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刚
[摘 要]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关系到下一代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的后续力量,因此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教育问题。安全是人类最基础的需要,是一切其他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是学校教学和其他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是确保学校和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更是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问题;对策
当前学校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自2016年至今,便发生多起大学生失联事件。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人民大学3起学生坠亡事件、河北大学校园飙车“李刚”门事件、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案、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给学校安全状况敲响了警钟。根据行为安全“2-4”模型,组织的安全文化指导行为的控制缺欠是组织发生事故的根源,因此,提高学校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对于改善学校安全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一、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安全文化教育是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对于学校的持续和稳定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不仅能够让学生养成安全的行为习惯,还能让学生掌握求生的本领和技能,使其在工作中依然能够用安全标准来约束自我,始终秉承安全第一的理念投入工作,相信这种安全行为规范会受到企业的支持和赞赏。另外,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还能减少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社会和谐,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好铺垫。
二、校园安全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宣传教育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校园安全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宣传教育方式较为落后。很大一部分学校关于安全文化体系的建设还存在很多不完善和不合理之处,教育模式较为枯燥和单一,学生对此兴趣不够浓厚,很多学校的安全教育教材,往往是长篇大论,内容空洞,缺乏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案例分析。另外,一些学校在进行安全文化教育工作时,管理模式比较匮乏,导致相关教育人员的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监督,这样就很有可能出现安全文化教育活动失去应有效果的情况。
2.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配合不佳
通过近几年的校园安全事故发现,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脱节。一些家长错误的认为安全教育完全属于学校分内的事,这对学校而言既是责任,又是义务,所以在生活中并不重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甚至有些家长对学生的发展情况都不了解。当然,出现这一问题也有学校自身的原因,一些学校过分的注重学生学习成绩,而对学生性格和心理问题有所忽视,不注意关心学生,学生之间出现矛盾之后不及时去调节,导致学校打架、斗殴等安全问题较多。3.缺乏时代精神
就当前我国大部分安全教育活动来看,主要是围绕治安、交通和消防安全进行的,然而却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现在互联网上的新闻五花八门,以及交友方式缺乏一定的安全性,而且学校关于互联网方面的安全制度有所欠缺,使自制力和安全意识较为薄弱的学生陷入互联网的漩涡而无法自拔,一些学生在利益的诱惑下,参与了电信诈骗和网络贷等非法活动,还有一些学生通过网络结交了一些“危险人物”,使身体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出现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安全文化建设方面时代精神的匮乏,使学校安全教育活动偏离时代发展和实践。
三、加强学生安全文化建设的对策
1.加入时代精神
为了避免网络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应该在安全文化教育中加入网络相关的内容,例如可以就当前网络热点安全事件进行教育,让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并教给学生一些巧妙的自救办法,使学生即使遇到危险,也能全身而退。在这一环节中,学校要积极利用案例进行教育,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保证安全教育质量和效率。学校还要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学生遇害视频,让学生对此提高警惕,为学生的不安全交友方式敲响警钟。不仅如此,学校还要采取硬件安全防控措施,排查安全隐患,避免出现学生诈骗和进入传销组织的情况。
2.加强学校实践教育
学生安全教育活动,不能仅仅采用理论灌输的方式,还要加强实践演练教学,增强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应急能力。学校可以以軍训的方式为切入点,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教给他们一些比较有效的对付坏人的技巧,为后期的安全教育工作奠定基础。另外,还要展开一些安全问题模拟训练活动。例如,各类自然灾难、绑架、食品安全、网络安全事件的仿真演练,制造危险的场景,事先安排学生示范正确的处理对策,示范完毕之后,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的同时,让学生可以掌握一些危险预防技巧和方法。
3.建立学生参与学校安全管理的工作机制
在进行学生安全文化教育时,还要建立学生参与学校安全管理的工作机制,提高学生参与度。在进行这一工作时,可以建立一个学生进行安全管理的平台,调动学生学习安全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可以建立“安全团队”微信群,在这一群里,学生可以不受拘束的传递安全信息,让学生不仅能够进行自我约束和规范,还能让学校通过群内的信息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样管理起来更为方便和直观。其中“安全团队”群中要添加学校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和一些学生组长或者干部等,在这一平台的帮助下,学校师生可以团结一心的进行安全教育工作,效果更为理想。
4.实现家校合作机制
为了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可以建立家庭、学校合作机制,一起拟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加强家校合作,可以从以下方向进行:其一,学校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可以让班主任定期和家长进行通话,或者构建家校联系卡,让家长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具体情况,并倾听家长的意见,对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提供指导;其二,作为学生家长,应该履行教学孩子的义务和责任,要多和孩子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和想法,对于孩子的问题要和老师制定解决方法,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只有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双向交流、双向管理,才能更好地实现安全教育的目标,才能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结语
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需要始终以“增强全校师生幸福感”为宗旨,学校安全工作正经历着从传统管理模式向推广安全系统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管理的转变。通过进行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能够促进我国大学校园成为一个平安、美丽、和谐的校园。因此,需要在大学校园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通过创新安全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来促进校园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宏伟.高职院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初探[J].才智,2017,(11):37.[2017-08-10].endprint