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迅
“大幅故牢健,知君恣笔踪”—我解荆浩其人(上)
文/徐迅
徐迅
文化学者,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社会学博士,学术图书策划、出版家
荆浩,字浩然,号洪谷子,唐时河内郡河内县人,今河南沁阳,唐末隐居太行山洪谷,有《笔法记》传世。荆浩生平记载甚简约,生卒年不详,本文考证,荆浩生于约唐文宗太和四年(830),殁于约唐昭宗天佑三年(906)。
荆浩生平最早见载于北宋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1059),后见载于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宣和画谱》(1120)等,内容大致相同,略有差异。
关于荆浩里籍,《五代名画补遗•山水门》:“荆浩,字浩然,河南沁水人。”《图画见闻志•纪艺上》:“荆浩,河内人。”《宣和画谱•山水•五代》:“荆浩,河内人。”以上三位著者均为宋人,可按唐宋地理考证之。
中国古地理之“河南”“河内”沿革甚为繁复。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分天下为10道,有河南道,河南道下有“河南府”,河南府所领县数和名称,据《旧唐书》《新唐书》地理志和《元和郡县图志》,天宝元年(742)河南府领洛阳、河南、偃师、缑氏、巩、伊阙、密、王屋、长水、伊阳、河阴、阳翟、颖阳、告成、登封、福昌、寿安、渑池、永宁、新安、陆浑、河阳、温、济源、河清、汜水,计二十六县。唐末河南府沿革或有较大变动,不详。《五代名画补遗》记荆浩“河南沁水人”,即唐朝“河南府”,然河南府所领县无“沁水”。
所谓“河内”即“河内郡”。《旧唐书•地理志二》“河北道”条:“怀州雄,隋河内郡。……天授元年(690),改为河内郡。乾元元年(759),复为怀州。旧领县九:河内、武德、修武、获嘉、武陟、温、河阳、济源、王屋。”天授元年改怀州为河内郡,乾元元年复为怀州。唐末时沿革不详。怀州与河内郡常可互称。所谓“荆浩,河内人”,即指荆浩里籍为河内郡,然河内郡无“沁水”。河内郡在河南府范围之内,称荆浩为“河南(府)”人,或称“河内(郡)”人,实指一地。
八十七神仙图卷(局部) 30cm×292cm 唐·吴道子
荆浩里籍必在河内郡其所领县内,即《旧唐书•地理志二》所记河内、武德、修武、获嘉、武陟、温、河阳、济源、王屋。至宋代,王存(1023~1101)《元丰九域志》记录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地理,关于河内郡,《元丰九域志》卷二“河北路”条下“西路”记:河北西路领怀州、河内郡,治河内县。唐朝时河内郡有河内县,宋代时河内郡治河内县,所谓“荆浩,河内人”,即河内郡河内县之略称,即今河南沁阳。
荆浩早年“业儒,博通经史,善属文”,“尝于京师双林院画宝陀落伽山观自在菩萨一壁。”(《五代名画补遗•山水门》)刘道醇为宋人,所谓“京师”指开封。据《宋高僧传•习禅篇•唐东京封禅寺圆绍传》载:“(圆绍禅师)乃挂锡于夷门,即仓垣水南寺,今为开宝也。大中十年适遇唐相国裴公休,罢调商鼎来镇魏郊,同气相求,一言道合,即命居今东上方院也。绍将聚禅徒,患其迫窄,遂开上院之西。损上益下,时檀施臻萃条,成巨院。”
此后,荆浩隐居山西太行之洪谷。《五代名画补遗•山水门》:“(荆浩)偶五季多故,遂退藏不仕,乃隐于太行之洪谷,自号‘洪谷子’,尝画山水树石以自适。”荆浩隐居太行山洪谷在唐僖宗时,不在五代,参见下文荆浩与青莲寺沙门大愚之交往。
荆浩《笔法记》曰:“太行山有洪谷,其间数亩之田,吾常耕而食之。有日,登神钲山四望,回迹入大岩扉。”洪谷神钲山、大岩扉等,史无可考,或为当地之俗名,或为荆浩之杜撰。今河南林州市合涧镇有洪谷山,山中有洪谷寺,始建于北齐,宋改名为宝岩院,后仍名为洪谷寺。荆浩《笔法记》记“太行山洪谷”,自号“洪谷子”,其隐居处或在此地。
宋人以为荆浩隐居在山西上党太行山。宋代诗人方回(1227~1305)《次韵受益题荆浩太行山〈洪谷图〉五言》云:“上党太行山,怀孟逾黄河。水落天井关,长剑垂新磨。昌黎寻李愿,借车方口过。劈斫开崖壁,巨扁侔斧戈。荆浩家其间,烟霞恣麾呵。”
“上党”旧指今山西东部长治地区,其东太行山,西太岳山,北五云山,南丹朱岭和金泉山,荆浩隐居之洪谷,即在上党东面的太行山。“怀孟”指怀州、孟州。怀州即上文之河内郡,今河南沁阳市,沁水下游。孟州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北岸,“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故里。“天井关”亦曰雄定关,在山西晋城市境内,太行山最南部。“新磨”,或指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神头镇新磨村。“昌黎寻李愿”,韩愈有《送李愿归盘谷序》,盘古在太行山之阳。“方口”,即枋口,《新唐书•地理志》“河北道”条:武德四年(621),“以济源隶怀州。贞观元年(627)省怀州之轵县入焉。显庆二年(657)隶洛州。有枋口堰。”此诗云荆浩洪谷在太行山,怀州、孟州、黄河、天井关、新磨、枋口等,皆为太行山形势。
辋川图(局部) 29.4cm×481.6cm 唐·王维日本圣福寺藏
江帆楼阁图(局部) 101.9cm×54.7cm 唐·李思训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荆浩在太行山与青莲寺沙门大愚交往。《五代名画补遗•山水门》载:“邺都青莲寺沙门大愚尝乞画于浩,寄诗以达其意曰:‘大幅故牢健,知君恣笔踪。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树下留盘石,天边纵远峰。近岩幽湿处,惟藉墨烟浓。’”
所谓“邺都青莲寺”,误。邺都即邺城,唐时为邺县,今河北临漳县。青莲寺在太行,位于山西省晋城市区东南17公里处寺南庄北侧硖石山中,建于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初名“硖石寺”,唐太和二年(828),创建上院即今青莲寺,唐咸通八年(867)重修,赐额“青莲”。大愚在此修行。若荆浩洪谷在上党太行山,则距青莲寺不远,若在林州市合涧镇洪谷山,距离约二百六七十里。
山西高平开化寺有《大唐舍利山禅师塔铭记并序》碑刻,立于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舍利山禅师”即指大愚。碑文略曰:“禅师,俗姓刘,法号大愚,本潞城县人也。……□□□春秋七十四。僧腊五十五。……”(转引自田同旭《考证荆浩生卒年代的新发现》,《晋阳学刊》,2009年4期)。按此,大愚唐宣宗大中三年(849)生于山西潞城,唐懿宗咸通七年(866)十七岁时入佛门,或此时或若干年后入青莲寺,与荆浩相识,有索画之举。大愚所求者,乃大幅山水画,苍松,盘石,近者幽岩,远者群峰。玩味大愚乞画诗“知君”之语,荆浩非佛家同道,且年长,僧人大愚称荆浩为“君”以为礼。如南朝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陶弘景称梁武帝为“君”。
荆浩有画赠大愚。《五代名画补遗•山水门》:“后浩亦画《山水图》,以贻大愚,仍以诗答之曰:‘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禅房时一展,兼称苦空情。’”“苦空情”之语,颇可玩味。佛教讲五苦,苦苦,人之生即是苦;坏苦,人生在世,有受皆苦;求不得苦,有求必苦;怨憎会苦,有所厌恶,必有其苦;爱别离苦,人生有情,有生离死别,其情最苦。五种苦相,即人间相,中止苦因便是修行。所谓“空”,即去除烦恼,了断苦因苦果。“兼称苦空情”有勉励之意,可知大愚初在修行,其成就大德,在数十年之后。雍正《泽州府志•人物志五•技术》记:“后唐大愚,为僧五音洞,调演声律,能达旨要。年九十余,一日别其徒曰:‘吾将归矣。’端坐而逝。洞中尝闻五音,后人因以为名。尝作《上心王状奏六贼表》,盖教乘喻言也。录进昭宗并《韵母三十字》,诏赐田百顷,祠部牒三十八道,紫衣三十八道。有《愚公塔心王表碑》,在金峰。”(转引自田同旭《考证荆浩生卒年代的新发现》,《晋阳学刊》,2009年4期)。泽州即今山西晋城,“五音洞”在山西高平开化寺。大愚作《上心王状奏六贼表》,唐昭宗(888~904在位)“诏赐田百顷,祠部牒三十八道,紫衣十道”,于是大愚公名声大震,此是后话。
雪景山水图(局部) 138.3cm×75.5cm 五代·荆浩
梁谿春蔼(局部) 26.5cm×39.5cm 五代·荆浩
在洪谷时,荆浩著《山水诀》。《五代名画补遗•山水门》记:“(荆)浩作《山水诀》一卷,为友人投进之,于今藏之书府。”《图画见闻志•纪艺上》记:“自撰《山水诀》一卷。为友人表进,秘在省阁。”《宣和画谱•山水•五代》记:“后乃撰《山水诀》一卷,遂表进,藏之秘阁。”《新唐书•艺文志》:“荆浩《笔法记》一卷,号称洪谷子。”对照可知,《笔法记》即是《山水诀》。《笔法记》录入《新唐书•艺文志》,与张彦远《法书要录》并列,或以为是书法一类,故改名为《笔法记》。其他画论著作则列于“杂艺类”。
《笔法记》有“如水晕墨章,兴我唐代”之语,荆浩自称唐人,品评数位唐朝画家,张璪、麴庭与白云尊师(司马承祯)、王维、李思训、项容、吴道子、陈昙、道芬。按时代早晚,为白云尊师即司马承祯(647~735)、李思训(653~718)、吴道子(685~760)、王维(701~761)、张璪(783年在世)、项容、陈昙、道芬。
《笔法记》评麴庭与白云尊师:“气象幽妙,俱得其元,动用逸常,深不可测。”
麴庭与白云尊师,不详,有以为白云尊师即司马承祯,姑从之。司马承祯(647~735),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隐居天台山玉霄峰,自号“天台白云子”,见载于《旧唐书•列传•隐逸》“司马承祯”条。司马承祯乃唐朝高道,并非画家,所谓“气象幽妙,俱得其元”云云,实论其人,非论画也。
伏生授经图 25.4cm×44.7cm 唐·王维(传)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匡庐图 185.8cm×106.8cm 五代·荆浩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笔法记》评李思训:“李将军理深思远,笔迹甚精,虽巧而华,大亏墨彩。”
李思训为唐宗室,以“一家法”创金碧山水。张彦远(815~907)《历代名画记•唐朝上》“李思训”条:“其画山水树石,笔格遒劲,湍濑潺湲,云霞飘渺,时睹神仙之事,窅然岩岭之幽,时人谓‘大李将军’,其人也。”朱景玄(唐武宗会昌年间)《唐朝名画录》“神品下”条:“思训格品高奇,山水绝妙,鸟兽、草木,皆穷其态。……国朝山水第一。”李思训用笔,皆有一致好评,荆浩则以用墨评之,曰“大亏墨彩”。所谓“墨彩”,即“水晕墨章”,水、墨、纸融为一体, 自然渗化,故气象万千,云雾弥漫。李思训金碧山水则用矿物质颜料、植物颜料,如金箔、朱砂、银粉或石绿等,成“着色山”,灿烂厚重。
《笔法记》评吴道子:“吴道子笔胜于象,骨气自高,树不言图,亦恨无墨。”
《唐朝名画录》分画家为神、妙、能、逸四品,每品又分上中下,“神品上”只吴道子一人,为有唐之冠。《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唯观吴道玄之迹,可谓六法俱全,万象必尽,神人假手,穷极造化也。所以气韵雄壮,几不容于缣素;笔迹磊落,遂恣意于墙壁;其细画又甚稠密,此神异也。”《历代名画记•论顾陆张吴用笔》:“吴宜为画圣,神假天造,英灵不穷。”荆浩重墨彩,故不推重道子,不以吴道子为“神”为“圣”。以“墨彩”而分高下,过矣。
《笔法记》评王维(701~761):“王右丞笔墨宛丽,气韵高清,巧写象成,亦动真思。”
《唐朝名画录》品评唐朝画家,评吴道子一人为“神品上”;“神品中”一人周昉;“神品下”七人有李思训;“妙品上”八人,有王维。《历代名画记》评吴道子为神品上,王维为妙品上。荆浩特推崇王维笔墨,以为“气韵高清”,所谓“水晕墨章”者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