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贺
摘 要: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新世纪的重要话题,节省能源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一个明显特征。面对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建筑节能是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新世纪的建筑应该是节能建筑。建筑设计作为建筑工程中最基础的阶段,也是较为重要的环节,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建筑工程的施工方向以及施工标准,将节能措施运用到建筑设计环节中,能够促使建筑工程達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效益的最优化。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措施;应用
引言
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能源消耗的额度也逐年增大,能源问题已成为焦点,其严重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原则,制约了国家经济建设,阻碍社会发展,目前,建筑业耗能居于首位,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节能标准,切实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原则。
1绿色节能理念的基本原则
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整个周期上,能最大限度的节约建筑资源,合理配置资源以及减少污染并创造价值,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建筑理念。绿色节能理念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1建筑设计应与周边环境和谐
建筑属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是与自然界其他事物相互影响制约的一种存在。对于建筑物的设计应考虑到其与周围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融合性,要保证与周围的事物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这就是建筑的整体性要求。因此对于建筑物的设计必须强调本地文化、建筑材料以及建筑资源的应用,建筑物的设计必须尊重本地的自然气候条件与地域特色。对于新型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不但要充分考虑到建筑规划设计中环境因素的影响,更要保障能将环境影响降到最低,进一步还要能实现打造舒适、健康、低耗的空间。
1.2体现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绿色节能理念运用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起建筑周围的地形、地貌以及自然水系、植被等自然因素。同时,在尽量维持生态景观与人文的连续性基础上,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建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比如,能够有效的降低废弃物的量、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等对环境的危害等。
1.3打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对于人们的生活与居住环境来讲,绿色节能理念必须要能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创建出和谐、优美的生活环境,实现改善室内环境、提升舒适度的目标。绿色节能理念还应以低环境污染的优势,打造起健康的生活环境。其价值主要在于建筑的自身功能,对于作为生活环境的建筑物的设计,应充分利用建筑周围的自然资源,比如太阳光、刁窗朝向等因素、通风换气上。很好的运用到室内采可以通过新技术,利用光用地热等无污染、无危害的可再生能源来供暖等。还应对生活垃圾以及污水进行处理,创造绿色无害、对环境无污染的良好生活环境。
2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措施应用
2.1选择合理的布局和体型
建筑项目的选址会问接影响资源的损耗。项目所处的地理环境,房问的朝向、已经绿化设施的规划等都有可能导致资源使用上不同。因此,在建筑项目前期布局与设计时,应当因地制宜,结合当地人文、地理、气候等多个因素综合设计,比如,中国大部分地区偏向南北通透的户型。另外,在建筑报告中显示,建筑体系数小于0.3,可有效减少建筑整体的凹凸,同时配合10-14m的进深,55m的长度,可有效地帮助建筑体型的节能。当然,在设计建筑布局时,利用好风向和日光,减少空调和暖气的损耗,切实做到节约资源,环保有效。
2.2住宅建筑的平面设计
建筑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前,会草拟一份建筑图纸,并进行不断的修改、改善,最终呈现一个满意的设计方案,而依据该设计图纸要想建造一个节能型住宅,不仅需要满足以下五大特性:功能的多样性、房屋的便捷性、舒适性、建筑面积的合理利用性以及房屋布局的设计性;同时还需要综合考量建筑平面的外形、是否迎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特性等,具体内容为:①整体布局性:在满足房屋安全的条件下,是否可以尽量减少防护面积的占用,从而更加合理的利用阳光和自然风,以达到减低资源损耗的效果。②充分性:在设计房屋的布局时,是否可以最大化的利用太阳,达到最佳的热环境利用率。③热传递性;在规划建筑布局时,合理的设置温度阻尼区,从而达到自然有效的控制室内空气流,从而最大化的降低热传递过程中的热损失量。
2.3科学的围护结构设计
一个建筑的完工,离不开内结构材料和外装饰材料共同组建的,缺一不可。想要设计节能效果显著的建筑,应当合理平衡通光和采光,合理的规划内、外结构材料的使用,科学的设置维护结构,从而达到最佳的热湿保护效果。
2.3.1建筑屋面设计中的节能措施
屋面是顶层建筑舒适度的最直接影响因素。然而,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工人很容易忽视这个占据面积较小的屋面。然而,屋面不仅所接受的太阳辐射以及其保温隔热性所起的作用都是不容小视的。因此,在设计屋面这个环节中,应当注意:①选择低密度的保温材料来减少屋面的重量;②选择吸水率小且保温效果明显的材料。当下建筑公司倾向于倒置式保温屋面配以高效保温材料的组合方式来实现高效节能和超强保温。另外,在生态理念的影响下,在顶层屋面设置遮阳屋或者在顶层种植绿色植物等新型的设计方案,从而更好的降低屋而损耗。
2.3.2建筑外墙设计中的节能措施
采用节能型环保材料打造的外墙可有效减少热传递。目前,在设计建筑墙体时通常采用复合墙体,何为复合墙体?即采用内外部保温技术,在传统的的主体结构的基础上,添加一种能起到保温隔热性能的新型保温材料。这种保温材料是通过两个部分来实现的,即在外墙的内部和外部同时加入新型的保温材料,最大化的将墙体的热工性能表现出来。所以,这种新型的复合墙体保温技术已经普遍应用在新建住宅建筑设计当中,不仅有很好的节能效果,同时,建筑实用性很强,应用性广。
2.3.3外门窗设计中的节能措施
根据建筑研究报告显示,外门窗是建筑资源损耗比例较大的部分。不同的外部条件下,如日照、通风、采光等不同,外门窗的占地面积不同,损耗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减少外门窗面积的占有量是减少资源损耗的一个方法。当然,外门窗材料的不同,热工性能也是不同的,比如,外窗窗框的材料,玻璃的品种以及遮阳措施的不同,对热量的阻隔也是不同的。根据调查报告显示,穿墙面积的不同也会影响建筑的节能效果。将面积的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能达到最佳的节能设计指标。视情况而定,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穿墙面积的指标,一般北向面积在25%之内,南向面积在35%之内,东西向面积在30%之内,根据这些具体指标,参照建筑实际建设,控制好合适的值,达到最大化的节能效果。
结束语
实际上,建筑设计中的绿色节能理念应用是当前建筑行业以及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绿色节能理念所应达到的目标就是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对建筑物进行资源控制与功能实现,创建出建筑、人类与自然三者和谐共生的状态,降低建筑的损耗,大大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并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冯业奔.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节能措施分析[J].低碳世界.2017(14)
[2]宋刚.浅谈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节能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