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玲
摘 要:咏物诗是古诗词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关注文体特点的基础上,教师应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咏物诗的创作特色上,注重融通契合,将学生的关注力聚焦在人物与事物之间的和谐共通上,从而提升咏物诗教学的整体效益。
关键词:小学语文;咏物诗;相互联系;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6-0081-01
古人抒情表意,并不会直抒胸臆,常常会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作为依托,于是咏物诗便应运而生,且成了古诗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苏教版教材六下第六单元中的古诗两首就分别选入了《石灰吟》《墨梅》两首典型的咏物诗,与前面的《广玉兰》《夹竹桃》两篇散文形成了“借物咏怀”的主题单元。本文以《石灰吟》这首诗的教学为例,对咏物诗教学进行探究。
一、紧扣诗歌,理解大意——物即是物
咏物诗的创作,常常将诗人真实的情感和意趣隐藏在所描写的事物背后。因此,在初读诗歌时,很多学生并不能真正窥探诗人创作此诗的真正用意。教学中,教师也无须急于引领学生穿越咏物诗的表层而直抵诗歌的内核,而是要先从诗歌所咏之物的特征入手,遵循由表及里的认知规律,为学生深入理解咏物诗奠定基础。例如,在教学《石灰吟》时,教师除了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读之外,还要在整体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为学生出示关于石灰制作过程的自述材料:我叫石灰,埋藏在深山之中,人们将我从山中开凿出来,与焦炭混合煅烧,变成生石灰。经过烈火的焚烧,我的成分发生了变化,浑身雪白。把我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我又变成了熟石灰,外形变成粉末状,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在引领学生自主阅读材料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将补充的材料与诗句进行对应联系,寻找他们彼此相同之处,提炼出这样的对应关系:埋藏在深山之中——千锤万击,经过烈火的焚烧——烈火焚烧,外形也变成了粉末状——粉骨碎身,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要留清白。在这样的感知之下,学生充分认识到忍辱负重且甘心付出的石灰形象。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诗歌资源和拓展资料的对应让学生先行对石灰的形象有一定的认识,强化学生对诗歌大意的感知,同时为深入感知咏物诗的“喻人”奠定基础。
二、拓展材料,品析人物——人即是人
咏物诗的文体特点决定了诗歌所描写的事物,其实是诗人内在情感和志向的抒发。因此,在深入感知事物特点的基础上,教师要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对人之品性的体悟上。鉴于此,教师可将教学的话锋一转,把学生的关注力从石灰转向对诗人于谦的品析上。教学中,教师先组织学生将课前收集的关于于谦的生平资料进行交流分享,并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将于谦的生命经历提炼成以下的资料:少年于谦学习刻苦,经常挑灯夜读。为官期间,于谦严格执法,廉洁奉公。1449年,土木堡一战明军大败,明英宗被俘。于谦临危受命,亲自率兵打败了瓦剌军,救回英宗。可于谦不仅没有受到嘉奖,反而遭到朝中恶势力的迫害,本可以逃离的于谦却一身正气,慷慨就义。于谦虽死,但他的精神长存。面对这样的生平资料,教师在引领学生细细研读之后让他们进行思考:从一生的经历来看,于谦是个怎样的人?学生们纷纷罗列出“坚贞不屈、刚正不阿、坚韧不拔、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等词语,从而形成对于谦的全面认知。这一板块将教学聚焦在对诗人的认知上,看似与诗作本身的内容关联不大,但事实上诗歌对石灰生产过程的全面描写,处处与于谦的生平息息相关。这一板块对于谦的认知,其实正是为最后的“人”与“物”的融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彼此印证,相互联系——人即是物,物即是人
咏物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借物喻人”,即借助相类似的事物来比喻所要描写的人物。因此,探寻事物与人物之间的共性特点,应该成为解构咏物诗最为核心的教学板块。鉴于此,教师应引领学生深入把握石灰特点和于谦的品性,引導学生紧扣拓展补充的两段材料,即石灰生产过程的自述材料和于谦生平经历的材料,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石灰与于谦的材料对应关系中。学生在对比研读之后,发现石灰的“千锤万击”与于谦的“挑灯夜读 ”相互映衬,诗歌中的“烈火焚烧”正是于谦被“无情陷害”的写照,石灰最终的“粉骨碎身”又与于谦最后英勇的“慷慨就义”不谋而合,而石灰最终的意愿“要留清白”与于谦的“精神长存”相得益彰。学生在材料的对比中,深深意识到诗人“借物喻人”的精妙所在,对石灰的每一句诗,其实都是指向诗人于谦自己。当学生们充分意识到咏物诗“物即是人,人即是物”的概念之后,教师则引领学生深入诗歌语言之中,从描写石灰的语言中探寻到诗人于谦的影子,这样将人与物之间进行融通契合,扣准了咏物诗表达的内在本质。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了前两个板块中对事物石灰和人物于谦的认知成果,以各自的素材为媒介,引领学生在深入研读的过程中,探寻出彼此之间的共性特征,在事物提炼和人物感知的思维历程中串联起一个有机的思维整体。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关注文体特点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咏物诗的创作特色上,将学生的关注力聚焦在人物与事物之间的和谐共通上,从而提升了咏物诗教学的整体效益,为学生解构咏物诗提供了很好的阅读方法。
参考文献:
[1]孙秀华.语文阅读教学的四个注意[J].黑龙江教育,2014(06).
[2]郑月琴.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17(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