要对整个课程划分模块,如可划分为:旅游法总论(《旅游法》及法律基础相关内容)、旅游者(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合同法》)、旅游从业主体(旅游企业包括旅行社、饭店、景区及导游、领队等相关法律法规内容)、旅游资源模块、旅游纠纷模块等五大模块。之后,每个模块根据大纲进行知识点、重难点的梳理,利用思维导图、知识树等建立知识点之间的关联。

4.2精选案例,教师团队研讨,实时更新案例库

2016年国家旅游局在“十一黄金周”后推出了“红黑榜”,通报旅游行业中的违规、违法经营的情况及旅游者的不文明出行的行为,诸如此类的如“云南导游”事件、“老虎吃人”事件等,都是现实中关注度极高、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为本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是,此类事件虽多,要作为课堂授课的案例材料组织教学活动尚需进行进一步的研讨。笔者认为,组建案例研讨团队对案例进行收集、整理、润色、讨论并结合法条进行引导性问题的提炼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对照教学目标对案例进行“对号入座”,形成案例库。

值得注意的是案例研讨团队对案例库的实时更新和补充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我国的法律制度是在不断向前的,以往的法条和原则,现今可能不具备适应性。但是,此类“过时”案例却不可直接舍弃,从一个时间轴的角度重组案例系列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认识法律条文发展的演变,从而加深对法律的认识。另一方面,案例的“时鲜性”是90后、00后学生推崇的,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选择当时、当下的案例更有吸引力。特别是在案例选择时除了关注典型性、通俗性、教育性、实用性的原则之外,社会热点、“悬而未决”的争议事件等更发人深思,学生兴致更浓。

4.3设计案例教学环节

本文作者在综合前人对案例教学方式的分析和个人授课经验基础上,总结出三种案例教学环节设计的方式:导入式、贯穿式、启发式。导入式,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选择恰当案例,引出冲突、矛盾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导入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的方式,即案例在前,讲授在后;案例为辅,讲授为主。贯穿式,一个综合性案例或者一个案例系列(时间串联或逻辑串联)贯穿其整个知识体系,案例中推导法理、法理寓于案例中的方式。即讲解和案例穿插进行,学生的情景带入感极强,对学生知识的要求也很高。启发式,是对争议性问题组成的案例较适用,通过争议性案例的引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通过提取争议问题、讨论、辩论、总结等过程活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式。启发式,对学生和老师的要求均高,教师的启发式引导和学生的有益思考默契配合才可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4.4全面总结案例

进行适当的案例总结是整个案例教学组织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画龙点睛之笔。总结案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有如下几点。

4.4.1教师点评应注意主要倾向性的结论的总结和与知识点的关联性

案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领会知识点,便于识记、启发思考、更好的应用于实践,所以,应注意总结并不是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一个倾向性的意见,指出本次案例中用到的理论知识,讨论中有哪些新的、启发性的观点,有哪些可行的意见,依据是什么等等内容。从案例构筑的情景出发、矛盾问题的提取等建立案例与知识之间、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联,从而更好的掌握知识,指导实践。最后,还需要明确此次案例设计的知识在整个框架体系中的对应位置,建立整体和系统的关联,方便学习者系统把握所学知识。

4.4.2多以鼓励的语言点评学生表现

需要明确的是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总结和关注学生的表现也应是案例教学总结中的重要内容。课堂中对学生的管理和评价应当坚持以鼓励为主的方式,保护学生自尊,提高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自由、平等、积极、热烈的讨论氛围才可实现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能力的目标。不论是沟通、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还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充分观察和分析学生表现的基础上,持续引导和“加码”才可让学生在案例讨论中不断进步,真正达到案例法教学的培养学生高能力的目标。

4.5建立多元的教学效果评价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还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如打破教师“独裁”的评价,改为多元评价。案例教学的目的主要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辩论能力、批判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书面表达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均不能通过教师给的一个平时成绩来判定。多元评价可以小组为评价单元,由不同角色分工的小组成员打分占一定比重,为避免作弊行为,每次调换小组成员组成可以保证评分的公平性。

5结论

为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作者认为在《旅游政策法规》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具有独特的自身优势,表现出与本门课程的极大契合。在实施案例教学法组织旅游政策法规教学中应当注意合理设计教学目标体系、精编教学案例、选择恰当的案例教学环节、合理总结、科学评价等环节。在旅游政策与法规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并不是唯一的契合的方法,如当前慕课、翻转课堂的应用就可以化解本课程知识点多、课时有限的尴尬,教师还应做更多的积极尝试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叶延琼等,案例教学法在《生态规划学》课程中的应用[J].广东农业科学,2011,(19).

[2]陆俊元.案例教学法的本质特征及其适用性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0).

[3]苟兴功.《旅游政策法规》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

[4]张民杰.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务[M].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2006.

[5]杨吉霞,杜木英等.案例教学法在《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

[6]刘文燕.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的应用 [J].教育探索,2014,(12).

[7]王宏亮.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及其利弊——以法学教育为例 [J].教育广角,2009,(21).

[8]張守波.案例教学法在法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J].教育探索,2014,(2).endprint

猜你喜欢
旅游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新《旅游法》实施以来对旅行社“黄金周”经营策略的影响研究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