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正在不断探索与进步,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本文将结合近几年发生的重大事故典型案例,来分析在突发事件中媒体报道所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社会责任,从而立足于当下特殊的媒体环境,提出媒体在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中所应具有的新策略。
关键词:突发事件;媒体责任;报道策略
一、我国突发事件现状
如今我国已然进入突发事件高危期。一方面,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大,损失加剧;另一方面,媒介进入全民化时代,社会危机事件传播迅速,影响扩大。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任何事件都可以通过网络媒体传播到各个角落,这就使得危机的扩散也更加迅速,其突发性也更强。
二、突发事件媒体报道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舆论环境的日渐宽松为我国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提供了很多机遇,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封锁消息,或者避重就轻,打“擦边球”。另一方面,激烈的媒体竞争使得媒体总是千方百计地从受害者身上‘寻找新闻亮点、‘挖掘新闻深度,通过煽情来吸引受众,缺乏人文关怀。
1.媒体报道频频脱节
在新世纪早期的突发事件中,媒体迫于多方面的压力,往往对这类事件的报道小心翼翼,进而存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侥幸心理,以为封锁消息,民众就无从得知事件的相关信息。殊不知正是因为官方媒体的“敷衍了事”,才使得谣言满天飞,造成更大的社会恐慌。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只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2.媒体报道问责缺失
“首先,媒体报道对事故的沉默有损公众的知情权,容易滋生谣言;其次,责任问责的缺失,会降低媒体的公信力,妨碍其监督权的有效落实,也不利于以后在类似事件的有效开展。” 媒体虽然对一些突发事件进行了报道,但只是涉及皮毛,见头不见尾。政府和媒体对突发事件的避重就轻,其实是他们对突发事件的应对缺乏经验的表现,担心将一些内容公开后引发社会恐慌,于是在报道中有头无尾,但这样往往不能达到目的,反而会使公众对事件的理解变得更加复杂,使得谣言满天飞。
3.媒体危机意识及媒介素养不足
媒体是社会危机的瞭望者,对危机预警的缺失,不仅是媒体责任的缺失,也使社会在危机中承担更大的风险。在突发事故的报道中,很多媒体没有从事故中发现新闻的危机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不够重视公民的质疑声音,导致媒体在这次报道中也和政府失责一同被推到风口浪尖。一些媒体工作者的媒介素养需亟待提高。
4.缺乏人文关怀,侵犯受害者隐私权
在进行突发事件报道中,很多媒体记者缺乏人文关怀和道德品质,以为只要新闻足够吸引眼球,就无需考虑采访对象的感受。有些过度煽情的报道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打动读者和观众,但其对采访对象的二次伤害却也令人心寒。在突发事件尤其是灾难性事件中,“有些媒体想方设法地从受害者身上寻找“亮点”,挖掘独家新闻,有时甚至会把公民的隐私作为“独家新闻”的“独特视角”加以报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公民隐私权的侵害。
三、突发事件媒体报道的应对策略
1.报道及时 信息公开
权威媒体及时、全面、准确地传播相关信息,能够让公众对事件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应对;能够让政府部门及时了解事件进程,及时作出相应对策;能够及时防止谣言和小道消息的产生,把危害性降到最低。同时也应建立合理、科学的应急机制,使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迅速取得舆论市场。
2.舆论监督 为民发声
媒体作为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应利用其影响力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媒体对突发事件中的不当行为进行批评监督,就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警示和示范作用。例如“7·23”甬温线大地震发生后,媒体根据网民在网上的种种质疑做跟踪报道,使得政府迫于媒体和公众的压力对事件的真正原因做出解释和回应,成立调查小组,做出合理的事故赔偿善后处理方法。
3.深入挖掘 引导思考
突发事件是社会舆论的导火索,媒体作为社会的守望者承担着引导正确舆论的责任。公众在突发事件中如果不能了解到事件来龙去脉,谣言就会滋生并且蔓延,形成大规模的社会问题,社会舆论的偏差,往往也容易导致政府失信,激发社会矛盾。因此,在突发事件爆发时,媒体主动站在公正、公平的立場上,通过对突发事件的信息进行正确的引导。
4.阶段不同 重点不同
在突发事件的发生初期,公众最想了解的是“发生了什么?在哪里发生的?情况如何?”。因此,各媒体应该以最迅速最快捷的方式来报道事件核心信息,以满足人们尽快货值信息的心理诉求。在突发事件的持续期,主要职能是严把舆论导向的关口。媒体要对突发事件进行拓展式的补充,以满足观众对突发事件的持续性关注。在突发事件的后期,进一步挖掘事件,探究其深度问题。媒体要进一步解释并分析整个事件的发生原因、影响,及时报道后续处理情况,以此来满足人们对于更深层次的信息需求,评析事件的影响及意义。同时,通过对应急方案的检验,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从而提升媒介对同类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5.不同媒介 优势互补
新媒体制作所用时间短、速度快,报道及时,但呈现碎片化。传统纸媒凭借其公信力可形成舆论导向,可以对事件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结合两者的特点进行良性互动,在传播上形成更加立体的信息环境。“传统媒体借助于新媒体先进的媒体技术和多元的表现形式,在节目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不断丰富和拓展,让新媒体的诸多优势为我所用,实现与新媒体的完美联姻[]。”新媒体可以利用传统媒体的权威扩大影响力,更好地引导舆论市场,从而反过来增加自身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李晓红.转型期突发事件中媒体伦理道德的得失[J].新闻爱好者,2008(11)
[2]李姝.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媒体道德失范[J].青年记者,2013(8)
[3]林鸿.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媒体责任的反思——杭州地铁塌陷事件报道分析[J].现代传播,2009(2)
[4]朱婧 杨晶.浅谈新兴媒体对舆论的影响[J].新闻传播,2013(1)
作者简介
钟高鸣(1994-),男,汉族,江西瑞金人,研究生一年级。研究方向:新闻实务。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