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7-10-14 05:01闫义兴
神州·中旬刊 2017年9期

闫义兴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主要内容,对学生学习基础的建立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考试分数,忽视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降低。因此本文从我国小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切入点,进而探讨提高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便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为他们的学习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引言: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使学生在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小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充分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一味的用讲题和做题的方式来追求学习成绩的提高,忽视了教学的真正内涵。因此笔者对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以期为小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一、营造活跃自由的课堂气氛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小学生能够愉快地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小学生打好“创新”的基础。素质教育提倡老师与小学生间的多向交流,小学生的思维不再是被动的等待,而是充分的调动、激活。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插入自由表达观点,不必担心别人的嘲笑、讥讽,这种和谐、自由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小学生积极参与激励创新。紧张的、对抗的课堂气氛大大压抑了小学生的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课堂上当学习成为小学生的一种需要,教学便成功了。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个过程。民主、自由、和谐的环境是创新素质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只有在这种氛围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课堂教学中我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爱护和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保护小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诚心诚意地把小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形成相互信任和尊重的良好氛围。

二、教师要营造教学氛围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学习的认知往往停留在家长强迫、教师监督的被动形式下,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不足,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知识缺乏获取的渴望、缺乏学习的动力。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如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被调动,单靠教师的教学引导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便能够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对于学习的重视,不断的提升他们的学习综合认知能力。为学生营造创新学习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行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能是配角和观众。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当打破师道尊严的模式,要充分尊重学生,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能够无拘无束,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1]。其次,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时间。传统的以教师为权威的教育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性,因此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需要教师把自己放在指导者的位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见解,互相交流思想,进而激活自己的创新思维,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有争议、不理解的知识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让学生对于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与认知,之后再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对比、竞争来引导学生进行辩论,为学生的思维创新创设平台,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

三、教师要培养学生能力

在教学中方法的教育比知识的传递更为重要,教師要树立发展型的教育视野,注重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能力,即让他们通过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就有能力通过这种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进而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说,数学教师应当提倡和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和想法,提出多样化的解题思路。另外,要想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多设置一些问题和悬念,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进行探索,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创新。例如在教学时间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每天是固定的24小时,我们上课的时间也是固定的,每个人获取知识的多少与投入的时间是相符合的,每天比别人多花一个小时在学习上,一年下来就会比别人多365个小时的收获,鼓励学生多在学习上下功夫,让他们能够不断提升基础技能。

四、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

小学时期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不足,看待事物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视野相对较窄,教学中更多的是要教师的引导与培养。不同的学生思维能力不尽相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取分层教学模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在自身的学习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提升。教师在分层教学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2],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关注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对他们出现的错误,耐心地引导,鼓励学生自己去改正,增强他们学习教学的信心,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小小设计师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比如班上有36名同学,在早操排队的时候怎么排才更科学、更美观,有的学生说分为9排,每排4人,有的学生说分为6排,每排6人……让学生通过对于数字的分析、对比来获取方案,进而选择更为科学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激发。

结束语:

综合上述,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也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要对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不断进行优化,从而为我国小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华.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旬刊),2015(07):80-81.

[2] 胡继成.张迎寒.胡继巍.新课标下创新思维与数学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2016(04):125-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