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at”与“在”的语义拓展模式研究

2017-10-11 10:02张钰婷江晶晶
现代语文 2017年9期
关键词:语义

张钰婷 江晶晶

摘 要:通過对比分析英语介词“at”与汉语介词“在”的各个语义项,找到其各自的基本语义和拓展语义,并对两者的语义拓展模式进行研究比较,从而得出两者在语义拓展模式上的差异。研究发现,“at”的语义拓展更为具体,在介引基本空间概念的同时,延伸出具体空间概念并通过隐喻拓展到具体非空间概念。而“在”的语义拓展则更为宽泛,“在”作介词介引“处所”是由“存在”直接拓展而来,而介引“范围、时间等”非空间概念时则是由“处所”隐喻和抽象化而来。可见,因为英语介词与汉语介词的特点不同,导致两者的拓展模式虽有相似性但是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关键词:at 在 语义 拓展模式

一、引言

介词在英汉语言中是作用极大的词类,虽所占数量少,但此类词的使用频率高且用法复杂。作为最重要的虚词之一,介词有很强的生命力,现在常通过对介词的掌握情况来判定英语学习者水平的高低。英语介词的翻译是比较复杂和困难的,由于汉语中缺乏与英语相对应的介词,致使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遇到较大的困难。

“at”是一个用法灵活的介词,在英语中出现频率非常高,可以与许多词进行搭配,表达不同的含义。“在”在汉语中也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它有介词、动词和副词这三种不同的语法功能。“at”和“在”同作为介词时,两者都能介引时间、处所、范围等概念,看上去有相似性,但是实际上两者存在较大差异。“at”只能作为介词,而“在”既可作介词也可以作动词和副词,对比两者在拓展模式上的同异性,能更好地区分两者在语义拓展上的不同,认识两者作为介词时的差异性。研究这种差异性可以让我们在英汉翻译和语言教学中对介词有进一步认识。

本文参照《牛津英语词典》(第2版)、《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第5版)、《辞源》(第3版)、《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和《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分别整理出“at”和“在”的主要语义,并从CCL语料库和COHA语料库查找语料。

二、“at”与“在”的语义归纳

(一)根据以上列举的词典整理归纳出以下“at”的主要几项语义:①在(某处);②在(学习、工作等)地点;③在……远,从相隔……远的地方;④在……的时候;在……期间;⑤在……时刻;⑥在某种状态或情况;⑦处在最差、最佳等状态或时期;⑧朝,向;⑨以,达;j在……方面;k因为,由于;l应……(而)响应,回答。

1.在(某处),指在某个地点

(1)?t burh?eate sittan.(C?dmon's Gen.)

(2)Seven others are at the back of the house with my partner.(Omtatah)

2.在(学习、工作等)地点

“at”后加表示处所或某建筑的名词,例如“at school”“at the hotel”等,表示在该地点发生的动作,与地点有实际的动作联系。

(3)Hi?elác Hre?ling ??r ?t hám wunode.(Beowulf)

(4)He was sent to be a boarder at the school for six months.(Times 7/1)

3.在……远,从相隔……远的地方

在此语义中,“at”后不仅可加数量名词和时间名词,也可以加名词,表示像某物一样的距离。

(5)the kyngdome of heuen is at honde [Wyclif, nei?e].(Tindale)

(6)She was holding a squat bottle of scotch out at arm's length,like a ceremonial offering.(Don Asher)

4.在……的时候,在……期间

可表示动作或事情发生在做某事的时候,例如“在……岁的时候”等大范围的时间或一段特定的时间中。

(7)At al ?e o?re tiden.(Ancr. R.)

(8)You can hear them in the house at night. (Glancy&Diane;)

5.在……时刻

表示动作或事情发生的确切时间或顺序。

(9)Mr.Whirler will be at home exactly at two.(Johnson Idle)

(10)We left at 2 oclock. (牛津高阶)

6.在某种状态或情况

“at”后加名词连用,表示所处的情绪、状态、情况或环境。

(11)Than mowe ye beon at ese.(K. Alis.)

(12)The country now is at war.(牛津高阶)

7.处在最差、最佳等状态或时期

“at”后加形容词最高级,表示某个系列中的一个特别的点。

(13)The wynd..servede hem atte the beste. (C?ur de L.)

(14)The gardens at its most beautiful in June.

8.朝,向

表示身体动作的对象或心理(精神)目标。

(15)Swych twenty n'ere wortht aslo At me to fyght.(Octouian)

(16)Stop staring at me like Moses looking at the burning bush.(Omtatah)

9、以,达。“at”加具体数字或数量短语来表示具体的价格、速度、比率、年龄、长度等。

(17)He set his stroke at nought.(C?ur de L)

(18)They're mature at twelve and dead at fifty.(Jesse F)

10.在……方面(与形容词连用,表示状况)

(19)Hord-weor?unge hnáhran rince s?m?ran ?t s?cce.(Beowulf)

(20)I'm not really good at dating.(Penny&Robert;)

11.因为,由于

表示动作在什么情况下发生,表达理由或原因。

(21)He starf at the furste tidyng.(K.Alis.)

(22)At my suggestion,Bernard went to see his former teacher.(朗文)

12.应……(而)响应;回答,做出响应的动作

(23)At my witting…I trespassed neuer.(Syr Generides)

(24)They attended the dinner at the chairman's invitation.(牛津高阶)

(二)根据以上列举的词典整理归纳出以下“在”的主要几项语义:①存在;②居于,处于;③存问,问候;④由于,在于;⑤介词,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等;⑥副词,正在;⑦“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

1.存在

(25)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论语·学而》)

(26)但是,在某些问题上,会议参加者之间仍然存在着重大的分歧。(《厦门日报》)

2.居于,处于。表示人或事物处在某个位置(具体名词或抽象概念)。

(27)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今文尚书》)

(28)居住在 "聚居村"生活压力很小,也更容易交到各种各样的朋友。(《蚁族》)

3.存问,问候

(29)吾子独不在寡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4.由于,在于

(30)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1)胡雪岩深深懂得,“要得到真正的杰出之士,只凭借钱是不能成事的,关键在于“情”“义”二字,要用情来打动他们。(《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5.介词,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等

(32)哀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陶渊明饮酒诗之一》)

(33)在上海 6天,勒索赎城费50万银元。(《香港二十八总督》)

6.副词,正在

(34)古巴的革命事业正在一步步地向前发展。(《厦门日报》)

7.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

(35)为了你铁仙兄弟,就是叫我生吞河豚,兄弟也在所不辞 !(《孤岛》)

三、“at”与“在”的语义拓展比较

为了比较“at”与“在”的语义拓展模式,首先要确定两个词的基本语义,然后分析拓展语义。“Dirven & Verspoor(1998:31)曾就如何确定中心义或突显义提出了三种方法:按照经验方法,如说到某词时,首先会想到的那个词义;按照统计方法,多义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那个词义;按照扩展方法,可成为引申出其他词义的那个基础义”(王寅,2006:154,转引自肖仙乐,2010)。根据以上三种方法可以确定“at”的本义为“在(某处)”,而“在”的本义为“存在”。

经过归纳与分析,“at”的语义分别从地点、时间、目标对象、数值、状态和逻辑关系这六个方面进行了拓展,拓展模式如下:

不同于“at”的是,“在”有动词、副词和介词这三种语法功能,其基本语义是动词“存在”。“在古汉语中,‘在字是一个典型动词,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在字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动词,它具有了介词和副词的功能,‘在字逐渐演变为虚词,由此我们可以说介词‘在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李航,2016)。“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记述了‘在副词、动词、介词三个词性,其中介词5项,是最常用的词性,分别是:①表示时间;②表示处所;③表示范围;④表示条件;⑤表示行为的主体”(郑攀,2013)。其拓展模式如下:

四、“at”与“在”的拓展模式比较结果分析

通過分析比较发现,英语介词“at”与汉语介词“在”在语义拓展模式中具有极大的差异性。“at”的拓展模式更具体细致,在介引基本空间概念的同时,延伸出具体空间概念并通过隐喻拓展到非空间概念,向地点、时间、目标对象、数值、状态和逻辑关系进行拓展。这些语义不仅仅表现空间概念上的关系,还反映出一些特定非空间概念关系。

“在”的拓展模式特点是范围广,因为“在”最初是作为动词而存在的,所以“在”的拓展模式较宽泛,都是围绕基本语义“存在”进行拓展的。“在”作介词时,介引“处所”是由“存在”直接拓展而来,而介引“范围、时间等”概念时则是由“处所”隐喻和抽象化而来。

“at”后加上方位词可以延伸表示一些深层含义,例如:加上“某些建筑名词”表示在该建筑中进行的活动。同样,“在”接某些地点名词也可以表示在具体地点进行的活动。“at”接时间名词时表示时间点、时间段以及年龄等特殊时间范围,“在”同样也可以接不同的时间名词。但是,在这些情况下,“在”不只是作为介词而存在,它也可以作为动词。这也是“at”与“在”的最大的区别。

五、“at”与“在”的拓展模式存在差异的原因

汉语和英语中的介词属于虚词,但它们异常活跃,出现频率极高,且在多数情况下,它们都有相对独立的含义。无论是英语介词还是汉语介词都可以表达某些动作概念,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介词的动词特性,这种情况在汉语中尤为显著。“英语介词主要来源于方位副词,因为在英语中,方位词首先转化为副词,进一步指明运动的地点,再在其后加以地点名词,方位副词就演变为介词。”(孙一,2006)而汉语介词多由动词演变而来,甚至一部分介词来源于英语,因此与英语介词相比较而言,其动词性更为突出。除了少数已经完全质变的介词外,多数汉语介词均同时保留有动词的特性,即在不同的句法结构中,有可能是动词,但也有可能是介词。汉语是高语境语言而英语是低语境语言,两者相比较,汉语中没有严格的形态变化,没有绝对语法的约束,使用起来更为频繁、随意。因此,汉语中的介词要少得多,无论从词汇意义角度还是从句法功能角度都不如英语介词活跃。

英语介词出现比汉语介词早,且每个介词都有其特定的用法,所以“at”的语义拓展是在小范围内进行更为具体的延伸。汉语的介词在古汉语中并不常见,多作为动词出现,随着英语在中国的影响不断增加,因此“在”的语义拓展并不仅限于介词这一范围内,它的语义拓展比“at”更广泛。这才导致了“at”和“在”的拓展模式有极大的差异性。

参考文献:

[1]李航.现代汉语“在”字句逻辑语义分析[D].成都:四川师范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2]彭卓.从认知角度看介词at的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性延伸[J].红河

学院学报,2011,(5)

[3]孙一.从英汉介词的特性对比英汉介词用法[J].华中师范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6(S1):70-73.

[4]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5]肖仙乐.汉语“打”和英语“beat”的语义拓展轨迹比较[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11)

[6]郑攀.认知语言视角下汉语介词“在”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张钰婷 江晶晶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15212)

猜你喜欢
语义
语言与语义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基于产品语义的调味瓶设计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V+X+算+X”构式的语义功能及语义网络——兼及与“V+X+是+X”构式的转换
“熊孩子”语义新探
语义交换对象在交换模型中的使用
“深+N季”组配的认知语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