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军,乔慧,郑风田
羊群行为视角下农户生产的“一家两制”分析——基于山东784份农户调查数据
彭军1,2,乔慧2,郑风田2
(1.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 100808;2.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100872)
基于农户在“一家两制”现象扩散过程中的领头羊和追随者两种角色,结合贝叶斯学习理论和信息瀑布理论分别给出其决策模型,并借助模型刻画了追随者如何受到领头羊行为的影响而采纳“一家两制”生产行为。基于山东省784份农户调查数据,从领头羊行为和家庭特征、市场因素、生产规范、认知方面选取15个变量,运用Logit模型、Probit模型、Cloglog模型、工具变量法对农户采纳“一家两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周围领头羊的行为对农户采用“一家两制”生产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一结果很稳健。这说明正确榜样的缺失导致了农户对农药化肥等化学投入品使用“一家两制”现象的扩散。
一家两制;领头羊;追随者;扩散
中国大多数农户的农业生产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依然存在自然经济的成分,即农产品以市场交换为主,同时伴有自给自足。这使得农户既具有生产者特点又具有消费者特点。作为生产者,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收益最大化;作为消费者,农户有着保障自身食品安全的内在动力。这就使得农户的农业生产行为发生“为赚钱而生产”和“为自用而生产”的分化[1]。农户为了保证农产品产量而过量施用农药、化肥,甚至施用禁用农药、抗生素等,导致农户自己不敢食用待出售的农产品,只得“另起炉灶”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来生产自己食用的农产品。周立等将该现象定义为“一家两制”——农户同时存在着使用化学投入品(A模式)和不使用化学投入品(B模式)两种农业生产方式[2]。
农户“一家两制”现象兴起后,在生产者内部迅速扩散,逐渐演变为对中国食物供应系统造成巨大威胁的生产行为模式,不断有媒体曝出农民把留给自己吃的和用来卖的农产品分开种植的行为,将不施用农药化肥的农产品自留或者赠送亲友。现有研究主要对“一家两制”产生的根源及演变进行了分析。周立等认为,“一家两制”是农户差别化的食品生产、消费行为和城市消费者差别化的食品消费行为的综合[3]。潘素梅和周立通过构建情感-义务矩阵发现,农户对自家人和外人的差序责任意识是“一家两制”产生的根源[4]。彭军等将劳动和健康概念作为一个整体内化于经典的农户模型后剖析“一家两制”现象发现,处于低收入水平的农户为了节约投资会扩大可持续性的农业生产规模,并且在不利于自身健康的情况下消费不可持续的农产品,表现出反向“一家两制”行为;当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农户用不可持续农产品换取收入,用可持续农产品获取健康,表现出正向“一家两制”行为[1]。
那么“一家两制”现象如何从零散的个别行为扩散为群体行为呢?现有的研究还未曾涉及。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首先需要认识到,农户实践“一家两制”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化学投入品使用的学习过程。这样的学习并不是由单一家庭而是由全体农民以群体的形式来完成的,由此形成社会性学习。
对于农户的行为尤其是化学投入品的使用行为,相当多的研究集中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风险规避理论的实证探讨。周洁红、陈雨生、刘芳、李世杰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的行为能力、行为认知和行为规范三个方面就农民的具体行为进行了探索[5-8]。米建伟、Liu和Tanaka等以期望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为依据,通过测试农民的风险规避(Risk Aversion)程度研究了农民化学投入品的使用[9-11]。总体上来看,大部分研究忽略了农民的社会属性,将农民从所属群体剥离出来进行单独分析。部分研究从社会性学习角度对农民的农业技术采纳进行了探讨。Foster和Rosenzweig对印度高产品种作物的种植研究发现,邻居经验对农民的采纳行为有正向的影响[12]。Bandiera和Rasul研究发现,拥有采纳新技术的亲朋数量对农民的向日葵种植有正向的影响[13]。Conley 和Udry在加纳的调查发现,农民会和有成效的邻居交换信息并且模仿他们的决策[14]。从社会属性来探讨个体选择机制的代表理论为羊群行为(Herd Behavior)[15],其理论基础为Banerjee和Bikhchandani等提出的信息瀑布(Information Cascades)理论[16-17]。如果决策是由“采纳”与“不采纳”构成的二元选择,那么在某个次序点上就有可能发生采纳的前向瀑布和不采纳的后向瀑布。当群体内部主要依靠口头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流时,Banerjee 和Fudenberg给出了信息瀑布出现的充分条件[18]。崔巍从风险偏好和支付成本的角度[19-20],Smith 和Sorensen从选择顺序的角度,分别研究了信息瀑布的影响因素[21]。
以上研究尤其以信息瀑布理论为基础的羊群行为研究为探讨农户生产化学品投入“一家两制”现象的扩散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但是不难发现现有的研究主要基于二元选择这种概率决策(Probability Decision)的极端情况展开,很容易遗漏掉处于中间地带的个体。因此,笔者拟借鉴已有文献[22-23]将农民对新、旧信息的重视程度进行细化,具体化为概率值再现农民自己的过去经验和现在经验、能人经验和可信程度对农户“一家两制”生产行为的影响,并基于山东省果蔬生产县农户的调研数据对理论分析进行验证。
如果以村作为农民从事群体实践的学习单元,那么村子里每个农民都会观察到其他农民是如何从事农业活动的。在羊群行为视角下,本研究将创新者(Innovators)称为领头羊(Bellwether,以下简称BW农户),并将潜在采纳者统称为追随者(Epigone)。领头羊往往成为新现象的引入者和先行者,在农村通常被称为“能人”;而追随者出于风险规避的心理习惯于搭乘领头羊的便车,在农村通常表现为跟风现象。笔者的模型分析起始于领头羊的自我实践行为,扩展为追随者的信息选择行为,从而分析“一家两制”现象的扩散原因。
1.“一家两制”生产的领头羊行为
领头羊实际上是个事后称呼,被追随者选中并且予以模仿的先行者,主要依靠自己的反复实践来掌握新事物。因此,这里用简化后的Stoneman企业内部扩散模型来分析BW农户通过自我实践掌握A模式的过程[24]。相较于经典的Mansfield学习理论[25],该模型的优点在于满足理性经济人的假设。
设A模式种养方式的实际使用水平服从正态分布A~,且已知参数、未知参数。是BW农户在时关于A模式的具体使用水平。BW农户先验性地掌握了A模式在期时的平均使用率~。故由贝叶斯定理可以得到相应的后验值[26]:
(2)
(5)
A,n~;B~(7)
这意味着,BW农户通过不断的实践愈发了解A模式,对类似于传统生产方式的B模式是完全了解的。
(9)
对A模式的了解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探索未知事物的过程,期间充满了风险。如果设BW农户为风险厌恶型农户,那么参照Chipman[28]的方法将Dillon 和Scandizzo[29]所构造的效用函数简化为:
为了论述简单起见,假设产出等于投入,并且用2表示BW农户的风险态度。与Stoneman构造的效用函数相比,这里省略了技术转换成本。求解效用最大化时A模式的使用比例可得:
(11)
A模式生产相对于B模式的最大优点就是减小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即,由此得出,进而当时,bell,t相对L处于单调递增。另外,利用0≤bell,t≤1的性质可以得到,当时,bell,t相对L同样单调递增。结合以上两个局部分析,如果,则bell,t相对L在整个定义域内单调递增,其实质是当B模式相对于A模式的不确定性大于BW农户的风险态度时,对A模式了解的加深将有力地促进BW农户提高其使用比例。
将bell,t对L向下和向上求极限,就可以得到采纳A模式比例的变化范围:
(12)
同样利用0≤bell,t≤1的性质,由bell,t向下极限值可以得出≥,即在使用A模式的初期可能存在化学投入品的过量使用。随着实践经验的增多,A模式的化学投入品使用比率必将趋于稳定,具体的稳定比例由A模式和B模式的技术特点决定。由此不难发现,尽管A模式相对于B模式有着不确定性低的优点,但是B模式不会就此退出BW农户的农业生产,这也是存在“一家两制”现象的原因之一。结合实际来看,B模式近似于农户的传统农业生产,容易得到农户的认可。虽然A模式所表现出高产高效的特点迫使农户接受了该模式,但是农户自身无法调和该模式和传统经验的不一致,导致所表现出的接受只能是不完全的接受。因此,农户用最简单的方式——“一家两制”(自食的农产品采用B模式生产,出售的农产品采用A模式生产),对整个农业生产进行了再创造。
2.“一家两制”生产的追随者行为
信息瀑布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解释农业生产中存在的跟风现象。这里主要参考Easley 和Kleinberg对信息瀑布研究的梳理[30],以此来分析追随者采纳BW农户的A模式进行农产品生产的决策。
先假设所有追随者对BW农户的A模式行为呈现两种态度:一是感兴趣(Interested,简称Int),二是不感兴趣(Uninterested,简称Uin)。追随者在考虑过前人已表明的兴趣态度之后给出自己的态度,而这个表明态度的次序按照以BW农户为中心的差序格局展开[31]。经典信息瀑布理论假设后来者只能通过观察结果来推断别人的信号,鉴于中国农村从传统上就是一个熟人社会并且消息有逐渐扩散的过程,假设村民按照既定顺序知道他人对A模式的兴趣。
再假设追随者在期采纳BW农户有关A模式经验的先验概率为,那么采纳自己经验的先验概率为。如果追随者认为BW农户使用A模式的策略确实是个好主意,那么感兴趣的追随者应该多于不感兴趣的追随者,即,而。反之,,。具体到第个追随者,他在表明兴趣态度之前拥有个信号S,其中有个感兴趣的信号和个不感兴趣的信号,则采纳BW农户经验和自己经验的概率分别为:
(13)
分析信号对该追随者决策的影响发现,当时,该追随者采纳BW农户经验的可能性将不会改变;当时将,该追随者采纳BW农户经验的可能性将提高;当时,该追随者采纳BW农户经验的可能性将降低。简而言之,追随者将偏向于跟从大多数人的选择,近似于“随大流”。另外,追随者在获取BW农户使用A模式状况的过程中,可能对其使用水平和不确定性的了解存在失真。这种信息传递过程中发生的信息偏离可假定为服从正太分布的噪音,Noise~。
结合以上分析,第个追随者依据各种信息的可信度对A模式在期的先验观念进行相应更新:
(15)
不难发现,追随者学习A模式的信息来源由三部分组成:自己对过去经验的总结、获取的BW农户经验和上一次具体的实践经验。上一次的实践是对以前认识的检验并且是衡量过去经验和BW农户经验的标杆,因此这部分信息得以完全保留。而对自己经验和BW农户经验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追随者对两者的信任程度。该学习模式既体现了Coleman等总结出的规律[32]——个体周围信任BW农户的伙伴越多就越可能采纳BW农户的经验,又优于Conley和Udry所提出的学习模式——个体同等程度地看待所获得的各种信息[33]。这显然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具体体现在可以涵盖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个体只信任自己的经验而无视他人的经验,公式退化为BW农户的形式;另一种是,人群就BW农户经验所形成的一致态度会把个体吸引进这股潮流,从而形成羊群行为。
1.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由于农户是否跟随领头羊而采取“一家两制”生产行为属于二元离散选择变量,笔者运用Logit模型、Probit模型进行初步估计。Logit估计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为农户周围是否有“一家两制”现象,2,…,X为控制变量,为Logit模型中解释变量对应的回归系数,为随机误差项。
Probit估计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为标准正态累积分布函数,为Probit模型中解释变量对应的回归系数,其他变量的解释与(16)式相同。
考虑到总体中出现“一家两制”的样本较少,笔者同时采用处理稀有事件的Cloglog模型进行估计,以确保估计结果的稳健性。此外,考虑到调查中农户有可能不能如实地反映自己的“一家两制”生产行为,没有也不可能详细探究被访者在社会性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由此产生的内生性问题将导致估计结果产生较为严重的偏差。为此,笔者将村级人口作为工具变量来分析该现象的扩散。显然宏观层面的村级人口对于农户个体层面是否采用“一家两制”行为不会有影响,而根据经典的羊群行为理论——群体成员的增大将增大发生信息瀑布的可能性[30],因此,村级人口数对农户是否容易了解到周围领头羊的行为有较强的相关性。
由理论分析得出,尽管农户对A模式的采用随着实践的增加而增多,但是B模式作为值得信赖的生产方式始终存在于农业生产中。如果直接询问农户“是否同时种植施用化肥农药的果蔬和不施用化肥农药的果蔬”,农户可能会因担心被曝光而虚假作答。本研究设立问题:“您家是否将自己吃的果蔬和出售的果蔬分开种植?”根据回答来衡量农户是否采取了“一家两制”的生产行为。为调查农户受周围领头羊“一家两制”行为的影响,对应的问题为:“您周围有没有这种现象:对自己吃的农产品施药较少,出售的农产品施药较多?”
参照已有文献,笔者加入家庭特征、市场因素、生产规范、认知四个方面的控制变量。
家庭特征包括家庭人口、抚养比、总体健康情况、土地面积、耕种方式、家庭收入、农业收入占比。“一家两制”是为了用化学投入品节省人工劳动的同时保障健康安全,可能与家庭人口、抚养比有相关性。抚养比是指家庭非劳动力人口与劳动力人口的比例。往往农户家庭抚养比越低,越有可能采用“一家两制”。也就是说农户的家庭负担越小,越是有充足的劳动力来实施“一家两制”。总体健康情况的衡量是采用李克特量表将健康状况划分为“很不健康、不健康、一般、较健康、很健康”五项,健康分数越高,家庭内部越有可能为改善健康状况较差的家庭成员的营养水平而采用“一家两制”的生产方式。土地面积既包括自有土地也包括转入的土地。耕种方式指农户在生产过程中是否采用机械作业。机械可替代劳动力,而化学投入品的使用也是为了节省人力,因而使用机械可能对农户“一家两制”行为有负向影响。收入指农户上一个年度不扣除支出的总收入。
市场因素包括果蔬价格、售卖高毒农药的店铺数量、是否存在抽检。这里的果蔬价格指主要用于销售的水果或蔬菜的价格。预期的果蔬价格低将促使农民增加诸如化肥农药的投入来增加产出,同时,为了保障自身的健康而采用“一家两制”的生产方式。附近售卖高毒农药的店家多,会为农户采用“一家两制”的生产方式提供便利。抽检可能会遏制农民滥用农药,从而抑制农户“一家两制”生产行为。
生产规范通过农户在使用农药前是否阅读标签来衡量。农户在使用农药之前越是有阅读标签的可能,就越有可能认识到该农药的危害性,进而可能促使其采取一定的自保措施,实施“一家两制”。
认知包括农户是否放心当地的果蔬,是否认为良好的农产品有益于健康,是否认为农药残留会危害人体,是否认为农药化肥危害环境。如果农户不放心当地流行的生产方式,并认识到良好的农产品有益于健康,认识到农药残留会危害人体,则农户倾向于采用“一家两制”生产行为。如果农户认识到农药化肥会危害环境,则可能会减少化学投入品,采用“一家两制”的可能性会降低。
2.数据来源及描述性分析
本研究的数据来自于课题组2015年组织的大学生寒假返乡调研数据。调研地点为山东省列入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的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重点区域基地的56个县(市、区)。调查共计收回有效农户问卷784份,问卷内容包括了农户基本信息、家庭收支、种植情况、生产行为和组织形式等方面的信息。从样本的分布来看,山东省的蔬菜和水果分别以13.5%和10.0%的产量占比位居全国第一①,而所调查56个县占山东省总面积的57.8%②,用此样本来验证本研究的观点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此外,因为研究的农户“一家两制”生产行为,话题较为敏感,由大学生返乡调研,可避免由陌生人进行调研导致的农户拒绝回答或不依据实际情况回答的情况,减少调查误差。
样本中,男性受访者的占比为77.59%,平均年龄为49.6岁,户平均种植面积为0.79公顷。菜农采用“一家两制”生产行为的比例是5.69%,果农中的比例是9.54%。从收入来看,农户的平均农业收入为45 740元/年,占总收入的62.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 036元/年)③,表明种植蔬菜水果带来的高收入直接导致了山东农户对农业生产的依赖。从种植品种及方式来分析。问卷询问了受访者种植的三种主要蔬菜和水果。结果显示,农户主要种植需求量大、销售速度快的常见果蔬,同时会进行多样化种植以降低农业风险并且保障收入的持续稳定。有30%的农户进行机械化种植,绝大多数农户还是在有限的土地上进行高强度的人工劳作。2014年每户水果蔬菜的化肥投入平均值分别为2.39万元/公顷、2.31万元/公顷,显著高于2013年的全国平均值分别为0.67万元/公顷、0.52万元/公顷④;农药投入的平均值0.76万元/公顷、0.71万元/公顷,也显著高于全国平均值0.43万元/公顷、0.21万元/公顷。这说明该区域农户普遍存在着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的行为。变量描述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设定及描述性统计
此外,根据理论分析可知,追随者进行学习的信息来源包括过去的个人经验、领头羊农户经验、对领头羊行为进行实践获得的经验。实践经验是追随者衡量过去经验和BW农户经验的标杆。以农药使用决策为例,调查显示94%的农户有阅读使用说明的习惯,但是在实际选择品牌和施用量的过程中更多地依赖其它途径获得的信息。关于农药品牌的选择,农户主要基于个人经验进行选择,其次是听从销售人员的建议(此时销售人员充当领头羊角色),第三是根据别人的决策进行选择,与理论分析相吻合。最后是参考广告推荐进行选择。农民对于“广告”的态度说明,农村人际渠道内传播的信息更能引起潜在使用者的注意。关于农药使用量的决策,参考依据的来源依次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销售人员”、“亲朋好友”、“邻居”、“其它”⑤。可见农户更信赖专业人士——农业推广技术员和销售人员的建议,农户在施用量上的行为恰当与否主要取决于这两个群体的个人素质。农户的农药使用决策从侧面反映出农户在不断增加对A模式的认识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周围领头羊示范效应的影响而盲从超过自身认知水平的行为——主要采用A模式生产。
3.模型估计结果
基础回归的估计结果表明,周围领头羊行为对农户是否采用“一家两制”具有正向影响,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农户有盲目跟风别人的“一家两制”行为。控制变量中家庭人口数对农户“一家两制”的行为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说明农户家庭人口越多,越有可能采用“一家两制”。可能的解释是,家庭人口越多对于种植果蔬获得收入的依赖越大,越有可能采用“一家两制”,即有助于实现增加收入和保障健康安全的双重目标。收入对于“一家两制”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说明越是低收入的农户,越是依赖像果蔬种植这样的农业收入,为了增加收入会不惜采用危害较大的生产方式,同时为了自我保护越有动机采用“一家两制”。Cloglog模型的估计结果与基础回归的结果基本一致,周围领头羊行为的估计系数仍然显著为正。使用工具变量法,剔除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周围领头羊行为对于农户采用“一家两制”仍然在1%的水平上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估计结果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具体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一家两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表2 (续)
注: *<0.1,**<0.05,***<0.01
上述研究根据农户在“一家两制”生产现象扩散中所起作用将其划分为领头羊和追随者,借用Stoneman的企业内部扩散模型刻画了领头羊对于A模式和B模式农业生产方式的决策。与此同时,通过借鉴并改进信息瀑布理论,更加准确地再现了追随者在缺乏完全信息的情况下对“一家两制”生产行为的现有信息的理性取舍。通过对比领头羊模型和追随者模型不难发现,刻画追随者行为的模型是对领头羊模型的深化,两者都继承了贝叶斯学习理论不断“实践—更新—实践……”这样一个逐步趋向稳定的认识过程。按照贝叶斯学习理论,要想让农民改变这种错误的认识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也就是说农户过量使用化学投入品的行为短期内不会消失。同时,基于山东省56个果蔬县784份农户调研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周围领头羊行为确实对农户采纳“一家两制”生产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促成了该行为在农民群体内部的扩散。
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正确榜样的缺失导致农户对农药化肥等化学投入品的使用方式进行了再创造,即“一家两制”生产行为。改进的着眼点,不仅仅是要导入正确的使用信息,更是要树立正确的使用榜样。显然旧有的农技推广体系没有很好地适应新的形势,否则也不会出现农药使用决策时农户在“邻居”、“亲朋好友”、“销售人员”、“农业推广技术员”和“其他”之间盲目选择决策信息源。可通过诸如农资销售人员的注册管理制等类似的制度创新,充分利用为了追逐利润而将触角伸向农村各个角落的市场力量,为农户的农业生产行为树立正确的榜样。借助市场的力量,将农户使用化学投入品的农业生产置于可控的范围之内,无疑会降低农业生产的安全风险在整个社会的扩散,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
①以2013年的《中国农业年鉴》“各地区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表和“各地区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表的数据排序所得。
②根据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提供的数据计算所得。
③根据《中国农业年鉴(2013)》“全国分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表提供的全国平均3.9人/户的常住人口和10990.7元/人的总收入,以及《中国住户调查年鉴(2014)》的“中国历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总收入统计”表提供的家庭经营总收入中第一产业的部分5137.5元/人,计算得出。
④参见《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4)》“2013年全国种植业产品费用和用工情况”表。
⑤传统观念中“邻居”和“亲朋好友”具有不可分性,但是在城镇化的冲击下邻居的影响在不断下降,所以有必要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分别考量。
[1] 彭军,乔慧,郑风田.“一家两制”农业生产行为的农户模型分析——基于健康和收入的视角[J].当代经济科学,2015,37(6):78-91.
[2] 徐立成,周立,潘素梅.“一家两制”:食品安全威胁下的社会自我保护[J].中国农村经济,2013(5):32-44.
[3] 周立,方平. 多元理性:“一家两制”与食品安全社会自我保护的行为动因[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6-84.
[4] 潘素梅,周立.“一家两制”:农户的差序责任意识与差别化生产[J]. 探索,2015(6):143-149.
[5] 周洁红.农户蔬菜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11):25-34.
[6] 陈雨生,乔娟,赵荣.农户有机蔬菜生产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9,295(7):20-30.
[7] 刘芳,李欣,王浩.农户农产品生产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广东省油茶种植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10,96 (6):54-65.
[8] 李世杰,朱雪兰,洪潇伟,等.农户认知,农药补贴与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用药意愿——基于对海南省冬季瓜菜种植农户的问卷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13,113(5):55-69.
[9] 米建伟,黄季焜,陈瑞剑,等.风险规避与中国棉农的农药施用行为[J].中国农村经济,2012,331(7):60-71.
[10] Liu E M,Huang J K.Risk preferences and pesticide use by cotton farmers in China[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13,103(4):202-215.
[11] Tanaka T,Camerer C F,Nguyen Q.Poverty,politics,and preferences:Experimental and survey data from Vietnam[R].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6.
[12] Foster A D,Rosenzweig M R.Learning by doing and learning from others:Human capital and technical change in agricultur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5,103(6):1176-1209.
[13] Bandiera O,Rasul I.Social networks and technology adoption in northern Mozambique[J].The Economic Journal,2006,116(514):869-902.
[14] Conley T G,Udry C R.Learning about a new technology:Pineapple in Ghana[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0,100(1):35-69.
[15] Hodgson G M.How Can Evolutionary Economics Evolve?[M].Tokyo:Evolutionary Controversies in Economics,2001:23-40.
[16] Banerjee A V.A Simple model of herd behavior[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107(3):797-817.
[17] Bikhchandani S,Hirshleifer D,Welch I.A Theory of Fads,Fashion,Custom,and Cultural Change as Informational Cascades[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2,100(5):992-1026.
[18] Banerjee A,Fudenberg D.Word-of-mouth learning[J].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2004,46(1):1-22.
[19] 崔巍.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分析——风险回避下的 BHW 模型[J].金融研究,2009 (4):120-128.
[20] 崔巍.信息成本与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对 BHW 模型的改进与拓展[J].经济科学,2008 (6):91-99.
[21] Smith L,Sorensen P N.Rational social learning by random sampling[R].Mimeo,MIT and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2013,SSRN 1138095.
[22] Cheung Y W,Friedman D.Individual learning in normal form games:Some laboratory results[J].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1997,19(1):46-76.
[23] Gans N,Knox G,Croson R.Simple models of discrete choice and their performance in bandit experiments[J]. 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7,9(4):383-408.
[24] Stoneman P.Intra-firm diffusion,Bayesian learning and profitability[J].Economic Journal,1981,91(362):375-88.
[25] Mansfield E.Industrial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n Econometric Analysis[M].New York:Norton,1968.
[26] Lindley D V.Introduction to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from Bayesian Viewpoint:Part II [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5:2.
[27] Johnson N L,Kotz S,Balakrishnan N.Continuous Univariate Distributions: Vol.1[M].New York:Wiley,1995:87.
[28] Chipman J S.The ordering of portfolios in terms of mean and variance[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73,40(2):167-90.
[29] Dillon J L,Scandizzo P L.Risk attitudes of subsistence farmers in northeast Brazil:A sampling approach[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78,60(3):425-435.
[30] Easley D,Kleinberg J.Networks,Crowds,and Markets:Reasoning about a Highly Connected World[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483-507.
[31] 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6(5):22-32.
[32] Coleman J S,Katz E,Menzel H.Medical Innovation:A Diffusion Study[M].Indianapolis:Bobbs-Merrill,1966:89.
[33] Conley T,Udry C.Social learning through networks:The adoption of new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in Ghana[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1,83(3):668-673.
责任编辑:李东辉
Analysis on "one household, two systems" phenomen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rd behavior: Based on a field survey of 784 farmers in Shandong province
PENG Jun1,2, QIAO Hui2, ZHENG Fengtian2
(1. Post-Doctoral Research Center, 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 Beijing 100808, China; 2. Schoo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Rural Developmen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First, based on role of bellwether and epigone in the diffusion of the "one household, two systems" phenomenon,and combined with Bayesian Learning theory and Information Cascade theory, this paper deduced the decision models of the two roles, and depicted how epigone was affected by the bellwether to adopt "one household, two systems" in production. Then, based on 784 survey data of farmers in Shandong province, this article chose 15 variables from 5 aspects of bellwether behavior, household characteristics, market factors, production specifications, cognitive, using Logit model, Probit model, Cloglog model, IV estimation to analyz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farmers’ decision of "one household, two system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behavior of bellwether nearby h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nfluence on farmers’ adoption of "one household, two systems". The result is robust, which indicates the lack of proper role models leads to the diffusion of "one household, two systems" in the use method of pesticides, fertilizers and other chemical inputs.
one household, two systems; bellwether; epigone; diffusion
10.13331/j.cnki.jhau(ss).2017.02.001
F203
A
1009-2013(2017)02-0001-09
2017-03-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3225)
彭军(1982—),男,陕西神木人,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