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东门站位于中关村北大街与成府路交汇口的北京大学东门,因此得名。地铁站南侧是繁华的中关村科技园,往北是圆明园,往东则是成府路,可以前往清华大学南门。成府路两侧大学林立,清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就位于此。
水木清华,荷塘月色,竭尽玲珑剔透,令多少执着青年着迷;穹顶礼堂,东门主楼,尽显规模气派,使无数狂生少年扼腕;最喜新图书馆,中西合璧,科技与传统之结晶。清华大学,这里不仅有浓厚的学习气氛,也有怡人的景致。这里不知道迷倒了多少学子,也不知成就了多少学子。清华大学,人杰地灵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描写的温婉浪漫的清华园,早已深入人心。当你身在工字厅后的荷花池畔,任微风携着荷花的芳香飘舞,听岸边偶尔传来的欢歌笑语,或许,才会真正理解朱自清为何深深留恋着这里,为何在文中能把清华园描写得那样如诗如画。
清华大学地处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园林区,是在几处清代的皇家园林遗址上发展而成的。清华校园内林木俊秀,清澈的万泉河水从腹地蜿蜒流过,勾连成一处处湖泊和小溪。穹顶礼堂,东门主楼,尽显规模气派。漫步在清华校园,简洁朴素的学院建筑辉映着严谨勤奋的校风,大面积的灰色水刷石墙面,装饰着砖红色的陶土面砖,狭长的窗户,一切都是那么挺拔峻朗,给人以振奋向上之感。
从清华南门而入,直面是一条通畅的南北大道,两侧是葱葱茏茏的树木。这条南北干道原本是京张铁路的路基,这也许不是尽人皆知的。时间变幻,这条干道现在承载的不是呼啸的火车,而是清华人开往未来的梦想。沿大道直行,及至南北大道与东西大道交汇的路口,渐渐深入到清华腹地。到了宽阔的十字路口,如果赶上上下课时间,你会在这里看见一个川流不息的自行车流,极具撼人气势。在清华,自行车几乎和牙刷、书包一样不可或缺。究其原因,只是因为校园太大,清华学子们每天骑着自行车来往于宿舍与教室之间,形成了这支呼啸的自行车大军。
从十字路口西行,是一条银杏成行的大路,此路有小小的弧度,每到秋天,这条路就是一条燃烧的金黄色梦幻大道,金子般的颜色给你实实在在的秋风落叶之感,似花似火,美不胜收。
清华园,知耻而后勇
从银杏树下西行300米,就能见到清华的象征性建筑物一一二校门。乳白色的石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纵向的流畅弧度与横向的方正线条完美结合,流露出清丽庄严之美。这座石门原是清康熙帝的行宫一一清华园的大宫门,石门上端“清华园”三字出自时任军机大臣、中堂那桐之手。踱过石门,道旁树木葱郁,林荫之间光点斑驳。参观校园的人—般从这个门进。
1908年,美国正式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将相当于现在的2亿美元交还给中国,用于培养留美学生;1911年,清华学堂便在此建立起来。“庚子赔款”使清华人牢记那段历史,时刻被深刻的耻辱感所激励鞭策,不懈努力,“明耻”继而“振兴”。之后,这种拼搏向上的实干与自我完善精神成为清华最顽强的生命力、标志性的精髓,薪火相传,由此开创出辉煌绵延的历史。
大礼堂区,名人辈出
穿过二校门是一条约150米长的林荫路,尽头正前方一片青绿的长方形草坪,围绕草坪是一群肃穆庄重的建筑,这便是大礼堂区。这里,总会闻到一股莫名的花香。花香淡淡,虽无从追寻,却有一组别样的温馨。草坪东侧的清华学堂是座德国古典风格的建筑,现为清华的研究生院。当年,清华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曾在此任教。四大导师都是学识渊博的大家,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陈寅恪曾戏谓清华学生是“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南海圣人”指康有为,梁启超为其弟子,故称“再传弟子”;王国维是清宣统帝的老师,清华的学子们可谓是皇帝的同学了。
草坪之西的科学馆现在是清华物理系的大楼。一座三层楼房,暗红色砖墙,灰色的坡顶,除大門上方刻着“SCIENCE BUILDING”及“科学”的金字外,几乎没有任何装饰。走过一排花叶茂盛的丁香,就到了工字厅的正门。清华大学的起源就是这工字厅。清华园最初只在这工字厅的周边,面积很小;但几十年下来,清华的面积逐年扩大,现在已是全中国最大的大学。工字厅为南方庭院特色,院内游廊回转,荷花摇曳,藤萝缠绕,被曾住在这里的知名学者吴宓先生称之为“藤荷声之馆”。吴宓是文学大师,钱钟书、季羡林、曹禺等名家都是他的学生。他自称是“奠居”在此,意思是更适合住在这里的人尚未到来,自己不过是为给他们打个前站罢了。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大师的胸襟,虚怀若谷;另一方面,又可知清华之人才济济,天外有天。
古月堂是学校各总务机关所在地。这里曾被清华男生称作“狐堂”。因为按中国的拆字游戏,古月加在一起,便是一个“胡”字,和狐狸的“狐”字谐音。当初古月堂曾是清华女生的闺房,男生们是不得入内的,因此不免有神秘之感,所以就把古月堂称为“狐堂”了。据说钱钟书在清华求学的时候,就常来这里与杨绛会面,被传为一时佳话。如今才子佳人早已离去,但站在这里那种浪漫也跨越时间扑面而来。
近春园里赏荷花
古月堂之西,便是近春园。近春园内有一座小山丘,山丘之上是清华的制高点——零零阁,沿阁中旋转楼梯盘旋而上,可以饱览清华秀色。近处荷叶连田,绿树葱葱。远眺,西可远望西山,绵亘接天:向东则可以看到大礼堂标志性的圆顶。下零零阁,过湖上莲桥,就到了近春园的小岛。
近春园位于清康熙帝的行宫一一熙春园的中心地带,熙春园曾与北京西郊的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和春熙院合称“圆明五园”。清道光年间,熙春园分成东西两园,工字厅以西部分称近春园,赐予四子,即后来的咸丰帝;工字厅周围沿袭熙春园称谓,后改称清华园。
夏日的近春园,水域宽阔,满种荷花。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曾这样描述这片清幽之地:“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夏日花开,荷香袅袅,“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