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辉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模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适当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环节,将数学中的问题引入实际生活中,尽可能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实施生活化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可以让学生在一个自由、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帮助学生在保证学习效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生活化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到了对生活比较敏感的时期,而数学学习比较理性,要想学生从理性的学习贴近感性的自己,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走进生活,让数学学习变得感性,变得生活化。
一、设计教案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材本身就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很多内容和题目在设计上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很多联系生活的实例,这无疑为生活化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积极配合教材的内容,注意内容的“显肌肉型”,教学环节要能够让学生从中真正学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规律,并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
如在教学“比例”时,教师在设计导语时就可以引入一些生活化的场景。“我们去买袜子的时候,老板不可能让我们先试试,如果想知道袜子的长短合不合适怎么办呢?实际上很简单,只要将袜底的部分在自己的拳头上包上一圈,如果刚好包完,说明这双袜子合适,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自己的拳头的一圈与自己的脚的长度是一样的,也就是1∶1的比例。”这样就成功地导入了将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课堂的学习。
二、巧设问题生活化
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懂得如何教学的同时也要懂得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模式,摒弃以往的粉笔加黑板式教学,保证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努力创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适当利用身边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去自主发现问题。
例如:“班级里小明同学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为750米,步行到学校要15分钟,小刚同学家到学校为450米,步行要走lO分钟,而大家都知道每天上学小明走路速度更快”,接下来就可以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得出这个结论,我们应该通过时间比较,还是通过距离比较,同时有没有多种算法等等。让学生围绕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展开讨论,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使其在生活中学习,在沟通中思考。
三、教学方法生活化
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数学相关教学的需要,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利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就要开展新颖的创新型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开发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于某一数学知识进行讲解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知识,将生活与课堂上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得出该数学内容在生活中被使用的技巧和方法。这种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方法,不仅仅能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印象,更能在联系和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课堂上,在讲到正方体的体积方面的问题时,便可以采用理论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方式.在讲解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以及表面积解答方法的时候,可以首先将长方体、正方体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物体,比如生活中的房子是长方体,魔方是正方体,在讲解求体积的公式的时候,将这些求法和生活实际物品联系在一起,并一一进行相应解答。将身边生活中的事物加到数学课堂上面来,不仅仅能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还能在提取利用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更加熟练地操作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生活化
教学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数学学习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困难与挑战性,需要配合观察、实践、模拟、推断等探索活动,为缓解学生的畏难心理,需要教师把教学过程、探索过程生活化,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我设计了生活化的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迁移,提问导入。带领学生一起回顾已经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然后思考圆的周长怎么测量。第二步分组合作,实践操作。出示测量工具铁环与卷尺,引导每个小组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大体有以下三种方法:第一种用绳子绕铁环一周,再把绳子拉直量出长度,即得到铁环的周长;第二种让铁环在平铺的卷尺上滚动一周,直接测出周长;第三种沿一条直线滚动铁环,用铁环走过的距离除以滚动的圈数,即得到其周长。最后综合、對比几种测量结果,得出比较精确的周长数据。第三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铁环的大小与它所对应的周长数据,思索圆的周长是由什么决定的,最后总结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第四步实验检验,巩固提高。拿出多种不同的圆让学生验证计算公式,进一步巩固。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并不是遥不可及、不可攀越的,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开展活动生活化
数学终究是要回到生活中去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越来越不喜欢被单纯地束缚在练习册上。数学新课标理念也强调学生要动起来,去实践。那要去哪里实践?毋庸置疑,去到生活里。将数学实践活动和生活相结合,通过课堂设置生活情境、课后参与生活实境等方式,创造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就能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提升。
例如“认识小数”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在课堂上开展了这样的生活化实践活动。
师:同学们,老师手上有一个电子秤。(拿出教具电子秤。因为电子秤常常带有小数,利于练习)假设放在这个称上面的物品一律一斤5元,这盒粉笔值多少钱呢?(边说边把粉笔放到电子秤上,显示0.2)
生:5×0.2=1,值1元钱。
师:回答得真好。现在老师把这个秤放在这里,大家都来称一下,看看你们的东西都值多少钱吧。学生热情高涨,纷纷拿上自己的铅笔盒、练习册等东西,边称边计算。像这样,将课堂实践生活化,不仅学生喜爱,教师省力,教学效果还很好。
参考文献:
[1]陈月霞,丁海君.探析新时期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J].学苑教育,2015(3):46-46.
[2]葛芳.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