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仇燕苹
自由港建设对推进连云港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
文/仇燕苹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国家或江苏省出台的多个文件中都提到了有关连云港市的经济发展规划的问题。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通知,指出要把连云港建设成为综合性交通枢纽、以重化工为主的临港产业基地和国际性海港城市。2016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制定并出台《关于新一轮支持沿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以连云港为重点,强化连云港“一带一路”交汇点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方起点的先导、支撑作用。2017年,江苏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把连云港港定位为“中哈物流中转基地、上合组织成员国出海口、东中西合作示范区和区域性国际枢纽港”。但不管如何定位,通过建立自由港来推进连云港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对于实现以上提出的各种目标,进而实现连云港市经济的实质性飞跃是有效途径之一。
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就必须要推动一个地区的对内与对外开放的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的高度结合,以培育地区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竞争新优势。可见,一个地区的开放经济发展水平要从对内开放度和对外开放度两个方面来进行衡量。
1.连云港市开放型经济的总体发展概况
一方面,连云港市的对内开放的基本情况选取的是港口内贸货物吞吐量、境内铁路货运总量与公路货运总量这三个方面的数据。从表1可见,连云港作为一个传统的港口城市,其港口内贸的货物吞吐量总体保持增长趋势,而铁路货运总量收到高铁建设改造的影响近两年有明显的下降,与此同时公路运输的运力却有了明显的增长。
表1 连云港市对内开放的基本情况 单位:万吨
另一方面,连云港市的对外开放情况选取以货物进出口额、实际利用外资、中方协议投资额、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等五个方面来进行衡量。从表2显示的绝对量来看,每一个指标的在近年中都有上下波动。而从图1的变化幅度上来分析,大体上只有中方协议投资额与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近两年中的增速有所上升,尤其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中表现十分突出,但是其他指标的发展都不尽如人意,其中利用外资的降幅较大。
表2 连云港市对外开放的基本情况 单位:亿美元
图1 连云港市对外开放基本情况的变化 %
2.连云港市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综合以上的数据来看,连云港市自“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大部分经济指标的发展趋势都有不同程度的起伏,表现为上升趋势的衡量指标不多,这反映出连云港市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过程较慢,面临一些现实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外资利用规模。大力吸引外资一方面是可以解决城市经济发展的资本稀缺问题,另一方面外资利用的产业结构调整也是优化地区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连云港市不仅是利用总规模下降趋势比较明显。同时,《连云港市服务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的出台,意味着服务业将成为主导产业。但是,服务业利用外资增速不快,占比低于50%。其中,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虽然从“十一五”的2.87亿美元,增长到“十二五”的6.97亿美元,不到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两层,这不利于该市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
第二,境外投资发展。从纵向比较看来,在“十二五”期间,对外投资新批项目数和分别是“十一五”的1.7和13.1倍。2016年,中方协议投资额达到7.1亿美元,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点。但是从横向比较来看,连云港市的赴境外投资的企业数量偏少,项目投资的规模多数为1000万美元左右,企业国际化经营刚刚初具规模。所投资产业分配主要以服务业与采矿业为主,对技术水平的拉动效应不大。开放型经济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国际竞争力比较薄弱。
第三,对外贸易总量。以传统贸易理论为基础的开放型经济基本特征是对外贸易的扩大。但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总量都在下降,外贸依存度更跌至25%以下。而在外贸结构方面,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不足10%,机电产品占比也只是在25%左右。尽管新兴市场开拓力度有所提升,但仍以日美为主要市场,高度集中使得运行风险较大。同时,外资企业出口比重一直在40%以下。可见,连云港市的外贸结构优化过程任重道远,开放型经济的内涵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四,内贸发展规模。在连云港市开放型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更加注重内贸与外贸、出口与进口之间要互动发展。连云港拥有港口、公路和铁路等多式联运的优势,大力发展内贸水运顺其自然。尽管十二五初期连云港市就在新疆、银川、西安、郑州、洛阳等内陆城市都有分布点,对中西部地区的客户都可以提供“门到门”服务,但是连云港内贸集装箱和航线布局不全、航班不密的问题仍需时日解决。
要不断提升连云市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积极在江苏省沿海开发开放与苏北崛起发挥应有的作用,可以从多个方面同时入手经济开放型经济的推进。其中,基于连云港市作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经济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强调其港口的优势条件,自由港的创建不仅仅可以深度挖掘其传统优势,更重要的是能够确保连云港“十三五”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
1.自由港与开放型经济的关系
一方面,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商品的自由流动。不管是对外的进出口贸易,还是极力打造港口发展内贸水运的新引擎,都需要满足交通便利的这一基本要求。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连云港市更加重视与周边地区、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国家及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以充分发挥港口等区位优势。可见,自由港的建设可以进一步强化连云港大陆桥运输这一常规性的工作,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提供交通便利化服务。
另一方面,开放型经济还强调包括资金、资本、人才以及技术等要素在内的自由流动。各种要素在国内外的双向流动最终投入于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过程中,提升其在国际市场中的产业竞争力。而在当前各国或地区的自由港建设的实践活动中,大多数自由港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自由港形态,其功能逐渐从商品储存和转运,扩展到包括工业、贸易、运输、金融及旅游等多方面的综合目标。自由港的建设使得内、外部市场的经济活动同时存在于一个经济体系,逐渐促进一个区域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形成。
2.推进路径
总结世界范围内自由港的演化历程来看,自由港的发展历程基本遵循的是以转口贸易型自由港——加工贸易型自由港——综合型自由港——跨区域综合型自由港的升级过程。综合连云港市各项自然条件优势、政策红利以及经济发展基础,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首先,以港促贸,进一步扩大当地内贸与外贸的规模,扩大开放型经济总量。连云港港的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全面提高。2017年以来,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加大基本建设的投入,全年计划投资近30亿元推动设施建设,但同时还应当注重港口对本地内外贸产品交易的拉动作用。主要是要提升海关与商检部门之间的联动与沟通,提高通关与检验效率,积极开拓新的国内外航线航班并降低综合运输费用,提高为商品流通服务的相关机构,如货代公司与检品公司的服务水平,增强港口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内外贸规模的扩大。
其次,以港促产,实现贸易与投资的双向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的开放程度。实体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地区港口功能得以持续发挥与提升的关键。除了以集装箱、大宗散货运输为主连云港区要继续发展之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发展新型临港产业的核心区——“徐圩新区”可以为核心基地,在快速建设石化、钢铁产业集聚区的同时,积极打造“三新一高”的新兴产业群。此外,现代服务业要积极与制造业相配合,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旅游休闲业、商贸流通业三大主导产业。这种托港口发展起来的独特产业群不仅可以带动外贸发展,同时也以高效益来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实现贸易与资本规模的并行增长。
再次,以港口为依托,打通海-陆-空为一体的综合经济通道,拓宽开放范围。2015年,我国下发了《关于开展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的通知》,这意味着连云港市要大力整合港口与铁路、公路、航空几大资源,发挥交通运力的集聚优势,拓宽连云港经济发展的活动范围。2016年,新亚欧大陆桥集装箱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是江苏省唯一入选全国首批16个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项目。目前,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初步实现了深水大港、远洋干线、中欧班列、物流场站的无缝对接,从而充分地推动连云港市经济发展资源与优势的内外延伸。
最后,依托港口的经济区位优势,鼓励地方企业深入国际市场的开拓,提升连云港开放型经济的国际形象。从经济区位的角度看,连云港港位于环渤海湾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中间地带以及沿海经济带和陇海兰新产业带的结合区域,并与日韩以及东北亚地区的许多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随着连云港同“丝路”沿线国家交流的密切,鼓励更多的有实力的连云港企业主动走出去,通过产业合作,促进连云港开放型经济中“走出去”的规模,也同时逐步扩大连云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1984年,连云港市被列入首批沿海开放城市,1994年被命名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2014年,成为江苏自贸区实施方案的主要载体,“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将连云港市建设成为服务中西部的自由贸易港区,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可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连云港市依托其发展区位与港口优势提升了其在江苏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这也对该市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一带一路”的倡议提出之后,连云港市明确将自身定位为依托大陆桥、服务中西部、连通东北亚的国际性海港城市。因此,如何切实通过自由港的建设,确立连云港市“一带一路”交汇点和东西双向开发关键节点这一地位,对于推进连云港市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作者为淮海工学院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国际经济学、区域经济、中国对外贸易教学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