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植被覆盖时空变化遥感监测

2017-10-10 00:56佟光臣林海翔
浙江水利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覆盖面积德清县覆盖度

佟光臣,张 平,林海翔,任 琼,林 杰

( 1.浙江省宁海县水利局,浙江 宁海 315600;2.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2;3.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

德清县植被覆盖时空变化遥感监测

佟光臣1,张 平1,林海翔1,任 琼2,林 杰3

( 1.浙江省宁海县水利局,浙江 宁海 315600;2.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2;3.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

基于MODIS - NDVI植被指数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定量估算了德清县2000 — 2014年植被覆盖度,辅以线性趋势分析法分析了近15 a来德清县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德清县平均植被覆盖度从2000年的71.83%下降到2014年的67.68%,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②德清县5等级植被覆盖占绝对优势,均在40.00%左右;1等级植被覆盖面积比例最小,均在4.00%以下;1、2、3等级植被覆盖面积逐渐程增大趋势,4等级下降趋势明显,而5等级保持相对平稳状态。③研究区植被改善与退化并存,且退化区域分布明显,主要分布在德清县中部及东部;上升区域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保持基本不变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退化等级的面积比例为57.77%,决定了德清县植被景观整体上呈退化趋势。

植被覆盖度;MODIS - NDVI;德清县

1 问题的提出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联系着土壤、大气和水分等要素,同时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异质性[1-2]。卫星遥感获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可以指示地表绿度和植被覆盖特征,被广泛应用于大尺度地表植被活动的监测和评估[3]。研究植被的遥感数据多为长时间序列的GIMMS AVHRR NDVI、SPOTVGT NDVI 和MODIS - NDVI产品,国内外众多学者针对全球及区域植被覆盖情况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4-6]。植被覆盖变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主成分分析、小波分析和Mann — Kendall 非参数检验时空变化分析等方法[7-9]。已有研究中关于德清县植被覆盖变化的文章几乎没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MODIS - NDVI遥感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和一元线性回归趋势模型分析德清县 2000 — 2014年15 a来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德清县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德清县位于浙江北部,地处北纬 30°26' ~ 30°42',东径119°45' ~ 120°21',东望上海、南接杭州、北连太湖、西枕天目山麓,处长三角腹地。总面积936.00 km2,现辖8个镇、4个街道,户籍人口43万。县境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西部为天目山余脉,县境山地丘陵面积341.28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36.48%;平原面积456.05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48.74%;水域面积138.35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4.78%。区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度湿润。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8.1亿元,三次产业之比为5.5∶56.1∶38.4。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本文使用的遥感数据来源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MOD13Q1植被指数产品。时间范围从2000 — 2014年,时间分辨率为16 d,空间分辨率为250 m × 250 m,数据格式为HDF - EOS。首先使用MODIS Reprojection Tool(MRT)将下载的原始影像Sinusoidal投影转为WGS84/Albers Equal Area Conic、格式转为Geotiff格式,重采样分辨率保持不变。使用最大值合成法(MVC)进行2000 — 2014年的逐月数据合成,可以有效去除由大气、云层、太阳高度角等带来的影响[10],然后采用均值法合成逐年平均的NDVI数据,可以降低或消除特殊年份气候异常造成的NDVI值年际波动影响,增加研究的可靠性[11-12]。最后,将数据缩小10 000倍,范围变成(- 1,1],利用研究区边界矢量数据进行裁剪。

3 研究方法

3.1 植被覆盖度计算及植被覆盖度等级划分

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是目前最为常用表征植被状况的指标,它与植被覆盖度、生长状况、生物量和光合作用强度密切相关[13]。本文利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NDVImax为完全由植被所覆盖像元的NDVI值,NDVImin为裸土或无植被覆盖区域的NDVI值。

计算植被覆盖度时,通常根据图像大小、图像清晰度等情况,以置信度截取NDVI 的上下限阈值分别近似代表NDVImax和NDVImin,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遥感影像噪声所带来的误差[14]。本研究通过分析15个时期NDVI 数据,考虑空间和时间的差异,最终采用5% 和95%的累计百分比为置信区间来计算NDVI最大值与最小值。

根据水利部制定的SL757 — 2014《南方红壤丘陵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标准》,将植被覆盖度划分为5个等级:1级(0.00 ~ 0.30)、2级(0.30 ~ 0.45)、3级(0.45 ~ 0.60)、4级(0.60 ~ 0.75)、5级(0.75 ~ 1.00),分别为低植被覆盖、较低植被覆盖、中度植被覆盖、较高植被覆盖和高植被覆盖,以上操作在ARCGIS9.3中完成。

3.2 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趋势的计算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采用最小二乘法逐像元拟合年平均植被覆盖度的斜率,以综合反映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15]。计算公式为:

式中:Slope为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fi为第i年植被覆盖度的平均值;n为研究时间序列的长度(2000 — 2014共15 a);i取值为1到n。

Slope>0时,表明植被覆盖呈增加趋势,状况变好;Slope<0时,表明植被覆盖呈下降趋势,状况变差。

4 结果与分析

4.1 植被覆盖度等级计算结果分析

通过ArcGIS软件对上述植被覆盖度结果按照前文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对应得到15期植被覆盖等级图。从空间分布来看,德清县的整体植被覆盖状况较好,近15 a平均植被盖度均在65.00%以上,高等级植被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低等级植被与城镇分布一致,中间等级植被以农用地为主,这与德清县的土地利用现状格局密不可分。对三期植被覆盖等级图分别进行各级面积统计得到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2000 — 2014年研究区内5等级植被覆盖面积始终最大,占绝对优势,均在40.00%左右;1等级植被覆盖面积比例始终最小,均在4.00%以下。从时间变化来看,1、2、3等级植被覆盖面积逐渐程增大趋势,4等级下降趋势明显,而5等级保持相对平稳状态。

图1 德清县2000—2014年逐年植被覆盖等级面积结构图

4.2 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分析

从时间变化上来看(见图2),德清县平均植被覆盖度由2000年的71.83%下降到2014年的67.68%,表现出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这说明德清县植被覆盖状况持续退化,这与该区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土地利用变化剧烈密切相关。近15 a德清县植被盖度变化分为6个阶段,即3个上升阶段和3个下降阶段,并分别在2000年、2003年和2006年出现波峰,而在2002 年、2004年和2011年出现波谷。

图2 德清县2000—2014年平均植被覆盖年际变化图

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15期数据,得到了德清县像元尺度上植被变化趋势分布图(见图3)。从图3中可以看出,研究区植被改善与退化并存,且退化区域分布明显,主要分布在德清县中部及东部;上升区域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保持基本不变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对上述趋势变化图进行分级面积统计得到表1。由表1可知研究区内保持基本不变的区域面积比例为19.36%,而所有退化等级的面积比例为57.77%,由此可见研究区内植被景观整体上呈退化趋势;在退化等级中,严重退化的等级比例所占最大,在改善的等级变化中,比例最大的为轻微改善。

图3 德清县2000—2014年平均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图

表1 2000—2014年德清县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分级统计结果表

5 结 语

基于MODIS - NDVI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定量估算了德清县 2000 — 2014年15期植被覆盖度,并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近15 a来德清县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从整体空间分布来看,德清县的整体植被覆盖状况较好,近15 a平均植被盖度均在65.00%以上,高等级植被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低等级植被与城镇分布一致,中间等级植被以农用地为主。从植被等级结构比例来看,德清县5等级植被覆盖面积始终最大,占绝对优势,均在40.00%左右;1等级植被覆盖面积比例始终最小,均在4.00%以下; 1、2、3等级植被覆盖面积逐渐程增大趋势,4等级下降趋势明显,而5等级保持相对平稳状态。

(2)从整体植被盖度时间变化上来看,德清县平均植被覆盖度由2000年的71.83%下降到2014年的67.68%,表现出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3个上升阶段和3个下降阶段。从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来看,研究区植被改善与退化并存,且退化区域分布明显,主要分布在德清县中部及东部;上升区域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保持基本不变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退化等级的面积比例为57.77%,决定了德清县植被景观整体上呈退化趋势。

[1] 王东.西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对不同时间尺度气候特征的响应分析[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4.

[2] 陈文业,赵明,张继强,等.敦煌西湖荒漠 — 湿地生态系统植被与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研究[J].冰川冻土,2015,37(6):1670 - 1679.

[3] 于泉洲,梁春玲,刘煜杰,等.基于MODIS的山东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原因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5(11):1799 - 1807.

[4] Tsai H,Lin Y H,Yang M D.Exploring Long Term Spatial Vegetation Trends in Taiwan from AVHRR NDVI3g Dataset Using RDA and HCA Analyses[J].Remote Sensing,2016,8(4):290.

[5] 陈斌,李海东,曹学章,等.基于SPOT — VGT NDVI的雅鲁藏布江流域植被动态变化[J].山地学报,2016(2):249 - 256.

[6] 马琳雅,崔霞,冯琦胜,等. 2001 — 2011年甘南草地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J].草业学报,2014,23(4):1 - 9.

[7] 安佑志,刘朝顺,施润和,等.基于MODIS时序数据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2(12):1923 - 1927.

[8] 邱海军,曹明明.基于SPOT VEGETATION 数据的中国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J].资源科学.2011,33(2):335 - 340.

[9] 马明国,王建,王雪梅.基于遥感的植被年际变化及其与气候关系研究进展[J].遥感学报.2006,10(3):421 - 431.

[10] 朴世龙,方精云.最近18 年来中国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J].第四纪研究,2001(4):294 - 302.

[11] 张月丛,赵志强,李双成,等.基于SPOT NDVI 的华北北部地表植被覆盖变化趋势[J].地理研究,2008,27(4):745 - 754.[12] 袁丽华,蒋卫国,申文明,等.2000 — 2010年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J].生态学报,2013,33(24):7798 - 7806.

[13] Carlson T N,Ripley D A.On the relation between NDVI,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and leaf area index[J].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1997,62(3):241 - 252.

[14] 李登科,范建忠,王娟.陕西省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及其成因[J].应用生态报,2010,21(11):2896 - 2903.

[15] 刘宪锋,任志远,林志慧,等.2000 — 2011年三江源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J]. 地理学报,2013,68(7):897.

(责任编辑 姚小槐)

TP79

B

1008 - 701X(2017)05 - 0085 - 03

10.13641/j.cnki.33 - 1162/tv.2017.05.024

2017-01-11

佟光臣(1987 - ),男,助理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水土保持监督管理。E - mail:969714589@qq.com

林 杰(1976 - ),女,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土壤侵蚀遥感监测研究。E - mail:jielin@njfu.edu.cn

猜你喜欢
覆盖面积德清县覆盖度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创意小虫
德清县“宅富通”系统建设思路与实践探讨
八步沙林场防沙治沙区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分析
基于NDVI的晋州市植被覆盖信息提取
金星上全是金子吗
湖羊干挑面
辽宁省地表蒸散发及其受植被覆盖度影响研究
圆锥曲线中非对称代数式的处理方法
覆盖面积和网围结构对水面蒸发抑制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