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业绩考评体系优化研究

2017-10-11 18:50夏广艳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优化研究绩效考核国有企业

夏广艳

摘要在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国有企业已经逐渐脱离了传统经营机制的束缚,确立了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且确定了以管资本为主的授权经营方向,为破解“政企不分”、

“政资不分”的情况提出了有效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建立符合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方向的现代化考评方法,值得研究探讨。

关键词国有企业 绩效考核 优化研究

长久以来,国有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必须更为重视国有企业业绩考评体系的建设工作,以加强国有企业业绩考评体系的科学性,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业绩考评体系仍然存在很多诟病,比如,激励不足无法真正激发管理者及员工潜能,缺乏考评文化底蕴,在企业中下层渗透不足,价值管理导向作用不明显等,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国有企业业绩进行评价的效果,同时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对其进行优化完善,提出更为合理的改进措施,通过强化业绩考评机制来加速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提高国有企业运行效率,最大化激发国有企业发展的活力。

一、国有企业业绩评价发展情况及现状

纵观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的发展历程,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普遍缺乏经营自主权,经营效率低下,注重总量的扩张,从而忽略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持续发展,在這一阶段是以“实物产量”为核心的评价机制。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开始重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但仍然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1993年,《企业财务通则》(1992)的开始试行,这标志着我国新型财务制度的建立,为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制度框架,在该通则中,企业业绩评价由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这8项指标构成。较之前的评价体系,有了极大的进步,但这一体系并没有体现出国家作为出资者对自身利益的根本诉求,仍然偏重于财务指标的考评。十四届三中全会后,颁布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995),提出了全新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所及指标涵盖周转性、偿债性、盈利性、社会性等各维度,但是仍然没有解决只关注财务指标以及评价主体定位不够明确的问题,2003年,国资委颁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明确了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主体以及考核对象,并且在考核体系中加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经济增加值(EVA)等指标,突出了国有企业价值增值的作用。2010年,国务院国资委宣布在中央企业全面推行EVA考核,并逐步将该指标权重增加到50%,利润总额仅为20%,这意味着我国央企进入了价值管理新阶段,利润不再是唯一的标准。纵观来看,我国目前的业绩评价体系已经形成了以价值增值和资产回报为核心的责任体系。对于提升企业价值管理水平,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有利于引导企业注重科技创新投入,遏制投资冲动,注重自身价值创造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考虑目前的业绩评价体系在我国的应用时期仍然较短,应用效果仍然不甚理想,仍然存在诸多局限性。

二、现有业绩考评体系存在的问题

了解国有企业业绩评价发展历程后,结合目前应用的业绩评价体系情况以及实际工作经验,综合相关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现有业绩评价体系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一)基于价值增值的评价体系存在实施难度

在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中引入有关价值增值的理论,在完全市场化环境下有效,但是在中国国实施存在一定难度。一方面,考虑有关价值增值的理论在中国引入时间较短,理论界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均较少,缺乏成熟的案例以供学习借鉴,导致在国有企业中存在认识不足的情况,尤其是对地方国有企业,从治理层、管理层到中下层职工,对企业业绩评价的理念仍局限于以收入和利润为核心,认识上的不足为目前业绩评价体系的推行和实施带来障碍,影响实施效果。另一方面,因为中国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还或多或少得益于在行业中的垄断地位及国家对资本进入的限制,导致实施存在一定难度。

(二)难以全面评价企业经营业绩

尽管国有企业目前业绩评价体系引入EVA、环保、安全等指标的考核,建立了多层次、多因素、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指标体系,但总体上仍然以财务指标的考核为主。将企业经营的业绩建立在财务指标上,会鼓励和促使企业管理者通过人为操纵财务指标,获得良好的业绩评价结果,这也是我国存在众多会计信息造假的一项重要原因。另外,目前的考核体没有考虑到国有企业的社会贡献和所承担的政策性任务。目前的业绩评价体系针对企业价值增值的考核,主要反映的是企业的经济效益情况。而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是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除了经济效益目标之外,仍然肩负着一些政策性任务和社会责任,比如稳定就业、满足政策性需求等。在目前的体系中缺乏对该部分因素的量化评价指标。

(三)业绩评价体系整体仍不够完善

一是目前基于价值管理的业绩评价体系,主要对企业整体业绩的评价,作为对管理者进行考核的依据,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效果并不理想,其价值管理的理念仍然停留在企业整体业绩考核层面,涉及对象仍然只是管理层,与企业中下层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工作绩效考核脱节,中下层员工普遍认识不到目前评价体系的核心,无法真正激发员工工作动力。二是目前的业绩评价体系缺乏对评价结果的报告分析机制。通过目标的分解落实,确定经营目标值未完成或超额完成的原因,查找公司价值毁损和增长点,明确责任模块以针对性改建。另外,目前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仍然局限于年度或任期内的考评,缺乏中短期的报告分析,从而导致对企业业绩变化情况的监控不足,无法及时对业绩影响因素进行调整。建立基于年终评价目标的日常报告体系和监控机制对于提高公司业绩考评体系的有效性是极其有必要的。

三、优化业绩考评体系的建议

上文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业绩考评的发展情况、目前的业绩评价体系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国企考评体系更好的符合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在翻阅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以提高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一)创建符合企业实际的业绩评价文化

为了保证业绩考评体系的效果,真正起到监督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综合价值创造能力的作用,国有企业本身需要结合企业实际,培育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业绩考评文化,在具有导向、激励、凝聚、规范和辐射等功能的业绩考评文化影响下,解决以往国有企业业绩考评体系存在的员工意识不强、缺乏贡献积极性等问题,通过考评文化的辐射作用,调动全员积极性,提高员工个人努力对企业整体业绩的贡献水平。在具体的文化创建过程中,企业必须重视业绩考评文化的培养,明确目标。企业要将业绩评价管理的注意力从具体方法转移到文化层面上,以此实现企业全员懂考评,在此过程中,还要使每一位员工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发展与员工个人贡献的紧密联系,将企业业绩考评文化渗透到每一名员工的积极工作中,并且结合企业激励机制的构建,保证考评文化的创建。

(二)建立有效绩效考评激励机制

目前对国有企业业绩的考评,主要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考核的依据,尚未在国有企业内部形成完整的激励机制。将基于价值管理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在国有企业向中、下层渗透,通过对业绩考评目标进行驱动因素分解,将企业整体业绩考核与企业内部部门、员工的考核相结合,构建基于企业业绩评价目标的的、贯穿企业全局的激励机制,将企业整体目标与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直接利益相挂钩,将企业业绩评价目标的驱动分解指标与薪酬体系相结合,以明确企业发展目标的导向作用,从根本上驱动企业全员从企业整体发展角度考虑问题,做出真正有利于企业整体目标的决策和行为,实现企业价值和个人财富的共同增长。这种激励机制的建立,不可一蹴而就,要结合国有企业自身机构设置,科学设定指标分解路径,自上而下设计和实施,逐步推行到企业业务单位,并根据不同岗位性质设置相应激励额度。另一方面,在逐步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国有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进行调整,真正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积极性,使得业绩评价工作得以在企业内部推进。

(三)建立更为全面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更为全面化,除了以财务指标为主进行经济效益考核外,需要包含对利益相关者的贡献,综合反映国有企业对社会及其他方面的貢献,所以,需要借鉴平衡计分卡或者绩效棱柱法对利益相关者的考评进行完善。包括对安全的量化考核,对节能减排等环境保护层面的考核,对承担的政策性任务、对社会的综合贡献等方面的考核,充分体现国有企业的价值。通过引入社会贡献率、员工保持率、节能减排指标、生态投资率等指标,对国有企业进行多维度、全方面的考评。

(四)结合企业情况对现有业绩评价体系进行延伸

在国有企业形成贯彻全局的评价机制,除了企业整体层面的业绩评价,可以探索主要评价指标向企业中、下层的推进。根据公司业务情况,对评价指标进行分解,分析企业价值驱动因素,基于驱动因素分解设立部门考核,并以部门管理人员、核心业务骨干为考核对象,探索与基于整体业务评价指标设立的部门考核指标相挂钩的任期激励和中长期激励,在实践中细化考评机制的应用,逐步分解落实到具体业务岗位。另外,为了更好发挥业绩评价机制的效用,作为业绩评价机制的延伸,需要加强对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原因追踪及实施效果的监控,通过汇总、记录与分析企业业绩形成的各类资料,基于业绩评价结果进行原因分析和责任追究,对企业战略、运营、财务、内部控制等各方面产生的不适应性进行调整,以进一步改善公司的整体指标表现,而且可以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做出更有依据的合理的预测。为了让更好实现这项工作目标,国有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形成企业月度、季度、半年、年度报告体系,并且明确时间和责任人员,对信息流通渠道做出详细规定,逐步形成完整的报告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环境和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国有企业建立以价值为导向、贯穿企业整体经营的基于价值管理的业绩评价体系,可以进一步提高业绩评价体系的有效性,符合企业充满活力、稳健、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提升国有企业在市场化环境中的竞争实力。

猜你喜欢
优化研究绩效考核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基于组织文化的会计行为优化研究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练习设计优化研究
绩效考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