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鸟一唳归去兮

2017-10-09 21:46赵航
山东青年 2017年5期
关键词:自然本真陶渊明

赵航

摘要:陶渊明诗集中频繁出现“归”字,几乎涉及到他所有题材的作品。诗人表现出的这种对某一意象符号的“执念”定有其缘由,其“归”既是归往肉体的家园也是归往精神的家园,而在寻求归宿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渊明形象也不仅仅是一位明哲保身的隐士,更是一位有着强烈人文关怀的伟大的诗人。

关键词:陶渊明;“归”;自然;本真

旋鸟入深林,犬吠斜阳暮。

欣然归去兮,荷锄沾衣露。

此为笔者读完渊明诗集后所呈现的心中之景。自然之物的暮归与渊明的归心相契,故能呈现出一种闲适、安谧的氛围。然而何以“欣然归去兮”“种豆南山”①?何以欲“功遂辞归”兮“临宠不忒”②?渊明自答:“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③渊明所处的时代“是中国人生活史里点缀着最多的悲剧,富于生命的罗曼司的一个时期”,宗白华先生如是评价,“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④而渊明作为备受后代推崇的文化价值符号,其辉煌之作即诞生于此时。众所知渊明为世人所崇敬在于他的隐逸,面对着社会的混乱,保持自然而不被异化,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于是便选择了归田务农的恬淡生活。因此后代对渊明的研究多集中在“山水”“酒”“飞鸟”等意象符号上,对“归”的研究也只是着眼于“归隐”,并没有对其诗中频繁出现的“归”字本身作出详细系统的探寻。笔者有感于“归”字在陶诗中出现的高频,于是稍做定量研究,发现仅其诗作中就用了四十余处,遍及四言、五言,出现于其描写农耕、描写景物、抒发生命感慨以及评价历史人物等几乎所有题材的作品中,更有组诗如《归园田居》、《归鸟》等诗篇专意写“归”。诗人这种对某一意象符号的“执念”定有其缘由,笔者在此欲从创作心理入手对其缘由及时代意义进行浅析,以使渊明更好地为世人所理解。

一、“归家”之“归”

“归”在陶诗中的第一种含义就是“归家”。“家”本身在他心中是承载了自己诸多情感的载体,“家”是包容、舒适、毫无拘束,“家”有闲适、乐趣、淡中有味,他对家的恋念渗透到从亲人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归家”便是从官场世故返还质朴民风,是他对本真生活的热爱、对至深人情的热爱。渊明重情恋家,其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他对孩子的爱,这种爱在《和郭主簿》二首其一中表露无疑:“弱子戲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音。”不满于官场沉浮之气而归家,他对“家”的包容、舒适之特质是肯定的,更是体现了渊明任性自然不愿委心的人格特点。然而他又是乐观坚强的,生活的磨难没有让他靡靡颓唐,有孩子的陪伴让他仍然乐观地享受苦中之乐。因而“家”让他魂牵梦萦,“眇眇孤舟远,绵绵归思纡”⑤,“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⑥。一个“绵绵”,一个“计日”,那渴念家乡、归心似箭的归子形象便跃然眼前。这几处的渊明心中那回家的渴望溢于言表,归思绵绵悠纡,缠绕着他的心,“家”在他心中成为了魂牵梦萦的所在。另一方面,官场羁靡、名利虚空使他不想为名利所缚,他欲做翙羽于飞的鸟儿肆意翱翔,而不愿陷入华笼束缚身心。《饮酒二十首》其十中有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他意识到追名逐利的虚无,欲使自己停止对功名利禄的奔波追求,以及时地回归到恬淡的生活中去。另外渊明喜以鸟自比,他更以归鸟栖旧枝比自己的恋旧居。如《归鸟》第二章:“虽不怀游,见林情依。遇云颉颃,相鸣而归。”在家中的他,就像盘旋在林子上空的鸟一样,自由无拘束。以飞鸟寄托自己的恋家情感,清露和风,高远旷达,抒发自己“岂思天路,欣及旧栖”的真情。

另外也有渊明归隐后因事外出后归家的“归”。如《归园田居》其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移居》其二:“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在此处,家是自己的容身之所,农务后的归家带给他的是一种充实完满的内心体验。

通此我们会发现在家的渊明是快乐的,是自由的,是率性的,是会令人着迷的,而渊明也在《酬丁柴桑》中表明了自己的归家之乐:“飧胜如归,聆善若始。”

二、归于自然之“归”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⑦一语道破渊明对自然的向往,以樊笼之鸟渴望自然比自己居于官场的渴望自由,构建出一种向往“人的自然化”⑧的审美境界,从中体现渊明追求真朴的自然哲学观。在这里,“自然”成为渊明诗里的重要归宿。“自然”二字最早见于《老子》的“道法自然”,庄子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法无贵真”的主张。魏晋时期的人们受魏晋风气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对正统儒学之外的道家、玄学之类产生兴趣,渊明也受此影响,对道家思想进行吸收。陈寅恪先生曾说:“渊明之思想为承袭魏晋清谈演变之结果及依据其家世信仰道教之自然说而创改之新自然说。惟其为主自然说者,故非名教说,并以自然与名教不相同……惟求融合精神於运化之中,即与大自然为一体。”⑨渊明顺天道规律,以积极的人生观处世:“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⑩另外《归去来兮辞》序中也表现了他对“自然”的顺崇:“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基于渊明对“自然”的顺崇,笔者分析后将“归自然”分为三个层面,即:内心精神层面、生死观层面和对社会的构想层面。

1. 内心精神层面的返还内心本真——顺性与归农

“少无适俗韵”的渊明面对着本就混乱无比的官场,意识到自己为官场羁靡生活所累,人生固短,富贵名利若浮烟,何苦折磨自己以使自己与本心相悖,尚不如顺从本心、及时行乐。“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B11,“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B12,“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B13,因而他选择顺心而为“息驾归闲居”B14。“渊明所追求的生命的最高境界,为生命内部的自觉。”B15此言得之。归隐田园即包含着自我意识的觉醒,然而何为其内心本真?“闲居”是本真,农耕是本真,淡泊是本真,一切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生活都是本真。这一点渊明在《闲情赋》中给了我们答案:“检逸辞而宗淡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闲正”就是他所向往的本真,也就是自然。“闲正”即处于闲适、本位的状态,那么田园农耕生活便是渊明心中最理想的“本味生活”了。渊明亲力事农虽“力尽”但“欣然”,闲暇中又可取乐“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B16,“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B17。在他看来,内心闲适纵使体乏汗涔总也觉悠然自得。农耕之为本在封建社会自不必说,在《劝农》篇中,渊明也极力陈述农耕之必要,智圣贤愚均需农耕,黄文焕评之:“竟无一人不在农中矣。”B18在《移居》中渊明又表现出一种对付出和收获之间关系的理解:“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似乎现实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比,渊明便格外看重农耕中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由此使渊明对农耕更为认可。《戊申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中有言:“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义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暖饱为生存之本,家境清贫亲力务农的渊明深谙此理,可见渊明心中务农的本真性。endprint

2.生死观层面的人生归休

生与死,灵与肉,一直以来成为人们谈论不休的话题,上古神话中有之,先哲圣人、文人精英们的著述中亦有之,街头巷语、谶语村言中也不乏其存在。道教玄学盛行,人们炼丹服药以求长生,而同处于一个时代的渊明虽重养生却不求于长生,他看透长生的虚妄和死的必然,他对于“死”是看得开放得下的,《形影神》三首诗就是他由形影神三者的关系入手探寻惜生之谬误以劝世人的篇章,是他生死观的代表作。在他看来“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B19所以,虽然“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B20、“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B21、“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B22、“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

B23,但是形影在世又何尝不是受苦呢,他在《杂诗十二首》其一中说道:“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人生本就是飘飘乎然也,随风徙倚不由己,唯有神是自由任己的,那么形影既灭对于神而言或许才是真的解脱。更何况人固有一死,“生则有贤愚贵贱,是所异也;死则有臭腐消灭,是所同也。”,“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B24理固亦然。故渊明视之自然,积极乐观,既然“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B25,何不“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B26、“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B27!他对死的乐观更表现在给自己写挽歌,常人面对死亡避尤不及更何况坦然以自己死后的场景取乐。《挽歌》三首写想象中自己死后的场景,可谓真实自然、发人深省,“一朝出门去,归来良未央”,“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讬体同山阿。”一句“讬体同山阿”正是他意识里“人的自然化”的生动体现。人生须臾即逝,山川万年不改之,人生百年后,虽形影俱灭,但又因归于山川自然才得以永恒。

正是因为有着对死亡的坦然接受以及对性灵的释放,具有旷达积极生死观的渊明诗有着一种独特的高质,呈现出一种和谐的最高美感。

3.社会构想层面的复古之“归”

中国社会一直以来具有崇古传统,“鸡犬之声相闻”的时代成为知识分子所向往的时代。如《史记·伯夷列传》:“歌曰:‘神农虞夏,忽然没兮,我安适归矣。”B28皇甫谧《高士传》:“唐虞世远,吾将安归?”

B29都表现出士人对古代社会的渴望,以及对自身归宿的担忧。有学者称魏晋时期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其原因也在于文人的“复古”观。“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南北朝分裂,酿成社会秩序的大解体,旧礼教的总崩溃、思想和信仰的自由、艺术创造精神的勃发,使我们联想到西欧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这是强烈、矛盾、热情、浓于生命色彩的一个时代。”B30生逢社会秩序的混乱、礼教崩塌,旧的信仰缺失,新的信仰仍未建立,此时的文人便在心中构建自己向往的社会蓝图。来者不可知,便唯有借鉴前人,因而“复古”便成为士人理想社会的共识。

渊明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古”的皈依,《和郭主簿二首》其一:“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赠羊长史》:“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怀古的深切使渊明精神上高度认同,渊明描绘出心目中桃花源的美好蓝图,成为自己的精神家园,感之甚有道家“大同社会”之意。李剑锋评:“桃源人如世间人‘往来种作,也劳动,只是‘傲然自足,抱朴含真,不同世间之虚伪矫饰、颠倒梦想而已。”B31而这就是渊明渴望回归的一种原生的社会状态。

为渊明所心心念念的“归”终究是欲归往何处?是归往肉体的家园也是精神的家园。综而观之,我们发现渊明是一个很“真”的人,他看透世间的虚幻假面,赤子之心里容不下一丝世间的污浊,他渴望真情、真生活、真社会,并极力亲为地守护住自己身边的真情、真生活、真社会,“归”便成为他反复吟咏呼吁的主题。但他并非没有过入世之志,他曾三度出仕,也曾在《杂诗》中感慨:“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他咏荆轲咏三良,艳羡他们可以酬壮志,宋范温《论韵》中有言:“三良诗,慨然致忠臣之愿。荆轲诗,毅然彰烈士之愤。一时之意,必反覆形容。”B32仇兆鳌《杜诗详注》之杜甫《可惜》诗注引《杜臆》:“盖陶虽隐约于柴桑、栗里间,观其美三良之殉主,羡荆轲之报仇,慕田畴之节义,知其非忘世者,但不逢时耳。公亦有志济世,而厄于穷愁,故讬之以自况欤。”B33正是因为渊明有着炽热的骋志之心,才会对时代的迷雾抱有更深的失望感,一方面任性自然,一方面又以自己的视角关注着社会,他始终保有着儒士的信仰“从心所欲不逾矩”,并把这种最纯正的儒理传达给后世,复归到本真的“儒”,让读者在阅读中既无全然地放纵,亦无一昧地厌世,而是给我们指明一条新的途径,既可保持本真得到心灵的充实,又能超脱出社会的灰暗置身于一片光明的境地,使心灵得到解脱,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让自己的精神进行新陈代谢的妙法呢。这样的渊明不仅仅是一位明哲保身的诗人,更是一位关注着整个社会精神状态的具有浓郁人文关怀的伟大诗人。也正因此,渊明诗中流露出和谐的美感,给我们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林语堂先生在《人生的爱好者——陶渊明》中评之:“陶渊明代表中国文化一种奇怪的特质,这种特质就是肉的专一和灵的傲慢的奇怪混合,就是不流于灵欲的精神生活和不流于肉欲的物质的奇怪混合,在这混合中,感观和心灵是和谐相处的。”B34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浮躁不安是这个社会的常态,渊明的“归”便是独特的清新,我们需要这一气凉意,拂去心头的燥热,保留住内心那易失的“本真”。

归去兮,归去兮,世间多缧绁,把酒化尘芜。

[注释]

①古直笺李剑锋评《重定陶渊明诗笺》山东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诗文引用版本下同《归园田居》五首其三,第46页

②《命子》,第25页

③《归园田居》五首其一,第43页

④宗白华撰《美學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8页《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endprint

⑤《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第87页

⑥《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一,第90页

⑦《归园田居》五首其一,第43页

⑧李迎新《归鸟意象与陶渊明的自然哲学观》《文学视线》2001年第1期

⑨陈寅恪撰《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陶渊明批评》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56页

⑩《归去来兮辞》并序,第228页

B11《饮酒》二十首其八,第120页

B12《饮酒》二十首其九,第121页

B13《饮酒》二十首其十一,第123页

B14《饮酒》二十首其十,第122页

B15古直笺李剑锋评《重定陶渊明诗笺》山东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0页,剑锋评

B16《归去来兮辞》并序,第228页

B17《和郭主簿二首》其一,第72页

B18《重定陶渊明诗笺》第24页引《四库全书存目业书·集部》第三册影印明末刻《陶元亮诗》,第169页

B19《形影神》序,第35页

B20《归园田居》五首其四,第47页

B21《形影神·形影神》,第35页

B22《拟古》九首其四,第152页

B23《杂诗》十二首其四,第162页

B24《重定陶渊明诗笺》第38页,引《列子?杨朱》

B25《连雨独饮》第64页

B26《形影神·神释》第37页

B27《归去来兮辞》并序,第228页

B28《重定陶渊明诗笺》第80页,引《史记·伯夷列传》

B29《重定陶渊明诗笺》第80页,引皇甫谧《高士传》

B30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8页,《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B31《重定陶渊明诗笺》第64页,李剑锋评

B32《重定陶渊明诗笺》第181页,引宋范温《论韵》

B33《重定陶渊明诗笺》第182页,引仇兆鳌《杜诗详注》之杜甫《可惜》诗注引《杜臆》

B34林语堂《人生的盛宴》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參考文献]

[1]古直笺李剑锋评《重定陶渊明诗笺》山东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2]李迎新《归鸟意象与陶渊明的自然哲学观》《文学视线》2001年第1期

[3]黄桂凤《陶渊明是“归”不是“隐”的社会文化心理解读》《作家杂志》2009年第4期

[4]王文革《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的审美本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46卷第3期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院 2015级 中文基地班,山东 济南 250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然本真陶渊明
你好,陶渊明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盈一月相戒指的本真自然与创新
不为五斗米折腰
论贾宝玉之本真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