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博 索朗
摘要:装饰有着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一方面建筑装饰给人震撼力,传递着特定的历史文化信息;另一方面,装饰所产生的特定形式和秩序,则揭示了建筑的风格和类型上的特征。本文对西藏昌都地区建筑的发展史进行了简化的疏理,对昌都地区民居及主要寺院建筑的装饰风格及特色进行了分析,对建筑的布局、色彩装饰进行了重点阐述,以期对以后西藏昌都地区建筑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昌都地区;建筑装饰;特色;探析
西藏的建筑在中国建筑体系中独具风格,西藏传统建筑种类繁多,有宫殿、民居、庄园、寺院等,其建筑形式各异、气势雄伟、结构精美、工艺精湛,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堪称中华民族建筑艺苑中一朵争奇斗艳、璀璨绚丽的奇葩。藏族传统建筑伴随着青藏高原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藏式传统建筑有着十分独特和优美的建筑形式与风格,与雪域高原壮丽的自然景观浑然一体,以古朴、神犷之美,构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景。
1西藏昌都地区的概况及建筑与装饰的关系
1.1昌都地区的自然景观
昌都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澜沧江上游,是西藏自治区的东大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昌都地处三河一江地区(昂曲、扎曲、色曲、澜沧江),藏语意为“水汇合口处”,特有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大面积的森林,林海茫茫,一望无垠,树种多达1500余种,珍稀树种繁多。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珍稀动物有滇金丝猴、金钱豹、藏羚、白唇鹿、黑颈鹤、猞猁、盘羊、马熊、锦鸡等。昌都地形复杂,许多地方从谷底到山顶相差2000m,因此自然景色带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使自然景观雄伟险峻而又奇特。
1.2建筑与装饰的关系
建筑是人类改善自身在大自然中生存环境的一种行为手段,是人为的建造构筑,是智慧与劳动的结果。装饰则是人们运用智慧,对建筑所限定的既定空间和构造,运用不同的材料、资源和技术手段,进行科学的、有机的生产加工并排列组合;是对其实用功能、空间分布、能源利用、环境集合、视觉色彩等具像及表征进行全方位的分配、制作、修饰和刻画;是人类为实现特定因素采用特殊手段的刻意行为;是在建筑行为手段基础上的二次创作表达。因此,建筑和建筑的装饰都是人类的主观行为。客观上讲,建筑装饰依赖建筑而生存;建筑则通过装饰来弥补先天的不足或疏漏。装饰可以根据多种特定因素,合理地对建筑进行功能、空间、资源、色彩表征上的分配、制造、细部刻画和修饰,使其与周边环境有机整合,以此最大限度地提升建筑的经济价值并维持其可持续发展性。两者在客观上所存在的共性,决定了它们作为人类思维逻辑、艺术、工程和式样的产物,一种人类在自然界的求生方式,必然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制约。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就创造了人类最早的,堪称一流的建筑艺术和相应的建筑装饰艺术。由此,拉开了建筑与建筑装饰的一脉相承,息息相关的历史帷幕。从古埃及的“台形陵墓”(公元前4000年左右)、“雅典卫城”(公元前437-432)、“帕提农神庙”,到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及钢铁结构的宏伟建筑,无不显示着两者相依相存、密不可分的关系。
2昌都地区的主要寺院建筑装饰风格特色
西藏寺庙的建筑常见有一种用灌木柽柳做成的“边玛墙”,它一般位于女儿墙的外侧,以木钉固定,刷深赭红色。边玛墙不仅以这种自重较轻的材料为墙体减轻了上部的压力,还具有较好的装饰作用,特别是在边玛墙上镶嵌的铜制鎏金的“七政”、“八宝”图案,和边玛墙上口的檐下以短木做成一排象征星辰的白色圈点,既装饰了寺庙建筑的外墙平面,又突出了建筑宗教特色,成为西藏建筑最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貌的重要外部特征,另一具有这种性质的外部特征就是金顶。西藏的寺庙凡举重要的佛殿和灵塔都要修建四坡形顶盖屋架结构、上辅鎏金铜瓦的金顶,它在太阳的照射下折返出耀眼的光芒,伴随着和风送去阵阵的金顶铃声,承接着人们吉祥的愿望,金顶之上也有着丰富的局部装饰。西藏寺庙比照汉式寺庙更注重内部的装饰,而且这种装饰更加强化了西藏寺庙的地方特色,也丰富了建筑自身的艺术内涵。
3西藏昌都地区民居建筑风格装饰特色及分析
3.1昌都地区民居建筑布局及风格
3.1.1西藏昌都地区建筑风格的分析。建筑风格指建筑设计中在内容和外貌方面所反映的特征,主要在于建筑的平面布局、形态构成、艺术处理和手法运用等方面所显示的独创和完美的意境。
3.1.2特殊的建筑材料、选址、体量和布局。西藏传统建筑大多采用土木、石木和木结构,柱网结构形式是最大特色。结构体系大多为外部采用石墙或夯土等承重墙,内部采用木梁柱构架的混合结构形式,即外刚内柔,这也可看作是对恶劣极端气候适应的一种表现形式。基地的选址通常选择南坡的地形;一般体量矮小,普遍采用南低北高的建筑布局,且采取紧凑和缩量的布局方法,以减少住宅的散热面积,为居住者以及家畜创造御寒条件。如为了减小体量,民居通常的做法是:层高较低,室内净高仅2.2m左右,两层民居的高度一般控制在6m以下;平面通常3-4开间,中间开间是使用频率最高、放置火塘的客厅,贮藏间等位于端部开间,紧密围绕客厅布置。紧凑、缩量的布局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控制了体型,为减少与室外环境的热交换创造了有利条件。
3.1.3群体布局的灵活性。昌都一带为高山峡谷地带,大面积的平地较少,民居大都依山而建。一座座楼房毗邻相接,高低错落有致,加之窗户门楣多着彩绘,画栋雕梁,气势非凡,甚为壮观。在建筑群体的布局上,藏式建筑依山就势灵活多样,不强调形式上的轴线构图,更注重平面功能的协调配合;藏式建筑充分利用当地日照条件,强调正南北朝向,享受大自然的热能——日光的照射。藏式建筑的立面处理也不强调对称,门窗的开启位置都比较灵活,在不对称中求得了均衡,产生了和谐美和舒适感。
3.2民居装饰
昌都地处藏、川、青、滇结合部的民族走廊与文化交流通道,也是各種文化的交汇点和融合之地。昌都地区民居按承重结构和使用材料的不同,大体可分为3类。第1类为柱梁承重,石头砌外墙,即所谓的碉房。柱梁承重是藏族建筑的主要结构,在昌都地区这种结构更为突出。以木柱架构、密梁平顶、墙体不承重为特征,在墙外立柱托起大梁的结构,是昌都民居的一个重要特点。第2类为墙柱混合承重,夯土或石砌为墙。这种承重结构与柱梁承重的内部结构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靠近墙体不再另立柱子托起大梁,而是把大梁直接架在墙体上,是昌都民居常见的结构。此类结构的建筑可以建得很高大,如结合军事防御的功能可称为碉楼。第3类为墙体承重与外围护合一的木楞房,即我国古代3种木结构类型中的井干式建筑。井干式结构在汉代常用于皇家或贵族的棺撑式墓葬。木楞房的基本结构为,将原木横向平置,十字交叉相互扣接,圆形向外,平面向内,转角的交接处挖成凹槽,相互搭接,上下层层叠垒后形成井字形或箱型结构的建筑,还可以根据需要放在板筑的楼层或墙体上。由于它的密封性能好,防潮、防盗,而且抗震力极强,常作为藏东地区富裕人家的粮食仓库。在江达、芒康的林区则成为一种独立的民居而普遍存在。这也是藏东人民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具有藏族特点的抗震房。
3.3西藏昌都地区装饰特色的分析
从人性的角度看,热爱装饰是人类之天性,人类所有的时代,所有的文化阶段,都存在对装饰的渴望,因为装饰能够使单调乏味的现象充满生机而富有意义,使不美的变美,美的更美。尽管装饰主义的本质与动机是摆脱了实用的束缚,独立于功能之外,但在实际生活中,它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之一,首先就是识别和分辨的价值。其次装饰具有度量价值。装饰可以将一大块墙而破成许多小块,获得适宜的尺度感。另外,装饰还有一种象征性的力量,它能够赋予建筑本体外的“内容”,对大多数人来说,房崖并不仅仅是避风遮雨之处,它同服装一样,是自我意识形态,是愿望中的社会发展形态,生活方式形态,个人理想形态。
3.3.1美丽的彩画。彩画在藏区作为装饰应用得非常广泛,如:门的装饰、窗的装饰、墙的装饰等。在西藏彩画最广泛地应用于墙面的装饰上,尤其是在宫殿及寺庙建筑中的中心殿堂上,外墙四面都以彩色的壁画精心装饰。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了佛经的故事,也有关于建筑本身或者各个历史场景的描绘。这些壁画的色彩都以浓重鲜艳为主,相当重要的一点是对黄金的运用。同时,墙面与天花的交接处,一般会以彩绘进行装饰。彩绘的形式与一般的线脚不同,而是模仿悬挂在建筑檐口或者窗户上的“香布”的做法,将其表达为带有褶皱及阴影的形式,水平方向除了呈现出很强的序列外,也以红、黄、蓝三色的色带进行统一,与划分墙裙的色带相呼应。这种做法应该是重要殿堂内织物悬挂的装饰手法的平面化,但却又大大增强了彩绘装饰手法的立体感,丰富了墙面的色彩层次。
3.3.2随风而起的“香布”。门窗总是装饰的重点,正如女人对眉眼的精心描画。外墙的门窗上挑出的小檐下悬挂的红、蓝、白三色条形布幔,周围装饰着较宽的黑色窗框。这种在门窗上部悬挂的三色条形布幅,名叫“香布”,也叫做“夏木布”,是用长条形纺织品打成糟,挂在门窗上檐,也是藏式建筑的特殊装饰之一。每年藏历五月十五日是藏族的“林卡节”,意为“世界快乐日”,这一天门窗上部悬挂的香布都要更新,一用就要是一年。此外,除了“林卡节”之外,在一年一度的传统春节、藏历新年到来之际,也有更换香布的传统习俗。历时一年高原上的风吹、雨打、日晒,破裂、褪色,也不能随意换掉,要保留到翌年五月十五“卡林节”才能更换。香布的使用是同西藏喇嘛教义相结合的,客观上不仅装点和统一了建筑的整体美、环境美,同时还给门窗下的彩画以保色作用。当风吹来之际,香布飘然撩起,藏于下面的艳丽的彩画偶然露出,时隐时现,十分动人。粗狂的石质、憨厚的泥质、闪亮与坚硬的金属,飘柔的纺织品,各种材质的混搭与组合,粗精对比,软硬交替,材质特长充分显露,又和谐统一于一个整体之中。当阵阵微风吹来时,“香布”飘然撩起,艳丽的彩绘偶然露出,使原本静止的装饰又带上了动感,而且由于“香布”的应用,使建筑立面在质感上更为丰富。此外“香布”本身也有着自己的色彩,一般以白色為主,但在主要的窗上会以带状的红色及黄色出现。
4昌都地区建筑装饰与其它地区的区别
4.1地理位置不同产生的风格不同
西藏按照地貌形态主要划分为藏北高原、藏南谷地、藏东高山峡谷以及喜马拉雅山地四大地带。藏东多为山区,河谷面积稀少,一般民用建筑沿河岸两侧自由散落分布,多为简陋土胚房;藏北因气候恶劣人口稀少,游牧为主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其民居多采用即拆即走可移动式帐篷。藏南地势低洼,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为大规模的建造提供了充分的自然条件。此地河谷平原民居多围绕寺庙而建,形成自然的聚落,从一个或多个中心向外延展生长,参差错落,和谐共生,虽然建筑单体平面布局较为简洁,但通过不断的重复、拼接、扩展,形成了极具生命力的建筑群体,建筑外部空间也因房屋的自由布局、体量的错落变化而变得饶有趣味。
4.2建筑布局及装饰手法不同
以昌都地区东坝民居为例。东坝民居集康巴地区、汉式、云南纳西建筑风格于一体,并大量采用了雕刻和彩绘,展现了使人耳目一新的东坝民居艺术。其外形雄伟壮观,设计精心;室内富丽堂皇,做工细致,犹如宫殿,成为茶马古道上的一大亮点。东坝民居有上述精妙:一是由于东坝人善经商、走南闯北、见识颇广。二是由于常年在外赚钱,东坝地处怒江峡谷,村落海拔约为2300-3500m,一年中晴日较多,日照强烈,雨量中等,狭长的天井能形成较大的风压,抽风效果显著,良好的通风与防风沙,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天井成为建筑中心,天井周围布置上下楼梯、客厅、经堂和卧室。大多数建筑依山而建,分为4层。一层为牲口棚,有单独的出入口;二层为人的出入口,通常布置为客厅、卧室和储藏间,朝南的大空间通常设置为客厅。经堂是一家中最神圣、庄严的地方,一般位于三层,不受干扰,以示对佛的尊敬。顶层是较大的平屋顶晒台,前面一部分是晒坝,有充足的阳光,家人在这里打晒粮食、晾晒杂物,不受邻近房屋的遮挡,也不担心牲畜偷吃,平时在这里做家务或休息也很舒适自在,冬天还可以晒太阳取暖。顶层开阔,居高临下,便于嘹望和防守。一般屋顶设有烟道的出口,作为做饭生火时的排烟之用,大多数的烟道出口在顶层的女儿墙上,当地居民很有心思地将烟道出口做成了小小的白塔砌在墙头,成为当地民居的又一特色,民居建成后,都要进行粉刷和彩绘,使用黄、绿、红、白、蓝五色。
5结语
综合分析,在藏族建筑发展过程中,既注意吸收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又保持了本民族建筑特色与风格的传统性,推动了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本民族建筑事业的发展。由于昌都地处藏、川、青、滇货物的集散地,又是古代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正如前面所述昌都的建筑受到了以汉族为主,包括纳西族等在内的多民族的影响。昌都地区的建筑是藏族建筑类型中典型的平川式建筑布局。它没有汉族建筑的中轴线,但整个建筑以大经堂为中心布局,建筑巍峨庄严,殿宇层叠,殿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代表了明末清初昌都寺院建筑的最高水平。西藏昌都地区的建筑地方性不等于传统,城市景观与建筑的地方性或地方特色不等于传统风格,当然,传统风格体现了地方性。地方性最终来源于对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地形、资源、技术和当地人生活方式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