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洋
摘要“一带一路”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而在其中,国有企业发挥了领头羊、主力军作用,为国内经济建设和对外经济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外投资、能源资源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开展属地化经营等,国有企业已成为东道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关键词一带一路 国企 形象建设
一、树立国企良好海外形象的重要意义
“走出去”是中国经济实现对外开放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企业“走出去”愈发与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企业的海外形象,已成为中国国家形象和公共外交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海外形象是国企海外经营的重要底牌
企业的国际形象是国际社会对企业的认知系统,包括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公信力、感召力等,体现了企业本身的品牌效应、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底蕴。国有企业是中国海外市场开疆扩土的主力军,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是国有企业在竞争激烈的海外市场中站稳脚跟、长远发展的前提条件,深刻影响着他们在“走出去”时走稳、走好、走得精彩。
(二)国企海外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名片
在历史上,无论是丝绸之路,还是茶马古道,都是商贸力量带动国际交往的见证。企业的产品、服务以及企业人员、品牌等所携带的讯息,都是构建母国国际形象的重要素材。在公众的眼中,一个国家的国家品牌、企业品牌与商品品牌实际上是三位一体的。正如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曾说:“在国际交往中,索尼是我的左脸,松下是我的右脸。”
对国有企业而言,“走出去”肩负着更加神圣的使命与责任,他们不仅是“一带一路”构想的具体实施者,并正在成为承载中国形象的重要國际行为主体,是国际社会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其一言一行都因国企地位作用的“特殊性”而与国家国际形象紧密相连。
二、央企海外形象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贸易保护主义依旧存在,部分国家甚至加强了对外资项目的审核,这导致中国本土企业很容易在“走出去”的一开始就被冠上“经济渗透”、“新殖民”的帽子,这给国有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经营和形象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
(一)品牌合.法性问题有待重视
国有企业品牌合法性既表现在价值合法性,即企业对人性原则、道德理想和公共精神等终极意义的顺应和引领;也表现在程序合法性,它体现的是企业对规范性、开放性、公正性和平等性等程序正义原则的坚持和践行程度。近年来,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差异,国企品牌合法性问题在海外受到一些质疑。
(二)海外价值认知有待反思
跨文化管理的核心,就是对于东道国的价值认同,以及与企业价值和企业文化的对接。国有企业对外投资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不干涉”,我们的企业面对一个市场,应当选择搞好生产、提升产品品质,尊重当地文化与需求,不对当地的风俗习惯进行过多的干涉,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不断改进。
(三)海外传播方式有待改善
一直以来,国有企业在不断努力尝试将自身正面形象传递给国外的消费者。但在实际传播过程中,国企的传播理念、传播技巧、话语体系、技术手段等与国际水准、现实需要和时代要求相比,仍存在严重的滞后和不适,突出表现在找不准站位、发不准声调、讲不好故事,建设海外良好品牌形象的愿景往往事与愿违。
三、国企海外形象建设的几点建议
国有企业在深刻融入国际经济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增多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挑战,新形势下国企如何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在海外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研究。
(一)讲好中国企业故事
讲好中国企业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讲好故事,不仅需要高度的政治责任,也离不开高超的专业技能,要改变“重主题轻主角、重体现轻展现、重论述轻叙述”的片面做法,以小事件透视大时代,以小人物折射大变化,以小故事揭示大趋势。在选择中国故事时,更加注重人类共通的经验与思维,遵循共同的价值和情感,寻找文化的共性,激发人性的共鸣,努力做到“中国故事、国际表达”。
(二)创新品牌传播方式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兴起,舆论格局在不断重构,内容正确不等于效果就好。要实现不同文化互通、促进不同文明互鉴,不仅要让受众听得见、听得清,更要让他们听得懂、听得进。国有企业要不断创新品牌传播方式,以东道国喜好的方式展现企业品牌形象,同时要把握新媒体迅速崛起的趋势,更加注重品牌传播形态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多元化、分众化,加强分层设计、定向直供,做好量体裁衣、精准推送。
(三)借助高访展示契机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国建筑、中远集团等中央企业高管外出访问交流,李克强总理多次在海外“推销”中国高铁、中国核电,称赞他们为中国的一张靓丽名片等等。这些都为国有企业在世界重要政治、经济舞台上展示国企良好品牌形象创造了条件。国有企业要不断提高“事件营销”水平,充分抓住和利用国家领导人高访契机,实现公共外交经贸与国企形象塑造的同步进行,经贸提升国有企业的海外影响力和美誉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