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演的 毛泽东有点不一样

2017-10-11 23:20王霙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7年9期
关键词:血战湘江毛主席

王霙

要与以往塑造的毛泽东形象有所不同,是自我挑战,更是自我突破。以往我饰演的都是指挥人的毛泽东,而这次却是被人指挥的毛泽东。多年来我形成的表演模式很难改变,而在这部影片中需要去掉一切程式化的表演,细化到身体姿态,说话语气,都要做出改变,因为导演要求的是一个还原历史的毛泽东,一个忍辱负重的、有血有肉的毛泽东,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伟人形象。

在湘江战役这段历史中,毛泽东是被剥夺了权力,有些失意的毛泽东;是不被采纳建议,却依然顾全大局的毛泽东;是身体抱恙,却依然心系战士的毛泽东。为了演绎好这个忍辱负重的毛泽东,导演给“主席”安排了不少活,一会儿背着受伤的小战士,一会儿骑马去找博古、李德“吵架”。我从来没这么真切地感受过毛泽东的生活,觉得主席真的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但是他又不普通,因为在他心里,战士们就是他的孩子,他会为孩子心疼,为孩子难过,为孩子争取利益,为孩子的生命担忧。但作为领导人,他又是将领,是大家的盼头,是战士们生的希望。时局把他夹在一个两难的境地中,他一方面据理力争为大家争取时间尽快过江,另一方面又无条件无怨言地服从着中央的决定,真的很为难,也很无奈。要从肢体、语言、神態、甚至是心理,都表现出这种隐忍和坚定,真的是太难了,有时候就一场简单的夜戏,一句台词都没有,只是走路,就拍了11次,因为要在这短短几步中,表达毛主席所有的情绪。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在《血战湘江》中穿着的服装,正与11年前《我的长征》中我扮演毛泽东时所穿的是同一套服装。再度穿起2006年的同一套服装,我是感慨万分。这是我和八一厂的缘分。这次出演毛泽东,为了更接近长征时期毛主席的体态,减肥近30斤,但为了这部戏,为了这身衣服,我觉得非常值得。

拍摄过程虽然艰辛,但结果却是值得肯定的。作为主演,我跟着主创们一路巡映,看过很多遍电影了,每一次,我都是红着眼睛看着大银幕上的自己。很多观众都对这次《血战湘江》中的毛泽东赞许有加,都说这次的毛主席不仅是一个我们在书上看到的军事强者,能够运筹帷幄的政治家,也是一个很有人情味、关心战友和群众的好统帅。在电影《血战湘江》中,我最难忘的一场戏是遵义会议。这场戏拍了两遍,导演截取了这两遍中最精彩的镜头,我跟着影片中的自己一起落泪,一是被情节感动了,二是想起拍摄时大家的不易,想起了长征时的不易,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壮举,长征精神需要每个中国人世世代代弘扬和传承。endprint

猜你喜欢
血战湘江毛主席
“八大”上我为毛主席做了同声传译
血战长津湖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读毛主席词《渔家傲》“不周山”的注
湘江渡
悠然湘江上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啊,我们永远怀念您!
湘江等
血战对崮山
血战琼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