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维林
立志笃行 厚积薄发
□ 孙维林
孙学辉 金农诗 29×60cm 纸本 2016年
孙学辉对书法一往情深。他爱书法、学书法、讲书法,书法成了他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孙学辉生长在辽西偏僻的山村,那里淳朴的民风养成了他质朴的性格,农事的劳作又把他锤练得异常能吃苦、有耐力,他有一方印章“辽西农夫”,每有得意之作便钤印上,一方面流露出他与“农”难以割舍的天然联系,另一方面也表达其默默耕耘的心志。“风格即人”,了解了他的为人,再反观其书法,我们就不难理解他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不雕饰、天真朴茂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意蕴了。
孙学辉属于才情型的书家,他对书法有极强的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他临帖法碑,常年不辍,不囿一家,兼收并蓄,因而视野广、基础牢、路数宽。徐悲鸿有言“致广大而尽精微”,学辉书作既有气势上的磅礴,又能在气韵上尽精微,这二者都能完美地统一在其作品中,我想这是他迈向成功的关键因素。学辉擅榜书,气势开张,酣墨淋漓,运笔自如,颇有意味。近年他又涉猎现代书法,以自己独特的理解在这一领域里垦荒,我佩服学辉的勇气,因为没有一定的才华和胆识是难以撞开这扇大门的。
学辉大小字兼善,真行草俱涉,相比较而言,他的草书独具神采,也尤能代表他的书法艺术成就。他的草书渊源传统而又富有新意,他精研王羲之《十七帖》、孙过庭《书谱》、怀素《千字文》等草书,又融汇《急就章》《月仪帖》、现代王蘧常等章草,他的草书主基调是今草,在创作中,他以今草为源,以章草为流,融流汇源,整合成极具个性特征的小草书,这个特征十分鲜明,即使在偌大展厅当中,你也识得“这一个”。
书法是造型艺术,造型的主要材料便是充满神秘趣味的线条,线条质量决定作品的高低,学辉深谙此理,于此了用功甚勤。他驾驭书法线条的能务很强,他讲究用笔,轻重缓急,提按使转均能驾轻就熟,表现在他的草书中,有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绝不停滞,因而线条质感强,生动耐看。
赵孟頫云:“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学辉恪守用笔方法,中锋为主,间或使用侧锋、方笔、圆笔等,用以丰富自己的草书笔法。学辉对书法创作形式也有着熟练的把握能力,往往因文赋形,给人新、异、奇的感觉,章法寻求大开大合,爽爽有一种风气。
孙学辉是一位勤奋的书家。他在大量的临习、创作之余,还潜心钻研理论,注重“字外功”,不断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他身为书法专业教师,书法教学是他的主业,为此,他利用大量时间和精力钻研书法理论、钻研书法史、钻研书法教学,这给他书法创作以有力支撑,也为他书艺不断进步构筑了平台。他积十几年的书法教学经验和心得,与人合作完成了《基础书法教程》《实用书法》等书,编著了高等师范院校书法系列普及教程。
书事之余,近来来,学辉对传统的中国画也作了深入的研究,无论是山水、人物都有涉猎,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遍临诸多古今名作,国画作品已具有一定规模,但他从不示人,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些画作还不成熟,还须继续探索、努力。可见其谦虚、认真的品格。
“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愿学辉沿这条路跋涉下去……■
责任编辑:韩少玄
孙学辉 韩愈《原道》 21×634cm 纸本 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