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明 赵月浩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儿童绘本中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现状及设计策略研究
刘宗明 赵月浩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论文从“形、神、意、境”4方面剖析传统文化元素在儿童绘本中的应用现状,阐述了儿童绘本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运用的必要性。最后,从设计求真、设计求善、设计求美角度梳理了儿童设计绘本的设计策略,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儿童绘本中传承提供了策略指导。
儿童绘本;传统文化元素;现状;设计策略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提升,人们对儿童教育的重视度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点关注儿童的启蒙教育,国内儿童绘本市场迎来春天。我国儿童绘本发展时间较短,优秀的儿童绘本不多,尤其是有着鲜明传统文化特色的原创儿童绘本严重缺乏。为此,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对少儿读物出版的兴起与繁荣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催生了大量儿童绘本。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008年文化部、财政部制定《中国民间民族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十八大将“文化”提升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强国”的高度。可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而探索传统文化元素在儿童绘本设计中的创新策略则符合当下发展需要,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积极的意义。
2010年有学者对国内两大著名购书网站(“当当网”和“亚马逊网”)的儿童绘本发行状况进行统计,发现引进的国外绘本达到1335本,国内绘本只有304本,其中国内原创绘本只有117本。而原创绘本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儿童绘本更是寥寥无几,这一现状与光辉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极不对称,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通过调研分析,市场上我国儿童绘本总体趋势发展良好,从功能的角度来讲儿童绘本大致归为3类:娱乐绘本、教育绘本、视觉绘本。
现代娱乐至上的社会背景下,“世俗化,娱乐化”的理念开始渗透到图书的创作中。人们寻求肤浅文化,感官刺激的趣味性,而不去探究图书背后深远含义与价值。市场上大部分儿童绘本一味追求娱乐主义,取悦儿童,忽视了文化理念在儿童绘本中对儿童价值观的影响,对于塑造儿童的中华传统美德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缺乏有效的指引。
儿童绘本如果不能满足孩子学习的目的,将会被贴上“毫无意义”的书籍标签。现有些绘本过分追求知识的灌输,缺乏真实细腻的情感体验和人文精神,一味迎合西方崇尚物质主义、知识主义的功利思想,这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相悖。
视觉审美是儿童绘本传达给儿童的第一讯息,国内儿童绘本视觉形式单一,过度模仿借鉴国外绘本,如出版的《大师绘本系列》(6种)、《杨红樱亲子绘本故事》(5种)、《注音小神童绘本》等大部分绘本借鉴了国外绘本,适度加以改进[1]。又如:绘本《梅兰芳》系列,虽然以中国故事为故事内容,但是绘本风格却受到日本的漫画风格影响,没有真正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同时,有些儿童绘本中“中国特色”过于形式化,将中国传统元素生搬硬套地置入儿童绘本中,不衡量这种置入是否符合受众真正的需求及易于接受程度,以标榜着“中国特色”的视觉文化浮于绘本表面,看似传承文化,实则有形无神,关键是缺乏创新。
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外来文化无处不在,市场上玲琅满目的儿童绘本大致都是大大圆圆的眼睛,穿着公主裙的白雪公主,五颜六色的圣诞树和各种有着英文名字的外国宠物等。孩子们沉迷于奥特曼、猫和老鼠、七个小矮人,而对哪吒、孔融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绘本喜爱程度并不是很高。外来视觉形象无时无刻不刺激着儿童的眼球,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形象在儿童绘本市场中存在渐被淡忘之势。
庄子认为:艺术创作需要一个自由、纯粹的世界,而形是束缚的根本,艺术创作必须忘记“形”的所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重视艺术背后的深远寓意,创造人物场景画面时,注重刻画神情与意境,追求以神传情的境界,这也是中国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完美衍射。当今大部分中国儿童绘本一味模仿外来品,忽略绘本设计中“神”的艺术运用,使中国儿童绘本艺术缺乏传统哲学美。
儿童绘本是童年生活的灵魂导师,绘本中故事情节支起着整个绘本故事发展,是绘本的血液分支。好的故事情节能够一步步引导孩子的认知、感知及思辨能力,使孩子在绘本的学习中无形地吸收故事中传达的价值观。现在的儿童绘本大部分以讲故事、普及知识为主及说教为主,比较重视功利性知识教育,忽略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教育(如:中国传统美德之孝心、乐于助人、孔融让梨、互亲互助、诚信友爱等)。儿童绘本设计不能很好地从故事情节的挖掘与创新表现出发,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视角去构思故事情节,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合理地引导儿童参与到文化的体验中来。
和谐共生是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最高境界,体现出中国追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谐共生的理念贯穿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儿童绘本中不管是视觉文化还是内容都最终上升为和谐共生的文化理念(人、物、环境,一切皆有情),间接向孩子渗透一种和谐、谦逊的传统美德。儿童绘本不仅要在故事情节、教育、视觉表达、哲学思想上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应该让孩子在阅读完绘本之后参与文化的体验,体会传统文化带给孩子的意韵美,给孩子营造一片遨游文化的天空。
从前面分析可知,儿童绘本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或缺的重大意义。儿童绘本原创设计师熊亮在回答为什么做中国绘本的问题时说到:“一个人小时候看过听过的东西他永远不会忘,这就是我做中国绘本的原因,要给予我们的孩子一个可记忆的中国。[2]”儿童绘本是儿童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好的儿童绘本不是简单的文字配上图画,而是一件艺术作品,不仅可以传递故事和图画信息,还可以通过现代方式将传统文化的内涵价值传递到儿童生活当中。现今,国内原创儿童绘本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传统文化在儿童绘本中的运用相对不足,没有将生活哲学和文化内涵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加以表达,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无法引起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共鸣,从而也就发挥不了传统文化固有的历史意义,因此,儿童绘本设计中传统文化传承具有很强的必要性[3]。
传统文化在儿童绘本中能古为今用,源于千年传统文化的深远内涵与艺术精髓。中国传统文化蕴藏于民间土壤,它以古朴、自然、和谐的生存观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传承与创新。而这些“自然、率真、质朴”的情感恰恰符合儿童“天真、烂漫、随性”的身心情感,同时,在艺术表现上,传统文化不求统一的技法、规则、风格,自然流露真情实感,又很好地契合了儿童绘本中儿童本位观的艺术需求,满足孩子审美需要。如图1所示的《小蝌蚪找妈妈》绘本,陈秋草大师创作,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拿玛奖。整幅图画映入眼帘的是丰富的中国传统水墨效果,大面积浓墨描绘荷叶的脉动,书中形象更是在整体色彩和画面主题的搭配下显得自然灵动。整个绘本很好地向儿童展示了传统文化之国画的精髓,绘本对传统文化起到很好传承与创新的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普遍存在于儿童绘本中,对陶冶孩子的情操和身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希望孩子们在阅读绘本时能够深深将本民族文化扎根于内心,更好地吸收传承民族文化。
图1《小蝌蚪找妈妈》
我国处在一个文化大繁荣,观念大碰撞,思想大交合的社会,正确的思想价值观需要发扬与繁荣。受全球化及现代文明的冲击,中国传统美德教育思想在当代儿童身上的感知、认知的环境在不断地退化,因此,传统文化植入儿童绘本具有迫切性,让儿童在勤劳智慧的传统文化熏陶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儿童绘本中融入传统文化,能更好地激发本土优秀绘本的创作潜力,推动国内原创绘本的发展,增强国内儿童图书市场经济效益。同时,由于儿童对未知领域的好奇与渴望,容易被绘本中所传达的内容和思想吸引,因此,儿童绘本中传统文化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吸引儿童的喜欢而带动相关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如:绘本中讲述传统文化之刺绣的故事,儿童很有可能由于受到吸引去购买相关绣品,学习绣品的制作工艺等。因此,绘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直接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繁荣。
如上分析可知,儿童绘本中置入传统文化非常重要,针对儿童绘本现状,设计师应深挖传统题材,促进儿童绘本的文化创意设计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是真、善、美,“真、善、美”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最高精神评价。设计创作中,引入“真、善、美”的思维方式能够全面解析设计问题。“真”是一种真理,探索真理,认知世界。“善”是一种风格,一种限制,一种方法。“美”是一种情感,一种升华,一种体验。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曾提出“真、善、美”CI设计的主张,“真、善、美”构成了设计创作的审美价值追求,形成了设计创作的最高评判标准[4]。
5.1.1 儿童本位观的创作初衷 日本当代儿童文学作家庄也英二曾说过:“孩子吃苹果并不是为了摄取营养,而是因为苹果好吃。”儿童绘本的设计应该从儿童本位观出发,符合儿童的兴趣爱好与身心健康,而不是为了盲目追寻知识的灌输。如西卷茅子的《我的连衣裙》,作品里面没有向孩子灌输任何知识,却受到了日本儿童极大的欢迎。这本看似“毫无意义”的绘本阅读给儿童带来的欢乐远远胜过那些只用来传达教育意义的作品。
5.1.2 传统文化的感知、认知与传承 伴随着儿童绘本的发展和创作者的不断努力,国内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儿童绘本家,其中以熊亮、熊磊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绘本创作最为出色。由熊亮主创的“中国绘本”系列、“情韵中国”系列和“野孩子”系列成为享誉国内外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优秀绘本,坚守对本民族文化的感知、认知和传承,创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优秀原创儿童绘本。所以,儿童绘本中巧妙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故事情节、故事内容,以巧妙的视觉表现方式呈现,既达到传承文化又兼具绘本的娱乐、教育功能。
儿童绘本的设计求善主要是指设计创作风格、设计伦理、设计尺度方面符合儿童的需求,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儿童绘本故事情节能够使中国文化更加贴近儿童生活,使绘本内容接地气。如图2所示,《一园青菜成了精》作品就是取自流传极广的北方童谣,绘本中把各种青菜设置成主角,共处一个菜园中,绘本以民谣的文字方式形象地描绘了各种青菜的形态和韵味,故事情节张弛有力,有紧有松,巧妙运用中国元素。如京剧武打场面的置入、清明上河图等形式元素的菜圃联想等。绘本图文并茂,合理地引导孩子参与到青菜的战斗中,无形中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形成设计特色。
儿童绘本故事情节挖掘和绘本风格方面运用传统文化元素体现出设计求善之设计风格、伦理。如图3所示,《进城》作品选自“父子骑驴”故事,绘本采用具有中国传统浓郁风格的剪纸画风,故事情节设置独具匠心,在父子进城的每一个场景中都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典型人物,如:孙悟空、林黛玉、张飞、武松、姜子牙等,每个角色的身份和个性特征都符合情节的需要,蕴含哲理。绘本中子孝父、父爱子的中国传统美德很好融入故事情节,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绘本中自然流露,文化传播性极强[5]。
5.3.1 从视觉出发
(1)儿童绘本内容的视觉表现形式
传统艺术最为经典的是水墨画、国画、年画、剪纸、泥雕等,创作者应不拘泥于这些传统美学元素固有的形象,将传统的视觉与现代素材结合,整体展现出文化特色同时又传达绘本功能内涵。在《绘本中国》系列中,将剪纸、木雕、泥塑、年画、水墨、皮影、京剧脸谱等传统元素很好地运用于儿童绘本中,传承了中华优秀文化,体现出浓浓的“中国味道”[6]。
(2)儿童绘本材料、工艺的视觉表现形式
图2《一园青菜成了精》
图3《进城》
传统元素中的雕塑、服饰、剪纸、刺绣等传统工艺成为儿童绘本创作中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运用元素。传统工艺源于生活,美化生活,有着古朴、亲切的自然气息,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将传统工艺运用于儿童绘本中,不仅能够刺激儿童的视觉神经,还能使儿童在触摸把玩绘本的同时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寓教于乐。
(3)儿童绘本装帧的视觉表现形式
当今书籍形式要在创新中继承中华传统文化,设计出符合人类审美需求和精神需要的书籍形态。儿童由于天性随性,无拘无束,经折装书籍便捷的开启方式能很好地适用儿童随意翻阅的特点,同时又能够展现大幅的图画,利于儿童插画故事情节连续性的表达。如图4所示的《飞鸟集》的设计,书籍展开是一本经折装的改版,书籍内部采用现代材料透明胶片和手工纸的结合,在随意翻阅的过程中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儿童绘本设计可借鉴经折装形态,内部采用儿童亲肤毛绒材料,结合儿童书本趣味内容,让儿童在触摸书籍内部材质所带来的愉悦感受时,又能将本书随意摆放在任何角落当做连环画欣赏,此时书籍不仅充当灌输知识的角色,还被赋予了装饰艺术功能。《福尔摩斯探索集》书籍借鉴了旋风装的书籍形态,在书中可以看到,随着读者阅读的深入,书籍内的页面正如秘密一般层层叠加,这样的设计给人一种探索、挖掘神秘旅途之感,使儿童从行为和精神上体会到一种读书的乐趣,是书籍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7]。将此方法的精髓注入儿童绘本并对其创新,定能让孩子在看书的同时,启发孩子无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图4《飞鸟集》
好的切口设计能够为书籍增添魅力。几个世纪以前,艺术家们就在切口作画了,这种作画方式使得精美绝伦的画面更加若隐若现。图5所示,罗伯特·穆迪所作的《夏》、《冬》两书,分别在书籍的侧面隐约体现出精美的画面。爱荷华大学的管理员曾对此说到:“每一本书都有一个对应的季节画面,除非你开始阅读并且把所有的页面一起弯曲,否则根本无法发现这个奇妙的景象。”儿童绘本中应该关注书籍切口设计带给儿童隐性的知识传达。
儿童绘本在加强内部视觉文化设计的同时也应注重书籍外部形态,多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寻灵感,设计出既有创意又有文化内涵的优秀儿童绘本的装帧形态,从内而外散发出传统文化气息。5.3.2 从情感体验出发 如何在儿童绘本教育中体现传统文化美的情感体验?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情感源泉,值得借鉴和应用的典型情感文化包括:厚德载物、宽容平和、崇孝重义、修善其身、乐观博爱、善行助人等等。儿童绘本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情感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有效手段,是值得借鉴和发展的。绘本《团圆》通过讲述远在外地打工的父亲回家过年的故事,一家人团圆吃汤圆,女儿吃到了父亲故意包在汤圆里的一枚硬币,寓意着好运相随。当过完年,父亲要走时,女儿却将代表着幸运的硬币送给了父亲。绘本向孩子传达了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家人享受亲情的美好日子。这样一本流淌在热闹里的朴实作品带有浓郁的中华文化色彩,同时也传递着深深的亲情。又如《神奇的黄河》、《宝宝同乐园》、《虎年的礼物》等都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走出来,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喜爱。
图5 罗伯特·穆迪作品
针对国内儿童绘本中传统文化缺失与创新策略研究,从绘本的“形、神、意、境”4方面出发,希望唤起中国儿童绘本创作者强烈的民族意识,从浩瀚的中国本土文化资源宝库中吸取营养,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创作,同时这种创作不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拿来主义”,而是具有原创性的设计构思。以创新的方式在儿童绘本中传承中国民族优秀文化,达到设计求真,求善,求美的创新策略,使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儿童生活,进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繁荣。
[1] 裴勇刚.儿童绘本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J].中国出版,2005,(9):46.
[2] 王静静.熊亮原创绘本中的“中国味”[D].开封:河南大学,2014:30
[3] 邢晓静.中国儿童绘本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元素探析[D].河北:河北科技大学,2014.
[4] 刘继,寇燕.浅析真、善、美在设计中的作用[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04(037):61.
[5] 赵寒琪.中国儿童绘本设计的现状研究(2008-2012)[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6] 施蓓.赤羽末吉儿童绘本创作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4:51.
[7] 刘宗明,周洁兰.敦煌遗书中的装帧形态对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影响[J].艺术百家,2012(3):220.
2017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阶段性成果之一(编号:XSP17YBZZ026)。
刘宗明(1978-),男,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教师,副教授。E-mail:109835841@qq.com
2017-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