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
你在终南的星空下追慕远方
我在长安的月色里遥想汉唐
如果风起时旧情微醺,追忆过往
回首城阙旁
诗书漫卷,拂尽历史尘烟
……
2016年西大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南山南》,当耳机里一遍又一遍响起熟悉的旋律与触人感怀的歌词时,那远去的青春岁月涌上了每个西大人的心头。转眼我已在西大度过了五个春秋,人生最美好的这几年唯一不变的是西大的陪伴。
2011年9月我来到了西北大学带着我还未退去的青涩,穿梭在报名的人海里忙忙碌碌,那时并无暇仔细端详这座现代化的新校區。第二天和舍友在若大的校园里乱转,一种莫名的失落感涌上心头。活动中心萧条的烂尾楼,东门口庞大的土堆,食堂里并不可口的饭菜,北门边大片杂草丛生的荒地,这一切的一切似乎与心中的象牙塔有太大的差距。没有了高中紧锣密布安排的生活与学习,我们无所适从一下子乱了方寸。于是这一年里似乎每一个人都过的浑浑噩噩不知所从,我和舍友更是天天泡在图书馆里靠言情小说和玄幻小说度日如年。偶尔三人成群五人成队的出行,言谈里最多的是吐槽大学生活的无聊与失望。那一年我们是失去理想与拼搏的无头苍蝇,在西大的怀里横冲直撞。言语中太多的嘈点与无奈点点滴滴都扔在了无语立斜阳的西大身上。那是大一的我和我的西大。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迷迷茫茫,浑浑噩噩的一年很快过去了。大一的放纵导致大二学习成绩差得离谱,这时候我和舍友又开始拾起高三的奋斗精神,渐渐开始钻进文学的海洋,急速地补充大一拉下的知识。那一年是在学习中度过的。每天都在图书馆里数日子,走走停停的我们忘记了停下来欣赏美景,突然有一天猛然抬头竟看到了音乐广场边盛开的白玉兰,原来西大的美就在抬头的瞬间。西大古朴姿态里的美丽与动容渐渐感染着我们。西安的夏天酷热难耐,让人食欲大减,几乎每天晚饭我都会和舍友去活动中心张老大家凉皮店要一碗凉皮和一碗黑米粥。如果有《舌尖上的西大》我想张老大家的黑米粥一定是记忆中西大味道之一吧!吃完晚饭迎着夕阳西下带来的习习暖风,我们会悠闲的逛着活动中心第二排的小铺子。直到现在那些小铺子的会员卡还在我的柜子里落灰。半年后活动中心拆了,好多西大味道没了。听说张老大媳妇在拆迁那天面对店子哭的泣不成声,我很庆幸自己没在当场,要不,是不是会和老大媳妇一样泣不成声呢?人都是念旧的动物,虽然活动中心二楼是破旧的烂尾楼,但是一层的小店子仍给了我们身处郊区学子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不是说舍弃就能舍弃的情怀。后来每每从活动中心的围墙外走过都有一种谁念西风独自凉之感。也许拆迁的不是活动中心,而是昔日的繁华和我们无法安放的青春。金秋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感恩的季节,2012年西大迎来了她110岁的生日。110年的岁月长河,西大成了无语的老人,她布满沧桑的脸上挂着温暖和煦的微笑,百年的积淀让西大厚重,坚韧,淳朴而动人。在初升的校旗和厚重感人的校歌中我第一次明白了公诚勤朴的意义。那个夜晚各种方阵的学子组成了一片花海,在许巍的歌声里回味青春感激西大。那星星点点的荧光棒正是西大后继的希望与光芒,那个夜晚每个西大人无比自豪与感恩。大二那年我与西大地故事继续上演,可我开始慢慢欣赏西大公诚勤朴背后的沧桑与美丽。
大三那年参加了很多校里和院里的活动,随着文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去了多次长安区颐和园养老院,帮助老人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陪老人们说话聊天。那一年我跟着文院青协真正理解了“做力所能及的事,成为社会有用的人”这句话的意义。那一年我渐渐喜欢上了做一名志愿者,学会享受帮助别人的快乐.那一年西大成了我的人生导师和职业规划师,西大更为我们大三的学子准备了很多有用的就业指导课,公务员考试辅导课,心理素质培养课等有益于我们就业与成长的课。那一年在西大我迅速的成长起来。大三下半学期面临大四就业压力的我们再也不能毫无顾忌的在西大的象牙塔里撒欢,在未来的选择路上我们开始彷徨盲从,甚至有些怯懦未来。但是很庆幸我们在西大,很庆幸我在文学院。西大给了我们很多就业方向与就业选择,文学院的每一位老师和辅导员都给了我们应有的关怀,爱护和指导。犹记得文学院为我们开的考研座谈会,师长们为每个学子分析了考研形势与自身特点,认真细心为每个同学答疑解惑;犹记得大三末期辅导员花姐不放过任何一个招聘的机会,及时推送消息在班级的群里;犹记得文学院为同学们请来了公务员培训机构的老师,为同学们免费辅导知识分析情况;犹记得每节课师长们的谆谆教诲。大四了,每个人都开始怀念这个曾经被自己吐槽过的西大,临近毕业难得的聚会就像当年大家刚进校门一样句句话离不开西大,可是那时的每句话都是对西大饱含深情的留恋与不舍。我送走了一只又一只花儿,当面对她们离去的背影时,我看到了西大人的坚定,西大人的朝气蓬勃。这四年西大用他无语的厚重给了我们太多的关怀与包容。我不舍得离开我的西大。
经过一年的复习,我很幸运考上了西大的研究生,对我来说这是一种莫大的幸福。还能在这个厚重的学府里求学,还能在浩浩文院读书是最幸福的事。这五年我与西大的故事在不断地上演,唯一不变的是百年的西大,变的是我对西大的感情。这是每个西大人都拥有的情怀。今天站在图书馆七楼瞭望整个西大,我分明看见这个百年学府越来越容光焕发!故事还在继续,希望写故事的人能代代传承西大人对西大的那份赤子情怀。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