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Work:社区才是真正的未来

2017-10-12 11:53王跃
北京青年周刊 2017年40期
关键词:米格尔亚当纽约

王跃

开放的空间、舒适的沙发、24小时免费的啤酒喝到饱……WeWork的出现颠覆了传统办公理念,打破了办公的界限,短短6年间,它已在17个国家53个城市里打造了160多个空间,成为全球创新者的大本营。

当人们用“二房东、 分享、设计”这些詞形容它时,WeWork则告诉我们它是一个创造者的社群、一个科技公司,要激励人们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

目前WeWork估值达 200亿美元 ,潜力爆表。去年进入中国后,已吸引到汇丰、ofo、lululemon、猩便利、美国发现频道、波士顿咨询等公司入驻。目前在中国地区拥有9家办公空间:4家在上海,3家在北京(光华路、慈云寺以及望京),还有两家在香港,会员数已经将近一万人。

有故事的男同学

WeWork望京店在15层,有大大的落地窗,文艺的绿植,开放的办公区域内除了舒服的沙发和办公桌,还悬挂着吊床!而每间独立办公室也都拥有整面落地窗和玻璃墙,通透开放,明快的粉色调点缀其间,在这里上班应该会有一种办公的快感吧!

亚当·诺伊曼和米格尔·麦凯维于纽约创建WeWork时,也许不曾想到,仅仅6年后,在WeWork宽敞的落地窗前,他们可以俯瞰这个东方的超级大都市。

因为十年前,亚当还彻底迷失在创业的失败中。亚当·诺伊曼出生在以色列,从小看美国电视剧和电影,长大后却做了海军军官。直到2001年,他才如愿随当模特的姐姐来到美国寻梦,进入了纽约城市大学巴鲁克学院学习企业管理。

他学习到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实践。还在上学时,他就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创业——发明了一种折叠高跟鞋。他认为这是个天才般的想法:“纽约的女士们每天在大都市里穿梭,有了这样的折叠式高跟鞋,她们就可以在上班路上穿着舒服的平底鞋赶路,然后换成时尚的高跟鞋上班。我感到这就像是把电影《饥饿游戏》和《欲望都市》糅合在一起。”但当他做出第一双样鞋时,鞋跟断裂差点弄断了一个员工的手指,亚当很快就意识到,“这绝对不是我想要的那种时尚。”便放弃了这个危险的生意。

但这并没有打击亚当创业的热情,很快他又有了新点子——为刚会爬行的婴儿们设计一种带有膝盖护垫的衣服。他满怀激情,在只差4个学分就能毕业时果断辍学,专心经营自己的婴儿装品牌。之后的5年里,他工作得特别辛苦。可他不得不承认这又是一次极大的失败。即使在最成功时都入不敷出,他每个月都在为员工的工资发愁。“我28岁,我比今天瘦30磅,每天要抽一包烟,我的双手不停地颤抖着,彻底迷失了自己。”后来在母校的毕业演讲中他这样回忆。

为了节省开支,亚当将他办公室的一个角落转租了出去。谁能想到,这竟成为他事业的转折点。这位新房客叫米格尔·麦凯维,是一位建筑师,曾为服装大牌American Apparel设计过零售店面。

米格尔也不是个没有故事的男同学。他大学学习建筑,可1998年毕业后却只身去了东京,漫无目的的他,一开始为日本人翻译美国流行歌词。当时正赶上互联网热,米格尔看准了机会,和一个发小一起创办起英语学习的网络社区“English,Baby!”发展到25名员工,还算成功。但他并未就此罢休,后来又回到纽约圆他的建筑师梦。

恰逢其时

当米格尔遇到亚当后,才有了大家都熟悉的故事。当他们看到办公楼里还有很多空出来的屋子时,就有了打造一个联合办公空间的想法。后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说服了房东,2008年,建立起了Green Desk,一个可以拎包入住的环保办公空间,里面的家具都是二手的,电力则来自风能……Green Desk发展得很快,不过最后他们俩却把它卖给了房东。

“我们意识到环保应该是我们事业的一部分,但社区才是真正的未来。”亚当说。这是个好点子,2010年,他们以此在纽约创建了新的共享办公空间WeWork。

2009年,金融危机冲击美国,很多工作机会消失,专业人才越来越多地开始从事自由职业。WeWork恰逢其时。他们并不拥有房产,而是将它租下来,然后打造成充满活力、有设计感的空间,再以工位的方式出租 。它还为会员提供各种办公、休闲设施,免费的咖啡、啤酒等。

作为共享经济的鼻祖之一,WeWork通过办公空间的共享而提高了空间利用效率,并在共享中催生了创造力。公用区的会员要提前一天预定座位,不来的时候位子也不会闲置。而会议室、休息室、电话间、打印机也都是共享的,不用像传统写字楼那样每个公司都拥有会议室,不开会的时候完全是浪费空间,公司也不用自己添置打印机、饮水机、冰箱等设备设施,减少了成本。同时,不同公司的员工很容易互相接触到。这里会有电影公司、媒体、律师事务所、运动品牌等等,它们也许会碰撞出一些好点子,促成一些合作。

社区公司

WeWork当然不仅分享办公室和办公用品,而是“打造一个创造者的社群”,“激励人们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亚当成长在以色列的集体农场里,米格尔的童年是在美国西北部俄勒冈州的一个群居公社度过,他们对社区都有特殊情感。同时,他们也都曾创业,深知其艰辛。因此,如何让社区成为一个帮助企业取得成功的方式,是他们一直在探索的。

WeWork可以让人们重新体回到集体农场的分享互助精神。比如,它的会员可以参加集体医疗保险;它有自己的APP,在上面不仅能预订办公室,还可作为一个在线社交网络,会员们可以贴出最新状态、交流如何把图片P得自然的秘诀,也可以寻求专业帮助,比如法律咨询;每个WeWork的工作场所都有一个制订活动的“社群经理”,负责组织读书会、运动比赛、瑜伽和冥想课、科技研讨会、讲座、品酒会,以及观影、跳萨尔萨舞或冷知识问答晚会等等。endprint

“如果某个公司出现了资金短缺,我们整个社区的人都会帮助他,帮他找新业务,或新的资金注入。这是个联系紧密的社区,人们在这里每天都被激励,互相帮助,这里每天发生的事情对我来说都很精彩。”WeWork亚洲董事总经理李恺先(Christian Lee) 说。他2015年加入到这个团队中,之前一直在纽约工作的他,决定找一个更有趣、更有意义,也更有使命感的公司。当他被介绍给亚当时,从亚当的理想以及WeWork已经创造出来的图景中,他清晰地看到了它将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化影响力的公司的潜质。

人们提到WeWork时,多会提到“二房东、科技、互联网”等词,李恺先指出,这些都是将人们聚到一起的手段而已,从自由职业者、初创公司到微软这样的大公司,WeWork让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公司在一起工作,并帮助他们成长。如果非要给WeWork一个定义,李恺先说,它就是一个社区公司。“当不同的企业加入后,发生在这个空间中的合作、分享、能量、文化非常棒,会产生出更有意义的产品和服务,让许多大公司都想加入进来。”

潜力爆表

从纽约的第一栋大楼开始,6年里,WeWork已经在17个国家53个城市里打造了160多个共享办公空间 。通过手机APP等线上社区,任何地方的WeWork会员都有望找到其他国家的合作伙伴。而且,会员企业的员工去外国、外地出差或设立分支机构时,可以免费进入那里的WeWork门店办公。这种国际化共享的网络和服务可以帮助会员链接到全球超过15万名会员带来的潜在资源和商业机会。今年 7 月,WeWork 获得7 亿美元 G 轮融资,中国的弘毅投资参投,8月,又获得由日本软银提供的 44亿美元战略融资。现在,它的估值已达200 亿美元,潜力爆表。

去年WeWork正式进入中国,设立了WeWork中国,也赶上了中国创业热、自由职业者越来越多的好时候。在上海它有4个空间,今年在北京光华路、慈云寺、望京陆续开放了3个空间。每个空间的设计风格不一,但都结合了中国元素,光华路店融合了中国传统庭院风格,望京店更现代一些,但墙纸上依然可见鲤鱼和福字的样式。在中国的一年,它的会员已有大型企业如汇丰银行,创业公司如ofo,也有跨国公司,如lululemon、波士顿咨询等,北京店已几乎满员。

“作为一个创新者的平台,要将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公司聚集起来,我们就必须来中国。”李恺先坦陈,“我们要在北京和上海发展得更深入一些,也想再扩展3-5个其他城市,比如深圳、成都等,让平台更壮大。 我们在纽约已经拥有40多栋楼了,且每个月数量都在增长,谁说上海和北京的空间数量不能和纽约媲美呢?当我们把这个社区网络做得越深,在一个城市中做得越大,在中国的数量越多,则中国的会员企业和那些来中国的会员企业的获益就会越多。”

Q=《北京青年》周刊A=李恺先

Q:WeWork是怎样帮助企业发展的?

A:比如有个纽约的公司,打算全球发展,他们需要一些美国的投资者,需要用我们的空间在旧金山见一些人,我们的社区团队会帮助他们介绍旧金山当地的社区成员,他们同时打算与蒙特利尔的伙伴合作,他们不用担心到了那里要认识谁、怎样才能见到这些人、在哪见面,他们只需找到我们,预定空间,与社区团队沟通,能不能帮忙介绍,这样,我们的全球网络就联系在了一起。

Q:为什么WeWork选择在2016年进驻中国?

A:因为现在有80%的大公司的业务是在中国与美国之间展开的。而且,移动支付、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这些新技术和潮流正在中国发展得如火如荼,这些新趋势最终会拓展到全世界。作为一个创新者的平台,要将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公司聚集起来,我们就必须来中国,幫助这些中国公司成长、在全球扩张,同时也帮助那些想要进入中国的公司。

2016年是我们最快能进入中国的时间。WeWork成立还不足7年。最初3年,在进行房产的扩张,对选址和房产的建设进行优化。当时我们只在一小部分城市里开店,大部分在美国,少部分在伦敦。之后,我们才开始了更显著的发展。而中国是我们开始寻求全球化之后进驻的第一个国家,也是在亚洲的首个国家。中国也是在美国这个核心,以及伦敦、阿姆斯特丹的小部分市场外,我们打开的第一个市场。在中国,我们感到强烈使命感,仅一年已开设了9个空间,到今年底,有15000个工位将开放。我们觉得在中国的成长潜力巨大,所以对它的投资也很大。

Q:WeWork有哪些本土策略?

A:首先,我们有本土的管理和社区团队,本土设计师,这当然也依赖于我们的全球平台。 最有趣的事是我们有个每周设计论坛,来自中国、美国、伦敦、南美洲、欧洲的人会来交流观点,关于WeWork设计和运营中各个方面的细节。许多这种小事加在一起构成了你想要的体验和感受。比如在美国,我们通常会有更小的会议室,而在中国,企业会需要更大的会议室,容纳很多人。我还发现,在中国,人们不喜欢背对背地坐着办公,而喜欢面对面的工位。所以,你看我们的工位都是对着放的。 这些细节能让中国的会员感觉到舒适。另外,中国有更发达的移动技术,所以我们也为中国会员量身定制了APP,加入了微信和支付宝。

但是如果你走进纽约和北京、上海的WeWork,你会感觉到同样的能量和互相合作分享的气氛。有人会质疑,在中国,开放办公空间不会起作用,但当你走进WeWork北京和上海的办公空间,你能看到人们会走出来,互相交流,参加活动。总体上,社区的能量和活力是一样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米格尔亚当纽约
成为纽约人
我把纽约搬走了
最忠实的守墓犬
纽约往事
亚当·卡罗拉的十大珍藏
米格尔·安赫尔·佩雷拉: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最忠实的守墓犬
语言层次
亚当·斯密道德理论的核心是什么?——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题解
纽约双管齐下防治拥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