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云菲 彭程 王健 陈孟丽 张达
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对礼仪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而渗透于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更是避不开的话题。众所周知,英国是一个严谨保守的国家,尤其体现在贵族阶层日常生活中讲究的礼仪制度和严苛的礼仪规范。本文主要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以小说《红楼梦》和迷你剧《唐顿庄园》中的礼仪描写为例,具象地分析两者所体现的中英两国旧时代日常生活中的夫妻、主仆、闺媛礼仪现象,然后分析两者在礼仪背后所体现的相似或不同的文化心理,探索各自礼仪的发展轨迹。
一、礼仪概述
《荀子·修身》云:“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由此可见,礼仪尤为重要,礼仪是否周全不仅关乎个人的修养,更关乎一个国度的兴亡和一个民族的兴衰。
二、日常生活礼仪之一:夫妻之礼
夫妻之礼是体现时代精神的一扇窗户,也是研究历史文化价值观的一个微观入口。
(一)《红楼梦》——封建宗法下的夫妻之礼
《红楼梦》中的贾府沿袭并遵守着封建伦理和道德规范,其中的夫妻礼仪用来维护家族的稳定。
1.夫为妻纲,男尊女卑
在农耕文明和宗法制度下,男性为尊,形成了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等夫妇伦理,其旨在维护男性为中心的家庭等级秩序,保证家族的稳定和繁荣。
“夫天也,妻地也;夫日也,妻月也;夫阳也,妻阴也。天尊而处上,地卑而处下;日无盈亏,月有圆缺。”由此可见,“天尊地卑说”印证了“男尊女卑”的观念,女性的家庭地位也可见一斑。
《大戴礼记·本命第八十回》曰:“男者,任也;子者,孳也;男子者,言任天地之道,如长万物之义也。故谓之‘丈夫。丈者,长也;夫者,扶也;言长万物也。”同时,该书又说:“女者,如也,子者,孳也;女子者,言如男子之教而长其义理者也。故谓之妇人。妇人,伏于人也。”由此可见,古代的家庭生活奉行男尊女卑、男外女内的夫妻原则,因此,妇女的社会交往空间往往很小。明清以来,尤为如此。
《女诫》有云:“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通达神明,信天地之弘义,人伦之大节也。是以礼贵重男女之际……夫不御妇,则威仪废驯;妇不事夫,则义理堕阙。”这阐述的也正是夫为妻纲的思想观点。
以第四十四回为例,贾琏被捉奸在床,凤姐气得直闹到贾母那里,贾母听闻此事却说:“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家年轻,馋嘴猫儿似的,那里保得住不这么着。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過的”。可见贾琏明显受到了贾母的偏袒,这就是当时社会道德对男性的宽恕。
又如第四十六回,贾赦想纳贾母的贴身婢女鸳鸯为妾,令其妻邢夫人办妥此事。邢夫人尽心尽力地帮助丈夫,她的所作所为在今日看来不免荒谬,但是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伦理道德,她的行为是无可指摘的。
2.一夫一妻多妾制
中国古代社会施行一夫一妻多妾制,这一制度是当时封建社会生产力和礼法规范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要维护封建礼法,以及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另一方面又要繁衍后代壮大家族。因此,纳妾制是对一夫一妻制的补充。
正妻多为门当户对的家庭中的小姐。相比正妻,妾的地位比较低下。《红楼梦》中,世袭贵族荣国公的孙子贾政,他的妻子是四大家族王家的小姐王夫人;其子贾宝玉的妻子同为四大家族薛家的大小姐薛宝钗。妾的社会地位是远远低于妻的。贾政之妻王夫人月钱有二十两之多,而其妾赵姨娘的月钱仅有二两银子。
3.从一而终
长期受到三从四德等伦理道德的严苛约束,女子必须从一而终,即使夫死亦不可改嫁。《红楼梦》中的李纨、薛宝钗、史湘云均是从一而终的代表——“贾母、王夫人因素喜李纨贤惠,且年轻守节,令人敬伏,今见他寡婶来了,便不肯令他外头去住”,“就是史姑娘是他叔叔的主意,头里原好,如今姑爷痨病死了,你史妹妹立志守寡,也就苦了”,“但是正配呢理应守的,屋里人愿守也是有的”。
除以上三位,《红楼梦》中还有一位女性值得一提,那便是司棋。司棋曾说:“一个女人配一个男人。我一时失脚上了他的当,我就是他的人了,决不肯再失身给别人的。”从以上例子可以得出,这种“一女不更二夫”的观念已深深烙印在她们心里,指引着她们自愿守节。尤其是经过宋明理学的推崇,守节在明清时期已十分普遍。
4.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中国古代婚姻所提倡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早在《诗经》中就有所体现:“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非媒不得。”
在传统婚姻中,无论贫穷与富贵,当事人对自己的婚姻基本上都没有自由选择配偶的权利,只需男女双方家长同意,经过一定的程序后即可结为夫妻。这种婚姻制度不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也酿成了不少爱情悲剧。探春的婚事足以体现。
《红楼梦》第九十九回中,镇守海门等处总制周琼给贾政写信,人们从信中便可看出两家正在商量婚事,而贾政早已将探春口许周家。第一百回中,贾政将探春婚事告知贾母、王夫人等人,这决定了探春远嫁的命运。第一百零二回寥寥数语描写了探春出嫁的场景,贾府既无锣鼓喧天也无鞭炮齐鸣,不禁让人哀叹远嫁的辛酸悲苦。
(二)《唐顿庄园》——后维多利亚时代的夫妻之礼
夫妻之礼是贵族气质养成的关键,也是他们信仰的重心。男士永远彬彬有礼,一派绅士作为;女士则长裙曳地,皆有淑女风范。《唐顿庄园》以大家族为缩影,用一幅幅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式风情画卷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底蕴和翩翩夫妻之礼呈现在观众面前。
1.门当户对,家族利益至高无上
英国贵族家族观念较强,家族共同利益至高无上。父母十分重视继承人的婚姻,因为门当户对的婚姻可以让地产面积增加、政治地位提高和社会影响力增强,同时有利于巩固家族地位。
在《唐顿庄园》第一季中,马修将要失去约定的继承权时,他向玛丽求婚。虽然最可爱、最豁达的奶奶鼓动玛丽先答应他的追求,但是为了家族利益着想,而不是把爱情放在第一位的玛丽犹豫了。因为玛丽有责任和义务,保全并巩固这个家族庄园的社会地位。endprint
2.婚姻中女性意识增强
20世纪初的英国,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经济迅猛发展,议会改革促进社会向政治民主化迈进。英国女性也深受其影响,逐渐由家庭走向社会,成为独立的劳动者,家庭地位得以提高。同时,女性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解放,由传统走向现代。
和两位姐姐相比,三小姐西波尔所展現的女权主义光芒更加熠熠生辉。相对于贵族家庭楼上楼下的勾心斗角和恩怨情仇,西波尔更关心自由、平等和独立。她冲破门第之见,不顾父母的反对,追求所向往的平民化生活,毅然选择与热血男儿——小司机汤姆私定终身。
三、日常生活礼仪之二:主仆之礼
礼仪是一定的社会风俗、习惯的反映,故研究主仆礼仪离不开对时代背景的考证。
《唐顿庄园》设定在1910年,而《红楼梦》为大众所接受的时代是清朝初年。第九回中“打千请安”和“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正是清朝满族人特有的一种行礼礼节。除此之外,书中描写的风情人物皆是清朝光景,笔者在此就不一一尽数。
因旧日农奴制度的残余,满洲贵族府邸仍有“家奴现象”。在清代八旗中,主子对奴才有格杀勿论之威,奴才对主子有舍命尽忠之责。这种比较原始的农奴制造就了《红楼梦》中仆人命若草芥的生态状况,仆人可以作为物品在市场上买卖,如伶俐俊秀的香菱是被薛蟠几百两银子买来的;没有自由和人权,如金钊儿因宝玉的一句玩笑话就被逼投井,晴雯生得好些,却被断定“不大沉重”被撵出大观园后夭亡。第七十四回中,大观园抄捡查出入画私藏银两,多年主仆相伴,惜春竟说“二嫂子,你要打他,好歹带他去打罢”,丝毫没有怜悯之心,足显仆人低贱与凄惶的地位。
《唐顿庄园》中的“楼上楼下”式主仆关系却有所不同,属于“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平等雇佣关系”。例如,2011圣诞特别篇中,梅森先生来找黛西说起威廉,“他从小生活在农庄,但她母亲一心想让他做管家”。试想有一座小农庄可以经营,为何要去贵族家做一个小小的男仆呢?可见当时在贵族家做仆人,人们也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这一点在仆人与村民的交往中可窥见一斑。《唐顿庄园》中的奴仆活得更有尊严,“尽管是主仆关系,主人并不会对仆人呼来喝去,相反,当主人误解、犯错的时候也一样要向仆人道歉,做了分外的事,也要道谢”。这样权责分明、互不干涉的主仆关系既是时势所趋,也源于主仆间的礼仪维护。
(一)仪容服饰是礼仪的先行兵
在《唐顿庄园》中,“相较于女主人丰富多彩的服装以及精美多样的配饰,女仆则必须穿黑衣服,扎白围裙,戴白帽子,极为朴素”。人们根据服饰能很快区分主仆间的差异。
这一点在《红楼梦》中却有所不同,小到“三等仆妇”,大到那些可称为“副主子”的大丫头,仪容服饰都是极尽精美华丽。《红楼梦》中由于一些奴仆“更讨喜些”,衣食住行可参照主子,受较低等奴仆的尊敬,被称为“副主子”。平儿之于凤姐,袭人之于宝玉,紫鹃之于黛玉,司棋之于迎春等,都是这类奴仆的代表。第六回,“刘姥姥见平儿遍身绫罗,插金带银,花容玉貌的,便当是凤姐儿。”平儿是凤姐的心腹通房大丫头,是“副主子”之一,这段刘姥姥的心理描写侧面反映了平儿作为“副主子”的奴仆衣着服饰十分精美。第六十二回,香菱与丫鬟们胡闹,滚到草地水洼,污了宝琴送的石榴红绫裙。这裙子乃是皇商之女宝琴带来的礼物,仅宝钗和香菱各有一条,因香菱弄脏了,引出袭人也有差不多的裙子。虽然只说颜色差别不大,但换上的这条也一定不是凡品。“副主子”们仪容之华丽可见一斑。
(二)主仆之间的尊卑礼仪规范十分严格
满洲贵族人家一向对乳母格外看重,须把她们当作长辈来敬着。第十六回中,贾琏和凤姐面对前来为两个儿子求荣的乳母赵嬷嬷非常尊敬,“忙让吃酒,令其上炕去”,但是恪守尊卑礼节的乳母“执意不肯”,要坐在下面的脚踏上。可见主仆之间的尊卑礼仪深深根植于人心,不因身份特殊而轻易破坏。
这种尊卑礼仪在《唐顿庄园》中也有明显的体现。2015年圣诞特辑篇中,黛西想向珂拉夫人讨个说法却被安娜及楼下的仆人制止,认为她没有资格去见珂拉夫人,只能让珂拉夫人的贴身女仆巴克斯特代为传话。“最下层的厨房帮工是不允许出现在主人面前的,伺候主人用餐的只有管家和男仆,厨娘和所有女仆是不得进入饭厅的”,这些尊卑礼仪规范构成了主仆之间的阶层鸿沟,难以逾越。一旦逾越,又有一系列与之相配的惩罚,主人在精神和肉体上始终给奴仆输出一种忠心向主的观念。
主人和奴婢属于两个不同的社会等级,主人高贵,奴婢卑贱,前者是后者的所有者,后者是前者的私有财产,两者构成了封建社会一个严格的等级序列。正是这种等级分明的礼仪规范,才维持了上层贵族的封建统治。
四、日常生活礼仪之三:闺媛礼仪
(一)《红楼梦》——封建礼教的束缚与一定程度的颠覆
中国的传统礼教观念长久以来一直是禁锢女子的枷锁,《女则》《女训》《女论语》《礼记·内则》对妇女的社会地位和行为举止做了方方面面的规范。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达到顶峰,对女子礼数的要求也不断加强,但新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又动摇着传统的闺媛礼仪。
1.男女授受不亲
“男女有别”在《红楼梦》中有明显的体现,却在细微处遭到了破坏。焦大骂贾府时说,“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便指出了气派端庄的府邸中的不正当关系。总体来说,贾府的男性与府中各具风情的女子接触不多,但宝玉似乎是个例外,他有种与众不同的“男女平等”观念,毫不掩饰对女性的怜惜和关爱,也常与她们厮混嬉闹,出入闺阁毫不避讳,更有与袭人、秦可卿的云雨之欢。
2.女子无才便是德
古语云:“哲夫成城,哲妇倾城。”在黛玉初进贾府时,贾母问黛玉念什么书,黛玉说“只刚念了《四书》”。她又问姊妹读什么书,贾母却说,“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这便体现了贾母对女子的读书观。为顺应主流观念,黛玉在回答宝玉时,改口为“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红楼梦》中众女子常以吟词、作诗、嬉戏取乐,除了从小被父亲当作男孩养的黛玉和幼时看过父亲很多书的宝钗,其他人却未有太多学识。关于当时的禁书《西厢记》,黛玉和宝钗都曾阅过,但宝钗遮遮掩掩不肯承认,怕被嘲笑,也正应了明末陈继儒所说的“喜看曲本小说,挑动邪心,反不如不识字,守拙安分之为愈也”观念。endprint
3.端庄贤淑
《红楼梦》中的众女子都是符合大家族中仪态要求的,一颦一笑,行走坐立,举止端庄。对于宝玉的婚事,王夫人相中寶钗,是因为她比起黛玉,更符合古人对儿媳的要求,而黛玉的性格相对就激进了些。婚姻的自由也是被长辈控制的,选出的媳妇自然更符合“规范”。但王熙凤似乎是其中的一抹亮色,这个泼皮破落户儿初次出场,便是在大家都敛声屏气、恭肃严整的时候,笑道“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让黛玉不禁为她的放诞无礼纳罕。
(二)《唐顿庄园》——贵族礼仪与时代背景下女权主义的发展
同为贵族,《唐顿庄园》中的小姐们都恪守精致而繁琐的礼仪,但不同的是,她们的个性并没有被女性所要恪守的规矩束缚,反而格外鲜明地体现出来。
1.个性鲜明的贵族女性
庄园中大小姐玛丽把英国贵族小姐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端庄优雅,高傲矜持,聪慧美丽。她对于婚姻和爱情的追求与斗争,对于自己人生的掌控,丰富了其人格魅力。二小姐是个多重性格的角色,她敏感善妒,却又天真善良。虽然身为女子,却积极学习和参加各种活动。在战争期间,她帮助农民干活、照顾伤员、向报社投稿、倡导女权主义,这些工作仿佛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不仅如此,她和姐姐有着共同的特点: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即使喜欢的那个人年长她很多岁,即使周围的人不支持他们在一起,她也义无反顾,创造各种机会和他接触。当然,《唐顿庄园》中不只有两位小姐有着独特的性格特征。老妇人的高贵固执,集保守与开明于一身的性格特征和富有特色的英式幽默,也是英国贵族女性的典型代表。
2.女性举止体现的鲜明时代特色
工业革命和一战无疑是女权主义发展的催化剂,剧中的三小姐便是个性最为鲜明、最为激进的一位,她关心政治,投身于女权运动,在一战期间,进入护士学校,成为照顾伤员的医护人员。这说明女性的举止与思想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传统的贵族闺媛礼仪里,加入了更多女性的自我认知与时代特色。
五、结语
得体的礼仪不仅可以表达对他人的尊敬,更是自身修养的体现。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彬彬有礼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知礼、学礼的目的是用礼,研究中西方日常生活礼仪的目的,是将其更好地运用到文化交流与跨文化交际中。研究与学习中西方旧时代日常礼仪并不是全盘照搬,旧时代的礼仪并不都是完美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礼法早已不合时宜,但是人们可以赋予其新的内涵,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合肥工业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红楼梦》与《唐顿庄园》礼仪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610359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