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达保村:中国的维也纳音乐小镇

2017-10-09 17:28王成
环球人文地理 2017年9期
关键词:橄榄树李娜葫芦

王成

拉祜族史诗《牡帕密帕》的专业传承人,被族人尊称为“魔巴”,魔巴会主持各种原始宗教仪式,承担着驱鬼、治病、合婚、安灵等职能。

老达保村里的拉祜族人都是虔诚的基督教信徒,每到星期日,村民们都不会出工,当寨子里的圣钟敲响后,人们便会成群结队地前往教堂做礼拜。

人们捕获猎物后,首先会将猎物开膛破肚取出内脏,这时,中年人则喜欢用手捧猎物温热的“护心血”喝下去。据说,这样的护心血有补血、消除劳损的妙效。

“我会唱的调子,像沙粒一样多,就是没有离别的歌;我想说的话,像茶叶满山坡,就是不把离别说;最怕么就是要分开,要多难过有多难过,舍不得哟舍不得,我实在舍不得……”在《我要上春晚》的舞台上,拉祜族姑娘李娜倮用一首自创的吉他弹唱《实在舍不得》,把主持人董卿感动得掉下了眼泪,让现场观众哭红了眼。

李娜倮来自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老达保村,老达保村是拉祜族聚居地,有人形容说,在这个大山深处的小村里,“有腿的就会跳舞、有嘴的就会唱歌、有手的就会演奏”。在中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并不在少数,然而,人们可能很难想象,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上至70多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童都能弹奏的乐器,竟是西洋乐器——吉他。

从葫芦里诞生的祖先濒临失传的《牡帕密帕》

达保,原本是拉祜族一位部落统领的名字。相传在一千多年前,拉祜族不堪战乱之苦,举族迁徙。当时,达保带领族人穿越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在云南高原的深山中开辟出这个寨子。由于山高路远,这个拉祜族部落最终得以幸免于战乱,世世代代在此安居下来。后人为了纪念先祖,便将这里正式命名为“老达保”。

老达保村共有三处大门:前门、左门、右门。村子的后面是一座巍峨的大山,这座大山被当地人视为“山神地”(山神居住的地方),因此,村民们严禁砍伐山里的树木,如果谁砍了,谁就会被罚款或罚修路。在村内,一幢幢干栏式木质吊脚楼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每幢吊脚楼之间连接着一道道纵横交错的石板路。漫步其中,随处可见葫芦状装饰:广场上矗立着巨大的铁葫芦雕塑,路边柱子上挂着木葫芦、屋顶上凿刻着葫芦纹……此外,村民们的生活更是离不开葫芦,用葫芦制瓢打水,用葫芦装酒、火药、粮食等物,还用葫芦制作民间乐器葫芦笙等等。

当地人说,拉祜族视葫芦为吉祥物,他们相信祖先就诞生于葫芦中,拉祜族的史诗《牡帕密帕》详细地记载了这一过程。“牡帕密帕”为拉祜语,意为“开天辟地”,是拉祜族唯一的长篇口传创世史诗,记录了拉祜族人诞生和宇宙万物形成的各个阶段,被誉为“拉祜族的百科全书”,并在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根据 《牡帕密帕》的记载:拉祜族的造物主厄莎(即天神)先造了天地、日月星辰,而后又造了一颗葫芦。十月,葫芦成熟后,被小米雀、老鼠啄开,从葫芦里钻出一男一女,男的叫扎迪,女的叫娜迪。他们结为夫妻,生儿育女,最终繁衍出了拉祜族。所以,拉祜族不仅把葫芦作为祖先的母体进行崇拜,而且还赋予了其团结、圆满及人丁兴旺等多种含义。此外,为了纪念先祖,拉祜族男人的名字里大多有“扎”字,而拉祜族女人的名字里则多“娜”字。

《牡帕密帕》全诗共2000多行,完整唱下来需要三天三夜。说唱全靠个人的记忆,千百年来,《牡帕密帕》通过各个家庭成员间的口头相授,传唱至今,而《牡帕密帕》的专业传承人,则被族人尊称为“魔巴”。魔巴会主持各种原始宗教仪式,承担着驱鬼、治病、合婚、安灵等职能。老达保村的李扎戈老人便是《牡帕密帕》的国家级传承人,他不仅能主持各种送鬼、叫魂等祭祀活动,还擅长草药知识,能为村民们熬药治病。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能完整说唱《牡帕密帕》的艺人已经不足10人,而且年纪偏大,这部创世史诗正濒临失传。

信仰基督教的拉祜族人80%的村民都会弹奏吉他

在老达保村子里的一座小山上,有一幢木质吊脚楼,其建筑造型与村内的其他建筑毫无二致,不过,走进吊脚楼内,就可以发现异样:在屋子的正前方,有一座基督讲台,台上放着《圣经》,讲台后的墙上挂着十字架和耶稣的画像——这里竟然是一座基督教堂!

事實上,老达保村村民信奉基督教的历史由来已久。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批西方传教士从缅甸进入云南,深入到云南的各个村寨传教。在当时,一位基督教传教士翻山越岭来到老达保村,修建了一座简陋的教堂并开始传播教义,由此,基督教在老达保村迅速生根发芽。时至今日,老达保村里的拉祜族人都是虔诚的基督教信徒,每到星期日,村民们都不会出工,当寨子里的圣钟敲响之后,人们便会成群结队地前往教堂做礼拜,并在教堂里唱起拉祜语的赞美诗。

伴随传教而来的,还有一种西洋乐器——吉他。虽然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吉他才通过媒体介绍给中国的大众,但早在100多年前,大山深处的老达保人就已经沉浸在这种西洋乐器的乐声里。在当时,教堂里唱赞美诗的主要伴奏乐器就是传教士带来的吉他,老达保村的村民们就在这样的吉他声中出生、成长直至死亡。不过,吉他能成为老达保村的象征符号,得益于一位名叫李石开的当地人。

李石开出生于1963年,他12岁学会吹芦笙,15岁学会吟唱拉祜史诗《牡帕密帕》。1984年,李石开卖掉家里的一头猪,换回了一把吉他。他学会弹吉他后,便把弹奏技巧教给了妻子、女儿、儿子。由于老达保人对吉他有着先天的亲近感,村里的其他人也找到李石开,请求他教弹吉他。到现在,老达保村共居住着400多人,其中超过80%的人都会弹唱吉他,村子共有吉他超过200把。有人这样形容:走在老达保村的石板路上,偶然碰见一位背着猪草的大妈,放下猪草,她就能拿着吉他即兴弹唱一曲。因此,老达保村也被誉为“中国维也纳音乐小镇”。endprint

此外,村子里还拥有全亚洲第一支原生态的乡村音乐组合“达保五兄弟”,以及专业的音乐艺术团“老达保雅厄艺术团”。其中最让老达保人骄傲的,就是老达保雅厄艺术团的副团长李娜倮。李娜倮是李石开的女儿,受父亲的影响,她13岁就学会了吉他弹唱,16岁便学会了作词作曲,18岁就创作了广为流传的《快乐拉祜》,并频频在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外舞台上露脸,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

荣誉加身的李娜倮丝毫没有明星的架子。我们见到她时,她正穿着拉祜族的民族服装,显得平和而温婉,还用独特的民族唱腔为我们弹唱了自创的吉他曲。听李娜倮的音乐,有时会让人觉得是走在鲍勃·迪伦歌曲中的乡野小路上,有时也会让人以为翱翔在许巍的空灵天际。等歌曲结束时,我们才反应过来:“呀,原来这是在老达保啊!”

分公母的节日拌生猪血的橄榄树皮剁生

拉祜族没有重男轻女的现象,每个新生命落地,长者都会唱起古老的降生歌谣,同时家中还要举行杀鸡仪式,生男孩杀母鸡,生女孩杀公鸡。这样做的目的,一是祈愿轮流生男生女,二是期盼孩子长大后能顺利婚配。此外,拉祜族对胞衣(即胎盘)有着特殊的理解。他们认为,胞衣与孩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必须谨慎保存。因此,人们通常把胞衣埋藏在母亲床下或门坎下的地里,并严防虫蚁叮食。如果孩子的皮肤出现红斑,人们就会认为是胞衣受到了侵扰。于是,大人就会在埋胞衣的地方打一个洞,注入滚烫的开水,然后再把洞口小心地封好。他们相信,这样做可以让小孩恢复健康。

在老达保村,最盛大的节日是扩节。“扩”是拉祜语,意为“年、岁、轮回”,扩节分公母,其中母年叫“扩妈”,即大年或女人年,公年则叫“扩八”,即小年或男人年。事实上,扩节在最开始并不分公母,相传,有一年临近扩节时,因外敌入侵,男人们都去征讨敌人,待男人们凯旋而归时,扩节已经结束了两天,这时,人们又专门为男人们补过了一个扩节。至此,扩节分为了女人年和男人年,于每年农历腊月底至次年正月举行,节日的时间跨度不固定,短则几天,长则达20多天,女人年和男人年之间间隔两天举行。

扩节期间的活动数不胜数“:扩式”(即正月初一)当天,当鸡鸣破晓时,老达保村的家家户户都会点起火把,背着竹筒、葫芦,跑到水源地去抢“新水”,他们相信“新水”是吉祥的象征,谁先抢到谁家就会获得丰收和幸福。抢来的新水将被用来替换供奉在家的神水,此外,人们还会把“新水”加热,为老人洗脸洗手,以示对老人的关心和尊敬。当“扩式”的太阳升起后,人们还会在族里头人的带领下迎年神,在神灵的陪伴下,老达保村的欢庆才算正式开始:人们聚集在一起敲锣打鼓,弹唱吉他,大跳芦笙舞,举办盛大的打陀螺比赛……

每逢重要的节庆,老达保村的每家每户都会做一顿丰富的大餐。在李娜倮家里时,李娜倮一边做饭,一边给我们介绍拉祜族的特色饮食。她告诉我们,在拉祜语中,“拉”是虎的意思,“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拉祜族一直都有别具风味的烤肉习惯:人们捕获猎物后,首先会将猎物开膛破肚取出内脏,这时,中年人则喜欢用手捧着猎物温热的“护心血”喝下去。据说,这样的护心血有补血、消除劳损的妙效;取出的猎物内脏会放入竹筒内煮熟,而猎物的肉则会直接放到火上烤,或用芭蕉叶将肉包住后埋入火中烧熟。这样烧烤出来的肉香脆可口,辅以麻辣佐料,还有开胃的功效。

此外,拉祜族人祖祖辈辈生活在高山密林中,周围多橄榄,于是,他们的饮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道菜——“橄榄树皮剁生”就应运而生。人们从山上砍来滇橄榄树,用破碗片刮去银白色的外层后,再刮取里面肥厚的树皮做食材。制作时,人们先用米湯去除橄榄树皮的苦涩味,然后用刀剁细,之后加入烤至八分熟的里脊肉、香料等再剁一次,最后放入熟烤、切成薄片的猪肝和猪皮——橄榄树皮剁生就大功告成了。这时,只需放入火灰煨香、煨糊的糊辣椒粉以及盐等调料,拌匀后即可食用。不过,有的拉祜族人还会在橄榄树皮剁生中拌入生猪血,他们认为生猪血不仅能提色,更能提味,这才是最地道的吃法。endprint

猜你喜欢
橄榄树李娜葫芦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bamboo materials in interior design
橄榄树
葫芦瓜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Introversion and Extroversion Personality Traits on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ies with its Relevant Teaching Advice
新年音乐会上的欢呼
宝葫芦
画葫芦
真实并不是最好
橄榄树和无花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