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丽霞
摘 要:灌区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现有的大中小型灌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力量。灌区建设直接关系到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的收入,并且与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水利工程有极大的关系。本文简单分析了灌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现代化灌区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灌区;建设;问题;策略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取得很大成就,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项目不断增加,这就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灌区工程作为水利工程的重点项目,对农业生产发挥着重要作用。灌区工程为农业灌溉提供了重要保障,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农田的抗旱、排涝、防洪,从而提高农业产量,促进农业事业发展,因此加强农田灌区工程的建设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受到自然因素、施工设计等的影响,灌区工程工程还存在诸多问题,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以及水资源浪费,影响工程的实际效益,相关部门要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积极采取有效对策,提高建设管理水平。
1灌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1.1节水灌溉效率低,水资源浪费大
水资源是灌区生产的重要保障,为了实现灌区的生态化建设,我国已经对灌区生产做出了节水灌溉的要求,这是实现生态灌区建设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基层灌区在政策精神的领会以及基层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无论是在节水灌溉的基础设施还是节水灌溉方法方面,都没有制定出合理的实施计划,所以在执行时,无法实现节水灌溉的要求,水资源严重浪费,已经超出了实际需水量的标准,喷灌、滴灌效率低下,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形势下,不利于生态灌区的长效发展。
1.2灌区污染严重,生产效率低下
生态灌区应该是以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灌区的排灌模式不合理,农药使用超标,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直接导致生产效率降低。而在灌区生产经营过程中,大量的废水和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任意排放,并且回归水中携带大量的农药残留物,由此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农田污染面积增加,完全不符合生态灌区建设发展的标准。此外,老灌区地下水开采过度,新灌区开发缺乏保护性措施,造成草地、湿地面积减少。
2现代化灌区建设的技术策略
2.1灌区施工新技术
为有效提高灌区的灌溉能力,为灌区创造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需要充分应用现代化的新型施工技术,对渠道进行节水改造,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核子密度仪技术,根据数据计算机系统和伽马射线,对灌区储水量和湿密度进行综合检测,能够快速、准确的整理出灌溉信息,操作简单,可以对渠道渗水进行动态监控;二是喷射混凝土护坡技术,渠道改造中的拆模问题十分严重,应用喷射技术可以提高混凝土的粘着力,从而有效增强防渗、节水功能。此外,在实际的节水改造工程中,施工单位还要结合灌区的实际环境,综合考虑年降水量、气候变化、地質条件等问题,科学、合理的选择施工技术。
2.2节水灌溉技术
第一,喷灌技术,通过管道将水资源输送到田间地头的,借助小口径的喷头将水均匀的喷射到农作物上面,通过喷灌的方式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同时还有利于土壤团粒的结构形成,从而提升土地的利用率;第二,微灌技术,该技术的喷头孔径更小,采用小管涌流、滴灌或渗灌等方法对植物进行灌溉,适用于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灌溉,单次灌溉的总水量小,灌溉时间长,能够较好的解决蒸发、渗透等造成的水资源流失;第三,渠道防渗技术,以渠道维护和管理的方式来做好渠道防渗工作,以此来提高渠道的有效性,使其在农田灌溉水资源输送过程中减少渗水和漏水现象的发生,实现灌溉过程中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第四,覆膜灌技术,覆膜灌是指将灌溉用水从地膜上引入,而在地膜上农作物的根部留有小孔,通过这些小孔,水深入到植物的根部,大大减少水的流失。
3现代化灌区建设的管理策略
3.1强生态环境维护
灌区工程建设要以法律为准绳,市场为导向,多方配合,规范项目区的工程用料行为,遏制滥挖乱采,具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严格执行《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和《河道管理条例》,不同行业和不同部门有机配合,建立依法保护自然资源的责任制,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建立全灌区共同保护自然资源的社会环境;二是对已开挖的大坑小穴进行全面平整,具备生长和灌水条件的地方种植旱生植物,对不具备生长条件的创造条件,促其自然修复;三是对目前仍在施工和移民零星工程的用料应统一规划,规定料场,委托专门的施工队伍进行生产,对被委托的施工单位收取地貌恢复押金和采沙管理费,对破坏的地貌进行综合治理。
3.2广泛宣传节水技术
灌区工程建设中要广泛宣传节水技术,提高农民群众的节水意识。农民作为用水的主体,他们在用水过程中的节约程度,直接影响到用水量的多少。过去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和对水资源节约意识的淡薄都造成了农民不知道要引进现代节水技术,更不知道节约用水的紧迫性。所以要加强宣传,让节水意识深入农民群众的心中,加快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进程,在小型灌溉区给予一定的政策补贴,让节水技术能够全面引进。此外,加强对水库水源的管理,保证水源的水量充足,减少水资源在水源处的浪费。在小型灌区设定一定的管理人员,而管理人员应当定期的对水库等储水区进行检查,防止由于堤坝出现裂缝等原因造成水源被白白地大量浪费。
3.3提高灌区水利信息化水平
在灌区工程规划和改造中,应用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完成现代化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相关单位要加大灌区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灌区水利业务应用建设、信息保障环境建设投资力度,针对灌区工程点多面广线长的特征,积极推广一些操作便捷、实用性较强、运行稳定、维护简单的现代灌区信息化管理设备以及应用系统,逐渐完善灌区基层管理信息体系,有利于“数字渠道”以及“数字灌区”的实现。例如,农田节水灌溉系统由土壤水分传感器、物联网终端采集单元、喷灌机控制终端、远程监控计算机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在现代化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发展灌区广域网、水位遥测系统、水情水质监测系统、灌溉水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等,提高对灌区水资源实施科学调度和优化配置的能力,实现灌区水利现代化管理。
结束语
总而言之,灌区工程是我国的重要民生工程,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相关单位要提高现代化灌区工程建设管理意识,认真总结和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有效的策略,确保工程建设的科学性、规范性、全面性,从而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推动农田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杨.刍议加快灌区管理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41(05):225-226.
[2]韩振中.大型灌区现代化建设标准与发展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07):69-71+74.
[3]张文杰.关于现代化灌区建设的思考[J].民营科技,2014,(03):2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