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托元帅的西方之剑

2017-10-14 16:45苏锷
现代兵器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人民军南斯拉夫坦克

苏锷

美国对南斯拉夫军事援助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斯拉夫共产党在原南斯拉夫王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政权,并成为了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然而,苏联在和东欧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大国沙文主义态度,以及试图全面控制这些国家的举动,让南共及其领导人铁托元帅感到十分不满。斯大林对于铁托的“桀骜不驯”也非常恼火,两国关系很快开始恶化。1948年6月,苏联操纵其他东欧国家在布加勒斯特召开会议,通过了将南共开除出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决议,并对南斯拉夫展开经济封锁,南苏关系随之彻底破裂。

由于苏联在上述会议的决议中公然号召南共内部的“健全分子”起来推翻铁托政权,这让南斯拉夫产生了空前的危机感。苏联的经济封锁让南斯拉夫国内的经济状况开始恶化,而随后出现的严重干旱更是雪上加霜。内外交困之际,铁托不得不将目光转向西方,试图获得来自铁幕另一边的援助。其中最紧要的,就是能帮助南斯拉夫抵御武装入侵的军事援助。

南苏关系的变化,自然都被美国看在眼里。美国和南斯拉夫虽然远隔万里,但两国之间的联系实际上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就有大批斯洛文尼亚人移民美国。南斯拉夫共产党执政后,两国关系开始降温。1946年8月,随着南斯拉夫空军两次击落入侵南领空的美国陆军航空队C-47运输机,南美关系瞬间跌至冰点。但在南苏交恶后,南美关系随即开始升温,双方举行了多次高级别的政治和军事会谈。1951年11月14日,两国正式达成协议,由美国向南斯拉夫提供军事援助。

对美国而言,军援一个仍由共产党执政的国家,自然不是心血来潮。促使美国这样做的,除了政治、外交方面的因素外,还有着军事战略方面的特别考虑。冷战态势形成之初,面对拥有庞大装甲部队的苏联,美国对“卢布尔雅那”方向上的防御问题格外注意。卢布尔雅那是当时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府,美国判断一旦在欧洲爆发战争,苏军的装甲部队极有可能从匈牙利西部出击,沿德拉瓦河推进,在卢布尔雅那—波斯托伊纳之间实施突破,最终直抵亚得里亚海沿岸的意大利港口城市的里雅斯特。一旦苏军达成这一作战目的,不仅能对意大利构成重大威胁,而且还将严重影响到东地中海的局势。现在南苏关系的破裂无疑给美国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来消除“卢布尔雅那”方向上的隐患。

既然双方的利益有了契合点,军事援助计划很快就落实了。从1953年开始,大批(相对于南斯拉夫人民军规模而言)的美制军事装备被陆续运抵南斯拉夫,其中不乏在当时属于较为先进的武器。这些装备对于正承受着苏联封锁之苦的南斯拉夫而言,的确是雪中送炭。正是依靠着这些美制武器,南斯拉夫人民军的作战实力才得以保持,南斯拉夫的独立和安全也因此有了基本的保障。

陆军装备

陆军装备是美国对南斯拉夫军援的重头。美国提供的装备囊括了从轻武器到重炮、坦克的各类陆军战斗兵器,其中比较重要的当属下述几种:

M4A3“谢尔曼”坦克 从1953年开始,南斯拉夫从美国陆续接收了总计达599辆的M4A3“谢尔曼”坦克。这批坦克的到来,很好地填补了自1948年以来由于苏联终止提供武器而给南斯拉夫人民军造成的装备空缺。人民军用这批坦克组建了5个坦克旅(每个旅装备约80辆坦克)和4个坦克营(每营31辆)。

最初,美国打算向南斯拉夫提供的是较为老式的M4A1型“谢尔曼”。但经过南斯拉夫方面的争取后,美国同意向其提供M4A3,而且这批“谢尔曼”经过改装,全部用威力较大的76毫米炮替代了原来的75毫米炮(但仍保留了老式的炮塔),其相应的具体型号是M4A3E4。所有的坦克在交付前都进行了翻修,车况均处于良好的状态。

对南斯拉夫人民军来说,在经过了近5年的等待后,终于又开始接收新装备,其兴奋和激动自是难以抑制的。许多官兵不加掩饰地对“谢尔曼”大加赞赏,认为它比苏制T-34/85更为优越。南军方的宣传机构和一些媒体甚至把这种诞生于二战时期的武器称为“最新技术”的成果。言过其实的言辞的背后,实际上反映出的是南斯拉夫摆脱孤立和提高自身防卫能力的急迫心情。

“谢尔曼”在南人民军中一直服役到70年代才退出现役,其后转入预备役,或是被当作靶标,用于部队的反坦克作战训练。

M3A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 事实上,早在南共夺取全国政权之前,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就已开始装备美制武器了。1944年7月16日,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南斯拉夫人民军的前身)第一坦克旅在意大利的格拉维纳成立。该旅当时装备的就是由英国提供的56辆美制M3A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这种坦克体型小、重量轻、机动性好,很适合在南斯拉夫的山区作战。

坦克旅成立后,首先被送到维斯岛,然后从那里出发,在斯普利特附近登陆。此后,该部在黑塞哥维纳、达尔马提亚、的里雅斯特、卡林西亚等地参加了一系列的战斗,给德军以沉重打击。南人民解放军还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在“斯图亚特”的底盘上安裝各式缴获的德军武器,如75毫米反坦克炮、四联装20毫米高炮等,从而改装出了多种自行火炮。

战争结束后,M3A3被移交给二线部队,主要用于训练。由于缺乏零配件供应,部分坦克被拆解,来保障其他坦克的正常使用。至60年代,剩余的32辆“斯图亚特”从南军中全部退役。

M36“杰克逊”坦克歼击车 美国向南斯拉夫提供的M36坦克歼击车(包括M36B1)总计有399辆。这些歼击车被用于装备南人民军炮兵反坦克部队。M36所装备的90毫米主炮在当时而言仍具有相当的威力,同时期美国援助的M47“巴顿”中型坦克的主炮也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为了充分利用好这种武器,南斯拉夫后来还利用本国的工业力量,为90毫米炮开发了M-67高爆弹和M-74破甲弹等新弹种。endprint

进入70年代后,M36没有像其他美制武器那样逐渐从南军中退役,而是接受了现代化改进。老式的福特汽油发动机被苏制柴油发动机所取代,为此车体后部进行了彻底的改动。车内安装了新型的防火系统,南斯拉夫国产新型电台取代了老式的美制电台。经过改进的M36一直服役到南斯拉夫解体。在随后前南地区爆发的战争中,交战各方都运用了M36。其中,斯洛文尼亚在独立期间获得了大约20辆M36。直到2000年,这些“杰克逊”还在被用于海岸防御。

M18“地狱猫”坦克歼击车 南斯拉夫是战后M18坦克歼击车最大的海外用户。根据南美两国的协议,美国共向南斯拉夫提供了240辆M18,这种战车在南国内也被称为SO-76。M18装备有威力较大的76毫米火炮,机动性能极佳。因此,在南斯拉夫解体后爆发的武装冲突中,交战各方都将一些仍堪用的M18拉上了战场,甚至还有一个M18的炮塔被安装到了一辆T-55坦克的底盘上,来替代已损坏的坦克炮塔。直到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仍有少量M18在发挥余热,充当假目标,以吸引北约的空中打击。

M47“巴顿”中型坦克 1953年5月27日,第一批M47“巴顿”坦克被运抵南斯拉夫,此时距美军开始装备该型坦克仅过去了15个月。因此,和“谢尔曼”相比,M47才更配得上“最新技术成果”这个称谓。美国总共向南斯拉夫提供了319辆M47,这种战后研制的坦克的到来,极大地提高了南斯拉夫人民军的装备技术水平。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美国对于发展和南斯拉夫的关系,也的确是相当重视的。

装备M47的人民军部队官兵对这种美制坦克的印象都很不错,认为其内部空间较大,乘员的舒适程度令人满意,操纵起来也很方便。不过,M47装备了现代化的观瞄设备和新型无线电台,比老式的T-34坦克要复杂得多,因此对乘员的训练水平的要求也更高。M47唯一让人民军感到不满意的地方是其装备的810马力“大陆”汽油发动机的耗油率太高,百千米油耗达700升,给后勤补给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M47作为南斯拉夫人民军装备的最先进的坦克,直到60年代初才开始逐步为苏制T-54/55坦克所取代,转入后备部队服役。不过,直到80年代末,M47才从南军中彻底退役。而在南斯拉夫解体后爆发的战争中,仍能看到少量M47的身影。

M8“灰狗”轮式装甲车 从1953年开始,作为军援计划的一部分,美国向南斯拉夫提供了265辆M8“灰狗”轮式装甲车。这种装甲车的主要武器是1门37毫米炮,最大行驶速度能达到90千米/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南人民军最好的轻型装甲车辆。该车主要用于执行侦察任务,而在1956至1967年间,南斯拉夫还曾派遣装备M8的部队,作为联合国紧急部队的一员,进驻西奈半岛。直到80年代末,M8才从南军中彻底退役。

M3A1轮式装甲侦察车 和“斯图亚特”轻型坦克一样,南人民军装备M3A1轮式装甲侦察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民解放军第一坦克旅时期,当时该旅就装备过3辆M3侦察车。50年代美国提供军援时,南斯拉夫又接收了300輛M3A1。该型车重5.67吨,主要武器为1挺12.7毫米重机枪,最大装甲厚度13毫米,最大行驶速度81千米/时。虽然该车的装甲和火力都较弱,但执行侦察任务还是比较称职的。人民军曾有意向美国提出再提供500辆M3A1,不过这一设想最终没能实现。M3A1在南军中服役了整整20年,其间也曾参加联合国紧急部队,被部署到西奈半岛。

M5/M5A1半履带式装甲车 美国提供给南斯拉夫的装甲车辆中,还包括了数百辆M5/M5A1半履带式装甲车。不过,这批车辆是根据双方在1951年单独签署的一份协议提供的。在人民军中,这些半履带式车主要用作装甲人员输送车和轻型火炮牵引车。除M5/M5A1外,人民军还获得了20辆采用相同底盘的M15A1半履带式自行防空炮车。

威利斯吉普和通用汽车CCKW卡车 除了装甲战斗车辆外,美国还向南斯拉夫提供了2285辆威利斯吉普车和8260辆CCKW卡车。威利斯吉普在二战中就以耐用可靠而闻名,在南军中一直服役到70年代。CCKW卡车在南军中被称为“詹姆士”,在该型车到来之前,南斯拉夫所拥有的各式卡车仅能满足军队需求的三分之一。CCKW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人民军对运输车辆需求的急迫性,不过直到70年代南斯拉夫国产卡车大批量进入部队服役,运输车辆不足的问题才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

除了上述装甲战斗车辆和运输车辆,美国向南斯拉夫提供的陆军装备还包括34000支汤姆逊冲锋枪、2466挺12.7毫米重机枪、5090具火箭筒、490门反坦克炮、381门轻型高炮、100门重型高炮、1120门无后坐力炮、403门105毫米榴弹炮、333门155毫米榴弹炮、24门203毫米榴弹炮、56门105毫米自行火炮、23部雷达、399部电台以及20座工程桥等。

空军装备

1953年3月10日,由美国提供的第一批喷气式飞机飞抵南斯拉夫。这批飞机共4架,是洛克希德公司生产的T-33教练机。美国总共向南斯拉夫交付了25架T-33,此外还提供了22架在T-33基础上改装而成的RT-33侦察机。

此后,来自美国的多种型号的军用飞机和直升机被陆续运抵南斯拉夫,其中既包括150架老式的F-47“雷电”螺旋桨战斗轰炸机和20架C-47运输机,也有10架较新颖的S-51直升机,另外还有944台各型航空发动机。而在这些航空装备中,先进程度最高也是最为重要的,当属以下两种战斗机。

F-84G“雷电喷气”战斗轰炸机 F-84G是南斯拉夫获得的第一种真正的喷气式作战飞机。1953年6月9日,首批8架由美军飞行员驾驶的F-84G从西德埃尔丁空军基地飞抵南斯拉夫巴塔伊尼察基地。对新装备渴望已久的南斯拉夫军方激动地对外宣称:“‘雷电喷气已经来了,现在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终于拥有了一支具有一流技术水平的空军。”考虑到F-84G两年前才开始装备美国空军,因此南方的说法倒也不算夸大其词。endprint

南斯拉夫空军获得的最初25架F-84G是美国从驻法国肖蒙空军基地第49战术战斗机联队中直接抽调出来的,改装这些战机的南空军飞行员也是在该基地进行训练的。

美国总共向南斯拉夫提供了167架F-84G。此外,50年代末,南斯拉夫还从希腊购入了60架同型机。从60年代开始,南斯拉夫空军的F-84G逐步转变为执行战术侦察任务,直至退出现役。

F-86“佩刀”战斗机 F-86“佩刀”是50年代南斯拉夫空军拥有的最先进的战斗机,这种飞机因其优异的飞行性能和良好的操纵性能而在南空军中受到广泛的欢迎。按照南美两国的协议,美国本应该向南斯拉夫提供150架F-86E战斗机,但实际交付的仅有43架(这批飞机是在加拿大按许可证生产的,加拿大方面的型号为CL-13“佩刀”MK.4)。因此在1961年,南斯拉夫通过其他渠道又增购了78架F-86E和130架全天候截击型F-86D。“佩刀”在南斯拉夫一直服役到70年代才逐步退出现役。

F-86在南斯拉夫曾创下了一项重要的记录:1953年7月31日,首批F-86抵达南斯拉夫后不久,南空军飞行员尼古拉·莱基奇(一说为来自斯洛文尼亚的斯坦科·祖尼克)驾驶1架F-86在飞行中突破了音障,实现了南斯拉夫历史上第一次超音速飞行。此外,在1960—1964年,南斯拉夫空军飞行表演队也曾将F-86作为表演用机。这些采用黄蓝相间涂装的“佩刀”在迎接外国来访贵宾的仪式上以及国内的航空节上多次亮相,为南斯拉夫空军的历史书写了一段绚丽的篇章。

海军装备

相较于陆空军,南斯拉夫海军所获得的美援装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排在最末尾的位置,这显然和美国的军事战略考虑有关。因为在“卢布尔雅那”方向的防御问题上,南海军并不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而且,和陆空军的美援装备不同,南海军获得的美援装备并非真正的美国造,而是美国依据军援协议向法国船厂订购,然后移交给南海军的。在这些装备中,最主要的是1艘174英尺型(53米)猎潜艇和3艘“武科夫·科拉纳茨”级扫雷艇。

174英尺型猎潜艇的前身是美国在二战中大批量建造的PC461级173英尺型猎潜艇,战后由法国进行了改进设计,并在美国共同防御援助计划框架内进行生产。其标准/满载排水量为325吨/400吨,动力装置为4台法国产皮尔斯蒂克柴油机,总功率3240马力,最大航速18.7节,续航力3000海里/12节。武备包括1座“刺猬”深弹发射器、40毫米和20毫米炮各2门、4座深弹抛射器、2条投放轨。全艇定员46人。南海軍获得的这艘174英尺型猎潜艇被命名为“突击手”号,舷号PBR-581。该艇在南斯拉夫一直服役到1984年,退役后于1988年作为靶船被击沉。

3艘“武科夫·科拉纳茨”级扫雷艇由法国诺曼底船厂建造,均于1957年9月进入南斯拉夫海军服役。3艘艇分别被命名为“武科夫·科拉纳茨”号、“波德戈拉”号和“贝利特维尼卡”号。该型艇被视为是英国“顿”级扫雷艇的法国版,其标准/满载排水量为365吨/424吨,主机功率2000马力,双轴推进,最大航速15节,续航力3000海里/10节,主要武备为2门20毫米炮,全艇定员40人。上述3艇服役后,南斯拉夫又于1960年在法国的帮助下,在国内自行建造了第4艘同级艇“格拉达茨”号。与前3艘艇有所不同的是,“格拉达茨”号采用了较为新颖的燃气轮机动力。

“武科夫·科拉纳茨”级扫雷艇在80年代初进行了现代化改装,换装了英国普莱斯公司的新型声呐。南斯拉夫解体后,“武科夫·科拉纳茨”号被克罗地亚获得,但很快就毁于克拉伊纳塞族武装的炮火。其余3艘艇则均归属于黑山共和国。

除了上述舰艇外,在美国向南斯拉夫海军提供的装备清单中,还包括79部雷达、174台发动机、66门76毫米舰炮、117门40毫米舰炮、352门20毫米舰炮以及305挺12.7毫米机枪。这些装备大多被用于南斯拉夫自行建造的轻型舰艇上。

结 语

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南斯拉夫与苏联的紧张关系开始有所缓和。1955年,赫鲁晓夫访问南斯拉夫,向铁托总统表示道歉,并公开发表了《贝尔格莱德宣言》,承认南斯拉夫根据本国国情所选择的特殊发展道路。至此,两国关系恢复正常。

在这样的背景下,铁托和南共联盟高层意识到,作为一个由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日趋尖锐的大环境下,继续接受来自美国的军事援助,在政治上已经不合适了。因此,在1957年年底,南斯拉夫和美国商定,停止对南斯拉夫的军事援助。不过,南斯拉夫仍可以通过商业形式从西方获得一些军事装备。

在冷战初期美国向南斯拉夫提供军事援助,这一看似匪夷所思的情况,实际上充分体现出了国际政治关系的复杂和多变。撇开政治和外交的影响,仅就军援的装备本身而言,让南斯拉夫有机会充分了解和体验来自西方的具有一定先进水平的武器装备,对日后南斯拉夫独立研制新型武器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仅此一点,也不难看出美国对南斯拉夫军事援助的深远意义。

(编辑/笔啸)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民军南斯拉夫坦克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浅析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南斯拉夫农业发展经验的学习与借鉴
从南斯拉夫到地心说
超级坦克大乱斗
96B坦克的精彩瞬间
坦克新杀手
谈天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