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乐
2017年9月1日,由英国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指导的电影《敦刻尔克》在国内上映。短短十几天内,票房就超过了3亿元,并赢得了普遍的好评。作为国际知名导演,诺兰以前指导的《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等大片为中国观众所熟悉,但战争背景的电影对他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尝试。相较于《拯救大兵瑞恩》、《细细的红线》、《血战钢锯岭》等传统战争片,电影《敦刻尔克》却一反传统,采用了新的叙事模式。海滩上急于撤退的英军士兵、奋勇作战的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驾船赶来救援的英国平民,构成了这部电影的三条叙事主线。
电影《敦刻尔克》的历史背景广为人知:1940年的二战法国战役,兵败如山倒的英法联军被德军一路赶到敦刻尔克,要么渡海撤往英国,要么被德军包围消灭,没有第三个选择。在这种万分危急的情况下,英国方面紧急执行“发电机计划”,全国总动员抢回有生力量。从1940年5月26日到6月4日,在短短的9天时间里,共撤回了约34万人,为后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也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
一般认为,敦刻尔克大撤退能够达到预期目的,有三个关键因素:一是外围守军的殊死抵抗,为撤退赢得了时间,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近3万人、被俘约4万人,其中大部分为法军;二是希特勒出于种种考虑,于1940年5月24日命令德军暂停进攻,客观上为英法联军提供了喘息和撤退的机会;三是英国方面救援得力,不仅有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机提供空中掩护,而且英国皇家海军的各种舰艇和英国民间的各种船只,全体动员前往敦刻尔克,救援效率很高。
而在《敦刻尔克》这部影片中,除了开头出现过法军的少量镜头外,对法军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几乎没有客观描述,也无怪乎法国媒体对该片一片置疑之声。当然作为英国导演指导的影片,在叙事内容方面偏向英國是可以理解的,但基本上完全抹杀法军的贡献与牺牲,就有失公允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敦刻尔克大撤退中,除了英军和法军,比利时军队也有参与,但整个影片完全没有提及。至于德军的暂停进攻,更是不会提及,甚至影片中连德军的影像都很模糊(除德国空军外),几乎没有正脸,让人摸不着头脑。
一部重大历史题材与战争题材的电影,如果在客观性和完整性方面严重欠缺,至少不能称之为精品。反观影片中的英军,首先占据了绝大部分篇幅,围绕着士兵、飞行员、平民这三条主线,大书特书。既刻画了士兵的无奈和飞行员的英勇,又突出了平民的无畏。特别是在空战环节,应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现场感还是很强的。如果说士兵和飞行员是这部影片的两大主角,那平民就是当之无愧的第三大主角,不仅有驾船前往敦刻尔克救援时的无畏与坚毅,更有迎接“失败者”回国时的包容和热情,也构成了本片的一大亮点。
总体而言,《敦刻尔克》并不是一部典型的战争影片,具有一定的人文情怀。然而它也不是一部近年来流行的战争反思片或反战片,定位为战争文艺片可能更为合适。近期,网络上有不少言论把敦刻尔克大撤退和中国抗战联系起来,甚至呼吁抵制该片。就笔者看来,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敦刻尔克大撤退只是二战欧洲战场前期的一场战役而已,其成败与否都不会对二战亚洲战场前期的战略走向产生什么影响。
影片中的陆海空军武器装备
除了故事情节,整个片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各种武器装备了。交战双方的绝大部分陆海空军武器装备都还原了历史的真实,错误较少。其中德军方面先后有Kar-98K步枪、鱼雷(看不出具体型号)、Me-109战斗机、Ju-87轰炸机、He-110轰炸机等武器装备出现,但德军闪击战中最有力的武器——坦克,却一辆也没有出现在影片中。而英军方面先后有李·恩菲尔德3号步枪、布伦式轻机枪、单管40毫米高炮、“喷火”式战斗机、“布伦海姆”轰炸机、驱逐舰等武器装备露面,此外二战法军的制式步枪MAS-36在影片中也略有表现。
在法军开始装备MAS-36步枪的时代,虽然半自动步枪早已出现,但大部分国家的制式步枪仍为手动装填。其中就包括法国的MAS-36、英国的李·恩菲尔德3号、美国的M-1903、苏联的莫辛·纳干、德国的Kar-98K等,其大多采用5发弹仓供弹(李·恩菲尔德3号为10发)、手动装填以及全威力步枪弹,有效射程可达800~1 000米。
单从性能来说,上述几种步枪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有英国的李·恩菲尔德系列步枪,由于弹仓容量大(10发)、射速快等优势,广受士兵们的好评。在《敦刻尔克》这部影片中,步枪基本上没有用武之地,但道具考证依然严谨,英军士兵全部装备的是李·恩菲尔德3号步枪,完全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因为在二战中后期,英国及英联邦国家的军队,大多已经换装了李·恩菲尔德4号步枪。endprint
令人印象深刻的另一款枪械,则是片中向德军战机猛烈开火的布伦式轻机枪。该枪由英国二战前引进捷克技术自行生产,口径7.7毫米、弹匣容弹量30发,也是整个二战中总体性能最优秀的轻机枪。在生产过程中,布伦式轻机枪也涌现出了不少改进型,尤其是加拿大生产的“勃然”式轻机枪,将口径改为7.92毫米,使用7.92×57毫米步枪弹和20发直弹匣,大量提供给抗战中的中国军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而在双方的战机方面,无论是德国方面的Me-109战斗机、Ju-87轰炸机、He-111轰炸机,还是英国方面的“喷火”式战斗机,都是符合相关史实的。其中Me-109战斗机与“喷火”式战斗机,可谓是棋逢对手、不相上下,总体性能大体相当,片中也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展现两者之间的对决。而在双方战机性能大体相当的前提下,空战的胜负无疑取决于飞行员。也许是由于该片的“英国血统”,片中的英国飞行员勇敢无畏、技艺超群,无论是近距格斗,还是远距拦截,几乎都是压着德国飞行员在打。即使自己最后被击落,也好像很从容不迫。片中“喷火”式战斗机出现了两次迫降,一次是中弹后海上迫降,另一次则是燃油耗尽后海滩迫降。特别是后者,一架完好的“喷火”式战斗机迫降在德军控制的海滩,为避免战机沦入敌手泄露机密,英国飞行员放火烧毁自己的战机后,被围上来的德军俘获。这一桥段,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事,并非虚构。
至于Ju-87轰炸机和He-111轰炸机,都是二战初期德国空军的主力轰炸机。而前者的名气和影响力似乎更大一些,其拥有卓越的俯冲投弹能力,适合攻击工事堡垒、集群坦克、大中型舰艇等目标,后期改进型号更是装备了两门威力强大的37毫米机关炮,专门攻击坦克的顶甲。最具特色的是,该机在大角度俯冲时,会发出刺耳的呼啸声,因此也被誉为“呼啸死神”。而这一特点,在影片中被渲染得淋漓尽致,带着呼啸声低空俯冲的Ju-87轰炸机和海滩上四处躲避的英国士兵,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还原了当年最真实的敦刻尔克战场。至于He-111轰炸機,由于设计年代较早,在二战刚刚爆发时就已经落后,特别是其速度慢、自卫火力弱等缺点,导致战场生存能力很差,很快被Ju-88轰炸机所取代。在影片中,He-111轰炸机就因为上述缺点,被英国皇家空军的“喷火”式战斗机轻易击落多架。
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英军丢弃了几乎全部的重型武器,影片中也真实再现了这一场景,其中博福斯单管40毫米高炮就是一大亮点。该炮原为瑞典研制生产,综合性能优异,也是二战中最优秀的中小口径高炮之一,为包括英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所引进,甚至还包括纳粹德国。可惜的是,该炮在影片中一炮未发,仅仅作为了背景出现,但说明该片的道具方还是下了一番功夫考证的。
影片中道具考证方面的疏漏和错误
既然是战争题材的影片,在史实考证和道具考证方面出现一些疏漏,也是难免的。例如,影片中的德国Me-109战斗机、He-111轰炸机等机型,其实并不是实机,而是大比例遥控模型。在较远的距离上,这些模型足可以假乱真,但如果是近距离的特写镜头,就能看出明显的破绽。一是比例失真,二是机体金属质感不足。从全世界的范围来说,至今能够飞行的二战老飞机数量并不多,其中少数机型甚至已经“绝版”,因而使用同型号的大比例摇控模型进行拍摄也是各国电影界的惯例,对此不必过于苛求。
再者,影片中英国皇家空军的“喷火”式战斗机在尾追攻击德国He-111轰炸机时,可以看到德机的尾炮塔在不断开火反击。其实这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真正的He-111轰炸机无论是早期型号还是改进型号,都是没有尾炮塔的。而且影片中的“喷火”式战斗机在开火击中He-111轰炸机后,后者都是拖着黑烟坠入大海,无一例外。这种处理方式,未免过于粗糙,以“喷火”式战斗机机载机枪或机炮的威力,完全有能力将He-111轰炸机打得凌空爆炸。此外,影片中英国“喷火”式战斗机与德国Me-109战斗机之间的空中格斗,形式较为单调,惊险程度也不高,只达到了欧美空战题材电影的平均水平。
《敦刻尔克》这部影片中,海上救援也是一大亮点。其中一个片段可能让观众印象深刻,那就是英国士兵所搭乘的舰船遭受了鱼雷的攻击,船舱大量进水、士兵四散逃生。可是据史料记载,敦刻尔克大撤退期间德国潜艇并没有参战,所以说影片中的鱼雷攻击,其真实性相当可疑。另外一个明显的错误,就是影片中出现的一艘驱逐舰,该舰舰首装有一门单管100毫米紧凑型舰炮,而这门炮于1970年代才开始装备法国海军,整整晚了30多年。可能是为了加以掩饰,影片拍摄方在该舰的B炮位加装了一门双联装舰炮的模型,不过其舰尾巨大的拖曳式声纳收放装置,再一次“出卖”了该舰的真实身份。其实这是一艘二战后法国海军装备过的T-47型驱逐舰,且早已退役,这次参加影片拍摄也算是“发挥余热”。
相较于电影《珍珠港》中日本战机轰炸美国“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的片段,上述错误的“穿越程度”还要轻一些,对于非专业观众来说,破绽也没有那么大。然而,道具的严谨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着一部影片、特别是战争题材影片的制作水准与观众口碑。而在这些方面,电影《敦刻尔克》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还有相当的改进空间。
《敦刻尔克》对国产战争题材电影的启示
可以说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敦刻尔克》,向我们展现了战争题材电影的另一种模式:战争场面并不宏大,但构思新颖;拍摄投资并不太高,但票房收入较好;道具考证制作并不是毫无瑕疵,但尚可接受。而这种模式,可能更适合中国战争题材电影的拍摄。此前中国的战争题材电影,如《大决战》系列,人物众多、场面宏大,历史细节还原度也较高。但在道具考证制作方面,存在明显的瑕疵,而且其特效音效制作也很初级原始。再如近年來拍摄的《集结号》、《南京 南京》、《一九四二》等国产战争背景的电影,由于投资较大、准备较充分,加之高薪聘请了国外的制作团队,整体效果明显提升,取得了比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但大部分的国产战争题材电影,可能并不具备《集结号》那样的物质条件,而如果就此放松制作要求,就很容易落入“神剧”的泥潭。国内外的优秀战争题材电影,归根到底有三个关键的成功点。一是严谨的故事脉络,可以适当的艺术加工,但绝不凭空捏造或胡乱改编;二是严谨的道具考证制作,不一定是百分之百的真家伙,有时也会用到大比例模型或纯电脑制作,但效果相对逼真,最起码可骗过绝大多数非专业观众;三是优秀的特效音效制作,可以为整部影片增色不少,更会令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实,上述的第一点相对比较好把握,中国并不缺乏战争的题材,有待挖掘的内容还很多,足可支撑很多部电影。只是由于相关政策的限制,一些题材需要层层严格审批。所以说,只要相关部门能够适时开放一些题材,相信能够起到“百花齐放”的效果。
至于道具的考证和制作,一向是国产战争题材电影的短板,这一方面是因为对相关历史资料了解不够深入,缺乏专业的指导。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的专业道具丢失、损坏严重,长期得不到补充。例如,最常见的ZB-26捷克式轻机枪,大部分已经找不到原装的20发直弹匣,只能用56式冲锋枪的30发弯弹匣代替。再比如说,国内已基本上没有可以上天飞行的螺旋桨式战斗机或轰炸机,很多时候只能以国产初教-6型教练机或运-5型运输机来“客串”。
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最现实的选择就是重新制作全仿真模型。目前在这个领域,国内的一些公司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例如电影《一九四二》中的97式中型坦克和军用汽车,以及电影《战狼Ⅱ》中的某些59D型坦克画面,其实都是全比例仿真模型。只不过由于仿真度较高,非专业观众很难看出破绽。然而对于大比例的战机仿真模型和舰艇仿真模型,国内还少见成功的案例,需要尽快加强。
最后就是特效音效的制作,仍然可以采取国际合作的方式,聘用韩国或美国好莱坞的制作团队,以期达到最佳的效果。至于国内的制作团队,目前还很难和国外团队的制作水平相媲美,需要一个长期的成熟过程。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