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影响居民储蓄行为的有效性

2017-10-14 12:23胡星宇
神州·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问题研究货币政策

胡星宇

摘要: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建设中,以政府为主体制定实行的货币政策对市场经济的发展状态有着不同的影响。积极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刺激市场需求,扩大居民消费,降低银行的储蓄水平。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往往能够抑制物价增长,降低居民消费水平,提高银行的储蓄率。出于不同经济调节目的的货币政策对居民的储蓄行为有着不同的影响,决定着社会储蓄规模和银行的货币持有量,影响着经济经济发展效率。鉴于此,本文就货币政策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展开详细分析,并提出具体的研究思路,以供广大读者借鉴。

关键词:货币政策;居民储蓄行为;问题研究;影响成效

一、货币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货币政策作为国家调节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求段,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保持市场经济秩序平稳,应对可能发生的经济风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但是政府的货币政策除了有着积极地目的之外对军民的储蓄行为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受到传统计划经济意识的影响,储蓄意识在国民思想中根深蒂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居民储蓄率位居世界第一,庞大的储蓄规模不仅影响了社会供求的平衡,更限制了社会消费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一方面传统经济形态意识影响着居民的收入及消费观念,老百姓习惯性的认为钱只有存在银行才安全,吃利息才最稳妥。受到这种意识的影响,我国各大商业银行掌握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居民储蓄,数以十万亿计的固定储蓄不仅影响了社会的消费水平,更是限制了国民经济的增长,折射出居民消费理念的匮乏和金融投资意识的欠缺。巨大的居民储蓄导致政府手中掌握着大量的现金资源,社会总需求有限,消费结构不完善,庞大的储蓄现金无法及时流通,社会生产效率就会降低,不能促进物质财富增长,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质量。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就可以很好优化市场资源的供给情况,调节市场资源配置方式,一方面适度收紧的货币政策可以降低银行储蓄利率,调节各大商业银行的居民储蓄规模,促进居民消费和金融投资,一方面增大社会资金运动效率,提升流通资本规模,促进社会生产力的释放,提升国民经济发展质量。

二、货币政策的市场行为表现

货币政策的变化是政府以经济调节为导向实施的市场调节手段,主要目的是稳定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对于居民储蓄行为有着限制和开放两种状态。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属于限制性的政策,以降低银行储蓄基准利率为基点,降低居民储蓄的积极性,主要是鼓励和刺激居民进行消费,扩大社会物质的供给的总需求,提升货币的流通效率。积极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提高银行储蓄利率为基点,提高居民储蓄的积极性,鼓励居民进行储蓄,限制居民总需求和社会资源供给总量,降低货币流通效率,力求经济增长维稳。出于不同市场调节目的的货币政策其表现状态和经济属性是不同的,不以政府意志為转移,旨在控制国民经济运转态势,合理的调节市场资源,根据社会需求保障市场资源的集中或分散,制定合理的货币使用策略来调节市场运转机制,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三、货币政策实施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成效判断

(一)货币政策实施要控制资金流通效率

货币政策能否有效控制居民的储蓄行为,除了要依据市场经济状态合理适度的控制调节力度之外,还要根据居民储蓄规模控制货币流通效率,过快的货币流通速度虽然会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调节成效,但是市场中大量涌入的货币会影响市场的供求平衡,导致物价过快上涨,造成小范围内的通货膨胀。过慢的货币流通速度既无法在预定时间内取得调节控制成效,也会导致社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积极性降低,货币用量与资源总量的价值对比失衡,造成通货紧缩。因此,合理有效的货币政策控制居民的储蓄行为要着重于货币流通效率的控制,保障货币以合理的速度流通使用,不可过快,也不可过慢。

(二)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形态要立足市场实际

从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状态来看,立足于市场经济调节的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一方面要以当期的居民消费水平和银行储蓄规模数据作为对象,仔细分析其变化状态。一方面要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状态,在当期货币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深入市场调查,根据各方面反映出来的数据进行总结分析,判断出所实施的货币政策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调节目的。因为不同政策环境下的市场经济走向有着重大的差异,如何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货币政策是货币政策能否发挥调节作用的重要前提。过于消极和紧缩的货币政策会降低本国经济的发展效率,影响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积极性。过于积极宽松的货币政策会盲目扩大社会资源供求用量,导致市场流通现金用量远远高于物质财富的生产效率,造成通货膨胀。所以,立足市场实际,在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实施适度合理的货币政策才是有效的经济调节手段。

四、结语

货币政策作为政府进行市场调节的重要手段,其核心导向就是市场资源供给和优化配置,不同行为状态下的货币政策有着较强的倾向性,但是其实施宗旨都是以居民储蓄作为货币调节主体来引导市场的走向。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国家促进金融市场繁荣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不同市场环境中所实施的货币政策要预先设定政策对象,优化资金流通机制,通过划定不同的主体范围来强化政策执行力度,合理保障市场资源供给,控制和调节居民储蓄,形成动态性的居民政策行为机制,以此来促进货币流通。

参考文献:

[1]货币政策对新疆产业结构的影响机理与效应研究[J].闵婕,侯天宇.对外经贸.2017(07)

[2]我国货币政策的效应问题研究[J].胡古月.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08)

[3]我国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内涵的风险研究[J].杨剑,林冬冬,冯广波.商业经济研究.2017(15)

[4]货币“无纸化”对货币政策影响研究[J].隋佳良.经贸实践.2017(16)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研究货币政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走势的“量”与“价”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