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闻晓 毛佳巍 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布政小学
在目前流行的公开课、比赛课、研讨课教学中,一个内容往往要求一课时完成。有的老师往往为了能在一课时中完成教学任务,会对教学目标进行强制取舍,对作业练习形式进行简单化设计。然而,一节课能够完成的只是些简单的小作业,能够评价的也只是“知识与技能”层面的,不可能实现较高水平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学生获得的是碎片化的美术知识。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教育迈入“新常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教育目标,我们寻求更为完善系统的教学方法。早在193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莫里逊创导了著名的“莫里逊单元教学法”,得到迅速推广。以某一主题或单元内容为单位的整体开发,各学科通过几个课时共同完成的一个教学主体,使学生知识掌握得更深入、系统,充分发挥教学整体优势。由此联想到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美术教师树立起单元化课程意识,改变教师以往仅仅关注一节课的教学思维方式,逐渐将每一节课的教学都放到一个更为广阔的范围内。将教材、活动等划分为完整单元进行教学,每个单元均有规定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时间长短因学习内容和学生个人情况而异。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义务教育课程必须增加灵活性和选择性,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多样化成才的需求。下面,笔者结合小学美术常态课中的教学实践,介绍三种单元课程拓展的过程和方法,使美术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早在20世纪初,西方学者卡罗尔(Carroll,J,B)指出课堂教学仅仅从增加时间上考虑保证教学效果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所以,教师需要从“质”的角度积极管理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单元备课中,不仅关注目标的有效、内容的有效、教法的有效同时,教师还要站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才能达到有效教学。
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单元化课程在内容的设置上呈现梯度上升的过程。由于小学段年龄层次跨度大,在课程内容的开发上将课程设置为几个阶段,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推进式分步是几个“半独立”的“小课”构成“大课堂”,每一节小课解决教学内容的一个角度或一个侧面的问题,犹如搭建房子从“挖地基”到“垒墙”最后“盖屋顶”一步步推进完成。如在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美术》五年级下册《植物写生》这堂课中,引导学生观察单株或数株植物进行写生。笔者从城镇中心小学交流到农村小学支教发现,同龄的农村孩子线条造型非常薄弱,大多还停留在简笔画式的造型表现水平,城镇孩子一课时能迅速完成的植物线条写生在农村这群孩子中是完成不了的。如果教师一味求速度,忽视学生视觉直观感受不加以具体分析指导,长期积累,学生的美术能力将缺失。因此,笔者认为,打破教材一课时的时间限定,把一课重点分解成几个小板块阶梯式地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实物与图像,运用局部观察法从细节入手,先画一片叶子再表现一簇叶子,重点表现叶子的疏密表现,前后远近线条的虚实,接着表现错综穿插的茎、枝干,完成整株绿萝的写生,然后表现多株绿萝的茂盛场景,最后自由表现喜欢的盆栽植物,尝试运用其他工具材料表现植物。
图1
成功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习需要成功的不断刺激。课程分步不仅是把一课的难点分割成几块,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还可以在学生学有余力的条件下,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二次创作。如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美术》六年级上册《街市新貌》一课(图1),课前分析学生从生活中街道两旁的店面变化深切感受到经济的迅速发展,带着这种生活体验和创作冲动进行分步教学。第一步:绘制平面的店铺草图(一次创作),研究内容:欣赏感悟特色店铺的橱窗设计;第二步:制作平面纸店铺,研究内容:利用各种纸材的特殊纹理、色彩,设计美观的店铺字体,要体现店铺产品特色;第三步:绘制立体的店铺草图(二次创作),研究内容:欣赏感悟世界各地有趣建筑造型;第四步:利用各种手段把纸立起来,巧妙制作出趣味十足的店铺造型作品。通过二次创作,作品在形式、色彩、造型手段等多方面都比原先第一次作业更加丰富,更加符合学生的审美需求。优秀的作业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创作可以比教材中的作品更为精美,这种成功感受,才能真正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分步阶梯式的教学过程中,按知识点的难易和学生接受能力的递进分层,知识内容逐步推进,如波浪一般,推波助澜,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想能力、审美态度、文化理解等美术素养逐步积累提升,这样,一个月一个学期一年下来,真正培养学生对某一个方面的美术爱好,逐步形成个性品质和健全人格。
课程拓展主要针对教材内容较丰富的课,是把一课时教学目标打散成几个小目标,把粗线条的教学目标变得细化,对目标进行重组,单课时扩展为几课时。这种组合的课程既突出课课之间的连续性,又凸显了每节课的独特性。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消化吸收和思考,学生的能力和品质能有大幅度的提升。
内容过于丰富的教材犹如满汉全席,食客们眼花缭乱,不知如何下筷,假如改为一盘一盘有针对地品尝,才能尝出每种菜肴的独特味道。如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美术》三年级上册《彩色拼贴画》一课(图2),品读教材图例,《水族馆里的游泳者》《江娃拉马梅香骑》这两张图例是关于剪纸的不同艺术形式,用来欣赏感悟不同名家的剪纸艺术风格。从彩色拼贴手段看,拼贴画的步骤图1《女人像》《新农村》展示从主体到细节与背景添加装饰方法;步骤图2《蝴蝶》《拳击》展示碎纸拼贴的方法;步骤图3展示拼贴的先后顺序,还展示了彩纸撕贴添加的方法;图例《坐大巴》展示了碎纸想象拼贴的方法。通过图例间的比较,还发现色彩明暗对比关系:《女人像》《拳击》《新农村》选用黑色作底纸,与主体浅颜色对比强烈,《蝴蝶》《坐大巴》用浅色做底纸,与深色主体强烈对比。从整体创作题材来看,有人物、动物、昆虫、风景,还可以衍生出更丰富的创作题材。面对丰富的教学内容,如何鱼和熊掌兼得呢?运用课程内容扩展,三课时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图3)
图2
从不同的造型手段入手,把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扩展成三课时,有侧重地分别学习马蒂斯、库淑兰以及碎纸拼贴的拼贴方法。再深入分析第二课时“向库淑兰学剪纸”,其内容极其丰富:库淑兰的人物背景、剪纸图形样式分析、色彩的搭配要诀、拼贴方法解析等。单单从一节课把这些大量的知识点都讲述分析清楚是远远不够的,假如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把“向库淑兰学剪纸”这一课再扩展成单元课,学生获得的知识才能扎实有效。
当代艺术媒介广阔,造型丰富,教师不能只局限于教材里的某个技法,要多向学生呈现多元的艺术手段,让学生明白艺术的表现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从而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拓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如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美术》一年级上册《画画叶子》一课,重点是让学生画画自己最喜欢的一片叶子。尝试写生一片树叶之余,可以从学生喜欢的、有能力掌握的技法出发,进行趣味的单元化课程拓展。可以开发出《树叶拓一拓》《树叶粘贴》《树叶纹样设计》《树叶装置》等一系列单元课程(图4)。连续性的单元活动产生单课时无法呈现的趣味画面,学生从中获得知识,享受乐趣,经历由冥思、联想到惊讶、好奇,又转变到惊喜、重生的过程。
图3
整合,就是把零散的东西合并、精减,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这种整合是建立在学科本位问题或研究性问题的思考之上,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常常需要较长的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一节课很难实现。为创建更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逐步确立“单元意识”,确定单元主题,整合课时,改变一课一课地教,学生一课一课地学的教学模式,实施一体化教学,用单元问题引领学生的思维。
单元化问题一般可分为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基本问题三种层次的问题。(图5)第一层次是内容问题,来源于课程标准中的学习目标,往往在单课时中就能马上解决。如学习浙美版小学美术第6册《三原色和三间色》一课,解决“色彩的三原色和三间色是什么”的问题。第二层次是单元问题,提出一些开放的、没有现成答案的、需要学生运用聪明才智才能够回答的问题,这种问题往往需要几周、几个月甚至一学期的时间学习才能回答。如学生在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的色彩单元学习中,不断吸收了色彩的基础知识、色彩与生活、色彩与情感、色彩与性格等知识后,需要不断地思考:“哪三种颜色代表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第三层次是基本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和思考,从而能从根本上提升美术课的内涵和品位。如思考:“假如我们的世界没有颜色会怎么样?”从色彩对人类生活的意义价值进行深入思考。
当然这种整合的跨度可大可小,可以针对同一册前后同类型的课,可以针对上下册同类型的课,还可以大跨年龄层,分低、中、高段把同一学习板块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把单元作为一个系统,围绕三层问题进行研究,用大美术教学观统领教学的各个环节,把各个知识点放在一个大的美术环境中学习,形成纵向性的学习体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掌握方法,提升能力,更关键的是有利于知识体系与框架的建立等。这些理念与方法,不但有利于提高小学美术课的效率和质量,更关键的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美术素养与学习能力。
新课改为教师开放了自由广阔的空间,单元化拓展课程犹如一桌桌丰盛的精神大餐,为学生成长提供了多元营养,它改变了固定、封闭、单调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起了变化、开放、多元的现代教学模式,从而让我们的课堂别开生面,异彩纷呈。随着对美术常态课中单元化课程拓展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的美术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开发和培育学生的潜能和特点。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单元化课程拓展教学方法,练就一双慧眼,善于发现课程的教育价值,确定适切的单元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单元教学内容,采用新颖的学习方式,安排恰当的课时,让学生的自由和个性得到尊重,学生的自我积极性与独立思考能力进一步深化,以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水平,推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图4
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