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又老了一岁

2017-10-15 02:47陈治宏
报刊荟萃(下) 2017年1期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

陈治宏

摘 要:贫困生是大学中的特殊群体,其由于成长过程中经济物质的缺乏导致其心里贫困,思想贫困,精神贫困。而在形成价值观的大学阶段,引导其人格的正确养成,进行感恩励志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感恩励志教育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

栀子,是我最爱的花朵,洁白,清幽,开在如火的六月。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的呢?也许正是那个夏季,我没由来地贪恋于它。也是六月的下午,空气焦躁难耐,浮动着一丝丝的不安。我却没有想到,这个夏天能给我带来这样的礼物:课桌上,摆满了满满两大簇洁白的栀子,静静地开着,满世界的清香。那个星期,我便在这丛花里找到淡然和平静。而后,它们在我手中轻轻地凋零,散了一地。我看着它们,仿佛有什么从指缝里溜掉了,那么轻,那么无望。搬书的时候,我看见一个个身影从我面前过去,渐渐地不见了,这才明白,我的初中生涯就这么过去了。

也许,我倒并不是因栀子而爱上栀子,反更像是因一些人而爱上了它。如果没有一个人为我带来一书包的洁白花朵,如果没有一双巧手轻巧地插好它,如果没有一个人在我忘记的时候替我换水,如果没有一双眼睛无数次从花朵上泊过,那么,我是否还会爱上它?不,应当是不会的,我,终究还是情感的俘虏,在一朵花面前,毫无掩饰地挑明了心事。总有人说我,你总是太过于感情化,别人并不是你生活的全部,你能理智一点么?

不能,我总是坚定地回答。这样的问题于我真是愚不可及。事实上,我也承认,生活中理性的人要比感性的人活得轻松,快乐。因为理性之人本身不会由于思想而让自己作出任何回应或改变,反可以用公式和定理确定生活的方向和目的。但是,这个社会上若都是如此,还要什么爱恨、喜乐?情感化的人未必就是处于下风,反倒可以拥有一个小世界,小空间。因为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旧物,一所房子,一片草地,甚至一缕云,一声歌,都可以让她流泪,蹙眉,驻足和叹息。也正因为如此,她更不至于被世俗羁绊,被大众污染,而是始終坚守自己的一方凈土,无欲无求。笑即便是不美,也是真的;哭即便是不动人,也是心底流淌的泪泉;正如我所爱的栀子,淡泊,闲适。

然而,这样的人也必然是固执的,简直不可理喻。有时遇见一个人,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懒得去交流,相处,因为知道必然无果。这方面,情感是操控线。小F说:“其实也没什么不对,就是磁场相背,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并肩靠在一起。”说的又何尝不是她,他,你,我呢?很多人,在生活中并不相扰,淡得像两杯水,但就是不会相互融合,终隔着两层杯壁。纵然你看见我,我看见你,那又怎样,还是怕会碰碎彼此而相互远离。这又需要什么理由呢?感觉就是这样。太过理性的人才会用理由这种东西给自己找台阶下,好让自己八面玲珑,光芒四射,挺有意思的。我所爱的栀子,清冷的神色,想开就开了,酷暑之月,又怎样?

所以,我就是这样的人,直,固执,无畏,并将永远不会改变,就像我爱的栀子。我就是不喜欢人没有性格地唯唯诺诺,就是看不惯某些人仗势欺人,就是讨厌有人在安静的环境中发出声音。我还是倾向有性格的人,比如小F。我好像仍改不掉被大人说的一边看书一边吃饭的“坏习惯”。我喜欢种花,种豆子,种大蒜等一切植物。这似乎有些傻,但有什么不好?纯白的感觉,久了,就是一种眷恋。

栀子花快开了,它即将又老一岁,我也长大。在我心里,栀子是温润但有灵性的花朵,开得恣意,无所顾忌。我,我们,都将,也必然会是六月的它,在这条路上,无论怎样生长,都改变不了一世的纯白和简单,以及一份骨子里的执着,我是,你也是,大家都是。

猜你喜欢
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浅析高校辅导员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思考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
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的贫困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